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391

  魏大使想了想,开口答道:“想要从美国人手里买武器弹药,首先得把债券卖出去,这样政府才能有钱去买东西,如果债券卖的好的话,半年以内应该就可以筹措到我们所需要的资金,然后再跟美国人协商武器弹药的价格,另外美国人交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再算上路途上运输的时间,一切都很顺利的话,明年年初,我们所购进的武器弹药就可以运到国内了,明年春天的时候,我们的将士们就能用上这批武器。”
  餐桌上的众人纷纷点头,陈强却暗自冷冷一笑。
  现在已经是1945年的4月了,距离日本投降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到时候还要啥武器弹药?而这批债券换来的武器弹药,却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运到国内,黄花菜早就凉了!估计那时候美国大兵都开始在日本街头找妹子调戏了。
  “卖了债券,买了武器,还得等到明年春天再运回国,有什么用?日本人早就投降!到时候这批武器怕是要用来打内战了!”想到这里,陈强深吸一口气,他决定不去买这一批的战争债券。
  如果是支援国内的战后重建,陈强倒是不介意慷慨解囊,而且还会尽力而为。但是想到自己的钱会被用来打内战,用自己的钱买来的武器,对准的不是日本侵略者,而是自己的同胞,陈强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这一次,陈强一分钱都不会出!
  餐桌上,众人纷纷慷慨解囊,表示会购买重庆发行的战争债券,甚至有人说出了自己即将购买的数额,以表示对国内抗战事业的支持。
  这些久居美国的华人精英们还是挺爱国的,特别是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刻,他们很愿意为了祖国而付出,然而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这次的付出,最终却无法用在抗日的战场上。
  陈强有些惋惜的望着这些爱国的华人,他相信这些爱国华人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再次陷入到战争当中,然而陈强却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
  魏大使对于爱国华人的表现颇为满意,但是他也很快注意到,每个人都在慷慨解囊的时候,陈强却坐在那里,细细的品着茶,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魏大使就是再傻,也能看出来陈强的抵触情绪。
  “这个陈强,在座诸位就数他有钱,但是就他不说话,该不是想一毛不拔吧?”魏大使心中有些不喜,他干咳一声,开口问道:“陈健将,这次政府发行债券的事情,你觉得如何?”
  “好事啊,抗击日寇,人人有责!”陈强毫不犹豫的说了一句漂亮话,但丝毫不提购买债券的事情。
  魏大使可不是来听漂亮话的,于是他接着说道:“陈健将说的好,抗击日寇,人人有责,在座的各位也的确是慷慨解囊,支援抗战!”
  魏大使说着,直接望向了陈强,那眼神中仿佛是在说:大家都掏钱了,你打算掏多少?
  陈强则继续装傻道:“在做各位慷慨解囊,的确令我十分钦佩,来,我敬各位一杯,也希望我们早日赶走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战的胜利!”
  陈强说着,拿起了酒杯,做出了要敬酒的姿态。而魏大使的脸色却显得难堪起来。但是这种场合,陈强摆明了要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魏大使也不能明着问陈强要钱。
  在座的众人也都看出来,陈强是不打算掏钱,各种异样的眼神,也都望向了陈强。
  他们当中有人了解陈强,有人不了解陈强。了解陈强的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陈强在购买债券这件事情上会一毛不拔,要知道这可是在支援国内的抗战事业;而不了解陈强的人,大概觉得陈强是个小气鬼,舍不得掏钱,又或者觉得陈强是一个没有爱国心的民族败类。
  这一场酒宴,也因为陈强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气氛冷了下来。
  ……
  酒宴结束,众人离席,司徒先生却将陈强叫到了自己的车中,他是想问一问,为什么陈强如此抵触重庆发行的战争债券,甚至连一美元都不愿意购买。
  陈强也已经猜到了司徒先生的意图,上了司徒先生的车后便直接问道:“先生,您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今天一毛不拔?”
  司徒先生点了点头:“你小子也不缺钱,而且我知道,你在民族大义方面绝对不含糊,今天怎么就怂了呢?我猜应该事出有因吧?”
  陈强点了点头:“先生说的是,主要是我觉得,这笔钱怕是用不到抗日战场上了。”
  “此话怎讲?”司徒先生开口问道。
  “先生,您觉得日本人还能撑多久?”陈强开口问道。
  “日本人尚有数百万大军,再支撑一年应该不是问题,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再支撑个两三年。”司徒先生开口说。
  陈强摇了摇头:“我不这么认为。欧洲那边,盟军已经攻入德国,德国覆灭在即,而一旦欧洲战事平息,那么盟军的主力就会移师亚洲,全力对付日本。日本人虽然还有数百万大军,但是在美国和苏联的夹击下,还能撑多久?我觉得战争在今年之内,就能结束!”
  司徒先生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所以你刚才特别去问武器弹药什么时候能运回国,为的就是这事吧?你觉得明年春天的时候,战争就已经结束了,所以购买武器弹药已然是没有必要的事情?你这孩子啊,有自己的想法,可还是太短视了,这件事情,你做错了!”
  司徒先生说着,摆出了一副长辈教导后辈的模样。
第三四八章
转移财产
  司徒先生摆出一副教导晚辈的样子,开口说道:“陈强,这件事情你做错了!虽然现如今盟军攻势如潮,但谁有能真的保证,明年春天以前,战争真的会结束呢?日本人可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打下我们半壁江山,即便有美国人和苏联人的帮忙,我们收复河山又岂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事情?”
  “就算一切如你所料,明年春天以前,战争便已经结束,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再需要武器弹药。百年以来,中国屡屡被列强所侵略,不就是因为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么?如果我们的中国军队如同美军一般,哪怕只有美军一半的实力,我想日本人也不敢犯我国土!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卫国家。所以无论这一批武器弹药,我们是否能用得上,我们都需要。”
  司徒先生说完这些,长叹一口气,接着道:“陈强啊,我们不说战争债券的事情,单说你刚刚在酒宴上的所作所为,怕是已经得罪了那位魏大使,有句话叫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据我了解,魏大使还是深受重庆达官贵人信任的,要不然也坐不上驻美大使这个重要的位置,这位魏大使自从上任以来,虽然没有多少功劳,但也算是有些苦劳,日后回国必然会高升,你得罪他的话,他以后说不定会报复你的。依我看来,重庆发行的债券,你还是买上一些吧,算是跟魏大使缓和一下关系,花钱买平安。”
  司徒先生说话的同时,露出了一脸担忧的表情,他是真的在为陈强担心。
  陈强能够体会到,司徒先生是真的为自己好,于是陈强开口解释道:“先生,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我也希望中国可以富国强军,以后再也不受列强欺辱,但是先生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赶走日本人后,战争就真的结束了么?”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美国人或者苏联人,要对我们不利?”司徒先生开口问道。
  “先生,我倒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咱们国内,原本就是存在分歧的,若不是日本人想要灭亡咱们中国,或许国内也不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可即便是统一抗战期间,摩擦也一直存在。一旦我们赶走了日本人,少了这个共同的敌人,怕是也难以太平啊!”陈强开口说道。
  “抗战已经打了很多年了,国家已经被打的千疮百孔,也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了,现在国内的老百姓都渴望和平,我就不信会有人背弃民意,再掀战火!”司徒先生开口说道。
  “我知道先生在洪门恳亲大会上提出,希望抗战结束以后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你觉得重庆方面会答应这个要求么?要是他们愿意答应的话,放在十几年前早就答应了。”陈强开口说道。
  三月份,美洲洪门在纽约举行了恳亲大会,司徒先生被选为全美总主席,成为了美洲华侨领袖,在会议上,司徒先生联合美洲各华侨报界发出了一个著名的《十报宣言》,核心就是呼吁在抗战胜利以后,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政府。
  司徒先生的愿望是好的,他不希望好不容易赶走日本人后,国内却再次陷入到内战当中,但是司徒先生心中也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期盼,能不能达成,关键是看重庆方面的态度。
  陈强的话让司徒先生陷入到了短暂的沉思当中,他确实无法保证,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就真的会迎来和平。
  陈强则接着说道:“我之所以不愿意购买战争债券,是我想到了一个最坏的可能性。那就是我们赶走了日本人,但是却又陷入了新的内战当中,这些战争债券所购买到武器恰好运会国内,到那个时候,这些武器所对准的可就是我们自己的同胞,而且很可能是那些跟日本人拼过命的战士们!”
  司徒先生微微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他不否认会出现这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对于司徒先生来说,或者说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着实是太残酷了。
  陈强接着说道:“我不想看到,我为国尽力,结果成为了内战的助力。重庆方面若是为了战后重建而发行债券,我必然会鼎力支持,哪怕是买些粮食回去,让我们中国人吃上一口饱饭,我也会倾囊相助,但为了买武器发行债券,我还是敬而远之吧。至于得罪了那位魏大使,我倒是不在乎,反正我现在身在美国,他也拿我没办法!”
  “那你还能一辈子待在美国不会去么?我这个老头子都时常有思乡之情,想要回去看看,你还这么年轻,日子还长着呢!”司徒先生开口说道。
  “没事的,我在美国有靠山,就算是回国,魏大使也不敢对付我,重庆那边的人可不敢不给美国人面子。”陈强开口说道。
  “美国的靠山?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呢!虽说有句话叫不看僧面看佛面,但罗斯福已经去世了,就连我们纽约的洪门,平日里行事都要小心许多。”司徒先生开口说道。
  司徒先生与罗斯福总统关系莫逆,当年司徒先生还是“安良总堂”大佬的时候,罗斯福正是司徒先生的法律顾问,后来罗斯福从政,司徒先生也多有赞助,就连陈强跟罗斯福相识,也是经过司徒先生介绍的。可以说三四十年代,洪门在美国混的风生水起,也有罗斯福保驾护航的功劳。
  而自从罗斯福去世后,司徒先生显然是少了一个大靠山,没有美国总统罩着,司徒先生平日里当然要谨慎一些,连带着其他洪门子弟也要缩着脖子过日子了。
  陈强与罗斯福的关系,司徒先生也是知道的,所以当陈强说起“靠山”的时候,司徒先生首先想到的便是刚刚去世的罗斯福。
  陈强却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说道:“先生,我说的靠山可不是罗斯福,而是杜鲁门。”
  “杜鲁门?刚刚接任总统的那个?你是怎么跟他搭上关系了?”司徒先生有些惊讶的问。
  “杜鲁门还是参议员的时候,我就给他提供过竞选经费。”陈强没有细说,只是含糊地答道。
  “原来如此!”司徒先生长叹一口气:“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若是有美国总统作保,你自可无忧,我也没有必要担心你了。”
  “先生,您是不用担心我了,不过我却有些担心您。”陈强接着说道。
  “我?有什么可担心的?光是在纽约,洪门就有数万子弟,我们手里也有不少家伙,就算是美国人也要敬我三分,还有人能吃了我不成!”司徒先生开口笑道。
  “先生,我指的不是这方面。”陈强仍旧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等我们打跑日本人后,国内少不得一番争端,先生是海外华人的领袖,也必然是各方极力争取的对象,说不定有人会为此耍手段,从而对先生不利,我担心的就是这个,还请先生早做准备。”
  司徒先生一脸欣慰的点了点头:“你说的这些,我也想到了,只不过这种事情,就好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主动权并不在我手,我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
  罗斯福葬礼结束后的第四天,苏军便打到了柏林近郊,开始包围柏林,欧洲战场上的胜利指日可待。
  陈强也返回了纽约,结果当天晚上就被孔大公子叫去了夜总会。
  美国人还沉浸在总统去世的伤感当中,连去夜总会的人都少了很多。没心没肺的孔大公子完全不在乎这些,依旧是过着夜夜笙歌的生活。
  与陈强寒暄了几句后,孔大公子开口说道:“下星期,我打算去一趟巴西。”
  “去巴西做什么?度假么?”陈强笑着问。
  “哪有功夫度假,我这次是去圣保罗,处理一些家族生意。”孔大公子开口答道。
  “你们家生意做的可够大的,连巴西的圣保罗都有生意。”陈强颇为感慨地说道。
  根据陈强的了解,国内的大买办当中,跟南美洲做贸易往来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因为南美洲各国产出的都是原料,而没有多少工业产品。当时的中国并不缺少原料,缺的是工业产品,所以当时国内的大买办主要是跟工业国家打交道。
  孔大公子也没有隐瞒,他开口说道:“我家在巴西也没有什么生意,这一次是去做投资的,父亲让我去买一些房产和土地。”
  “怎么跑去南美洲置办产业,在美国置办产业不是更好么?”陈强又问道。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孔大公子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趁着些许醉意,接着说道:“实话跟你说了吧,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政局恐怕会有些变动,父亲打算退出政坛了,行政院长的位置也将会落在TV的头上。我家与TV向来是面和心不合,所以父亲觉得,国内不宜久留,打算在海外购置一些产业。”
  陈强点了点头,原来是孔家老爷在国内捞够了,而且在政治斗争上也没有斗过宋先生,继续留下的话或许也是自取其辱,还不如趁早跑到海外过逍遥快活的日子,于是便开始谋划着转移财产了。
  孔老爷担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主管财政十一年,并且参与过币制改革和抗战物资的分配,他这些年捞了多少钱,没有人知道,后世有人说孔家有十亿美金的财富,也有人说孔家有二十亿美金的财富,但具体是多少已经无从考证。
  不过根据资料记载,孔家移民美国以后,联邦调查局曾经调查过孔家的财富来源和数量,调查结果显示,抗战期间美国支援中国的38亿美元,有超过五分之一,最终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落入到了孔家的手中。
  大概孔老爷也知道,自己的钱来历不正,等于是薅美国人的羊毛,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孔家为尼克松提供了竞选资金,帮助尼克松在1952年的大选当中获得了副总统的位置,因此尼克松也一直为孔家保驾护航。
  或许也正是担心美国人会秋后算账,所以孔老爷没有将所有资产都放在美国,而是将部分钱投资到了南美,来了一招分散投资。即便最终在美国的资产都被查封,那么在巴西的资产,依旧可以保证他做一个富家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