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391

  想到要成为美国的总统,带领这么大一个国家继续前进,杜鲁门感到害怕,更感到迷茫。
  美国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哈兰·斯通出现杜鲁门的面前,打断了杜鲁门的思绪,杜鲁门知道,总统就职宣誓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强行打起来精神,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胆怯,然后走了过去。
  首席大法官哈兰·斯通,将作为杜鲁门宣誓典礼的主持人。
  美国总统的就职宣誓只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问答式,首席大法官会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二人称,比如“你,乔治·华盛顿,庄严宣誓……”,而总统只需要回答一句“我发誓”或者是“我愿意”,就算是完成了宣誓。某些虔诚的教徒还会加上一句“愿上帝保佑我”。从乔治·华盛顿开始,直到胡佛总统的时候还是用这种方式进行总统就职宣誓。
  第二种形式也是现在所用的这种,宣誓的时候,首席大法官说一句,总统跟着念一句,这种宣誓方式正是始于罗斯福。
  此时,首席大法官哈兰·斯通已经站在了杜鲁门面前,他手里捧着一本《圣经》,两人站定后,宣誓仪式正是开始。
  杜鲁门举起了右手,左手则放在了圣经上。
  此时只听哈兰·斯通开口吟道:“我,哈里·希普·杜鲁门,庄严宣誓。”
  杜鲁门却是微微一愣,下一秒后便反应过来,他开口说道:“我,哈里·S·杜鲁门,庄严宣誓。”
  这次轮到对面的哈兰·斯通愣了愣神,此时他才意识到,原来他搞错了杜鲁门的名字,他以为杜鲁门的中间字母“S”是“希普”的缩写,而实际上那个“S”就是本名。
  哈兰·斯通顿时老脸一红,觉得有些尴尬,作为首席大法官,竟然不知道总统的全名,而且还在总统就职典礼这样的重要场合上出糗,简直是太糟糕了,这会被写进史书,被后人所嘲笑!
  不过作为首席大法官,哈兰·斯通的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他迅速的恢复了状态,而是接着说道:“我将忠实执行美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杜鲁门也跟着念了这句“我将忠实执行美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美国总统的宣誓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除了总统名字之外一共35个单词,然而就是这35个单词还经常说错,历史上总统宣誓就职的时候,大概出现过七八次的宣誓事故,杜鲁门在1945年的宣誓就是其中一次。
  除此之外,胡佛总统宣誓的时候,大法官将“维护”说成了“保存”;艾森豪威尔宣誓就职的时候,将“the
office
of
president”理解成为“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差了一个单词,“总统职务”变成了“总统办公室”;尼克松总统就职的时候,大法官念错了宣誓词,尼克松却念对了,显然他在事前经过演练;最近的一次事故是特朗普总统就职的时候,首席大法官同样出现了口误,而特朗普也跟着“犯错”,法律界认为错误的宣誓没有法律效应,所以特朗普还不能算是美国总统,于是次日又在白宫内重新进行了一次宣誓。
  首席大法官叫错了杜鲁门的名字,只是宣誓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宣誓结束后,杜鲁门又亲吻了《圣经》,这也是美国总统宣誓当中的另一个传统项目。
  当年乔治·华盛顿宣誓就职的时候,就从教堂借来一本圣经,宣誓完成后亲吻圣经,这也就成为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候的一个必备项目,直到艾森豪威尔就职时用祈祷代替了亲吻动作。从小布什开始,总统开始使用两本《圣经》进行宣誓。
  杜鲁门宣誓就职的时候,美国人还不知道总统去世的噩耗,直到第二天,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都出现了罗斯福病逝的消息,人们这才明白过来,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竟然去世了!
  而此时,罗斯福总统的遗体,已经装入到棺材当中,覆盖着国旗,通过火车运回华盛顿。
  ……
  白宫悬挂的国旗只升起了一半,不仅仅是白宫,整个美国都为罗斯福总统降了半旗以示哀悼。
  七匹白马,拉着一辆马车走在华盛顿的大街上,马车两旁有骑摩托车的护卫,路边也有巡警在维持秩序,而马车上摆放着一个覆盖着美国国旗的棺材,里面正是罗斯福总统的遗体。
  白宫门前,已经聚集了超过三十万民众,他们都是来为罗斯福送行的。
  哭泣声不断的在人群中响起,对于这些专门来送别罗斯福的民众来说,他们是真的不愿意罗斯福永远的离开他们。
  在美国人眼中,罗斯福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更是一个伟大的拯救者。十五年前,当美国陷入到经济大萧条时,正是罗斯福拯救了美国,或许人群当中那些正在哭泣的人,就有很多曾因为经济大萧条而破产。美国人的观念里,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才是罗斯福最大的贡献,至于珍珠港遭到袭击后跟日本开战,那是任何一个美国总统该做的事情,二战的胜利也不算是罗斯福的政绩,只能算是他认真的履行了美国总统的职责,保护了美国。
  美国人对一位总统的评价,主要是看经济成就。对于美国人来说,能够赢得一场战争未必是一个好的总统,但能够把经济搞好,必然是一个好总统。所以老布什赢得了冷战,却因为没有解决经济问题,无法获得连任;克林顿任职期间报出各种丑闻,却因为把美国经济搞的蒸蒸日上,因此受到很多美国民众的喜爱。不得不说,美国人真的很现实,谁能让我赚到钱,谁就是好总统。
  然而绝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意识到,罗斯福对于美国的贡献,不仅仅是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也不是让美国赢得了二战,而是在二战后建立起以美国为霸主的世界新秩序。二战爆发以后,三叉戟会议让美国接管了西方的军事指挥权,布雷顿森林会议让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金融体系,这两点才是美国能够在未来几十年称霸全世界的关键,这都是在罗斯福任期内完成的事情。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美元的国际地位,缺了其中一个,美国都会成为跛脚鸭。未来的美国人也很清楚这一点,他们用军事力量来维护美元的国际地位,用美元来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两者相辅相成。
  ……
  罗斯福的葬礼在白宫举行。
  当然在白宫只是举行一个葬礼仪式,罗斯福的棺材不可能真的埋在白宫里,要不然美国总统在白宫花园里遛弯,遇到一片前任总统的墓碑,心里面瘆得慌不说,光是挨个鞠躬致敬就够累人的。
  在白宫里举行的只是一个追悼会,追悼会结束以后,罗斯福的遗体将会被运送到普林斯伍德状元的玫瑰园,罗斯福早已经立下遗嘱,死后要埋葬在那里。
  陈强也是受邀参加罗斯福的葬礼,在白宫的草坪上,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站在来宾当中,望着远处那个覆盖着美国国旗的棺材,陈强的心情也有一些低落。
  其实陈强和罗斯福只能算是表面朋友,两人并没有多少深交,而且两人之间身份差距巨大,但是当罗斯福离去的那一刻,陈强仍然赶到十分的伤心。毕竟在洛杉矶奥运会那一年,陈强就已经和罗斯福相识了,算起来两人认识也有十几年了。一件趁手的物品用了十几年,扔掉的时候都会觉得有所不舍,更何况是一个相识了十几年的人!
  “一个时代结束了!”陈强长叹一口气,虽然他不是美国人,但是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他,却能够很深刻的感受到罗斯福的影响力,能够明白罗斯福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老朋友啊,一路走好吧!”陈强心中默默地叹道。
  ……
  不远处,同样是在来宾区域,一个华人面孔的人正四处打量着。
  这个人姓魏,是中国驻美大使,当年胡适请辞之后,正是这位魏大使接任了胡适的位置,成为了新任的驻美大使。
  作为中国驻美大使,魏大师当然也应邀参加罗斯福的葬礼。
  只不过魏大使的心思完全不在葬礼上,对于他这种搞外交的人来说,罗斯福的突然去世,也就意味着美国政府的一次权力洗牌,有句话叫一朝天子一朝臣,总统都换人了,那些高层政要说不定也得换一拨。所以魏大使也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在接下来美国政府的权力洗牌当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不知不觉间,魏大使的眼睛落在了陈强的身上,作为一个中国人,站在一群洋人堆里也的确有些显眼,想不被注意到都难。
  “那个是陈强啊,你果然来参加罗斯福的葬礼了!早就听说你跟罗斯福私交不错。不过现在罗斯福已经死了,你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以后也不用拿你当菩萨供着了!更何况听说你还跟孔大公子合伙做生意,这不是故意拆宋部长的台么!”魏大使心中暗道。
  陈强与罗斯福有一些私交,这是大使馆早就知道的事情,所以魏大使上任以后,也是不敢得罪陈强,逢年过节的还得专门的问候一番,如果陈强需要大使馆帮忙解决什么事情,魏大使也不敢推迟,毕竟中国人当中,能在罗斯福面前说上话的也不多。
  现在罗斯福已经死了,美国的掌权人换成了杜鲁门,所以魏大使觉得,陈强对于大使馆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完全可以当成弃子丢掉。
  而且陈强与孔大公子合伙做生意的事情,也让宋先生很不爽。宋先生可是当时的外交部长,是魏大使的顶头上司,从某个角度上说,魏大使也是受到宋先生提携,自然是宋先生一系的人马。以前罗斯福还活着的时候,是迫于形势,现在罗斯福人走茶凉,魏大使当然不用再给陈强好脸色看了,不给陈强小鞋穿就已经很不错了。
  此时的魏大使已然起了坏主意:“国内战事吃紧,这个陈强又是个有钱的主儿,回头找机会,去他那里打打秋风,要点钱花!”
第三四七章
战争债券
  杜鲁门就任美国总统是一件很突然的事情,白宫也并没有举办新总统的就职晚宴。而且杜鲁门是因为罗斯福突然去世才继任美国总统的,这个时候杜鲁门要是再搞什么就职晚宴庆祝一番,也是一件很不合时宜的事情。
  罗斯福的葬礼结束以后,陈强受到了中国驻美大使馆的邀请函。那位魏大使邀请几位华人中的知名人士参加聚会,其中也包括了陈强。
  陈强与那位魏大使只是见过几面,见面也只是互相客套几句,谈不上熟悉。魏大使跟之前的胡适不同,他是一个典型的官僚,而且是靠着太太才能够官运亨通,陈强并不想跟这种人打交道。
  至于参加聚会的其他几位华人,陈强倒也都认识,美国的华人当中,能够混的有头有脸的也没有几个,大家自然也是相识的。
  这是一次中式聚会,众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厨师也是中餐厨子,不过这厨子大概是个广东人,做的菜有些偏粤菜的口味。
  魏大使坐在主陪的位置,他旁边的主宾位置坐着的则是美国华人社团大佬司徒先生。
  上个月,纽约刚刚举办了一场“美国洪门恳亲大会”,洪门致公堂也改名成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司徒先生被选为全美主席,成为了整个美洲华侨届的领袖,同时还被推荐为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华侨顾问。联合国大会将在旧金山举行,洪门在旧金山势力极大,有司徒先生的帮助,中国代表团在旧金山的工作也会方便很多。
  只见魏大使举起酒杯,侃侃而谈:“诸位,如今正值国难当头,日本侵略者占我土地,屠我兄弟姐们,前线将士们虽英勇抵抗,但依旧难阻国土之沦陷,我虽然身在美国,但每每思及此事,依旧是痛心疾首……”
  魏大使说了大半天的废话,最终终于进入到了今天请客的主题,那就是卖债券,而且是在美国卖债券。
  战争期间,各个参战国都在向自己的民众出售债券,以支持战争的消耗,其中出售债券最多的自然就是美国政府,由于美国的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美国的工业生产也没有受到影响,所以美国人有钱去买政府发行的战争债券,特别是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美国股市崩盘,普通的美国人也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购买战争债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一共卖出了2384亿美金的战争债券,与之相比英国买了734亿美金的债券,法国卖了194亿美金债券,苏联卖了167亿美金的债券,而中国只卖出了约合16亿美金的战争债券。
  轴心国方面,德国的战争债券卖的最多,高达573亿美金,日本卖出了311亿美金的债券,意大利则卖出了174亿美金的债券,只不过轴心国战败以后,他们卖出的战争债券,恐怕无法进行兑现了。
  此时虽然已经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再过半年的时间,盟军便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在中国,日本人依旧控制着中国最核心和最繁华的几个区域,特别是去年的豫湘桂会战结束以后,中国又丢了几个经济大省,这顿时使得重庆方面的财政愈加的雪上加霜。
  重庆方面财政濒临崩溃,发行战争债券来缓解财政困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国内的战争持续时间要比欧洲长的多,此时的中国已经没有了多少战争潜力可以挖掘,即便是继续在中国国内发行战争债券,也卖不出去多少,国内老百姓能活下去都很难,哪里还有钱买债券。
  于是乎重庆方面想到了美国,他们打算把战争债券卖到美国来,以美国二战时期2384亿美金的债券销售额,哪怕是一个零头,也够重庆方面吃香的喝辣的了。
  中国把债券销往美国,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年清政府曾经以修建湖广铁路的名义,在美国出售过债券,后来到了北洋军阀时期,也曾经向美国人出售过债券,而且还真有不少美国人敢买。未来中美打贸易战的时候,便有一些美国人拿着当年的债券,要求中国归还7500亿美金。
  今天魏大使将大家召集来,也就是希望这些在美国的知名华人可以出来带头,踊跃的购买重庆发行的战争债券。这样一来的话,即便是美国人不买,但靠着这几位知名华人的影响力,那些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应该也会购买重庆的战争债券。
  众人也都知道,魏大使将大家请过了,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而且很多人都已经猜到,魏大使十有八九是来要钱的,所以当魏大使说出战争债券的事情时,众人也并没有觉得吃惊。
  只听有人问道:“魏大使,重庆方面这次所发行的债券,不知道期限如何?”
  “这次政府发行的是长期债券,期限都在十年以上。”魏大使开口答道。
  陈强微微撇了撇嘴,心中暗道十年以后,你们这帮人都跑到宝岛苟着去了,到时候这些债券还能兑换么?现在买重庆方面发行的债券,岂不是拿钱打水漂!
  不过陈强转念又一想,即便是人家跑到宝岛,也断然不敢得罪美国人,所以卖给美国人的债券,肯定会赎回去的,所以这笔投资,倒是不用担心拿不到回报。
  “国内的财政情况也真的是不容乐观,既然是为了支援抗战,那还是买一些吧。”陈强心中暗道。
  此时,又有人开口问:“魏大使,这次政府在美国发行的债券,想要购买的话,应该也是用美金吧?”
  魏大使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用美金,法币的话我们可不收。不过诸位放心,日后兑换债券的话,给各位的也是美金。”
  “不知道政府打算如何使用这笔美金呢?”刚才那人接着问道。
  发行债券这种事情,当然要讲清楚债券的用途,普通人去银行贷款,银行也会问清楚是车贷还是房贷,更何况是数额巨大的债券。光说一句卖债券,却不说债券所筹集资金的用途,投资者也会觉得不放心。
  而且这一次是在美国发行债券,得到的都是美金,未来还钱也得是美金,这种情况就更加特殊了,投资者当然希望魏大使可以说清楚。
  只见魏大使干咳一声,开口说道:“这次政府发行债券,所触及到的都是美金,所以这笔资金,主要会用于在美国购买武器和弹药,以便国内将士们作战使用。”
  “原来是这样,既然是买武器打日本人,那我等理应全力支持。”刚才说话那人点了点头。
  陈强却想到了另一件事情,于是他开口问道:“魏大使,国内局势紧张,不知道这批武器弹药,什么时候才能运回国?运到国内前线将士们的手上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