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874

  在接下来的几次拍卖会上,赵然、高衙内、野利怀德等人按照原定的小批量、多批次方案,将手中的一大半各色雪莲卖了出去,赚得盆满钵满,单只赵然自己就净赚3万银子!
  燕回楼密室包间中,李丙醇、李兴久面色凝重,除了他二人之外,包间里还多了两位来自银州的大商人。为了抬高昆仑山雪莲的价格,李丙醇和李兴久已经投入了巨额白银,总数比赵然预计的还要多,因为除了在金波拍卖行支撑价位之外,他们还要在昆仑山产地和兴庆、银州等大城源源不断扫货,以造成市井间缺货的状态。
  前前后后李家已经砸进去15万两银子,手中的十六叶雪莲单价成本不是八两,而是接近十两!这样的巨额投入,哪怕以李氏的豪富,也感到了资金周转上的巨大负担。
  李志忠身居中枢,掌制诰,李良辅贵为右厢朝顺监军司都统军,手中握有铁鹞子骑军,兄弟二人可谓夏国顶级贵胄,府中财富惊人。但以如此富贵,要一口气拿出十多万两银子来,也绝对吃不消。
  兄弟二人有大片牧场和成群牛羊不假,有丰林矿山不假,在河套灌区占据了千亩良田不假,每年俸禄和赏赐极厚同样不假,李氏府邸也陈设豪奢、珍奇宝贝琳琅满目,但可以拿出来仓促之间使用的银子,也就是这么多了。
  故此,无奈之下,李氏不得不引入这两位来自银州的豪商,以便你一步抬高昆仑山雪莲的价格。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两位银州豪商也砸进去了五六万银子。到了目前这个价格,大家手上的雪莲已经价值四五十万两白银,盈利在二十万以上!
  可雪莲没有出手,就始终是纸面上的财富,在没有变现的情况下,一切都是假的,数字而已!
  现在令大家感到担忧的是,最近这段时间,连续砸了三万两进去,昆仑雪莲的单价只提高了2两银子不到,拉涨的难度越来越大。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其他产地雪莲价格的滞涨。
  以十六叶雪莲为例,天山雪莲的价格近期一直徘徊在21两左右,唐古拉山雪莲则在20两到19两之间浮动,巴颜喀拉山雪莲和鄂尔泰山雪莲更是比十天前跌了将近一两,受此影响,昆仑山雪莲始终无法突破30两,距之前李氏的心理价位还差10两。
  既然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李丙醇当然要努力解决,今日众人聚会的目的,就是要凑出一笔银子来,将那些拖后腿的各山出产雪莲往上拉一拉,以便带动昆仑山雪莲继续往上冲刺。
  李丙醇之前已经就此事向父亲李志忠和小叔李良辅禀报过,不得不说这兄弟二人在夏国的能量之大,实在是令人咋舌,短短三天时间就向关系亲厚的各方亲朋拆借出四万两白银交给李丙醇和李兴庆,并承诺一个月内还有十万两将陆续到账。
  到了这个地步,李氏已经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了,又或者换一种说法,他们已经被预期中的巨额收益所刺激,颇有些欲罢不能。
第三十章
托市
  两位银州豪商前后已经投入5万两白银,他们入场的时机较晚,单朵进价在18两左右,如果此时脱身,至少五成收益是可以保证的。两人其实也起了退出的心思。但在李氏的强势面前,他们有这个胆子退出吗?
  价值七八万两银子的雪莲一旦出手,将对目前的雪莲价格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冲击,这将置李氏于何地?小命还要不要了?
  名叫蒲瓜泰的豪商盘算了一番自己能够凑出来的银子,硬着头皮道:“李二郎,我这里最多再有八千两了,否则就得变卖家产,可就算变卖家产,一时间也来不及啊。”
  李丙醇的脸色当即就有些不好看。
  见状,另一豪商阿勒思索片刻,将原本打算报出的五千两数字打发回肚子里,咬着后槽牙道:“我再凑一万二,只望李二郎不要忘了我家小子的事。”
  李丙醇脸色稍霁:“放心就是,你二人也算出了大力的,我李氏难道是不顾情面的?两个八品而已,包在我身上!”
  计议已定,两位豪商去筹措银子,李丙醇和李兴久对坐无言。良久,李丙醇缓缓道:“野利家炒作驼峰那么容易,为何我家就那么难呢?”
  李兴久安慰道:“野利家炒作驼峰才挣几个钱,二郎要挣的又是多少?这是超过十万两的大数,其间难度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再者,这些天我也在暗自思量,或许雪莲并不是一个很好炒作的东西,这种药材国中用量并不大,比不得驼峰肉,想要出货委实难了些。”
  李丙醇叹息道:“你说得有理,这次获利后,咱们仔细思量思量,换个货来试试。先不说这个,明天的拍卖会一定要安排好,雪莲的价格必须冲上去,包括鄂尔泰山雪莲!”
  金波拍卖行夏季第一次拍卖会如期举行,本次拍卖会受到了兴庆府各界的广泛关注,按照金波会所两百张会员卡的总额计算,参与竞价者达到一百九十六位!其中不乏一些商贾通过借用会所会员卡的方式参与拍卖会,有些商户甚至出资五两到十两不等,就是为了借用一天,这也造成金波会所会员卡的稀缺。
  高衙内和梁兴夏已经顶不住压力,再次向赵然提出增发会员卡的动议。经过一番商榷,几人决定将东西两侧的宅子盘下来,先把会所扩容,然后于五月中再增发一百张会员卡,其中的五十张将指定面对国中其他大城。
  今日,会所第一进院落中人头涌动,大半坐于台下等待拍卖会的正式开始。
  北侧的照壁上贴着通红的皮棉纸,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着数十种货物的名称。每种货物的右侧,又依序标记了最近十次拍卖的成交价格,照壁的背面同样是另外几十种货物的价格。
  这面照壁已经被兴庆府权贵商贾们称为“红榜”,“红榜”上的数字也成为了兴庆府大小商品的交易指导价。许多人手持笔墨正在记录抄誊,以便回去后制定自家的买卖价格。
  两侧的厢房中正在展示来自各地的大宗货物,许多人正在其间穿行往来,或是察看货物的品色,或是讨价还价,气氛相当热烈。
  赵然、高衙内和野利怀德三人组正在南侧厢房中,透过窗户望着这热闹的景象。
  高衙内满足的叹了口气,道:“成老弟,还记得当初与你结识时的景象,还记得这座大宅空落落的……这才刚刚半年,就已兴旺得如此模样。有时候我真恨不得辞了自家差事,每天守在这里,逍遥自在,日进斗金!”
  野利怀德笑道:“怕是因为柔安郡主吧?若非郡主隔三岔五便来这里学琴学棋,也不见得你能守得住这里。要换了是我,早就让家中大人去向太后提亲了,偏你磨磨蹭蹭。”
  高衙内嘿嘿笑道:“小侯爷,不是我老高说道你,你这厮粗胚一个,对女人就一个直来直去,完全不解风情。要我说,成东家的主意就是正,玩法就是妙,只在这会所中那什么,唔,谈谈情、说说爱,玩的就是那份心跳,若是娶回家里,没几年便成了黄脸婆,那还有甚趣味?”
  赵然举杯向两人邀酒:“来,为了衙内早日在这里得尝所愿,共饮!唯爱辟包房中可是专为衙内新添了檀木大床,就等衙内早日洞房了!”
  三人大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高衙内忽道:“前几天我陪郡主下棋,她又提起来了,说是金波拍卖行每次举办拍卖会时,人太多、也太吵……”
  赵然点点头:“确实如此。我今日正要和衙内商议,待东侧新购的宅院收拾出来,我打算将金波拍卖行和大宗批发柜台移至那里,将此处正院空出来,重新规划一些寻乐子的玩意儿,你看可好?郡主是白金卡贵宾客户,她的意见咱们会所是要高度重视的,这层意思还请衙内向郡主转达。”
  这是赵然给他创造讨好佳人的机会,高衙内会意,指着赵然笑个不停。
  闲聊之中,窗外拍卖台上,梁兴夏已经举着拍卖锤登台,台下顿时一片安静,数百只眼睛盯着梁兴夏,拍卖会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按照赵然的意思,这次拍卖会直指核心,第一号拍品就是20朵天山雪莲,不仅如此,接下来的十三件拍卖品也都全是雪莲,足足占到本次拍卖会的一半以上。
  梁兴夏报出第一批十六叶天山雪莲的底价时,台下当即一片唏嘘。20朵雪莲底价400两白银,平均单价比三天前跌了二两,最终成交单价22两,其中只经历过两次叫价。
  紧接着第二批36朵唐古拉山雪莲开拍,最终成交单价20两,仅有一次叫价。
  第三号拍品同样是天山雪莲,50朵,叫出来的起拍底价19两,直接破了20两心理大关,虽然被人硬生生拉回22两单价成交,但带给台下竞拍者们的冲击却相当大。
  耗时半个时辰,十四批共计两千六百朵雪莲全部成交,总计成交额五万一千两白银!平均成交单价最终都拉回到20两以上。价格是维持住了,在红榜上并没有下跌,但其中的意味,却让人细思恐极。
  通过这次拍卖,赵然、高衙内、野利怀德手中的各色雪莲基本出清,每人手上只剩下寥寥数十朵。本次拍卖会没有安排昆仑山雪莲参拍,他们手中还有800朵昆仑山雪莲———这是用来下次拍卖会砸盘的。
  拍卖会刚结束,便有大批商贾围在拍卖登记处,要求将自己所持有的雪莲加入下次拍卖。
  梁兴夏板着脸回到赵然等人饮酒的厢房,一进屋子便立刻笑开了花:“不用咱们放消息了,外头的人都慌了,排着队登记要参加下次的雪莲拍卖,有人甚至把底价定在了16两,只求脱手。”
  为了将雪莲的价格打压下来,几个人商议了许多办法,其中一项比较狠,就是安排某户人家服用巴颜喀拉山雪莲后致死,通过巴颜喀拉山雪莲和昆仑山雪莲之间价格上的联动关系,直接把昆仑山雪莲拖下神坛。
  按照高衙内和野利怀德两个狠人的计划,是要安排真死!赵然听了之后都相当不忍。若是能够不放出这招就可制胜,他当然乐意。
  拍卖会散场后,燕回楼方面在场的三个人都脸如土色,雪莲的五万一千两总成交额中,三人贡献了四万两,剩下的一万一千两则由其他赌性较重的商贾拿出。
  蒲瓜泰和阿勒现在已经没有可供周转的银钱了,只李兴久处还有两万,但看今天这架势,三天后的拍卖会该如何支撑?
第三十一章
另一种熔断
  李兴久、蒲瓜泰和阿勒三人匆忙赶到燕回楼,第一时间向在这里等候消息的李丙醇禀告,听完之后李丙醇的腿肚子都开始忍不住哆嗦起来。
  现在该怎么办?这是个大问题。
  要是现在有机会把雪莲出手,李丙醇绝对不会打半个磕绊,哪怕以每朵25两,不,以每朵20两银子的价格卖出去,他也乐意之至!至于原先设想的每朵40两出货价,见鬼去吧。
  可是他出得去吗?
  加上今天吃进的近两千朵雪莲,几人手中的囤货已经达到一万六千朵,这么大批量的雪莲想要以高价出货,没有两个月工夫门都别想!这还是利用金波拍卖行大宗拍卖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理想效果,如果是药铺中正常售卖,且等个三、五年再说吧。
  面对眼前的困局,李丙醇想了想,道:“想要托住行价,两万银子肯定不够,我父亲和小叔说过,后续还有十万银子到手,只要撑过这半个多月,咱们就能维持住雪莲的价格。半个月时间,也就五六次拍卖会而已,哪怕让价格跌下去,咱们也能让它重新涨回来!”
  李兴久眼前一亮,忽道:“二郎能不能让舍人想想办法,令拍卖行暂时歇业?只要停上半个月,咱们不就有银子托市了么?这拍卖行的东家成安,据说是明朝来的富商,明夏本为敌国,咱们让他过来赚银子已经是宽宏大量了,如今舍人有事找他帮忙,他难道还敢推脱不成?”
  李丙醇一听,顿时如梦初醒,他拍了拍李兴久的肩膀大笑:“老李不错,怎么忽然变机敏了?若是这一关能挺过去,老李当记首功!”
  蒲瓜泰和阿勒两个银州豪商终于松了口气,心道做买卖还是要紧靠权贵啊,一旦有什么差错,人家立马就能强行给你兜回来!
  姑且不论这条计策的优劣与否,单就计策本身而言,说明到了现在,李氏都没有搞清楚他们的对手究竟是谁,雪莲的价格为什么会跌,甚至连有没有对手都没搞明白。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炒作的概念是赵然穿越所带来的思维福利,李氏能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其中蕴藏的暴利,并且学以致用去炒作雪莲,其实也算是相当机敏了。
  只不过李氏只看到了其中的巨额收益,却没搞清楚所承担的巨大风险,以至于把自家放在了火山口上。
  第二次夏季拍卖会没有如期举行,就在头天一大早,高衙内就和野利怀德联袂而至,在花园中堵住了正在遛弯的赵然。
  “昨日深夜,费听庆夏来我府中拜访家父,希望开封府出具公文,让金波拍卖行歇业一段日子。”高衙内满脸凝重道。
  赵然愣了愣:“哪个费听庆夏?”西夏立国之基是党项八部,费听氏是其中之一,整个国中姓费听的男子不下几十万,庆夏这个名字又很普通,在朝中为官的费听庆夏就有六、七个。
  野利怀德沉着脸解释:“御史台的费听,御史中丞。”
  这可是个大人物,不仅身居中枢高位,执掌御史台,本人更是世袭的大丁卢之爵(党项贵族爵位共八等,大丁卢是第三等,再往上的谟宁令和宁令两爵为皇族拓拔氏独享),在整个费听氏部族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听说是这个老家伙,赵然都忍不住吃惊:“费听家倒向皇族了?”
  别看赵然来西夏才半年多,但因为开办了金波会所,整日介打交道的都是如高衙内、野利怀德、骨勒卜浑之流的兴庆府贵胄子弟,对国中政治动向虽不能说一清二楚,却也称得上八九不离十。
  西夏立国六百余年,皇权长期由皇族和后族共掌,有时皇族强势一些,有时又是后族掌握政柄,如今上李乾顺便因为冲龄继位而导致大权操于后族之手十数年。
  皇族就是党项第一大部拓拔氏,立国后自称李唐后人,故此易姓为李。
  后族则是佛门西迁之后带过去的中原大族梁氏,以及依附梁氏的高氏。如高衙内、梁兴夏等人便是典型的后族。
  后族虽说强势,但论底蕴之深厚,远不能和党项第一大族拓跋氏相提并论。为了巩固权势,后族不得不选择了结盟其他七部,其中野利怀德所在的野利家、骨勒卜浑所在的房当家都是后族的铁杆盟友,而费听家则选择了中立。
  今上去年终于满了十六岁,按照惯例,当今梁太后应该将大政归还小国主李乾顺,这件事情也确实是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故此才有改元“贞观”一事。
  可还政只是表面上的功夫,究竟能否真正做到,所有人都在观望之中。毕竟梁太后今年也才三十四岁,可谓年富力强,从之前十多年的执政效果来看,算得上英明果决。就算把大政归还李乾顺,这位小国主能否做得好,在绝大部分高官贵胄心中都是个大大的疑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