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391

  “我刚才不是说我先去了布法罗么,另一支球队就是布法罗的。”爱德华·爱尔兰接着介绍道:“在布法罗有一个布法罗纪念堂,是当地政府建造的公共设施,目前这个布法罗纪念堂的日常运营费用,占用了伊利县财政很大一笔开支,所以当伊利县政府得知可以靠篮球比赛赚钱时,便打算组建一支球队参与进来。”
  “政府组建球队来参加职业体育联盟,这在美国可不多见啊。”陈强笑着说道。
  “伊利县政府主要是负责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这支球队还有两个股东,一个叫费里斯,另一个叫科纳。”爱德华·爱尔兰开口答道。
  “费里斯?我好像听过这个名字。”陈强皱着眉头开始回忆起来。
  “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老板。”爱德华·爱尔兰介绍道。
  “想起来了!”陈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我曾经在一场舞会上见过他,想不到他竟然会投资球队。那么这支球队叫什么名字?”
  “应该会叫布法罗野牛吧!”爱德华·爱尔兰开口答道。
  “这倒是挺符合布法罗的特色。”陈强笑着说。
  布法罗是纽约州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市。这里曾经有成群的野牛出没,是印第安人狩猎的地方。北美野牛俗称“布法罗”,这也是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
  不过陈强却没有听过布法罗野牛这个名字,想来应该不是能够生存下来的球队。
  “布法罗纪念馆的规模很大么?”陈强接着问。
  “规模是不小,运营费用也很大,据说伊利县的财政部门已经做过评估,每场比赛至少得吸引3000名观众到场观看,就能维持布法罗纪念堂的收支平衡。”爱德华·爱尔兰开口说道。
  “布法罗虽然不是小城市,可是一个新的篮球联盟,未必能够吸引到太多观众的观看,如果不到3000名观众呢?这支球队会不会解散?我可不希望一个赛季的比赛还没有打完,先有球队解散了。”陈强开口说道。
  “我也考虑过这一点,所以我问过股东之一的费里斯,他偷偷告诉我,他实际上是准备了第二套方案,如果伊利县政府不愿意将球队继续下去的话,他会将球队搬到伊利诺伊州,密西西比河附近的城市会欢迎一支新球队的。”爱德华·爱尔兰开口答道。
  “伊利诺伊州?那岂不是要搬到芝加哥附近了么!距离纽约可有些远啊!”陈强开口说。
  爱德华·爱尔兰摇了摇头:“肯定不会是芝加哥,费里斯告诉我,如果真的搬迁的话,可能是莫林、罗克艾兰,或者达文波特这三组城市中的其中一个,也有可能让这三座城市共享一支球队。”
  “三座城市共享一支球队?”陈强微微一愣,突然想到了一支球队。
  “这听起来怎么这么像那支三城黑鹰队啊?难道说这个新成立的布法罗海牛,就是三城黑鹰队的前身?”陈强心中暗道。
  1949年NBA刚成立时,有一支名叫三城黑鹰队的球队,这支球队在1951年搬到了密尔沃基,并且改名为老鹰队,1955年的时候,这支密尔沃基老鹰队又搬到了圣路易斯,成为了圣路易斯老鹰队,到了1968年的时候,圣路易斯老鹰队又搬到了亚特兰大,也就是今天的亚特兰大老鹰队。
  很多资料关于老鹰队的队史记载,都是始于三城黑鹰队,极少有资料介绍那支从布法罗搬走的野牛队。历史上布拉洛野牛队曾经参加过BAA联盟的比赛,并且在第一场比赛里一50比39,战胜了锡拉丘兹国家公民队。(各位猜猜这个锡拉丘兹国家公民队是未来哪支球队?)
  此时的陈强已经根据爱德华·爱尔兰所提供的信息,猜出了这支布法罗野牛队,很可能就是未来的亚特兰大老鹰队。
  “看来又多了一支值得投资的球队啊!”陈强心中轻叹道。
  ……
  陈强终于集齐了八支球队,新的篮球联盟终于成型了。
  这八支球队分别是纽约尼克斯、波士顿凯尔特人、费城勇士、罗切斯特皇室(未来国王)、韦恩堡活塞、巴尔的摩子弹、华盛顿国会大厦,以及布法罗野牛(未来老鹰)。
  为了商讨新联盟的规章制度和赛程安排,陈强专门在纽约召开了新联盟的第一次会议。
  除了陈强之外,波士顿凯尔特人老板沃尔特·布朗、费城勇士老板彼得·泰累尔、罗切斯特皇室总经理兼教练莱斯特·哈里斯,韦恩堡活塞老板弗雷德·佐尔纳,巴尔的摩子弹队总经理兼教练本·克莱默,华盛顿国会大厦老板米格尔尤林,以及布法罗野牛总经理费里斯,全都悉数到场。
  会议室中,陈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文件发给了大家。
  “我打算将我们的新联盟命名为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NBA。我还为新联盟特别设计了一个LOGO,各位可以打开手中的文件,第一页正中间就是。”陈强开口问道。
  众人打开文件第一页,只见正中间有一个LOGO标志,这个标志由蓝白红三色组成,左边是蓝色,右边是红色,中间则的白色则是一个正在运球的人形,蓝色区域的左下角还有“NBA”这三个字母。
  陈强的这个LOGO标志,直接照抄了未来NBA的那个LOGO,这么经典的标志,陈强自然要拿来直接用。
  当时的体育联盟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无论是ABL联盟还是NBL联盟,都没有去设计专门的标志。陈强的这个经典NBA标志一出,瞬间就征服了在座的土包子们。
第二七三章
篮球规则制定者
  韦恩堡活塞队的老板弗雷德·佐尔纳望着这个NBA的标志,不住的点头,他对这个标志非常满意。
  在场的众人当中,唯独他是不怎么懂篮球的,这个美国汽车业的巨头,玩篮球就像后世有钱人玩手游,别管懂不懂游戏,先充值买上一套能装逼的装备再说。他所关注的是新联盟够不够高大上,够不够有牌面,至于其他的事情,他只管掏钱。
  而其他人可不是这种有钱的土豪,他们关注的是其他方面。比如波士顿花园的总经理沃尔特·布朗,费城体育馆的老板彼得·泰累尔,还有华盛顿尤林体育场的老板米格尔·尤林,他们最关心的则是比赛的赛程。
  “常规赛每支球队会跟对手交手四次,两次主场,两次客场,我们现在一共有八支球队,算起来的话一支球队一个赛季要打28场比赛,其中14个主场,14个客场,也就是说我的体育馆每年要承办14场比赛。”波士顿花园的总经理沃尔特·布朗一边说着,一边计算着14场比赛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的收益。
  未来的NBA,一支球队一个赛季要打整整82场的常规赛,不过那时候NBA联盟有30支球队。如今陈强的新联盟只有8支球队,一支球队一个赛季打28场比赛已经不少了。
  更何况四十年代的交通并不发达,从纽约到华盛顿都要坐一天的火车,所以也不可能像未来那样,安排那种背靠背的比赛。正常情况下,去比赛地点要花费一天,打比赛花费一天,回来再花费一天,满打满算一个星期只能打两场比赛,28场比赛打完也得花三个多月的时间。
  然而对于几位球馆老板来说,一个赛季28场比赛却并不多,这些球馆老板巴不得每天都打比赛,球馆也能多卖一些门票,赚更多的钱。
  未来有很多的球员吐槽,NBA的赛程又多又密集,而且身体对抗程度还那么高,一个赛季打82场比赛太多了,太容易让球员受伤了,看看人家橄榄球的NFL,一个星期就打一场比赛,比NBA轻松多了。球队教练为了应付这种情况,甚至发明了主力球员轮休战术。
  然而NBA联盟却并没有打算缩减赛程,一旦减少比赛场次的话,便会影响到联盟的收入,球队老板、球馆老板、广告赞助商等等的收入也会减少,NBA背后有太多的利益团体,他们不要求增加比赛场次就不错了,怎么会允许减少比赛场次。
  球员们也只是嘴上抱怨一下罢了,毕竟NBA球星的薪水都很高,不说那些年薪千万级别的明星球员,哪怕是普通的轮换求援,一年的薪水也比得上普通美国人一辈子的收入,既然赚得是这份钱,就应该承受更高强度的工作。
  波士顿花园的总经理沃尔特·布朗继续向下看去:“常规赛结束以后,战绩前四名进入到季后赛,季后赛是淘汰赛模式,第一名对第四名,第二名对第三名,最终胜利者将获得总冠军。季后赛采取五局三胜制,排名领先的球队将拥有一个主场优势。”
  陈强点了点头:“说的不错,理论上说,获得总冠军的球队最多可以比没有进入季后赛的球队多六个主场,因此球队也会获得更多的门票收益。我设计这个规则,就是鼓励各支球队努力打球,因为你们球队的成绩,会直接影响到你们的收益。”
  听了陈强的解释,沃尔特·布朗、彼得·泰累尔和米格尔·尤林这三个拥有大球场的老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利的规则,只要是球队打的足够好,那么他们的球馆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收益。
  只听陈强接着说道:“先生们,其实这些赛程安排之类的都是小事情,我这份新联盟的策划书,最关键的是对篮球规则的改变,各位请翻到第十页。”
  众人纷纷翻到第十页,随后每个人的表情都发生了变化。
  来开会的这些人当中,有人懂球,也有人不懂球。比如活塞的老板,那个土豪弗雷德·佐尔纳,他就是不懂球的,所以对于修改规则什么的,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意见。
  而诸如凯尔特人老板沃尔特·布朗、勇士老板彼得·泰雷尔,华盛顿国会老板尤格尔·尤林,由于本身就是经营体育场馆的,所以对于篮球运动肯定是有所了解的。但他们更关心的是篮球能够给球馆带来的收益,而不是篮球规则的变化。
  罗切斯特皇室队经理莱斯特·哈里斯和巴尔的摩子弹队经理本·克莱默,都兼任教练的工作,所以这两人都是懂球的。但是由于陈强给了这两队的投资,所以这两位懂球帝也不敢对陈强的提议说三道四。大金主都开口要改规则了,他们除了跟着玩,也没有别的选择。
  除此之外,真正懂球的就是那个布法罗野牛队的总经理费里斯。历史上五十年代的NBA,费里斯也曾为制定了很多条的新规则。
  而如今,第一个开口说话的正是费里斯,只见他一脸严肃地说道:“陈先生,我没看错吧,你打算改变整个篮球运动的规则!”
  自从1981年,篮球被发明出来以后,篮球的规则一支在不断的改变和完善。最初的篮球用的是一个带底的竹筐作为球筐,每一次进了球,要踩着梯子上去把球从竹筐里拿出来。而且每一次得分以后,也不是丢分的一方发球,而是重新来到球场中间,双方再次跳球,理论上说只要你跳球足够好,球权永远都是你的。
  而到了四十年代,篮球的规则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跟未来的规则还是完全不同的,比如那个时代没有24秒进攻违例,也没有三分线。与之相比,橄榄球、棒球和冰球的规则,已经与后世很相似了,比如橄榄球的T型阵已经开始大行其道,后世的橄榄球战术也都是从T型阵中研发出来的。
  陈强知道,当时的篮球规则让篮球运动显得很沉闷很无聊,因此篮球运动吸引不到太多的观众,这也限制了篮球运动的发展,新篮球联盟想要做大做强的话,必须要进行改变。所以陈强将一些篮球新规则,全都写在了策划书中,他的新联盟将要实行新的篮球规则。
  只听陈强缓缓说道:“我的确是要改变整个篮球运动的规则,首先,我认为应该重新启用三秒规则。”
  “陈先生,恕我直言,三秒规则对于篮球比赛的影响并不大,没有球员会在三秒区内停留。”费里斯开口说。
  陈强则开口说道:“之所以没有球员在三秒区内停留,是因为三秒区太小了,所以我三秒区的范围应该扩大,现有的三秒区是5.8米长,1.8米宽,我认为应该将宽度增加一倍,也就是增加到3.6米。这样的话,三秒区将变得有作用!那种球员待在篮筐两侧等球的情况也不会再出现。”
  早在1987年的时候,篮球就有了罚球区,到了1932年的时候,便增加了三秒规则,后来三秒规则一度被取消,但是在五十年代又重新恢复。也就是说在1942年的篮球运动中,是没有三秒规则的。没有进攻三秒或者防守三秒,作为进攻方,你可以无限时间的待在篮下等球传过来,作为防守方,你也可以无限制的站在篮下进行防守。
  只不过那时候的三秒区是5.8米长,1.8米宽。5.8米的长度是为了罚球而设定的,而1.8米的宽度,相当于两步的距离,也就是那个时候的三秒区,只是一个长条区域,除了篮筐正面那1.8米不能待三秒之外,篮筐两侧可都是能够站人的。篮筐两侧一步开外的位置,中学生都能轻松把球抛进去,有没有三秒区是无所谓的。而那个时代最常用的篮球战术,就是站在篮筐两侧一步开外的位置,将球投进。因此三秒规则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东西,所以才在1932年被取消。
  五十年代的时候,三秒规则被重新启用,而且三秒区扩大了一倍,变成了3.6米宽,之所以扩大,是因为乔治·麦肯的横空出世。作为NBA第一代超级中锋,身高2米08,体重110公斤的乔治·麦肯,放在今天的话怕是在CBA里打中锋都有些牵强,但是在当时,他绝对是篮下巨无霸的存在,为了限制乔治·麦肯的得分能力,NBA不得不改变了三秒区范围。
  第二个让NBA扩大三秒区的是张伯伦,当时的张伯伦,跟别的球员完全不是同一水平线上的,试想一下单场100分,55个篮板的变态数据,这基本就是暴打小朋友的节奏,3.6米宽的三秒区已经难以限制张伯伦了,于是在1965年,三秒区变成了4.8米宽。
  后来随着球员越来越牛逼,4.8米的宽的三秒区也不够用了,于是三秒区又变成了六米宽,变成了后来梯形模样的三秒区。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代的篮球规则当中,只有进攻三秒,而没有防守三秒,所以陈强所说的“三秒规则”,指的就是进攻三秒。
  在未来,国际篮联的规则当中是没有防守三秒的,而NBA的规则里是有防守三秒的。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NBA出了一个叫奥尼尔的死胖子。
  巅峰时期的奥尼尔实在是太强了,而NBA联盟又不能继续扩大三秒区,否则的话三秒区就扩到三分线了。于是乎NBA只好修改规则,允许使用联防战术,来针对奥尼尔。而联防战术除了可以限制奥尼尔之外,也会限制外线球员的突破,这不仅仅限制了一大堆突破手,还使得比赛的观赏性降低,因此NBA只能再制定了防守三秒规则来限制联防战术,从而减少联防对于外线球员的影响。
  所以NBA里的防守三秒,虽然不是为了直接限制奥尼尔的,但却是因为奥尼尔而间接诞生的。
  重新启用三秒规则,扩大三秒区范围,是未来篮球发展的趋势,陈强干脆提前十年将其提出来,陈强希望可以用这种方式,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不过野牛队总经理费里斯却并不理解陈强的用意,他开口说道:“陈先生,如果重新启用三秒规则,并且增加三秒区的话,那么球员在篮下进攻就会变得更加的困难,站在篮筐两侧接球得分的战术也就完全废掉了,这会大大的拖慢比赛的进攻节奏。现在的篮球比赛,进攻节奏已经够缓慢了,那么多无聊的进攻,让人看着昏昏欲睡。我不反对修改规则,但我认为不应该让比赛节奏变得更慢,而是应该加快比赛的节奏。”
  “费里斯先生,我很认同你的想法,所以请看后面,我第二条修改,就是五秒规则的修改。现在的五秒规则是,后场持球球员被严防五秒后,将会被判定为争球,我将其改为持球球员被严密防守,五秒内没有传球、投球、运球,都应该被判罚违例,由对方掷界外球。”陈强开口说道。
  陈强所说的就是五秒违例规则。
  在1932年的时候,篮球运动就制定了五秒规则,当时的五秒规则是,后场持球球员被严密防守五秒后,判定为争球,陈强所出的1942年,用的就是这个规则。之所以当时会有如此奇葩的规则,是因为那个时代没有8秒违例,而设计这个五秒规则的初衷是为了让球员尽快的将球运过半场。
  到了1956年的时候,由于出现了进攻24秒违例的规则,不用在担心球员在后场拖时间,于是五秒规则就变成了持球球员在前场别对方严密防守五秒,判定为争球。1985年的时候,又变成了持球求援被严密防守,五秒内没有传球、投球、运球,均会被判定违例,争球也变成了对方掷界外球,这个规则一支沿用至今。
  所以我们在篮球比赛中经常会看到,持球的球员被防死在原地动不了了,不能运球,球也传不出去,会马上叫个暂停,然后重新发界外球,因为如果不叫暂停的话,过五秒钟球权就是对手的了。
  除此之外,未来的NBA还有一个特殊的五秒规则,那就是当一名进攻球员在本方前场,罚球线延长线下方的位置时,不得背对或者侧对篮筐运球超过5秒钟。NBA之所以会有这个规则,主要是因为一个叫巴克利的大屁股,这家伙总是能够在背身持球的时候,用屁股一步步的将防守球员拱到篮下,然后轻松得分,所以NBA不得不制定了这个规则来限制巴克利的大屁股。因此这个规则也被称为巴克利规则。
  四十年代可没有巴克利的大屁股,陈强虽然知道巴克利规则,但在提出修改五秒违例规则的时候,并没有提起这个背身五秒的规则。
  对面的野牛队总经理费里斯皱着眉想了半天,随后却摇了摇头:“陈先生,我承认,这样的规则修改,可以增加球员的传球、运球或者投球的频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比赛的节奏会加快,球员仍然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拖延比赛的进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