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391

  “我听财政部的王部长说,美国人的援助快要来了,说不定等美国人的援助到了以后,财政部能有钱拨付给我们。”董守义开口说道。
  王正廷却摇了摇头:“美国人援助的钱,就算是真的来了,也落不到咱们头上,更何况这还是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公,我真的是没有其他办法了。”董守义一脸的士气低落。
  “可惜啊,我现在只是一个闲散之人,虽然有几个虚职在身,可手指并无实权,否则的话,我也可以从中周旋一番,至少把前往伦敦的路费给解决了。”王正廷也是一脸的无奈,显然他也没有好办法。
  “看来咱们只能放弃今年的奥运会了。可惜啊,去年时我便已经联系了陈强,他答应参加伦敦奥运会,原本还指望陈强可以在奥运会上获得一枚金牌,为我国民提振士气,现在怕也是泡汤了。”董守义开口说道。
  “如今只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了。”王正廷一脸无奈的说。
  “王公还有好办法?”董守义急切问道。
  “只能去求那个人了,他好歹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于情于理,也该为此出一番力。”王正廷回答说。
  董守义自然知道王正廷所说的“那个人”是谁,中国有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除了王正廷和董守义之外,还有就是孔家的那位老爷。
  “王公,孔先生虽说曾经担任过财政部长,但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他如今也已辞去了职务,还能影响到财政部么?”董守义开口问道。
  “人走茶凉也是正常,他辞官以后,的确是没有多少影响力了,但你别忘了,这些年他贪墨了多少钱?还有他以权谋私,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我不是让他去找财政部给咱们拨款,我是要他直接掏钱作为咱们的参赛经费!”王正廷回答道。
  ……
  此时的孔老爷已经辞去了所有的官职,不过仍然在谋求复出的机会。等过些日子,孔老爷感觉前线战局不利,而自己也复出无望,便会前往美国定居,从此远离政治,安心做起来富家翁。
  孔府,王正廷和董守义见到孔老爷后,相互寒暄了几句,便提起了索要经费参加奥运会的事情。
  “庸之兄,你是咱们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之事,你可不能不管啊!”王正廷一脸恳切的说。
  孔老爷此时却是在心中骂娘,要早知道有这档子事,他当年绝对不会答应王正廷,去当什么国际奥委会委员!
  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王正廷已经找上门来,孔老爷若是一毛不拔,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孔老爷毕竟有着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身份,面子上的事情,还是得做足,若不然被人传了闲话,丢了脸面也是不好。
  “罢了,就当是花钱消灾吧!”孔老爷想到这里,只要不情愿的答应下来:“儒堂老弟,既然如此,我自当是鼎力相助。”
  “那我代表参加奥运会的国之健儿们,感谢庸之兄慷慨相助。”王正廷急忙白写道。
  “儒堂老弟不必日此,都是为国效力。”孔老爷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民国二十五年的时候,咱们派代表团参加柏林奥运会,一共花费了大约二十万元吧?而且当时除了参赛的运动员之外,还有一个参观团,参观学习欧洲各国之体育发展,不知我可曾记错?”
  “确有此事。”王正廷点了点头。
  “德国的柏林和英国的伦敦都在欧洲,论距离的话也差不太远,既然当年花费了二十万元,如今我就捐赠法币二十万作为参赛经费,这次毕竟是没有参观团的,想来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孔老爷开口说道。
  听了这话,王正廷的脸色顿时难堪起来。
  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时候,法币才刚刚发行,当时的一元法币兑换一块银元,二十万法币就是二十万大洋。可是到了1948年,法币早已经形同废纸。
  过去的两年,巨大的通货膨胀之下,中国的物价早就如同脱缰野马一般,1947年初的时候,大米卖6万元一担,而到了1947年底,大米却要卖110万元一担,整整上涨了19倍。南京方面为了应对财政压力,只得在1947年底发型了1000元、3500元和4450元三种大钞。
  这种滥发货币却使得物价更加崩坏,以前的物价好歹是几天涨一次,后来干脆变成每天涨一次,再到后来变成了一天涨好几次。100法币的购买力,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牛,但是在1948年,只能买五十分之一个烧饼。各地的商店已经拒收450元以下的“小钞”,买菜的时候压根不用数钱,上秤称一斤钱换一斤菜。
  1948年的清明节,给祖先上坟的人都不用去烧冥纸,直接烧千元钞票,因为一张千元钞票还买不到一张冥钱纸,直接烧现金当然更加的划算。那个时候食客在餐馆吃饭,米饭两万块一碗,当他吃完第一碗饭,想要第二碗时,米饭已经涨到了两万五千块一碗了。
  所以孔老爷所提出的二十万法币,连十碗米饭都买不到,这摆明了是在故意羞辱王正廷。
  很明显,王正廷来向孔老爷要钱,这让孔老爷很不爽,所以在真正掏钱之前,要故意的给王正廷一些难堪,也断了王正廷以后再来要钱的念想。
  王正廷知道孔老爷是故意羞辱自己,他心中虽然愤怒,可为了中国健儿能出征伦敦奥运会,只能忍了下来。
  于是王正廷陪笑道:“庸之兄怕是在说笑吧,现在物价飞涨,拿着二十万法币,去夫子庙都买不到一包点心。”
  孔老爷立刻做出一副诧异的样子:“现如今的物价都已经涨到如此地步了么?我辞官以后便是闲云野鹤一个,平日里甚少出门,只是听说物价有所升涨,却不知道升涨到了如此地步!”
  孔老爷赚了那么多钱,当然知道外面物价是个什么情况,此时的他不过是戏精附体而已。
  只听孔老爷接着说道;“既然这样的话,这二十万法币肯定是不够的,不知道这次去伦敦参加奥运会,究竟需要多少法币?”
  “至少要法币一百五十亿!”董守义从旁说道。
  一百五十亿,听起来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字,很多人怕是数“0”就得数半天,但是在那个通货膨胀严重的年代,一百五十亿法币也就能换几根大黄鱼。
  1948年,货币的贬值实在是太快了,6月25日的时候,上海的金价是每两2亿元,一周之后的7月3日,便涨到了每两黄金3亿元。在那个年代,随便买件金银首饰,交易额都是几亿几亿的。
  二战结束以后,国际上采用的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当时美元也是与黄金直接挂钩,1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按照这个汇率计算的话,一两黄金的固定价格大约是56.2美元。假如按照每两黄金2亿元,150亿也不过是买75两黄金,约合4215美元。
  一个中国代表团好几十人,只需要四千多美元的参赛经费,是非常节省的。花这点钱去伦敦打比赛,绝对是乘坐最差的船,吃最差的东西,住最差的地方。
  听到“一百五十亿”的数字,孔老爷至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却没有马上答应。
  然而对面的王正廷却多了个心眼,他赶紧说道:“去英国参加奥运会,当然不能用法币,得用美元才行,所以还请庸之兄慷慨解囊,赞助5000美元。”
  王正廷知道国内货币贬值的情况,现在跟孔老爷要一百五十亿法币,或许还能值4000多美元,可等到代表团出发的时候,这一百五十亿法币,能值2000美元就不错了。所以王正廷很坚决的表示,不要法币,只要美元。
  双方又是一系列的讨价还价,最终孔老爷答应赞助3000美元,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参赛经费,或许这也是孔老爷当上国际奥委会委员之后,对于中国体育唯一的贡献。
  ……
  “王公,3000美元是远远不够去伦敦参赛的啊!”董守义仿佛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这次能要来3000美元就不错了。”王正廷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尽可能的精简一下人员,实在不行只让运动员去,教练就别去了,这样能节约不少的经费。”
  “即便只让运动员去,3000美元还是不够。”董守义开口说道。
  “那就再精简一下运动员,尽量挑一些实力出类拔萃的人去伦敦。”王正廷开口说。
  董守义欲言又止,他本想说就算精简运动员,3000美金依旧不够用,但是看到王正廷已然为了经费的事情操碎了心,董守义实在不忍再说什么,只好起身告辞。
  虽然解决了3000美金,但经费仍然不够用,董守义怀揣着郁闷的心情,返回了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办公室。
  几封信出现在了董守义的办公桌上,这应该是收发室送来的。
  董守义随手拿起信件,并没有拆,先看了寄信人的落款,突然间,一个南开大学的寄信地址吸引力董守义的注意力。
  “南开大学,是张伯苓先生!”董守义赶紧撕开了这封信。
  董守义迅速的浏览了信件的内容,表情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太好了,陈强愿意负担代表团奥运期间的花费和回国的路费,如果只是算去伦敦的船票钱,3000美金绝对够用了!”
第三六八章
伦敦奥运会
  二战期间,国际奥委会的工作也处于停止状态,直到1946年的九月份,国际奥委会在洛桑举行会议,当时决定了两件大事,一是瑞典体育活动家埃德斯特隆正是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二便是在伦敦召开第14届奥运会。
  埃德斯特隆原本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上一任主席拉图尔在1942年去世,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当时并没有选新主席,埃德斯特隆便代理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职务,全面主持国际奥委会的工作,如今埃德斯特隆总算是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国际奥委会的领导者。
  埃德斯特隆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举办1948年的奥运会。
  上一次举办奥运会还是在1936年,之后的两届奥运会停办,这也使得国际奥委会的影响力大大降低,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若再不举办奥运会的话,或许就有其他的体育组织窜出来,取代国际奥委会。
  1948年的奥运会之所以会选定在伦敦举办,是因为1944年的奥运会的举办地本该是伦敦。早在1939年,国际奥委会就确定了伦敦为1944年奥运会的举办地,但国际奥委会才刚做出这个决定,欧洲的战争就爆发了,于是乎1940年和1944年的两届奥运会只能被迫停止。1948年的奥运会,等于是给了伦敦一次补办奥运会的机会。而1940年的奥运会原本该由日本举办,但日本是战败国,所以也就丧失了补办奥运会的机会。
  英国刚刚经历过战争,伦敦也遭受过德军的轰炸,很多地方都是破败不堪,大部分的体育场馆也受到了损毁,按说这样的城市,是不适合举办奥运会的,而且英国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为奥运会做准备,即便是立刻修建也来不及。看看2012年伦敦奥运会就知道,很多场馆都是临近开幕式才完工,英国人的工作效率真的令人不敢恭维。
  更何况办奥运会是要花很多钱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光了英国人的家底,现在的英国还欠了美国人一屁股债,这时候举办奥运会的话,对于英国的财政也是一大考验。
  然而这一届奥运会,英国却是非办不可,英国不希望其他国家看出,大英帝国已经衰弱,特别是在那个殖民地追求民族独立的年代,拥有最多殖民地的英国,就更要表现的强势一些,一旦殖民地认为英国已经衰落,那么会有更大的独立浪潮。于是乎英国也只能打肿脸充胖子的承办了1948年的奥运会。
  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德国和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被禁止参赛,不过仍然有59个国家参加了这一届奥运会,与之相比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只有49个国家参加,而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参赛国家只有37个。
  参赛国之所以创新高,是因为在二战结束以后,很多新兴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这些国家虽然来不及训练出有实力的选手参赛,但绝对不会放弃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机会。
  刚刚诞生的新兴国家,其中有部分甚至还没有正式的得到国际承认,他们暂时还参加不了国际组织,但他们却非常渴望国际社会的认可,于是乎与政治无关的奥运会,就成了新兴国家走上国际舞台的最佳途径。为了能够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些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新国家,即便是一穷二白,也要挤出一部分资金,派自己的运动员来参加奥运会。
  除此之外,在英国举办的奥运会,对于那些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国家,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比如印度、阿富汗、缅甸、锡兰(现斯里兰卡)等等,他们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前往英国参加奥运会这种国际活动,显然是坐实了这些国家独立的法理性。
  1948年伦敦奥运会,参赛国虽多,但参赛选手的实力却是鱼龙混杂,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死于战火当中,那些活着的运动员也无法获得一个安定的训练环境,这使得194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水平退化到了二十多年前,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也是公认的“弱鸡互啄”的奥运会。
  比如荷兰运动员布兰克尔斯·科恩,参加伦敦奥运会的时候已经30岁了,而且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然而她却在伦敦奥运会上斩获四枚金牌,得到了无数的赞誉和荣誉。事实上她在百米夺冠成绩是11秒9,而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女子百米短跑决赛,想要拿到冠军则需要跑11秒5。经过十二年的时间,百米金牌的夺冠成绩反而退步了整整0.4秒,这就是1948年伦敦奥运会最真实的缩影。
  这一届奥运会的参赛选手,已经不能用业余运动员来形容了,很多参赛选手充其量只是个体育爱好者,他们当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艺术家、有家庭主妇,就运动员的专业性而言,或许第一届的雅典奥运会都要比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好一些。
  参赛选手的水平偏低,也是陈强敢于参加1948年奥运会的原因之一。现在的陈强虽说不是“廉颇老矣”,但也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如果再遇到巅峰欧文斯那样的对手,陈强还真的比不过人家。但对手只是一群体育爱好者的话,陈强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作为多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陈强这只瘦死的骆驼,怎么也会比马大一些。
  ……
  为了避免坐船的辛苦,这一次陈强是坐飞机抵达的伦敦。
  陈强乘坐的是波音307客机,这架飞机是在B17的基础上改造的,而且全世界是首驾使用了加压客舱的商用飞机,可以在两万尺的高空上飞行,避开糟糕的天气。这款飞机也是当时美国比较主流的商用飞机。
  陈强抵达伦敦后,中国代表团的其他成员还没有抵达,但陈强也没有住进运动员宿舍,而是直接去了豪华的酒店下榻。
  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居住环境是比较差的,当年的柏林奥运会好歹专门建造了奥运村,运动员两人一间,而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宿舍,直接使用了一座军营,作为军事目标,这座军营在二战当中也遭受过德军的轰炸,经过修缮后便成了运动员们的住所。
  这样的居住条件,陈强肯定是不满意的,他宁愿自己花钱住酒店,而伦敦奥运会的主办方也乐得有人自己花钱去住酒店,因为即便是把运动员安排在军营,床位依旧很紧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