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391

  “但愿那一天早些到来吧。”陈强一脸无奈地说道。
  “其实对于您来说,这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现在钢铁的价格那么贵,健身器械的生产成本也会很高,您现在下订单的话,等于是花了更多的钱买了更贵的产品。”工厂老板笑着说道。
  “我想只要战争还在继续的话,钢铁价格就会一直涨下去吧!说不定过一段时间,钢铁价格还会更贵。”陈强开口回答道。
  “我倒觉得,过一段时间,钢铁的价格会下降的。”工厂老板神秘的一笑,随后开口说道:“现如今钢铁的价格比较贵,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钢铁的需求量大增,而一时之间钢铁的产能还没有提升上去,造成了供不应求,所以钢铁的价格才会大幅度上涨。但用不了多久,各地的炼钢厂都会扩大产能,钢铁的价格就会下降的。”
  工厂老板说着,向前靠了靠身子,压低了声音接着道:“据我所知,美国的各大铁矿也还没有满负荷开采,我们的铁矿石还能更大的产能,另外巴西的卡拉加斯矿山,也会有大量的铁矿石运过来,等到钢铁原料一降价,钢铁的价格必然会下降的。”
  工厂老板的这番话,让陈强心情舒畅了许多,他只希望事情真的如同工厂老板所说的那样,等过一段时间,美国的钢铁产能完全的释放开了,钢铁价格真的会下降。
  那位工厂老板却是有些话痨,他接着说道:“其实不仅仅是您,很多需要用到钢铁的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像是那些地产开发公司,成本更是大大的提升,我一个开地产公司的朋友,以前是开发公寓楼的,现在已经转行做房屋租赁的生意了,专门把房租租给欧洲逃来的犹太人,赚了一大笔呢。”
  “的确,现在纽约的房租市场很火热,不仅仅是犹太人,很多英国人也逃到了美国。”陈强随口说道。
  “是啊,住在纽约的人变得多起来了,各种需求也增多了,对于您的健身房来说,这真的是一次扩张的好机会。可惜啊,健身器材需要使用钢铁,要是有那种不需要钢铁的健身器材,那该多好啊!”工厂老板轻叹道。
  陈强反倒时猛的一愣,工厂老板的最后一句话,让他灵光一闪!
  “谁说健身器材就一定要用钢铁了,除了钢铁之外,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材料可以用得上啊!这少了张屠夫,还真的吃连毛猪么!”
  ……
  二战以前,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的原材料都是钢铁,所以人们已经习惯用钢铁制造的东西。比如那时候的收音机是铁壳的,那时候的电视机是铁壳的,那时候的钟表也是铁壳的,相信有很多人都见过那种铁质的水壶外胆。
  在那个材料工业不发达的年代,钢铁几乎代表了一切。
  然而来自后世陈强却知道,这世上有太多的材料,可以作为钢铁的替代品,用来生产工业产业。
  比如塑料!
  未来全世界产量最大的材料不是钢铁,而是塑料。在七十年代末的时候,美国的塑料产量就已经超过了钢铁产量,而就体积而言的话,人类历史当中生产塑料的总体积,也超过人类历史里生产钢铁的总体积。要知道人类使用钢铁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使用塑料不过是几十年而言。
  三四十年代的时候,石油工业还不怎么发达,所以塑料也并不普及,当时的塑料产业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市面少很少能够看到用塑料制成的商品。
  陈强对于1940年的石油工业并不了解,想要知道当时的塑料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他需要去拜访专业人士,于是他找到了纽约的贝克兰公司。
  这个贝克兰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塑料制品生产的公司。公司的创始人名叫利奥·贝克兰,他是比利时人,后来移居到美国,并且在20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化学博士的学位。贝克兰发明的一种长相感光纸,因此获得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有了钱的贝克兰在家中建了一座实验室,沉迷于化学实验当中。
  早在1907年的时候,贝克兰就使用甲醛和苯酚做实验,随后他便研究出一种人造塑料,也就是最原始的酚醛塑料。而后贝克兰成立的一家公司,专门用于生产塑料制品。
  如今利奥·贝克兰已经去世,公司由他的儿子小贝克兰继承,而巧合的是,陈强还认识这位小贝克兰先生。
  于是陈强直接去拜访了这位小贝克兰。
  ……
  贝克兰公司。
  小贝克兰带着陈强,来到了公司的实验室当中,然后向陈强介绍起了塑料制品。
  “我们公司最早研制的是酚醛材料,这方面我们的经验是很丰富的,除此之外,我们也在研究聚乙烯材料,可惜的是,我们错过了聚酰胺,结果被卡罗瑟斯给捷足先登了,否则的话公司肯定能赚到一大笔。”小贝克兰开口说道。
  小贝克兰所说的聚酰胺,俗称“尼龙”,提到尼龙大家肯定会非常熟悉,会想到尼龙丝袜,在很多穿越的小说当中,主角都会发明尼龙丝袜来大赚一笔。
  现实当中尼龙的发明人是美国著名科学家卡罗瑟斯,早在1930年的时候,卡罗瑟斯就已经成功的合成了聚酰胺的高聚酯化合物,而后他花了八年的时间才将其纤维化,也就是变成了人们所说的“尼龙”,尼龙被发明出来以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研究,才得以工业化生产,第一款尼龙制品,就是1940年5月份所推出的尼龙丝袜,在第一个月就卖出了五百万双。
  旁边,小贝克兰接着介绍道:“我们现在的酚醛化合物,主要是用来制造电木,这也是我公司的主打产品,当然我们也一直在研发一些塑料制品,比如塑料马桶盖,防水而且不易变形,更比木制的要轻便。来,我带你看看样品。”
  小贝克兰带着陈强走到了样品室,里面摆着一堆五花八门的新奇物品,都是贝克兰公司的实验产物。
  小贝克兰拿过一个塑料码头盖递给陈强,陈强看了看,开口说道:“我觉得这个坐垫圈下面可以加几条橡胶,这样坐下去的话不会打滑,会稳当许多。”
  小贝克兰微微一愣,随后仔细一想,开口说道:“陈,你真是个天才,这真是个好主意!等我做出第一批产品后,一定送给你试用!”
  “非常荣幸。”陈强客气地说道。
  随后陈强接着参观这件样品陈列室,整如小贝克兰所说的那样,这里面大多数的样品都是电木。
  所谓的电木,就是酚醛塑料,是塑料当第一个投入工业生产的品种,主要是用于制造开关、灯头、电话机壳,仪表壳等,由于这些都是用电的,所以“电木”也因此得名。
  突然间,一个塑料管映入了陈强的眼中。
  陈强拿起了塑料管,仔细的端详起来。
  “这个是聚乙烯的制成的管子,不过目前看来,这种东西的用处并不大,主要是不够结实,而且承重能力太差,我本来想试着用它做水管的,但是太容易坏了,比起铁管来差的太远了。”小贝克兰介绍道。
  “这东西能做的细一点么?”陈强饶有兴趣的问。
  “当然可以。不过做成粗的都不耐用,做成细的就更容易坏了。”小贝克兰开口答道。
  “没关系,细点好,不会太重。”陈强很随意地说道。
  此时的陈强,望着手中的聚乙烯管,已经想到了一个赚大钱的生意。
第二四八章
呼啦圈
  这一根聚乙烯塑料管,让陈强想到了一门赚大钱的生意,那就是呼啦圈。
  陈强这个穿越者不懂得什么发明创造,像是什么尼龙丝袜、青霉素,他是一窍不通,可要是连呼啦圈都弄不出来的话,那就真是智商该充值了。更何况现成的聚乙烯管就在他面前,现成的塑料生产公司就在他面前,原料、工艺和生产也都不用陈强操心,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搞出呼啦圈。
  作为一个体育人,陈强对于各种健身器材是比较了解的,这自然也包括呼啦圈。未来呼啦圈在八十年代进入到中国以后,迅速的在大江南北走红,后来还出现了很多研究,说晃呼啦圈会对人体的脊椎造成影响,陈强作为体育大学的教授,虽然没有研究过类似的课题,但是也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论文。
  北美的印第安人当,很早就有一种“呼啦圈舞”,不过印第安人的呼啦圈是使用藤条编制的。而在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当中,也有一种竹子制造的“运动圈”。
  五十年代末期的时候,加州的一个玩具公司老板将去澳大利亚旅行,顺便将那种木制的“运动圈”带回了美国,而后经过改良,制造出了塑料的呼啦圈,并且于1958年的7月份开始在美国进行销售,短短的四个月的时间,就卖出了2500万个呼啦圈。要知道1958年的美国人口也不过是1.7亿,这相当于是每七个美国人就有一个买了呼啦圈。而到了1960年的时候,呼啦圈的销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亿个!
  呼啦圈刚刚推出的时候,每个的售价是93美分,有些地方因为供不应求,价格涨到了1美元以上,而对于当时出售呼啦圈的玩具公司来说,每个呼啦圈的利润差要超过30美分,也就是说这么一个小小的呼啦圈,在两年时间内给玩具公司带来了6000万的利润!
  当然如今只是1940年,美国的人口以及市场的繁荣程度都远不如1958年,陈强也不奢望两年可以赚到6000万美金,能赚几百万,陈强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陈强拿着手中的聚乙烯管,向着中间弯了弯,随后开口问道:“贝克兰先生,我想把这个做的细一点,然后做成一个圆圈,在工艺上困难么?”
  “当然不困难,这很容易,只是加一道成型的工艺而已。”小贝克兰开口说道。
  “那在这管子里面加一些沙子,应该也没有问题吧?”陈强接着问。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东西的质量不好,不够结实……”小贝克兰马上解释道。
  “我不是用头来运送沙子,只是在一面加一点点,比如一汤勺那么多。”陈强开口说。
  “如果只是一汤勺的话,那完全没有影响,虽然聚乙烯材料并不坚固,但还不至于连一汤勺的沙子都受不了。”小贝克兰回答道。
  “如果我想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的话,你觉得可行么?”陈强又问道。
  “大规模?你指的是多大规模?”小贝克兰立刻问道。
  “比如我要做这么大的塑料圈。”陈强用手比划了一下,接着道:“一天能生产五万个么?”
  “你说什么?一天五万个?你是要拿着这东西去欧洲战场消耗么?”小贝克兰惊呼一声。
  陈强却接着问道:“贝克兰先生,到底能不能做到一天生产五万个?”
  “理论上是可以,但实际上这很困难,即便是我单独开设一个生产车间,生产你说的这种东西,一天的产量顶多能有一万个。”贝克兰开口答道。
  “为什么?是原料原因,还是工艺原因?”陈强开口问。
  “主要是产能原因,我的公司没有那么高的产能。”贝克兰双手一摊,接着说道:“原料方面你不用担心,生产塑料的材料,只不过是提炼石油过程中的副产物而已,如今欧洲需要大量的汽油和柴油,所以塑料的原料,我们要多少有多少,那些石油冶炼公司巴不得我们能多买一些。至于工艺方面么,我认为还有进步空间,但现有的工艺水准应该能满足你的需求。但是我没有那么多的设备和车间,也没有那么多工人。”
  “贝克兰先生,我会给你一个以百万计的大订单,相信你会为此增加生产车间的。”陈强笑着说道。
  ……
  为了筹钱生产呼啦圈,陈强又跑到银行,直接将他整个“陈强健身”的品牌抵押出去,这才获得了一笔贷款。
  陈强自己的那个健身房,抵押出去也没有多少钱,但前不久陈强却招收了十几个加盟商,不仅仅是在纽约,就连华盛顿和波士顿,都有陈强的加盟店,一整个连锁品牌,当然要比单单的一个健身房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
  由于欧洲战争的缘故,此时的美国贷款是很容易的,很多工厂老板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纷纷跑到银行去寻求贷款,银行也知道欧洲急需美国的工业产品,现在扩大生产规模就跟捡钱差不多,所以也很乐意贷款给企业家。
  资本社会就是这样,经济越景气的时候,企业贷款就越容易,因为银行知道这个时候贷款出去稳赚不亏;而经济越是糟糕,企业贷款就越是糟糕,因为银行担心放出去的贷款会打水漂。
  搞定了贷款之后,贝克兰公司的样品也已经制造出来了。
  陈强拿着刚制造出来的呼啦圈样品,仔细的端详起来,时不时的还用手捏一捏。
  片刻后,陈强终于开口说道:“质量太好了!”
  小贝克兰本以为陈强是在夸他,可看到陈强的表情后,小贝克兰却微微一愣,此时的陈强正皱着眉头,一脸不满意的样子。
  “这是什么表情,感觉像是在嫌弃产品的质量太好!这怎么可能?客户永远都是嫌弃产品的质量不够好,怎么会有人嫌弃产品的质量太好了?”小贝克兰有些不可思议的想道,随后他开口问:“陈先生,你对这件样品有什么不满么?”
  “生产这样的产品,成本需要多少?”陈强开口问。
  “如果你能给我一百万件订单的话,我可以将成本降到28美分。”小贝克兰开口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