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391

  重庆那边也是各种向美国驻华大使詹森诉苦,天天缠着詹森,希望詹森可以给重庆方面说好话。而最终詹森也真的向白宫报告,如果没有大宗外汇的支持,重庆真的会垮台。
  然而陈强却知道,虽然宋特使还在想尽一切办法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可重庆那位大佬依旧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抗战上,此时的他正在琢磨着怎么去解决皖南的新四军。
  日本人都快打到重庆了,那位还在琢磨着窝里斗,也怪不得罗斯福信不过他!
  ……
  埃丝特从米高梅的片场回来,噘着嘴,显得很不开心。
  陈强看出埃丝特有些不开心,于是开口问道:“埃丝特,今天的拍摄不是很顺利么?”
  “不是拍摄的缘故。”埃丝特轻叹一口气,接着说道:“我正在竞争一部电影的女配角,本来我是很有希望的,可是公司那边却说,这部电影可能拍不成了。”
  “是米高梅的电影么?”陈强开口问。
  “对。米高梅在秋天的时候就开始筹划这部电影了,现在剧本已经编写完成了,计划1942年上映。”埃丝特点了点头。
  “既然是计划了好几个月的电影,为什么要停拍?是资金原因么?米高梅应该不缺钱吧。”陈强开口说。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米高梅的高层打算搁置这一部电影。我原本还指望着靠着这部电影,摆脱龙套的角色呢,现在看来又没戏了,接下来我还得继续跑龙套。”埃丝特有些苦闷的说。
  “亲爱的,要不我约路易斯·梅耶吃顿饭吧!”陈强开口说道。
  路易斯·梅耶是米高梅的掌舵人,陈强是打算找这位“好莱坞之王”走走后门。
  埃丝特想了想,随后点了点头,她知道现在的陈强很有钱,也猜到陈强会有什么方法帮她争取到这个角色。虽然埃丝特还是很想凭实力说话,但她也的确是不想再继续跑龙套了。既然有捷径可以走,犯不着去走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
  时隔大半年,陈强又见到了“好莱坞之王”路易斯·梅耶。
  两人寒暄了几句,陈强直接问起了那部很可能被下马的新片是什么情况。
  路易斯·梅耶却是长叹一口气,然后开始向陈强大诉苦水。
  “陈,现在的电影行业真的很不好做啊!自从1939年9月份之后,所有反纳粹的电影都被禁止了。”路易斯·梅耶开口说道。
  “为什么?”陈强有些不解的问。按说美国的立场是亲英反德的,那种反纳粹的电影,绝对是政治正确的,应该是被鼓励才对。
  路易斯·梅耶接着说道;“因为市场,欧洲的电影市场,占到了好莱坞收入的40%,现在欧洲是什么情况,你是知道的,德国人已经占了的欧洲大陆,如果我们继续制作反纳粹电影的话,我们的影片一部也卖不到欧洲去。那些小的电影公司还好说,他们的电影本来就不依靠欧洲市场,但我们这种大公司不一样,我们是需要欧洲市场来维持利润的。”
  陈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屈从于海外市场,是好莱坞大电影公司的一贯尿性。比如未来日本经济好的时候,007的剧情就朝日本跑,肖恩·康纳利还要贴上假鼻子办成日本人;而中国电影市场崛起以后,好莱坞大片经常会请一个中国演员,然后贴在海报的显眼位置,骗中国观众进电影院,等中国观众真的进了电影院,才发现那个中国演员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可能只是露个脸,或者只有一两句简单的台词。
  路易斯·梅耶接着补充道:“实话实说,我们米高梅,还有华纳兄弟,都已经受到了德国人的威胁,他们很可能会在全欧洲,抵制我们的电影。”
  “那这一部即将下马的电影,就是一部反纳粹题材的电影喽?”陈强开口问道。
  “严格说起来,不算是反纳粹吧。我是打算拍一个过着舒适生活的英国家庭,因为遭遇了战争,生活发生改变的故事。所以这应该算是一部立场有些亲英的电影吧。不过这种电影,现在也是不容易拍出来的,前任驻英大使约瑟夫·肯尼迪亲自警告过我,不要去拍摄亲英或者反德的电影。”路易斯·梅耶开口答道。
  路易斯·梅耶口中的那位前驻英大使“约瑟夫·肯尼迪”,后世人会称他为“老约瑟夫·肯尼迪”,因为他的大儿子也继承了他的名字,同样叫“约瑟夫·肯尼迪”。
  提到“肯尼迪”这个姓氏,人们必然会想到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组“肯尼迪家族”,想到那个遇刺身亡的肯尼迪总统。这个老约瑟夫·肯尼迪,正是未来那位肯尼迪总统的父亲。可以说老约瑟夫·肯尼迪,就是肯尼迪家族的铸造者。
  老约瑟夫·肯尼迪的大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是一名飞行员,1944年战死在欧洲战场。二儿子就是我们熟知的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三儿子罗伯特·肯尼迪担任过美国司法部长,四儿子爱德华·肯尼迪当了47年的参议院。而老约瑟夫·肯尼迪本人,也曾经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美国海事委员会主席、美国驻英大使等职务。
  老约瑟夫·肯尼迪早期投资股票起家,他在1929年美国股票崩盘的时候靠着投机,赚到了400万美元,同时他还投资娱乐、航运和房地产,在1933年美国禁酒令的时候大量进口苏格兰威士忌赚了五500万美金,二战爆发以前,老约瑟夫·肯尼迪就是一个千万富翁了。他的那个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的位置,也是靠着为罗斯福提供大量竞选资金而得来的。
  老约瑟夫·肯尼迪算是个政治投机者,罗斯福当权的时候,他投靠罗斯福从而平步青云;二战爆发后,大量的犹太人来到美国寻求避难,当时的美国掀起了一股反犹太主义,老约瑟夫·肯尼迪也成为了一个反犹太主义者;再到后来“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流行开来的时候,老约瑟夫·肯尼迪又与麦卡锡结盟,要知道麦卡锡可是共和党人,而肯尼迪家族世代都是民主党。
  在1940年的时候,老约瑟夫·肯尼迪也展现出了其投资者的本色,由于欧洲战场上,英国节节败退,德国高歌猛进,于是乎当时还在担任美国驻英大使的老约瑟夫·肯尼迪,将宝压在了德国人身上,成了一个亲德派,他认为英国挺不了多久了,所以美国应该向德国妥协。老约瑟夫·肯尼迪这种态度,显然是跟罗斯福唱反调,罗斯福怎么能让一个天天想着英国投降的人担任美国驻英大使,于是乎便将老约瑟夫·肯尼迪撤了职务。
  之前提过,老约瑟夫·肯尼迪曾经投资过娱乐产业,这其中就包括好莱坞的电影产业。早在二十年代中期,老约瑟夫·肯尼迪就拥有了好几十家剧院,有电影工作室,并且经营过一家电影公司,还投资过很多的电影。所以老约瑟夫·肯尼迪老好莱坞颇具影响力。或许也是因为肯尼迪家族在好莱坞的影响力,未来的玛丽莲·梦露才会与肯尼迪家族扯上关系。
  也正是因为老约瑟夫·肯尼迪在好莱坞的影响力,所以当老约瑟夫·肯尼迪警告路易斯·梅耶,不要去拍摄亲英反德的影片时,路易斯·梅耶才会十分顾忌。
  言归正传,路易斯·梅耶诉了一番苦,陈强则开口问道:“梅耶先生,米高梅公司是不是已经打算停掉这部电影呢?”
  路易斯·梅耶点了点头:“我是希望这部电影可以继续下去,但是米高梅的大部分高层却担心丢掉欧洲市场,同时也忌惮于约瑟夫·肯尼迪的警告,所以不同意拍摄这部影片。特别是几位大股东不肯松口,那么公司就不会批准拍摄用的资金,没有钱的话,这部电影就只能停下来。”
  “原来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啊。”陈强想到这里,微微笑了笑,随后开口问道:“梅耶先生,我对这部电影很有兴趣,我希望这部电影可以继续下去,如果资金方面有困难的话,我愿意投资。”
  路易斯·梅耶也是人老成精,他在好莱坞混了这么多年,早就猜到了陈强是来投钱的。这种情况他也见过很多,一个有钱的女明星,带着背后的金主爸爸来见制片人,制片人当然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只听路易斯·梅耶看了看陈强,又看了看陈强身边的埃丝特,开口说道:“如果陈先生愿意投资的话,那自然是求之不得。其实这部影片的女二号,很适合威廉姆斯小姐,如果这部电影能顺利开拍的话,我很希望邀请威廉姆斯小姐担任电影的女二号。”
  陈强很满意点了点头,他举起酒杯,开口说道:“梅耶先生,愿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梅耶也很开心,用一个女二号换金主爸爸的投资,这笔买卖肯定稳赚不赔。放在未来的话,哪个制片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狂喜。
  陈强放下酒杯,随后接着问道:“对了,梅耶先生,我还忘了问,我要投资的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路易斯·梅耶立即答道:“您投资的这部电影名叫《米尼弗夫人》。”
第二五三章
驱虎吞狼
  1929年到1946年是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二十年代末,由于电影整体技术的进步,这个时候电影开始工业化生产,类型片迅速占领了市场,特别是音响技术的革命,使得有声电影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看电影成为了美国人最主要的娱乐生活。
  三十年代的时候,美国每年人均观影次数达到30次以上,平均每周有8000万人次会去电影院。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战以后。后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好莱坞的电影也逐渐的走向衰落,五十年代末期的时候,平均每周观影人数已经降到了4000万人次。那个时代的好莱坞电影,被电视节目吊打。直到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夫·斯皮尔伯格这一批电影牛人出现,好莱坞电影才重回巅峰。
  陈强对于拍电影是一窍不通的,他就像是未来那些有钱没处花的煤老板,啥也不懂,就是会砸钱。
  好在这个时代投资电影也花不了多少钱。未来那些好莱坞大片,各种特效烧起钱来几亿美金都不够,而在四十年代,没有什么很烧钱的特效,除了演职人员的片酬之外,花费比较大的大概就是电影的胶片了。那个年代的科技毕竟不发达,电影胶片的制作成本很高,卖的也贼贵,一个场景要是演员NG个十几次,整个剧组都会去心疼浪费掉的胶片。
  投资电影这件事情,陈强只需要出钱,其他就交给律师搞定了。好莱坞每年出产那么多部电影,自然也会吸引很多的投资人,并不是每一个投资人都懂电影的,煤老板那种也有不少,所以好莱坞有很多吃这碗饭的律师,他们帮助投资人跟制作方谈判投资的细节,帮助投资人争取更多的收益,甚至会监管投资资金的取向,保证投资人的每一分钱都不会浪费。
  陈强不是电影专家,他甚至连个资深影迷都算不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投资的这部《米尼弗夫人》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不过本来就是花钱给埃丝特买个角色,只要埃丝特开心就行,陈强也没有去继续关注这部电影的事情。
  新年伊始,陈强离开了洛杉矶返回纽约,途中又去了一趟华盛顿。
  到华盛顿的那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小年,胡适直接将陈强留在了大使馆,让陈强在华盛顿过年。
  过去的一年,驻美大使馆的工作算是非常出色,上半年用锡矿做抵押,从美国人手里借了2000万,下半年又用钨矿做抵押,再从美国人手里借了2500万,如今更是在跟罗斯福谈更大一笔借款。
  餐桌上,胡适有些醉意,他有些亢奋地说道:“白宫那边已经承诺了,明年会贷给我们一亿美金,宋特使最近正在跟美国人谈判呢!”
  “美国人真的肯给咱们一个亿?”陈强倒是有些吃惊,随后他开口问道:“这次美国人要什么抵押?”
  “云南的金属矿,肯定又要抵押给美国人,另外美国人还看中了咱们的平准基金。”胡适开口答道。
  陈强顿时一惊:“这美国人好大的胃口!这是打算控制中国的经济啊!”
  当初民国进行法币改革的时候,搞了一个平准基金,作为法币发行的保障,可以说平准基金就是法币的基础,当时的平准基金是在英国人帮助下设立的,所以早期的法币也是紧盯英镑的汇率。如今美国希望接着贷款的机会,插手平准基金,很显然是打算控制中国的法币,从而控制整个中国的经济。
  以陈强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即便是现在仍然搞不清粗平准基金的内涵,但是他毕竟生长在这个时代,亲身经历过法币的改革,所以他知道,美国人这是打算对法币下手了。而一旦一个国家的货币被外国控制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也会沦为外国的殖民地。
  之前中国跟美国贷款,付出的是桐油、锡矿和钨矿,虽然最后算账的时候肯定是中国亏本,付出的矿产价值要远远高于所接待的款项,但只要是把矿还给美国,双方就算是两清了。可一旦中国付出“平准基金”来借款的话,那么未来整个中国的经济,就会受到美国的控制。
  用几千万美金的贷款,换取中国经济的控制权,可以说,美国这算盘打得可是相当的精明。
  以陈强对重庆方面的了解,只要美国肯给钱的话,重庆十有八九会答应美国的要求。由于皖南事变的缘故,现在重庆方面正受到千夫所指,在政治上限于一种孤立的形势,这个时候如果能获得美国援助的话,也会大大缓解重庆方面的压力。
  所以即便是中国的经济会被美国所控制,重庆方面也会毫不犹豫答应美国的要求。
  陈强与胡适正说着向美国人借款的事情,驻美大使馆的一名干事走了过来,他手中拿着一份电报,表情上则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胡大使,国内的电报。”大使馆干事将电报递给了胡适。
  胡适看完电报后,顿时一脸的喜色。
  “先生,有什么喜事么?国内打胜仗了?”陈强开口问道。
  “打胜仗了!”胡适点了点头,接着道:“广东的游击队济洛路一架日本飞机,你猜这飞机上有谁?”
  “肯定不是日本天皇,也不会是东条英机和山本五十六。”陈强随口说道。
  “不是山本五十六,但也差不多。飞机上的是大角芩生!”胡适兴奋的说。
  “大角芩生是谁?也是日本的高官?”陈强对于这个名字并不熟悉。
  胡适开口介绍道:“大角芩生是日本海军大将,而且曾经担任过日本三届内阁的海军大臣!他是日本海军元老级的人物,在日本军界也是手握实权!”
  “这个大角芩生是被击毙了还是被生擒了?”陈强又问道。
  “死了,说是飞机掉下来的时候,人就已经血肉模糊了,游击队看他穿的跟其他人不一样,翻他的随身证件才确认的身份,一起被打下来的还有日本海军的一个少将,将须贺彦次郎。”胡适开口说。
  “这还真是个好消息,宰了个海军大将啊,这应该是开展以来,咱们击毙的日本最高级别的军官了吧?”陈强开口问。
  “可不是嘛,日本人得有几十年,没有折损过海军大将了吧!”胡适显得非常兴奋,他忍不住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陈强却沉吟了半天,随后开口问道:“美国人知道这件事情了么?”
  “这我哪知道!”胡适摇着头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