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874

第十二章
官僚主义
  赵然不认为自己仅仅凭借敬献了几株灵药就能获得一位大法师记名弟子的奖励,虽说是记名弟子,但也是弟子不是?按照大卓、小卓师叔的说法,有了这么一个身份,赵然配授箓职的通道,便算是打开了。
  他之前不是没有过长远打算,如果实在不行的话,等朱七姑从南疆归来后,请自己这位便宜姐姐出面帮忙说情,让自己能够去某处道馆授箓。但朱七姑至今音讯全无,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来,要是真个一二十年才回,自己岂不是就要等到花儿都谢了?
  现在华云馆忽然向他敞开了大门,别提赵然此刻是如何激动了。那可是传说中的道门隐秘之地啊,里面个个都是修炼之士,能和这样的人成天呆在一起,自己岂不是也能多沾沾仙气了?和华云馆比起来,什么无极院,什么君山庙,说起来都俗!忒俗!
  赵然忍不住开口询问个中究竟,两位卓师叔和他相处日久,最是知根知底,此刻也不隐瞒,将他们所知道的实情一并道出。
  和赵然想象的一样,华云馆并不会因为赵然敬献了几株灵药便答允授予他箓职,因为箓职不是一纸文书,也不是戳一个章盖一个印的事儿。箓职是修士与上天沟通的一种符契,配授箓职就是签订符契,让修士从此拥有借助天地之力、神仙之力的资格。为修士配授箓职,需要举办斋醮大典,不仅消耗大量天地灵材,而且需要使用信仰力,耗糜不菲。尤其是后者,更需要庐山总观调拨配额,否则根本无法进行。
  以华云馆之资,每年也仅仅能够为两名修士授箓,当然,华云馆若是当年没有发现具备修炼根骨和资质的天才,也可以将这笔信仰力配额积存下来,留作下一年使用。
  华云馆今年只有一人具备修炼天赋,故此空下来一个名额,本来长老们是打算将这个名额积存下来以备将来使用,但蔡法师却代表他身后的某位玉皇阁大人物传话,希望华云馆能将这个名额留给赵然。
  原来又是蔡法师!赵然不禁大为疑惑,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于是问道:“这位蔡法师究竟想要我做什么呢?可我这身本事,真心不知道能帮得上他什么忙啊……莫非是阵法?也不对啊,想要使用他那个级别的阵盘,我恐怕还得修炼个十年二十年吧?对了两位师叔,你们刚才说,他是替某位大人物传话?”
  卓腾翼点头:“不错,但说实话,我二人也不知是什么人,总之传话到了长老们那里,那些老头子说,必须卖这个面子。”
  连大卓、小卓两位师叔都弄不明白,赵然也就暂时不去苦苦思索了,因此感谢道:“无论如何,还要多谢两位师叔为我之事来回奔波,一番盛情,我心中铭记。我知自己根骨不正,实在不是修炼的材料,能够得为记名弟子,两位师叔在其中必定是尽了力的……”
  卓腾云摇了摇头,卓腾翼忙摆手道:“录你为记名弟子,实不是根骨的问题。瞧长老们的意思,其实正式开馆收你也不是不能考虑,但长老们拿不准玉皇阁的用意,故此不好正式收你为徒,故此给你指定了个师父,先收下你为记名弟子,给你配授箓职,至于将来,再视情势而定。”
  赵然琢磨了片刻便明白了,原来玉皇阁某位大人物的传话很模糊,搞得华云馆也不知道该不该正式收下自己,所以想出来这么一个折中的法子。
  好吧,不管如何,这个疑问暂时也只能存在心里,将来遇到蔡法师的时候再详细打听好了。
  于是赵然转换了一个问题:“二位师叔,你们刚才说,收我为记名弟子的,是江腾鹤?大法师?”
  卓腾翼略带惭愧道:“说来惭愧,江师兄比我兄弟入门只早五年,但修为境界上已是天壤之别,我二人如今尚在黄冠,江师兄却已入了大法师之境。”
  见赵然似乎很是欢喜,卓腾云犹豫之后忍不住提醒道:“莫太欢喜,或许不是好事。”
  赵然一呆:“大卓师叔什么意思?”
  卓腾云不爱说话,每次他沉默的时候,卓腾翼都要站出来注解一番:“赵师侄莫抱太大期望,听说长老们指定江师兄收你为记名弟子一事,江师兄是不情愿的,为此他和长老们有所约定,华云馆不能强迫他传你功法。”
  赵然沉默半晌,强笑道:“我根骨不正,他不愿意在我身上浪费精力,我能理解……可既然他不愿传我功法,为何不能另外为我择一师父?比如两位师叔也好啊……”
  卓腾翼叹了口气:“因为他是华云馆腾字辈第一,只有他收你为徒,才好像玉皇阁交待。”
  赵然顿时无语,片刻后苦笑道:“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卓家两位师叔没法接话了,只好打着哈哈岔开话题。
  赵然心态良好,能够配授箓职本就是奢求了,更何况还能捞个“记名弟子”的身份,至于传不传功法,他倒是很快就纠正了自家心态,不传便不传吧,有眼前这两位师叔在,自己还能缺了别人指点不成?放最坏情况打算,哪怕华云馆真没有一个人指点自己,自己也没什么损失,比起旁人来,他已经幸运太多,这会儿又何苦怨天尤人?
  当晚,赵然将自己即将前往华云馆拜师的事情向君山庙众人一说,君山庙中当即就沸腾了,金久、关二、鲁进、林双文等人一听这位庙祝即将踏入“仙徒”,一个个的眼珠子都好悬没掉下来。除了为赵然欢喜外,都担心赵然一去不复返,赵然好言安慰了一番,说自己只是记名弟子,去了之后说不定什么情况,也许很快就可以回来云云,并且指定了金久好生持掌君山庙,不可稍有懈怠。众人自是齐声称是。
  第二天,赵然跟随大卓、小卓师叔启程,先向平武县方向而去,快到县城时,又向东北方向偏离了官道。两位卓师叔骑马,赵然骑驴,在山中奔行了一天,终于来到一片林木茂密的老山沟中。
  卓腾翼说了声“到了”,赵然举目望去,此地层林莽莽、怪石嶙峋,连点人烟的迹象都没有,哪里有什么馆阁楼台、仙瀑神泉?
第十三章
入门
  卓腾翼一甩衣袖,一道白光倏忽而出,径直打入前方,赵然就觉眼前景象似乎晃了一晃,再凝目看时,山沟仍是山沟,树林怪石仍未变样,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但赵然是开了天眼的,他明显看出眼前这一片天地的气机流动并不真实,就好像有人刻意而为,用薄幕将其完全覆盖一般。
  这是极为高明的障眼法,不,是极其高明的幻阵,以赵然的眼力都看不透个中究竟。正在他想要仔细梳理和分辨之时,卓腾翼已经一把拽住他的衣袖,拉着他就往前迈步而去。
  向前一步,陡然跨入黑漆漆的夜色之中;第二步,眼前一亮,又如来到厚重的云层之内;第三步,赵然终于进入了一方崭新的世界。
  远处如黛青山,近处高崖飞瀑,缓缓起伏的山丘郁郁葱葱,其间盘绕着如缕薄雾。飞瀑而下成为汩汩流淌的小溪,环绕着山丘转来转去,两边错落有致的矗立着亭台楼阁、花廊水榭、假山怪石……这是一幅如画般的世界。
  赵然呆呆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激荡不已,这才是洞天福地,这才是修行者生活修炼的地方,与外面的世俗相比,何止天壤之别!
  等赵然贪看多时,卓家两位师叔一拍坐骑,两匹骏马欢鸣着自行驰入旁边的树林之中。老驴蹭了蹭赵然的脖颈,赵然知它心意,笑道:“你也去吧,回头出去时再唤你。”于是老驴撒着欢地冲入林中,去寻卓家两位师叔的坐骑去了。
  卓腾云向卓腾翼道了声:“慢慢来,我先去回禀。”说完疾步而去,顷刻间穿过一片亭台,身形掩入小桥流水之后。
  卓腾翼带着赵然缓步向前,过桥,穿廊,越池,边走边介绍:“这是闻香池,旁边就是白花坡,花香不断……这是白鹤亭,水塘中这些白鹤是丹鹤师叔的徒弟……”
  说着,二人来到一处宽阔的方场,正对面一栋恢宏的殿宇上写着“三清殿”,左侧为“天师殿”,右侧为“火德星君殿”,东北和西北处则是钟楼和鼓楼。
  路上过来时不见一人,到了此处却遇到了几个素袍道士,有老有少,各自抱着箱子和竹篓,这几个道士见了卓腾翼后稽首为礼,口称:“见过卓黄冠。”
  卓腾翼点了点头道:“这便是赵致然,拜在江师兄门下为记名,已入了道士境,今日第一次入馆,是来授箓的,你们也见见吧。”
  那几个道士又向赵然稽首:“见过赵道士。”
  赵然不知该怎么称呼,只好还礼道:“几位慈悲。”
  几个道士中的年长者禀道:“卓黄冠,严长老已经吩咐过,请这位赵道士且于此处相候,长老们即刻要为赵道士授箓。我等还要进去布置,就不相陪了,请卓黄冠和赵道士恕罪。”
  卓腾翼点了点头,赵然则客客气气道了声“多谢。”
  几个道士抱着东西鱼贯而入三清殿,只留赵然和卓腾翼在阶下等待,赵然便问:“刚才那几个师兄……还是师叔?”
  卓腾翼笑道:“是华云馆的俗道,并非修行中人,但也是受过牒的。”
  赵然好奇:“俗道也能入华云馆?”
  卓腾翼道:“十方丛林有火工居士,馆阁之中同样也缺不了,修行一途关山重重,是绝没有时间和精力耗在日常琐事之上的,境界不到,一样要吃喝拉撒,这些事情便有俗道们来做。这些俗道有的是修士们捡来的孤儿,有的是前辈们遗下的亲眷,可惜都没有修行的天赋,愿意出山的便给一场富贵,不愿出去的,便留下来做些起居……你可以和他们师兄地相称,但他们却会称呼你的箓职,这是几百年留下的习惯,并非我辈修士看低他们。我辈也万万不要鄙薄其人,还须善待为好,毕竟真要说起来,也许他们的祖上便曾为道门立过大功,又或许有一天,你的后人也会是他们其中一员。”
  正说着,就见陆续有人来到三清殿,有些就站立在殿前方场上,左右各自站立一排,有些则迈步跨入三清殿中。卓腾翼连忙指点赵然正紧衣冠道袍。
  忽听钟楼和鼓楼内钟鼓齐鸣,卓腾云从三清殿内出来,喝道:“请君山庙庙祝赵致然,入三清殿授箓!”
  赵然连忙迈上石阶,上得九阶方场,从殿前排列的道士中穿入,在三清殿门槛外的蒲团上长身一拜,跨槛进入后,又在三清道祖座下大礼叩拜,敬香,颂词。
  此时,赵然才有机会打量殿内,只见三清像东北侧站立着五位披着杏黄道袍的高冠道士,看模样最年轻的都在四五十以上,不过赵然知道,修士的面相做不得数,有些看上去三十来岁的,也许早就过了古稀。
  正东厢侧,站立着十来个人,都是一水的葛青道袍。大卓、小卓都在其中,赵然还看见了诸致蒙,这厮立于第十二位,正面色古怪的看着自己。
  赵然偷偷冲诸致蒙一笑,暗道哥也有进来的一天!
  正西厢侧则只有三人,打头的年约三十来岁,面相沉稳,正对着自己笑盈盈点头致意,剩下两个看上去比赵然大不了多少,也都在好奇地打量赵然。
  就听一位杏黄袍高道咳嗽一声,道:“赵致然,先拜师父,着江腾鹤弟子代师收徒。”
  就见西侧打头的道士来到三清座下,先冲赵然一笑,道:“师父闭关未能出来见你,特着我代师收徒。我是魏致真,你可以叫我大师兄。”
  赵然有些失落,心道这位便宜师父果然不待见我么,连面都不愿意露?失落归失落,但却不能失礼,连忙掏出早就写好的拜师贴,当场颂念已毕,然后呈给魏致真。
  魏致真收了赵然的拜师贴,说了一番江腾鹤门下的戒律,无非是不能为非作歹那一套,说完之后,赵然连忙上香,魏致真代插入香炉,赵然又取出礼物献上,魏致真也代收了。
  赵然本来准备了一株《芝兰灵药谱》上排名靠前的好药材,可既然江腾鹤连面也不露,那他自然就省了宝贝,只取出根不到百年的人参——其实也很不错了。
  赵然行的是记名弟子的拜师礼,问卦、上表、赐法名、饮水传度、颁赐经文法器诸般仪式都没有,算是相当简洁高效。魏致真代师父回了份礼物——赵然觉得多半是这位大师兄自己拿出来的东西,仪式便算结束。
  魏致真回的礼物是一张符箓,赵然在《正一符法》这本书里见过,是四阶灵符,符名“金光地焰圈”,是一枚护身的防御符箓。四阶灵符应该算是相当贵重了,只有法师以上修士才能炼制,收到这件礼物,赵然不禁为自己刚才的小家子气而有些惭愧。同时,他还很是疑惑地打量了魏致真一番,如果这枚符箓是魏师兄所炼,那这位师兄岂不是已经步入法师境了?
  拜师仪式结束,赵然便算是列入江腾鹤大法师的门墙了,不过他不是正式弟子,只是记名弟子。
  魏致真为赵然介绍了身边站着的两个年轻道士,一个叫余致川,另一个叫骆致清,赵然唤了声“二师兄、三师兄”。
  江腾鹤门下的三名正式弟子是有排序的,赵然则没有,所以魏致真等人都称呼他“赵师弟”,而不是“四师弟”,将来江腾鹤再收正式弟子的话,新来的徒弟则要称赵然“赵师兄”,赵然则可以称对方“四师弟”。
  拜师礼成之后,赵然就算作华云馆的人了,便可以为他配授箓职。于是众人出了三清殿,进入方场东侧的“火德星君殿”。
第十四章
授箓
  作为一名新入门的弟子,赵然的授箓包含着两个仪式,首先是拜师入门,取得了授箓资格后,转往火德星君殿授箓。
  箓是沟通仙神、召唤神役、施放法书的文牒,授箓之后,道门修士方可身登天曹,按照道门的说法,具备了神职,所谓“青词可上达天庭”,故此所行之法可见神灵。
  授箓是一桩极为庄重的斋醮仪典,不是赵然几年前在谷阳县胡闹的表面功夫,所需耗用的物件很多,尤其关键环节需围绕火德星君像进行,因此要在火德星君殿中举办。
  华云馆建立已七百多年,第一任开馆鼻祖的命中应神是火德星君,故此以火德星君为道馆中的斋醮主神像。殿内以火红色为主,正中神龛之上矗立着南方三气火德星君罗宣,手捧离火之母,须发皆红,面相威猛。东西两侧为火部五位正神:尾火虎硃招、室火猪高震、觜火猴方贵、翼火蛇王蛟及接火天君刘环。
  华云馆的这尊火德星君神像被祭拜了七百余年,早已身具灵效,赵然才入殿中,便觉浑身入坠火窟般热得不行,可却又周身无汗,很是玄妙。
  授箓科仪中需要三大师出席,即传度师、监度师、保举师。赵然入殿之前,大师兄魏致真便已给他做了简单介绍,传度师是科仪的主持者,由严长老出任;监度师是仪轨的监督者,由夏侯大长老亲自担任;保举师是授箓弟子的推荐者,这一角色本来应该是赵然的便宜师父江腾鹤担任,但江腾鹤“正巧”闭关,便由大师兄魏致真出任。
  魏致真先行出列,当着观礼诸弟子代表的面,向严长老这个传度师举荐赵然,声称赵然各方面条件已符,特申请长老们考核。
  华云馆一共七位长老,此刻到了五位,其中严长老为传度师、夏侯大长老为监度师,于是剩下三位长老组成“考核组”,考核赵然的功课经典。这一项很简单,大概齐便是抽出《道德经》、《度人经》、《早晚功课经》等初级经典中的某段话,让赵然背诵下一段,或者予以解释。赵然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无极院经堂读书的日子,一边诵答,一边不自禁看向东侧人群中的诸致蒙。
  有长老偶尔也会问道《上清诀》、《正义符法》等道书中的问题,赵然也都一一回答无碍。这些书是正一修士入门的典籍,卓腾云、卓腾翼早就将书传授给赵然,此刻看来,华云馆应当是对此心知肚明的了。
  考核完书本上的东西,又有长老查验赵然气海,完毕后示意殿中众人,表示赵然已经具备了进道士境的条件,可以开始炼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