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391

  “就是那个奥运会的冠军,知名的运动员陈先生。”官员回答道。
  “你是说陈强?”魏大使表情变得无比的震惊。
  “对,就是他,我压根就不认识几个中国人,他正好是其中的一个。”官员点了点头。
  “你是说,陈强拿到了杜鲁门总统的批文?从你这里弄到了橡胶配额?”魏大使急切的问。
  官员再次点了点头:“是的,总统先生的亲笔签名,我亲眼所见,这个是不会有错的。”
  魏大使顿时愣在了当场。
  “陈强竟然能拿到杜鲁门总统的批文?他什么时候勾搭上杜鲁门总统了?杜鲁门继任总统以后,我都没跟他说上过几句话,陈强凭什么从他那里拿到橡胶配额的?”
  此时的魏大使满头的黑人问号,下一秒,他突然想到自己那封匿名举报信,联邦调查局却无动于衷,或许就是因为陈强跟杜鲁门关系密切,所以联邦调查局才压下了此事。
  魏大使的表情顿时变得苦涩起来,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仅没法对付陈强,还需要把陈强当成是菩萨供着,因为陈强与美国总统杜鲁门有交情。只要杜鲁门还在当美国总统,他就不能去对付陈强。
  魏大使长叹一口气,心中暗道:“以前你跟罗斯福关系好,我得好好供着你!现在罗斯福死了,你又跟杜鲁门关系好,我还是得好好供着你!不是说人走茶凉么,怎么你这杯茶还这么的烫嘴。”
  ……
  7月16日,凌晨四点,天还没有亮,在新墨西哥州索科罗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正下着小雨。
  一座掩体内,少校德席尔瓦走到了一个将军面前,开口说道:“恩特将军,马上就要四点了,按照预定计划,现在可以进行试验了。”
  恩特将军望向身边的一个穿白大褂的老年男子:“教授,可以开始了么?”
  “不行,外面还在下雨,爆炸后的辐射可能会由于雨水而增加,甚至会随着雨水流到别的地方,我们必须要控制辐射范围,避免其他地方受到辐射的侵害。”老教授开口说道。
  “但是按照原定计划,我们要在四点整进行引爆,这个计划已经汇报给了白宫,得到了总统先生的批准。或许总统先生正等待着我们的好消息呢!”恩特将军开口说道。
  “总统先生现在可不在美国,他正在波茨坦开会呢,说不定还没有适应时差,正睡觉呢!”老教练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实验的地点不是在我们美国本土,而是在其他的国家,我不介意辐射的范围会扩大,反正污染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土地。但我们现在是在美国的国土上进行这种危险的实验,我必须要为美国负责。万一我们无法控制辐射范围的话,说不定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也不安全,我想你也不愿意我们这几百人,会失去几十年寿命吧?”
  恩特将军当然想多活几年,考虑到老教授所说的危险性,他只能点了点头:“好吧,那我们就等待雨停吧!”
  四点四十五分,新的天气预报传来,这场雨会在半个小时内结束。
  五点十分,恩特将军终于下达了命令:“倒计时二十分钟!”
  一名上尉带着一队人马,进行最后的清场,天空中,两架B29轰炸机也已经就位。
  北边三十英里外,一家美国运输机正在10000英尺的高空出飞行,此时他们突然接到了命令,不要继续往南飞了。
  雨已经停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到了五点三十分。
  一个剧烈的响声响起,这一瞬间,周围的山脉被照亮,附近也变得像是烤箱一样的炙热,观察点内,透过护目装置,可以看到光照从紫色变成了绿色,最后变成白色。紧接着,冲击波伴随着轰鸣声铺面而来,花了四十多秒的时间,才到达观察点。
  大地开始震动,即便是100英里之外都能够被感觉到震感,白光渐渐散去,一个巨大的旗袍状蘑菇云冲天而起,高度达到了7.5英里。
  “好美啊!这至少有5000吨TNT炸弹的当量!”说话的是约翰·冯·诺依曼博士,他是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之一。
  不过约翰·冯·诺依曼博士还是估计少了,这一枚原子弹,相当于2.2万吨TNT炸弹的当量。
  片刻后,欢呼声从地下掩体中响起。
  “爆炸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太好了,这么多年来的研究,终于做成了!”
  “快通知华盛顿,通知白宫!”
  “总统先生正在德国的波茨坦,必须第一时间告知他这一个好消息。”
  ……
  此时的杜鲁门总统,正在德国柏林近郊的波茨坦,参加即将召开的波茨坦会议。
  会议将在7月17日举行,为了这次会议,杜鲁门特地做出指示,要在7月16日完成曼哈顿计划的实验,一旦实验成功的话,美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将会有更大的谈判筹码。
  德国已经投降,接下来就该对付日本了,不过在这方面,英国人和法国人显然是不想出力的,英国只是想收复之前在亚洲的殖民地,而且印度方面甘地和尼赫鲁一直在闹独立,这也使得英国自顾不暇。法国才刚刚光复,现在正在进行战后重建,根本无力再向亚洲派兵,估计法国在亚洲的那些殖民地都未必能保得住。
  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指望不上,所以对付日本人的主力,只有中、美、苏三国。
  即便是到了波茨坦会议时期,苏联仍然没有正式的对日宣战,苏联对日宣战,是要美国在广岛扔下原子弹之后。而如今的苏联,也是打算借着对日出兵的事情,谋取更多的好处,波茨坦会议就成了美、苏两国较力的战场。
  英国人和法国人变成了拉拉队,苏联人想要好处,重庆那边又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这让美国人觉得,队伍不好带啊!于是乎就有了这次波茨坦会议,等于是先开个会,让盟军内部在对日作战方面先达成共识,免得到了战场上又互相帮倒忙拖后腿。
  原子弹正是杜鲁门跟苏联谈判的最大筹码,一旦原子弹试验成功,美国将可以不借助苏联的力量促使日本投降,原子弹也让美国取得了决定性的战略优势。
  此前的美国是迫切的希望苏联早一些对日作战,因为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上是吃过日本人苦头的,美国人很清楚,只靠美国一家,想要完全战胜日本,还得填进去好几百万美国大兵的性命,所以美国希望苏联可以为美国分担压力。苏联也是看准了这一点,跟美国人谈起了出兵的条件。
  如今有了原子弹,情况就不一样,既然美国能够单独的迫使日本投降,那么美国人就不希望苏联对日作战,因为一旦苏联介入的话,美国就不能独占远东地区,远东的利益就要分给苏联人一部分。
  得知原子弹成功试爆以后,身在波茨坦的杜鲁门腰板都更直了几分,他甚至觉得,现在没有必要跟苏联谈了,苏联不去打日本更是再好不过了,那样美国可以独占整个远东地区。
  美国成功试爆原子弹的消息,并没有对外公布,所以当时苏联虽然参加了波茨坦会议,但是却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好处,因此《波茨坦公告》的全称是《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里面没有苏联什么事。估计开会的时候苏联人也很纳闷,为什么杜鲁门的腰板会那么直,完全没有要跟苏联谈判的意思。
  美国人在8月6日,对广岛扔下了第一枚原子弹,苏联得知消息以后,才明白过来即便是没有苏联,美国也可以迫使日本投降,苏联担心美国独占远东,于是在8月8日,匆忙的对日宣战,紧接着8月9日,美国对长崎丢下了第二颗原子弹。8月12日,广岛原子弹都炸了一个星期了,美国官方才正式公布了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
  ……
  原子弹试爆成功这种事情,不可能会没有人注意到,那7.5英里高的蘑菇云,还有周围100英里的地震,这些可都是瞒不住的。
  美国军方早已经准备好了好几份不同的新闻稿,等到试爆结束后公布。
  当天的报纸上,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出现了这样的一则消息:
  “阿拉莫戈多陆军基地指挥官今天发表如下声明,位于阿拉莫戈多一个偏远位置的空军弹药库发生了爆炸,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除了弹药库之外的损失微乎其微,附近的几个平民已经紧急撤退。”
  陈强望着这则短短消息,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他知道新墨西哥州的这次弹药库爆炸并不普通,美国人已经成功的研制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大杀器!
  “潘多拉魔盒,终于还是打开了!”
第三五三章
二战结束
  曾经的马尼拉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巴石河北岸的商业区内,满是高楼大厦,很多大银行、大公司、大饭店驻扎于此,那个时代的马尼拉,是富足和繁荣的象征,论及繁华程度,虽然不及上海,但却跟广州有上一拼。
  可惜的是在1942年,日本进攻菲律宾的时候,马尼拉便遭受了跑火的摧残,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很多地方走变成了废墟,然而三年之后的1945年,美军的跑火又重新洗礼了这座城市,日本人撤退之前,与美军发生了激烈的巷战,整座城市里有四分之三的建筑都遭到了损坏。现如今的马尼拉,已经没有了战前的繁荣,甚至连一栋没有弹孔的房子都很难找到,剩下的就只是残垣断壁。
  尼尔森是第一批返回马尼拉的美国商人,他坐在汽车上,走在马尼拉街头,望着被烧焦的房屋残骸,以及墙上密密麻麻的弹孔,尼尔森心中非常不是滋味。他在菲律宾生活了整整二十年,曾经亲眼见证过马尼拉的成长,他甚至将马尼拉当成是第二家乡,而如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废墟当中,一个浑身脏兮兮的菲律宾人,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望着尼尔森的汽车,这个菲律宾土著手臂被榴弹所击伤,他只是用一块破布简单的包扎了伤口,隐约的还能看到,有不明液体从破布周围渗出。尼尔森看了这个菲律宾土著一眼,便知道对方应该活不了太久了,以这种糟糕的卫生条件,以及菲律宾炎热而潮湿的天气,这个伤口很快就会感染,而在现在的马尼拉,没有人会将昂贵的抗感染药物,用在一个菲律宾土著的身上。
  尼尔森轻叹一口气,但却并不同情这个可怜的菲律宾土著。
  三年前,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菲律宾人并没有和美国一起进行反抗,反而有很多菲律宾人在欢迎日本人的到来,他们甚至将日本视为解放者,把菲律宾从美国手中解放出来。或许对于这些懒散的菲律宾人来说,被美国人统治和被日本人统治并没有什么区别,日常生活都是找个阴凉地睡一整天。
  三年前,美国人撤退了,走的很无奈,也走的很果决,临走的时候直接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并没有给菲律宾人带来多少伤害。三年后,当日本人撤退的时候,菲律宾人也觉得,日本人会像美国人那样,无奈而且果决的撤退,有些菲律宾人还在幻想,日本人不久之后还能再打回来,要不要给日本人开个欢送会,来个夹道送别什么的。
  然而让菲律宾人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不甘心无奈的撤走,他们走的也并不果决,他们跟美国人打起了巷战,一边撤退,一边破坏,一边屠杀!
  他们烧毁大学、烧毁教堂、烧毁图书馆,向难民的避难所开火,让菲律宾人男左女右站在街上,男的直接用机关枪突突死,女的是先那个啥再用机关枪突突死。
  马尼拉大屠杀,有超过125000个菲律宾人遭到了日军的杀害。
  而在美国人看来,如果三年前菲律宾人愿意和美国一起拼死抵抗的话,或许就不会有这种结局。
  尼尔森还记得,他刚刚回到马尼拉时,所目睹到的那些惨状,尼尔森直接做了好几天的噩梦,他甚至发誓,自己这辈子再也不吃三分熟的牛排了!
  “一群可怜的家伙,愿上帝保佑他们!”一个声音从尼尔森身边响起,说话的是一个神父,名叫托马斯,三年前跟其他美国人一起撤离了马尼拉,如今也是第一批重新返回马尼拉的美国平民。
  “托马斯神父,我听说你的教堂已经被烧毁了吧?”尼尔森开口问道。
  “是的,我需要找一个地方,重新修建一个教堂,这次我打算距离海边近一些,最好一出门便能看到美国的军舰!”托马斯神父话音顿了顿,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接着道:“仁慈的主会宽恕那些恶人的。”
  尼尔森却没有答话,心中却是在暗暗的嘲笑托马斯神父如此的现实,经历过战火,连神父都已经意识到,只有能看到美国军舰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战争来临的时候,上帝庇护不了神父的教堂,但美国的军舰却可以。
  托马斯神父则开口问道:“尼尔森先生,你的橡胶庄园应该没有受到损坏吧?”
  “损失了一些房屋和工具,还好橡胶树都在,已经恢复生产了。”尼尔森开口答道。
  尼尔森是做天然橡胶生意的,他在菲律宾有好几个橡胶庄园,当时逃离菲律宾的时候,尼尔森舍弃了所有的固定资产,也包括那几个橡胶庄园,如今美国人重返菲律宾,尼尔森自然也就夺回了自己的橡胶庄园。
  尼尔森接着说道:“现在有很多的美国商人都返回了菲律宾,有些人损失惨重,原本的产业都没有了,我们这种搞种植园的算是运气好的,只要土地还在,就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日本人也撑不了几天了,日本人战败以后,会留下很多的商机,所以几个朋友打算拉着我一起去一趟荷属东印度,看看能不能收购一些橡胶园。”
  “荷属东印度么?我建议你暂时还是不要过去,那里并不太平。”托马斯神父开口说道。
  “我知道,那里仍然有日本人的残余势力,我会等到日本人战败以后再过去的。”尼尔森开口说道。
  “我说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当地的民族独立组织。”托马斯神父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我才刚刚收到一封教友的来信,他告诉现在的荷属东印度,有一个青年革命组织,他们正在谋求从荷兰手中独立出去,而且不排除使用武力,现在荷属东印度的局势很紧张。我的那位教友也打算离开荷属东印度了,你知道的,那里信奉上帝的人并不多,如果荷属东印度真的独立了,上帝的子民很有可能会被当成异教徒!”
  荷属东印度,就是如今的印度尼西亚,那里即将迎来一场关乎民族独立的“八月革命”。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