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391

  “如果美国人不知道的话,咱们得让他们知道。”陈强开口说。
  “为什么?难不成你还想跟美国人表功啊!”胡适笑着说。
  “先生,你仔细想想,大角芩生为什么会出现在广东?”陈强开口问道。
  “这群日本侵略者,出现在广东很意外么?”胡适下意识的问。
  “但他是日本海军大将!”陈强开口说。
  “日本海军大将就不能去广东了?”胡适仍然是一脸不解。
  陈强马上说道:“先生,你想啊,咱们又没有海军,现在中国周边的海域,全都被日本人所控制,就连长江和珠江上,也都是日本人的军舰,只是对付咱们中国的话,日本随便派几条战舰,咱们都打不过人家,他们犯得着来一个海军大将么?”
  “陈强,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胡适开口问。
  “先生,你难道不觉的,日本派一个海军大将过来,是为了对东南亚下手么?”陈强反问道。
  胡适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点了点头:“倒是有这个可能,但也未必,说不定那个大角芩生只是例行视察,恰好来到了广州。”
  “大角岑生究竟为什么来的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美国人相信,日本下一个目标是东南亚,我们要让美国人相信,日本会进攻菲律宾!而大角芩生跑到广东,就是为了接下向东南亚发起进攻做准备的。”陈强开口说道。
  胡适恍然大悟的点起了头:“还是你小子鬼主意多,菲律宾是美国人的地盘,可容不得日本人染指,你这招驱虎吞狼用的妙啊!”
  ……
  春节之后,陈强离开了华盛顿,返回了纽约。
  虽然已经进入到了1941年的二月份,但呼啦圈仍然是畅销产品。
  事实上陈强所推出的呼啦圈质量并不好,当初为了节约成本,陈强特地的让贝克兰公司偷工减料,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塑料制作工艺还比较落后,也很难生产出来高质量的呼啦圈,这就导致陈强卖的这些呼啦圈很容易坏。
  好在呼啦圈的价格并不高,当产量提升上来以后,加价购买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每个呼啦圈只卖70美分,普通美国家庭都能承担得起,用坏了就再去买一个,花不了多少钱。
  随着去年第一批推出的呼啦圈逐渐损坏,越来越多的人会去买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呼啦圈,呼啦圈的热度虽然有下降,但是销量还保持的很不错。
  陈强开始也打算将呼啦圈卖到美国以外的地方,而首个目标自然是欧洲。
  历史上美国人在1958年推出呼啦圈之后,很快的就把呼啦圈传到了欧洲,到了1960年以后,呼啦圈在欧洲风靡开来。整个欧洲地区,呼啦圈的销量也是数以亿计。
  所以陈强坚信,欧洲人肯定能够接受呼啦圈的,如果把呼啦圈运到欧洲,一定可以大卖。
  但是现在的欧洲,却不是一个好的商品倾销地,跟美国关系最好的英国,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时不时的能看到德国战斗机在英伦三岛上空盘旋,这样的英国,需要的是武器、食品和药品等战略物资,而不是呼啦圈。
  欧洲大陆已经被苏联和德国所瓜分,美国跟德国的关系不好,跟苏联的关系也不好,美国的工业产品很难卖到德国和苏联去,即便美国人愿意卖,德国和苏联也未必愿意买。更何况此时已经是1941年了,美国即将参战,到时候美国商品就更不可能卖到德国人的地盘了。
  瑞士虽然是中立国,但瑞士却是个内陆国,周围全都是德国人的地盘,美国商品也不可能通过德国人的地盘运到瑞士。
  欧洲大陆唯一有可能买美国产品的大国,大概就是西班牙了。
  二战期间,西班牙没有跟美英撕破脸,同时也在口头上和精神上各种支持德国。算是两边讨好,两边都不得罪。而且由于西班牙盛产钨矿,而钨矿又是军工产业必备的战略资源,所以美国、英国和德国全都从西班牙进口钨矿砂,西班牙也是大发战争财。
  以当时的国际局势,美国和英国为了阻止西班牙彻底投向德国,也是煞费苦心,毕竟西班牙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了能够稳住西班牙,英美放松了对西班牙的石油进口管制和工业原料管制,同时还以红十字会的名义向西班牙输出药品。
  也就是说二战期间,美国的工业产品是可以卖到西班牙的。
  但西班牙毕竟是在欧洲,处于一个不太平的地方,在德国实行群狼战术以后,任何一艘抵达西班牙的美国轮船都无比的宝贵,战争时期,船上有地方肯定优先运送战略物资,不会去运呼啦圈这种东西。
  把呼啦圈卖到欧洲,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陈强却想到了另一个跟西班牙有关系的地方,那就是南美的阿根廷。
  世界大战并没有波及到南美洲,虽然当时的南美种工业落后,没有办法向欧洲出售武器和工业产品,但是靠着卖食品和纺织品,南美在二战期间还是赚的爽歪歪。
  南美两个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和阿根廷,这两个都是当时的农业大国。
  在二战前,咖啡是巴西最主要的出口产品,而由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巴西的“咖啡经济”也受到重创,随之而来的政变、独裁统治和君主立宪等体制使得政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未来几十年都没有缓过来。估计这种政局不稳定的地方,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呼啦圈的市场不会太大。
  阿根廷的情况要好很多,当时的阿根廷还是发达国家,布宜诺斯艾利斯被称之为“南美巴黎”。二战前的上海被称之为“东方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发达程度完全不逊色于当时的上海。
  1941年的时候,胡安·庇隆还没有发动政变,庇隆主义和反庇隆主义的交锋也还没有毁掉这个国家。此时的阿根廷的政治局面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再加上阿根廷工业并不发达,所以对于美国来说,有钱的阿根廷是一个很合适的商品倾销地。
  纽约有很多跟阿根廷做国际贸易的人,陈强想把呼啦圈卖到阿根廷去并不困难,他回到纽约后,仅仅花了一个星期,就搞定了呼啦圈销往阿根廷的事情。
  呼啦圈终于开始走向了全世界!
第二五四章
李老爷子的诞生
  通过国际贸易商,陈强将第一批呼啦圈投放到了阿根廷的市场上,至于销量会如何,至少需要两三个月后才能得到反馈。
  此时,陈强也收到了一封来自华盛顿的邀请函,白宫邀请陈强参加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开馆仪式。
  早在1937年的时候,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就已经建设完成,1940年,美国国家美术馆整体竣工。这个美国国家美术馆是罗斯福第二任期的政绩之一,也可以看做是罗斯福的一个门面工程,如今罗斯福成功获得第三次连任,对于自己的政绩工程,当然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所以国家美术馆的开馆仪式,场面搞的颇为宏大,邀请了各界知名人士参加。
  宋特使和胡适也来到了开馆仪式的现场,那位宋特使本来就是一位八面玲珑的人物,特别善于交际,只见他穿梭于人群当中,不断的跟那些嘉宾攀谈拉关系。
  胡适作为文人,表现的要矜持的多,站在那里没有什么言语,也就是看到陈强之后,话才多了起来。
  “先生,日本海军大将大角芩生出现在广东的事情,美国人知道了么?他们有什么反应么?”陈强开口问道。
  胡适摇了摇头:“美国人没有什么反应,虽然我是接连的暗示和明示,但是美国人并不相信日本人会对东南亚下手。我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其实在一月份的时候,美国驻日本大使约瑟夫·格鲁就传回来一个消息,说日本会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基地,但后来证实那不过是谣言罢了!”
  “什么?美国人这么早就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了?”陈强猛的一惊。
  “我都说了,那只是谣言。”胡适开口说道。
  “谣言你个鬼!等年底的时候,看你们美国佬的珍珠港还不是被日本人炸成了筛子!”陈强在心中暗道。
  关于美国是不是早就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这在后世一直是个谜,有很多资料都显示,美国自己的情报部门,甚至中国的情报部门都掌握了日本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而美国却没有丝毫防备,最终还是让日本人成功的偷袭了珍珠港。也有人说是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为了对抗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让美国可以名正言顺的参战,使了一个苦肉计。
  真相到底是什么,或许永远不会有答案,但胡适所说肯定不会假,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传回了关于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的“谣言”。
  唯有陈强知道,这不是谣言,而是几个月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可突然间,陈强又想到,这所谓的偷袭珍珠港的“谣言”,会不会就是日本人故意放出来的。先放出一个要偷袭珍珠的港的消息,然后再说这个消息是谣言,这样便可以让美国人麻痹大意,疏于防备,然后真的去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打美国一个措手不及。这也算是来一个瞒天过海、欲擒故纵。
  想到这里,陈强不由得有些无奈的长出一口气,虽然他身处这个时代,时刻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潮流滚滚而来。但依旧有太多的历史谜团是他不能解密的。
  对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情,陈强并不想插手,万一要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那陈强横插一刀岂不是坏了罗斯福的好事!更何况要是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人不对日宣战的话,中国的抗日战争还要做牺牲更多人才能够取得胜利。
  陈强脑子里还在琢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情,胡适却开口说道:“日本人那边最近也有所动作,他们派了一个新的驻美大使,叫野村吉三郎,最近才刚刚上任,就站在那边,剃着平头带眼睛的那个。”
  “先生你厉害了,之前日本派了三个人来做驻美大使,有外交家,有经济学家,还有学者,结果你以一敌三,把这三个人都给赶回去了!”陈强笑着说道。
  “你就别取笑我了。”胡适开口说道。
  陈强望着远处的野村吉三郎,开口问道:“这个野村吉三郎是什么来头?”
  “他是日本海军大将,曾经担任日本军部次长,一二八事变的时候就侵略过上海,你看他左眼一直眯着么?他的左眼是瞎的,就是当年在虹口公园被炸瞎的。”胡适开口介绍道。
  陈强知道,胡适所说的就是1932年的虹口公园爆炸案,爆炸案是由“暗杀大王”王亚樵和“韩国国父”金九共同策划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杀日军在上海的总司令白川义则。那一次刺杀当中,除了白川义则被诈死之外,日军很多高层都被诈伤,当时担任日本第三舰队司令的野村吉三郎,也被炸瞎了一只眼睛。
  得知这个野村吉三郎早在1932年就侵略过上海后,陈强顿时觉得这个野村吉三郎怎么看都那么的不顺眼。
  胡适则接着介绍道:“去年的时候,野村吉三郎加入日本的阿部内阁,单位外相。他是日本政府当中的美国通,也是亲美派,而且野村吉三郎与罗斯福总统也有一些私交。最近一段时间美日关系持续恶化,于是日本人就派他来当驻美大使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他刚到美国,便跟美国进行了好几次的谈判。”
  胡适说到这里,故意压低了声音,接着道:“你之前那个驱虎吞狼的主意,十有八九被他破坏的。我之前向美国人放风,说日本会对东南亚下手,结果这个野村吉三郎马上跟美国人说,根据日本的海军建设计划,在1946年以前,日本不会着手解决远东问题,日本现在的重心还是放在中国。我想也是因为野村吉三郎的这番言论,才让美国人打消了对日本的疑虑。”
  “外交官的话,美国人也信?真是蠢到家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野村吉三郎这是为了稳住美国,他在故意为日本争取时间!”陈强开口说道。
  “争取什么时间?”胡适下意识的问。
  “为日本人攻击美国的战争争取时间!”陈强开口答道。
  “你就这么肯定日本人会打美国么?美国这么厉害,借日本一个胆子,他们也未必敢进攻美国吧!”胡适开口说。
  陈强没有回答胡适的问题,他知道现在无论说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于是陈强换了个话题,开口问道:“先生,你还是告诉我点好消息吧!”
  “好消息还真有,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了《促进美国国防法案》,就等着罗斯福总统最后签字了。”胡适笑着说道。
  “美国人促进自己的国防,这也算是好消息?”陈强下意识的问。
  “美国的这个促进国防法案,实际上是一个出借租赁的法案,法案内容主要是向其他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包括出借武器和船只,作为回报,美国需要租赁受援助国家的陆军和海军基地。”胡适开口解释道。
  二战期间,美国给予盟军很多的援助,其中包括武器、船只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质,根据美国的统计,二战期间他给予盟国累计501亿美金的援助,占美国战争总支出的17%,这些援助当中314亿美元的援助给了英国,113亿美元的援助给了苏联,32亿美元的援助给了法国,16亿美元的援助流向了中国。而这五百多亿美金的援助就源于这个《促进美国国防法案》的通过。
  根据这个《促进美国国防法案》,美国援助给其他国家的武器和船只,战后是需要归还给美国的,但实际上二战结束以后,那些支援给盟军的武器并没有归还给美国,在战争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武器就成了废铜烂铁,就算是把武器还给美国,美国还嫌没地方存放。当时美国的一位政客形容说:“你借给别人一块口香糖,对方嚼完了再还给你,你当然不会再要了!”
  最终英国在战后以九折的价格购买了美国支援他们的武器,不过由于战后的英国也缺钱,所以最终这笔钱算做是给英国的贷款,这笔贷款还了整整六十年,到了2006年12月29日才支付完毕。
  而美国支援苏联的物资就比较复杂了,由于当时太平洋有很多日本军舰,所以美国支援苏联的物资,要么穿过白令海峡,从北冰洋运到苏联,要么就是越过非洲好望角,从中东运到苏联,这种运输成本非常高,美国人也将运费成本算在了援助以内。而这也导致了战后美国和苏联对偿还数额的分歧,再加上冷战开始,美苏关系恶化,所以这笔钱就成了糊涂账,一直扯皮到1972年,最终苏联只偿还了有关粮食援助的7.2亿美金。
  至于支援中国的武器,最终变成了老蒋的那几个美械师,后来这些武器又出现在朝鲜战场上,估计美国人看到使用美国武器的中国军队,肯定是懵懵的。
  美国的这些援助也不是无偿的,接受援助的国家,要付出自己的港口作为美国的海军基地,还要允许美国在其本土建设军事基地以及驻军。未来美国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就是源于1941年的这份《促进美国国防法案》,可以说也真是因为这份法案出现,使得美国走出了全球扩张的第一步。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未来美国总统向韩国要驻军经费的时候,韩国的反应才会那么大,因为按照《促进美国国防法案》,美国用人家的海港和军事基地,是需要付租金的,韩国没跟美国要租金就不错了,美国还再收保护费,韩国肯定不干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