中国体育人(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391

  胡适走出白宫大门的时候,脑子里还懵懵的,他没想到此行会这么顺利,罗斯福很痛快的答应了,再次借款给中国。虽然具体的数额和借款方式还要再商议,但取得这样的结果,已经远远超出胡适的意料。
  胡适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一次罗斯福之所以答应的这么顺利,主要是因为在休息室里,陈强和他聊起了原子弹。陈强不经意的介绍了一下原子弹,却歪打正着的让罗斯福很痛快的答应借钱。
  在罗斯福看来,胡适既然收了钱,肯定会为美国保守研发原子弹的秘密,罗斯福压根就不知道,胡适根本就不明白原子弹是什么东西。
  只听胡适兴高采烈地说道:“走,陈强,咱们回大使馆,我让厨子好好烧两个菜,咱们庆祝庆祝!”
  回到大使馆以后,胡适迫不及待的向重庆发了电报,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同时也是向重庆请示,这一次该用什么作为抵押物借钱。
  很快的,重庆就给予了回电,希望胡适可以尽快的落实这一笔借款,至于抵押物,看看美国人想要什么,能给的尽量满足美国人。
  同时电报上还表示,日军主力已经开始在赣北、鄂南和湘北地区集结,马上就会向第九战区发起进攻。
  昏暗是中国著名的谷仓,在抗战时期更是中国粮食、兵源以及工业资源的重要供给基地,长沙更是第九战区指挥部之所在,所以断不能丢。一旦长沙丢了,日军沿着长江可就打到重庆去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内是非常急切的想要获得美国的借款,以便有充足的物资保障,来守住长沙。
  胡适也知道长沙的重要性,听到日军要打长沙,又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很担心长沙会失守。
  陈强反倒要冷静的许多,他知道长沙最终还是守了下来,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
  纽约还处于1939年的8月31日晚上,而欧洲已经是1939年9月1日的凌晨了。中欧时间凌晨的4点45分,正是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候,德国军队跨越边境,入侵波兰。
  到了白天,德国入侵波兰的消息传遍了欧洲,整个欧洲一片哗然。
  北欧的挪威、芬兰、瑞典,以及永久中立国瑞士显然不想掺合这档子事儿,第一时间宣布了中立。
  全世界都知道,德国迟早要进攻波兰,所以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甚至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会导致整个欧洲陷入到全面的战争当中。
  事实上世界各国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也并不统一,中国学者认为二战开始的时间应该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那一天;欧洲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前苏联国家则认为二战开始的时间应该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而美国则认为二战开始的时间是1941年的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一天。
  总而言之就是,五常都觉得,只有自己参战的那一天,才意味着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要是自己的国家都没参战,那算是什么世界大战?
  英法两国并没有在9月1日表态,而美国,则在9月1日这一天,任命乔治·马歇尔为美军的参谋长。
  乔治·马歇尔以“马歇尔计划”闻名于世,而在二战当中,马歇尔也主张应该优先援助英法,击败德国,至于日本可以先放在一边,马歇尔甚至没打算跟日本开战。结果没想到的是,日本却率先动手,在太平洋战场上给美国背后捅了一刀。美军还没有派兵去欧洲呢,先跟日本人干起架来了。
  9月2日,英法两国依旧没有表态,反倒是西班牙和爱尔兰先宣布中立。
  9月3日,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总督在同一时间向德国宣战,而加拿大总理则在过国际广播中表示,加拿大也打算对德宣战。
  全世界的目光都望向了美国,希望知道美国会作何反应,而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在全国广播当中,提倡中立。
  也是在9月3日这一天,远洋客轮雅典娜号被德国潜艇击沉在东大西洋当中,有一百多平民因此丧生,德国海军著名的U30潜艇在二战中的first
blood,是一艘民用客船。
  同一天,作为英国第一“鹰派”的丘吉尔,被英国首相张伯伦招入内阁,重新担任海军大臣,而丘吉尔上任以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对付德国人,而是琢磨着该怎么把张伯伦给赶下台。
  9月4日,尼泊尔对德国宣战,这像是两只狮子在打仗,旁边一只松树指着其中一只狮子说:“来啊,干架啊!”
  9月5日,美国正式宣布宣布中立。
  9月6日,南非对德国宣战,9月10日加拿大对德国宣战。
  短短的几天内,一大堆的国家相继对德国宣战,但是却一点实际动作都没有,德国人都已经兵临华沙城下了,英法却除了说一句“我要弄死你”之外,没有任何的动作。最终受苦的至少波兰老百姓。
  此时还没有表态的大国,只剩下一个苏联。
  9月17日,苏联终于有了动作,苏军的钢铁洪流跨越了边境线,此时波兰的军队都在保卫华沙,东部防御空虚,所以苏联很轻松的占领了波兰东部。
  借着这个势头,苏联向爱沙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苏联在爱沙尼亚建立军事基地,爱沙尼亚被迫同意,尝到甜头的苏联又向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发出同意的最后通牒,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只得接受。苏联未费一兵一卒,仅仅靠着借势,就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当中。
  9月28日,德国与苏联在瓜分波兰方面达成了一致,一天后华沙向德国投降,波兰致辞正式打出GG,成为了二战开始以后第一个凉凉的国家。
  也是在1939年的9月,日军向赣北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一次长沙会战正式开始。
第二三七章
武器禁令
  陈强在健身房中安装了一面大镜子,一是可以让健身房内的空间显得大一些,二是让那些会员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健身成果。别的不说,单纯的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身大汗的样子,也会很有健身的成就感。
  那个做威士忌的商人安东尼正站在镜子面前,努力的绷紧自己的肌肉,仿佛是在告诉大家,他最近一段时间里取得了很不错的健身效果。
  “安东尼先生,你最近几天的状态好像很不错啊。”陈强从旁夸赞道。
  “哈哈哈,也许是因为最近的生意比较好吧。”安东尼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欧洲打仗了,我的生意也变得好起来了。”
  陈强愣了愣,随后开口问道:“打仗和卖酒有什么关系么?您卖的可是威士忌,而不是医用酒精。”
  “当然有关系。”安东尼开口解释道:“战争来临,粮食会变得重要起来,欧洲的酒类产量会减少,甚至有很多地方不在酿酒,所以从欧洲进口的酒就会少很多,市面上会被美国生产的酒类所占领,我的威士忌,销量自然也会提升。另外欧洲对威士忌也是有所需求的,现在欧洲威士忌的产量大幅度的降低,他们必然会从美国进口威士忌来填补需求,我的威士忌也会大量的销往欧洲!”
  “原来是这样。”陈强点了点头。
  安东尼则接着说道:“欧洲发生战争,对于我们这些美国商人来说,就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二十年前的世界大战,我的父亲就赚了一大笔,现在轮到我了!不过最赚钱的还是那些军火商啊!与他们相比,我赚的不过是九牛一毛。”
  “卖军火的确是很赚钱,不过美国的法律好像规定,不能够将武器卖给交战国吧?”陈强开口问道。
  “你说的是中立法吧?你还不知道吧?那个东西快要修改了!现在那些武器制造商,以及武器制造商的上游产业每天都在白宫游说,如果不是那些共和党议员阻拦的话,武器禁售的法令怕是早也就已经取消了。”安东尼开口说。
  ……
  去年从美国借走2500万美金的时候,陈强曾经了解过美国的相关法律,当时美国有一个中立法,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双方出售武器,也因为这个限制,当时借到的那2500万美金,只能用来购买民生物资,而不能购买武器。
  于是乎陈强又从侧面了解了一下美国的中立法。
  当时的美国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提倡不干预别国事物。这与现在的美国不同,放在现在的话,哪个国家出点事,美国都恨不得马上插一脚,即便是没事,美国也会制造点事情出来,然后插一脚。
  而中立法案就是孤立主义的产物。那个时候的美国,对于发生战争的国家,会实行武器以及战争物资的全面禁运,最严重的时候,哪个国家打仗,美国就跟哪个国家终止贸易。
  罗斯福本人是很反对中立法案的,早在1935年的时候,罗斯福就开始游说国会,有选择的实施禁运条款,但是被美国国会否决。
  1936年,中立法案又一次升级,这次不仅仅有物资的禁运,还添加了禁止向交战方提供贷款的条款。
  1937年,正值西班牙内战,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与西班牙的武器贸易为非法的,随后又在中立法案增加了新的条款,那就是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方运送任何乘客或物品,禁止美国公民乘坐交战国家的船只旅行。这次不仅仅是物资不能卖,连人都不能运。
  但是由于罗斯福势头正盛,所以美国国会也向罗斯福做出了让步,罗斯福作为总统,可以签发总统令,向特定国家出售物资,但是物资不能由美国运输,而且只能用现金支付,以确保美国不会卷入冲突当中。
  当初那2500万美金借款所购买的物资,使用的就是这一个条款,由罗斯福签发总统令,批准可以将物资卖给中国,从而绕过了中立条款。而且将物资运到中国的过程中,用的也不是美国的货轮,而是英国的货轮。
  如今到了1939年,欧洲的战争已经爆发,于是美国将会再一次修订中立法案,罗斯福也将与孤立派再次交锋。
  ……
  胡适又一次来到纽约,顺便找陈强蹭了顿饭。
  “先生,借款的事情怎么样了?”陈强开口问道,他知道这是胡适最近正在忙碌的事情。
  “已经有眉目了,其实我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来纽约的。上次咱们虽然借到了2500万美金,但是物资采购的时候,却出了问题,这一次我打算亲自负责这件事情,免得再出上次那样的纰漏。”胡适开口说道。
  陈强知道,胡适所说的纰漏是指国内某些人接着借款发了笔国难财,于是陈强开口说道:“先生,你这样可是要得罪国内的某些人啊!”
  “我胡某人什么时候怕得罪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胡适斩钉截铁地说道。
  陈强无奈的笑了笑,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胡适在美国立了大功,卸任驻美大使之后却回不了国,恐怕就是因为得罪人太多了,国内那些达官贵人们不想让胡适回去。
  只见胡适轻叹一口气,随后开口说道:“其实我也知道,我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也阻止不了国内的那些达官贵人们,他们肯定有的是办法冲中大捞一笔,我这么做,也不过是希望那些人可以收敛一些,不要做的太过分了。”
  陈强却想到了中立法案的事情。
  于是陈强开口说道:“先生,我觉得你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来洽谈物资的供货商,而是应该去找找关系,尽快的促使美国修改中立法案。”
  “修改中立法案?我也想让美国人放弃中立,帮着咱们去打小日本,可我做不到啊,美国人又不听我的。”胡适开口说道。
  “饭要一口口吃,让美国人参战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我们主要是促使美国修改中立法案中关于武器禁运的条款。”陈强开口说道。
  “你打算从美国人手里买武器?”胡适马上明白过来。
  陈强点了点头,而后开口说道:“武器可比其他物资难买。粮食吃没了,咱们可以再种,来年又能长出来,可武器要是坏了,咱们可造不出来,我听说前线武器匮乏,很多将士甚至是好几个人用一支枪!”
  “你说的有道理,这一次的借款,如果能够用来购买武器的话,的确可以解决国内的燃眉之急,多武装一个士兵,就能给日本人多造成一点伤害!”胡适说着站起身来,接着道:“听你这么一说,让美国修改中立法案的事情,反倒是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我现在马上就回华盛顿。”
  “先生,我想不仅仅是我们希望中立法案修改,英国和法国肯定也希望修改中立法案,欧洲的战争已经爆发了,英国和法国也需要进口武器,你不如联合英国和法国的驻美大使,咱们三个国家一起努力,肯定比你一个人忙活强的多。”陈强开口提醒道。
  胡适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你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回华盛顿以后,立刻去拜访英国和法国的驻美大使!”
  ……
  国内现在的情况,当然是什么都缺,无论运回去什么位置,都是国内所需要的,但陈强却认为,这一次最好可以采购一些武器运回国内。
  仗打到现在,中国军队的武器损耗也非常的大,即便是武器装备精良的中央军,武器消耗也非常的大,很多地方军更是把几年来攒下的家底消耗了个七七八八,像是川军那种三线部队,平时就爷爷不疼舅舅不爱的,装备更是匮乏,平均下来一个人都匀不上一支枪。
  最关键的是,中国工业能力不行,大多数的武器都造不出来。很多所谓的兵工厂,其实就是组装厂或者修理厂,把不能用的武器拆成零件,然后再用这些武器零件皮凑成一把武器出来。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武器是不可再生的物资,所以购买武器,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正如胡适所说的那样,多一把枪,就能多武装一个士兵,就能对日军造成多一分的伤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