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391

  陈强则不慌不忙地说道:“所以请看我的第三条规则修改,增加八秒违例的规则。进攻方在发球以后,必须要在八秒之内,将球带到前场,否则就算违例,由对手掷边线球。这样的话,进攻方就不能在后场拖延时间,他们必须要尽快将球运到前场。而一旦球到了前场,他们就会面临对手严密的防守,在五秒规则修改的情况下,如果他们不尽快的运球、传球或者投篮的话,一旦对手防守到位,就会造成球权转换。这条规则自然而然不的会逼迫球员去加快比赛的节奏。”
第二七四章
篮球运动的革命
  陈强提出了八秒规则,让费里斯陷入到了思考当中。
  八秒规则最初是10秒规则,这条规则的演变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过程,1960年的时候,这条规则是比赛最后的三分钟,进攻队必须在获得球后10秒钟内使球进入到前场;1972年时又更改为在后场获得球后,必须在10秒以内使球进入前场;而到了2003年时,10秒规则改为八秒规则。所以很多老球迷应记得,过去的篮球是10秒内过半场的。
  这条规则的制定,目的就是鼓励篮球尽快的向前,从而加快比赛的节奏。
  远古时代的篮球,球员可以无限制的在后场持球,甚至可以把球传回后场,这就像是现在的足球运动,中场球员来回持球半天,又把球传回给后卫,甚至回球给守门员。而当时想要造成球权的转换,要么是等着对手投不进抢篮板,要么就是利用五秒规则,去防住对手五秒钟。如果遇到那种赖皮的对手,老是待在后场,就只能用五秒规则制造紧逼防守,来造成球权转换了。
  以现代篮球的眼光看,如果不进行包夹的话,球员一防一很难给对方制造一个五秒违例,但是早期的篮球运动当中,球员的水平都比较的差,传球节奏也很缓慢,所以一防一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五秒违例。
  八秒内将球推进到前场,这显然会增加篮球的节奏,即便是不怎么了解篮球运动的土豪弗雷德·佐尔纳也能够理解这一条规则。
  一场比赛,十个人玩一个球,如果将活动空间减少一半的话,必然会出现更加激烈的对抗,一个八秒规则,强迫性的让活动空间减少了一半,这肯定会使得篮球的整体节奏加快,比赛也会显得更加的激烈。
  篮球归根结底是一项时间与空间的运动,无论是压缩时间还是压缩空间,都必然会提高篮球运动的节奏。之前陈强提出的扩大三秒区范围,就是在空间上做文章,而如今陈强提出的八秒规则,表面看来是在时间上进行限制,但实际上也是在压缩空间。
  然而仅仅是在空间上做文章,是绝对不够的,陈强修改篮球规则,还需要在时间上做文章。
  所以没等有人对八秒规则提出疑问,陈强便接着说道:“接下来请看我第四条的规则修改,增加进攻24秒进攻规则。当球队比赛中获得新球权时,或在掷球入界中当球在场上被队员合法触及时,24秒钟计时器将开动。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完成投篮。否则的话将被判定为24秒违例,发球权判给对方。”
  陈强话音刚刚落下,在座的众人纷纷露出了惊骇的表情,与之前扩大三秒区、五秒违例规则和八秒带球进前场相比,24秒进攻违例真的是一颗震撼弹。
  “陈先生,你所说的‘完成投篮’的判定标准是什么?”有人开口问道。
  “第一,在24秒钟结束之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第二,球离开队员的手后,球必须与篮板接触。”陈强开口答道。
  “那如果球是在24秒前出手的,但却是在24秒进入的篮筐,那是否要算作得分呢?”又有人开口问。
  “当然要算得分。”陈强微微一笑,随后开口说道:“诸位难道不觉得,零秒出手,然后期待着球是否可以打进篮筐,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么?”
  “零秒出手?这是的确是一个很刺激的词汇,我大概能想象的到那种场景。”那人话音一顿接着问:“那如果完成了投篮,却没有进球,该如何计算时间呢?”
  “谁抢到篮板,球权归谁,然后重新计算24秒的进攻时间,只到再次完成投篮,或球权发生转换。”陈强开口答道。
  在1954年之前NBA并没有24秒进攻违例,这也是篮球比赛节奏缓慢的主要原因。
  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没有24秒进攻违例的影响还不是很大,毕竟那个时候球员的防守水平比较差,职业球员的防守还不如后世的高中生。就好比是我们平时打野球,防守基本就是做做样子,这样的比赛强度,即便是没有进攻时间限制,也能轻松得分。
  但是到了二战以后,球员的水平开始不断的提高,特别是NBA成立以后,规模化的职业联赛让美国的篮球技战术水平提升了很大一个档次,球员们的防守水平越来越好,教练的战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没有24秒进攻违例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了。
  当时很多比赛,经常会出现三四十分对三四十分的比分,如果某支球队能上五十分,就算是进攻打的行云流水了。而未来的话,同样48分钟的比赛,NBA的球队一场比赛得个一百二三十分很正常。
  在1950年的某场NBA比赛当中,韦恩堡活塞对阵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最终双方的比分是19比18,这也是NBA历史上比分最低的一场比赛。原因就是活塞队害怕湖人的传奇中锋乔治·麦肯,所以全场比赛中时刻保持传球,而比赛又没有进攻时间限制,最终造就了这么低的比分。
  试想一下,一场48分钟的比赛,两个队加起来一共只的了37分,这还是NBA级别的球队,这样的比赛得是多难看!放在未来看到这样的比分,人们会以为这是在打橄榄球。
  类似的情况在当时的美国并不是特例,当时有很多球迷,在观看比赛时会朝赛场上乱丢东西,就是因为比赛大的太拖拖拉拉了,球员老是来回传球,不进行进攻,球迷实在是气急了。这大概就像是今天的足球流氓拿矿泉水瓶砸球员。
  也是因为没有进攻时间限制,所以当时的篮球进攻会格外的谨慎,务必追求最有可能的份的进攻方式。除非有靠近篮筐的空位投篮机会,否则的话球员宁愿再重新组织进攻。
  比如1932年,密苏里大学对阵堪萨斯大学的一场比赛里,密苏里大学一度连续控球11分钟,就是单纯的拿着球传来传去,也不进攻。最终堪萨斯大学的球员干脆站在那里不动,看密苏里大学传球。这样的比赛,观众看了不骂娘才怪呢!
  1954年以前的NBA,实在是太无聊了,很多人甚至觉得,瞄半天挥一竿子的高尔夫球,比赛节奏都比篮球快,而这也导致没有人去看NBA的比赛,于是NBA不得不做出改革,制定了24秒进攻规则。
  根据当时NBA联盟的计算,如果没有故意浪费时间或者拖延比赛的话,一支球队在一场比赛里大概能投60次球,两支球队就是120球,也就是说一场比赛一共会进行120次的投球。用48分钟的比赛时间除以120次,就是24秒,这也是24秒进攻违例的由来。
  放在未来的话,24秒足够组织两到三次的进攻了,不过当时的篮球运动员进攻方面的技战术并没有后世那么犀利,所以24秒的时间,只够进行一次进攻。
  24秒进攻违例规则的出现,使得篮球的比赛节奏上升了一个档次,而凯尔特人也因此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个得到100分的球队。这个规则的出现,也拯救了NBA,拯救了篮球这项运动。
  与之相比的话,国际篮联是在1957年才增加了进攻时间限制的规则,不过国际篮联设置的是30秒进攻违例,直到2003年,国际篮联才将30秒进攻违例改为24秒进攻违例。
  ……
  24秒进攻违例的规则,毫无疑问是篮球运动中最为惊人的革新之一。在场众人都能够看出来,一旦篮球运动采取24秒进攻违例的话,那么篮球运动再也不会出现那种持球者不停传球的情况,时间的限制会逼迫持球人尽快的进攻,而越多的进攻,显然会大大的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几位球馆老板都觉得,陈强这个规则修改很合理,他们没有反对陈强的理由。罗切斯特皇室队和巴尔的摩子弹队,因为都是陈强投资的球队,所以也不会出言反对陈强。所以最终开口的依旧是布法罗野牛的费里斯。
  费里斯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而后开口说道:“陈先生,我能够理解你提出修改五秒违例规则,要求八秒钟将球带到前场,以及设定24秒进攻时间的初衷,你是希望通过压缩空间,减少时间,来促进持球一方尽快的进攻,从而来造成更加激烈的对抗,加快比赛的节奏,让比赛变得更加的精彩。但我认为这样的规则修改,恐怕是事与愿违。”
  “费里斯先生请讲。”陈强倒是很想听听费里斯的见解,毕竟这位也是在NBA发展史上有过很突出的贡献,未来也进入了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费里斯继续说道:“增加三秒区的范围,进攻方就会离篮筐更远,这显然是对防守方更有利的;修改五秒违例规则,会让球权转换变的更加容易,防守一方可以利用出色的防守来获得球权,这同样是利于防守;
  八秒钟将球推进到前场,等于是人为的压缩了球员活动的空间,而我们都知道,进攻一方希望创造空间,防守一方则需要压缩空间,空间压缩的越小,防守一方越是有利,所以八秒将球带到前场,实际上也是偏向于防守的;
  至于24秒进攻违例的规则,虽然是在鼓励进攻,但又何尝不是在催促进攻呢!只有24秒的时间,进攻一方的进攻会更加的仓促,这种仓促的进攻也会大大降低进攻的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防守的难度。
  所以这些规则的修改,都是偏向于防守一方的,削弱了进攻一方,这会使得进攻一方变得更加畏手畏脚,很难打出精彩而又流畅的进攻。我想观众们肯定不会喜欢去看那种半天不进球的比赛。”
  陈强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开口说道:“几乎在所有的体育运动当中,进攻一方都是握有主动权的,进攻者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可以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发动进攻,而防守者更多的是被动的应变,他们要在进攻方开始行动以后,才能做出应对。所以几乎所有运动的比赛规则,都是更偏向于防守方的,这样比赛才会势均力敌,不至于一边倒。我想这一点,各位肯定能够理解。”
  陈强话音顿了顿,给了众人一些消化的时间,而后接着说道:“我承认,我的这些规则修改,在现行的篮球体系之下,的确是偏向于防守一方,但篮球毕竟是一项对抗性的运动,进攻一方和防守一方,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谁有球权,谁才是进攻一方,而当球权发生转换时,攻守双方的角色也会发生转换。所以即便是规则更偏向于防守一方,也并不会影响到比赛的公平性,因为对阵双方都能够享受到规则的益处。”
  陈强本想再停顿一下,让大家消化这些内容,而费里斯却迫不及待的插口说道:“陈先生,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我刚才提出来的,这样的规则修改,会让进攻变得困难,没有观众想看一场半天不进球的比赛,你所说的这些,解决不了我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
  “费里斯先生,你刚刚可能没有留意我说这番话的前提,我刚刚说过是在现行的篮球体系下,所以我认为,修改篮球规则的同时,还必须要对篮球的整个运动体系进行修改!或者说,我们通过修改篮球规则,来逼迫篮球体系进行改革!球队、球员和教练,要去适应新的篮球体系,球员需要掌握新的篮球技术,教练也要研究新的篮球战术。”陈强开口解释道。
  费里斯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陈先生,篮球已经出现了五十年,想要改革整个篮球体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既然提出要改革篮球,是不是已经有了方向?”
  “当然。”陈强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我可以先给大家透露一点,在我制定的新篮球规则之下,跳投会是最普遍的得分方式之一。”
  “陈先生,这一点儿都不新鲜,现在的规则之下,跳投也是主要的得分手段。”费里斯摇着头说。
  “现在的跳投,都是站在篮筐附近,有些甚至直接站在篮下。而我说的跳投,是站在三秒区之外。”陈强回答说。
  “三秒区之外,是罚球线上么?那不是跟罚球差不多?”费里斯显然没有明白陈强的意思。
  “但是罚球是没有人干扰的,而跳投则不一样。”陈强微微一笑,随后继续解释道:“费里斯先生,你别忘了,我的规则已经对三秒区的范围进行了修改,我所说的三秒区之外的跳投,距离篮筐最近的地方,也有3.6米。”
  “你说的是远距离跳投?那个距离将球投进,难度可不小啊!”费里斯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第二七五章
第九支球队
  如果是未来的NBA,估计要在三分线外一步的位置投篮,才好意思叫“远距离投篮”。像是库里那种不讲理的射手,或许得到中线位置才能叫做“远距离”。
  然而在四十年代,罚球线位置的中投,就算是远距离投篮了。而且在那个时代,很少会有球员选择在三秒区以外投篮,哪怕有空位机会也不会出手。
  中距离投篮并不是什么很深奥的技术,放在未来的话连很多高中生都能掌握。四十年代的球员身体素质虽然不如后世,但球员并不是脑子笨,如果真的进行练习的话,肯定是能够熟练掌握中投技术的。而球员们之所以不去练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篮球体系之下,中投并不是一项实用的技术。
  当时的篮球没有进攻24秒的限制,持球一方有的是时间去组织进攻,也由于组织进攻的时间很充裕,进攻方是不会轻易的失去球权的。所以当时的进攻方,会选择最为稳妥、得分概率最大的方式进行进攻。
  篮球运动中,距离球筐越近,得分的命中率就越高,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没有进攻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攻方会尽可能的将投篮点选定在靠近篮筐的位置,以追求投篮的命中率。同时早期的没有进攻三秒违例,也就意味着球员可以一直站在靠近篮筐的位置。既然可以站在篮下得分,傻子才会选择远离篮筐的中距离跳投呢!
  所以在早期的篮球运动当中,中远距离跳投属于被禁止的一项技术,如果在比赛中,有球员去做中距离跳投,肯定会被教练换下场。
  也因为这个原因,当陈强提到在三秒区外进行跳投的时候,费里斯才会说那个距离的投篮“难度不小”。
  早起的篮球队友投手是极度不友好的,一直到七十年代以前,跳投都不是篮球场上的主流得分手段。很多球迷都能够说出一些早起的NBA巨型,比如乔治·麦肯、张伯伦、“指环王”拉塞尔、“天勾”贾巴尔等等,但是这些球员当中没有一个是投手,没有一个依靠跳投作为主要的份手段。哪怕是铁杆球迷恐怕都说不出一个六十年以前投手的名字。而未来的巨星当中,乔丹、科比、杜兰特、库里、哈登,哪一个不是将跳投作为主要的得分手段?
  从这方面来说,NBA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鲍勃·麦卡杜,也就是未来热火王朝时期的那个助理教练。
  虽然鲍勃·麦卡杜也进过五次全明星,拿过三次得分王,但是他的名气远不如同时代的拉里·伯德、魔术师约翰逊、天勾贾巴尔等人,甚至跟比尔·沃顿、埃尔文·海耶斯相比都要弱了几分,但是鲍勃·麦卡杜却是重新定义了跳投的人,可以说他用跳投,引领了篮球运动的一场革命。
  作为一个6尺10英寸的大个子中锋,鲍勃·麦卡杜的主要得分手段却是在外线跳投,他甚至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射手之一,即便是拉里·伯德,也受到了鲍勃·麦卡杜的影响。可以说鲍勃·麦卡杜的比赛就是围绕跳投技术而建立。
  如果要找一个模板球员的话,未来的诺维斯基,或者是杜兰特,他们应该是比较类似于鲍勃·麦卡杜的,都有足够的身高,也都有足够好的中远距离投射技巧。所以未来很多的球迷说,诺维斯基的打法前无古人,杜兰特的打法独一无二时,那只能说明这些球迷太年轻了。大个子玩中远距离跳投的鼻祖,得看鲍勃·麦卡杜。
  后世的球迷恐怕很难想象,外线球员用的最多的得分方式跳投,竟然始于一个内线中锋!
  (关于对鲍勃·麦卡杜的跳投引领了篮球革命的说法,是美国著名篮球记者肖恩·富里提出来的,过关只是比较认同,诸位有不同意见的话,找肖恩·富里辩论,别来喷过关瞎说。)
  ……
  陈强的一番解释后,费里斯依旧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他却比较认同,利用规则的调整来逼迫球员学习新技术,逼迫教练采用新战术的想法。
  体育运动本来就是不断的发展的,如果始终是一成不变的话,那么这项体育运动终将会走向没落,更何况现在的篮球运动已经足够的无聊了,如果不进行改变的话,必然是死路一条,既然不改革必死无疑,那还不如赌一把,说不定这些规则的修改,真的能够让篮球运动起死回生。
  然而修改篮球规则这件事情,并不是几张纸,或者一两句话就能够搞定的,所以当天的会议,对于陈强所提出的篮球规则修改,并没有达成共识。
  会议现场没有人明确表示反对,但像是韦恩堡罗塞队老板弗雷德·佐尔纳、华盛顿国会老板米格尔·尤林,以及费城勇士队老板彼得·泰雷尔都表示,要回去思考一下。
  这三个人都不是精通篮球运动的人,他们可不知道这种规则修改的利弊,自然要回去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活塞队老板弗雷德·佐尔纳甚至提出,下一次会议,让球队的主教练来代替他参加,这样就能够从专业角度给出判断。
  而对于陈强来说,修改篮球规则是势在必行的事情,采用老规则的ABL联盟和NBL联盟,现在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而NBA刚刚成立的前几年里,也是在倒闭的边缘不断的游走,原因就是老规则之下,篮球运动实在是太无聊了。美国体育产业那么的发达,观众有那么多体育运动可以选择,为什么要选择篮球?
  即便是放在未来,NBA不断的去修改修改,不断的鼓励进攻,但是在美国,篮球仍然干不过橄榄球。三四十年代的那种节奏缓慢又无聊的篮球,跟其他的体育运动竞争,就是找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