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874

  赵然叹了口气:“这是成某在大明的熟人,的确不方便与大师详细解释,还望大师见谅。”
  玄谭道:“无妨。但此人明显图谋不轨,今后成东家还需多加提防。”
  赵然点点头道:“这个人杀不得,杀起来容易,可祸患无穷啊。成某一大家子都在大明,实有苦衷……还请大师转告龙央住持,此番多谢援手。”
  玄谭道:“成东家何必客气,家师理会得。”
  张公子这点小心思,赵然岂会不知,其实他在曲空寺外让张公子写欠条,并不是真心起意那笔银子。银子虽多,但龙虎山张家背景在那里摆着,这笔银子是那么容易讨要到的?
  只不过见这张公子贼眉鼠眼——男人看情敌一般都是如此,其实这厮长相的确不赖,似乎对周雨墨不怀好意,赵然随便出手给他一点教训而已。
  却不曾想这厮竟然一路暗自跟过来,这就有点麻烦了。他和玄谭打过招呼,给了这厮一个教训,只是不知道这位公子爷今后能不能长点记性。
  说起背景和家世这一话题,有时候真是令人无可奈何,有龙虎山张家这块牌子撑腰,赵然应对起来确实感到束手束脚,不然哪儿会这么轻易放过他。
第七十七章
想家了
  回到兴庆,赵然继续抓紧时间修炼功德经,将体内功德力尽数转化完成后,自感修为又进一步,心情大好。
  到了晚间时分,赵然信步踱到酒楼这边,他今天刚回来,就接到梁兴夏的知会,说是今晚在唯爱辟包房,高衙内、野利怀德要和他吃酒。
  翠娘一直如穿花蝴蝶般在楼上楼下的忙活着,那份自信和老辣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提了起来,配上娇美的面容和凹凸有致的身材,连赵然看了都忍不住心动。
  这位金波会所酒楼的女掌柜这一年来当真过得有滋有味,她倒是颇有几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报恩之心,扭着小蛮腰过来一把拽住赵然的胳膊:“成东家出去了这几日,奴家心慌得不行。”
  赵然笑了笑,胳膊感受着她胸口处的弹性,任她拉着往唯爱辟包房走:“几日不见,翠娘越发漂亮了,行事更有几分女强人的气魄啊。”
  翠娘媚眼向望,腻声道:“还不是靠了成东家,没有成东家,哪儿有奴的今天。奴的承诺依然有效,哪一天成东家想了,奴一定过来伺候着。”
  赵然哈哈打着岔道:“那可不敢,你是高衙内的心头肉,成某哪里敢碰,俗语云,朋友妻不可戏,你我缘分不到啊。”
  说说笑笑进了包房,高衙内、野利怀德和梁兴夏都已经坐在里面,正在谈笑着,翠娘一屁股坐到高衙内怀里,向野利怀德道:“小侯爷,是不是继续让春娘过来作陪?”
  野利怀德道:“不急,等她在楼下奏完曲目后再上来。”
  赵然问:“今晚相聚是个什么题目?刚才说小侯爷又看上谁了?哪个春娘?”
  梁兴夏笑哈哈向赵然解释道:“这几日新来的,琵琶弹得好,人更好!那身段、那柔媚,当真是思之心动!”
  高衙内道:“既然成东家来了,咱们就开席吧。今晚是为了两桩事情。头一个,今日一大早,右厢朝顺监军司的几百名军士堵到李府门口闹事,还把李府的两位管事打了。咱们先为此喝上三杯!”
  兴庆府中,一般人说李府,指的就是李氏兄弟的府邸,兄长李至忠乃中书舍人,兄弟李良辅是以汉人子弟组成的右厢朝顺监军司都统,两人一文一武,俱列重臣。
  赵然很是奇怪,这几百名军士怎么就敢堵在顶头上司的家门口打人呢?
  就听高衙内大笑着解释,这几百名军士爆出来一条大内幕,右厢朝顺监军司已经两个月没有发饷了!
  赵然一听就明白了,不用问,这哥俩当时投入炒作雪莲的巨额白银中,肯定有右厢朝顺监军司军士的饷银,现在雪莲不值钱,投入的银子全部牢牢被套,拿不出银子来关饷,军士们哪儿有不闹事的道理。
  “那后续怎么办?李氏怎么收拾手尾?”
  高衙内笑道:“那就不知了,咱们且看笑话吧,我家大人的意思,自有别人出头,咱们缩在后面就是,能补刀则补刀,补不了就当看场热闹。”
  赵然又问:“的确是喜事,喜闻乐见的喜!”
  众人都是一笑,赵然又问:“这第二桩呢?”
  高衙内指了指野利怀德:“给他践行。”
  野利怀德向赵然道:“我跟兴庆府拖了大半年了,儿郎们也在石州整训得差不太多,是该拉上阵去历练历练了。再不走,家中大人也不答应。”
  赵然举杯和野利怀德对碰:“那就预祝小侯爷旗开得胜!”喝完后,问:“小侯爷何时启程?”
  野利怀德道:“三天后便即启程。直接赶赴东南监军司跟儿郎们汇合,然后再去白马山。”
  赵然叹了口气:“成某也打算近日回大明一趟,毕竟出来一年多了,想回去看看家人。”
  野利怀德问道:“要不要这次跟我一起?”
  赵然摇了摇头:“小侯爷走得太急了,我还需些时间准备。对了,衙内、梁三哥还有小侯爷需要什么大明的物件,开个单子给我,我给各位捎回来。还有翠娘,喜欢什么胭脂水粉,尽管告诉我。”
  众人都嘻嘻哈哈道了谢。
  酒宴喝到一半,翠娘出去了片刻,将一位抱着琵琶的盛装女娘带了进来,向赵然道:“这就是酒楼新进的红牌春娘,她本在燕回楼卖唱,是我偶然发现,将她请了过来,结果来了就一鸣惊人!”
  梁兴夏赞道:“还是翠娘眼光好,善于发现璞玉。”
  翠娘得意道:“春娘不仅貌美,琵琶也弹得极佳,品行更是淑良。成东家或许不知,春娘是从大明一路艰辛过来的,带着年迈的老父,拖着个傻弟弟,全靠她一力操持,当真是不容易啊。”
  野利怀德问道:“春娘如此可怜可亲,上次跟你说的事怎么样了?她家老父和弟弟都安置妥当了?”
  翠娘忙道:“小侯爷放心就是,你看中的人,我哪儿有不尽心的。院子也给他们租下了,她老父也安排了乐师的活计,她那傻弟弟,一切都妥妥帖帖。”
  春娘向赵然轻轻一个万福:“见过成东家。”又向几人分别致谢:“谢过翠娘,谢过侯爷,谢过衙内,谢过梁东家。”那股子柔媚劲儿,瞬间就透满了整座包房。
  野利怀德哈哈一笑:“春娘,来,坐我身边。”
  翠娘向她和颜悦色道:“能让小侯爷看上眼,春娘你当真好福气!小侯爷过些日子就要领军上阵杀敌去了,春娘快给小侯爷弹奏一曲,以壮行色。”
  春娘欠身坐下,四顾一扫,眼波荡漾之中,看得高衙内哈哈大笑,看得梁兴夏咽了咽唾沫,看得野利怀德目瞪口呆,看得赵然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
  春娘调弦挥手,一曲将军令便从琵琶上流淌了出来,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只有赵然心思不在曲子上,他在一旁拽了拽野利怀德:“小侯爷……小侯爷……小侯爷!”
  野利怀德把头转过来,愣道:“怎么?”
  赵然道:“我刚才想了想,还是与小侯爷同行吧。成某离家一年多,思念得紧,想要早些回去看看了……”
第七卷
第一章
回明
  嘉靖十九年正月,大队大队的骑军沿着临夏故道向南而行,军容整肃,战马嘶鸣。天野尽头,除了荒丘,还是荒丘。七天前的那场大雪还未化尽,一团团积雪残留在泛黄枯萎的草甸上,平添了几许冷意。
  自打在东南监军司驻地临兆府汇合了野利家的骑兵后,新成安便一直缩在成记商铺的驮队中,不太敢轻易抛头露面,小心谨慎的扮演着商铺伙计的角色。有几次赵然过来找他,都被他以眼神赶走。
  初时赵然还很奇怪,寻了机会硬拉着他探问究竟,新成安忐忑不安道:“这么多夏军就在身边,咱们不应该小心一些么?你没看见野利家随军的这十多位供奉门客?一多半修为都要比咱们高,若是暴露了,怕是想死都来不及!”
  赵然宽慰他:“你大大方方的行事好不好?没因没由的,谁会来找你的麻烦?你自家不跳出来和人比试斗法,不施展道术神通,谁看得出来?”
  新成安仍是摇头:“总是心里莫名的发慌……唉,不瞒你说,如今我是真的后悔了,早知道你在兴庆把局面闹得那么大,我就不应该接这趟任务。原本以为轻轻松松,谁想居然那么复杂,现在竟然还身处夏军之中。你说你当初结识那么多夏国权贵、佛门高僧做什么,这个真不是开玩笑的,风险太大!俗语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现在就担心,万一有什么事,别人问起来我却无法回答,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赵然问:“要不你干脆别回兴庆了,等东方出关了再议?”
  新成安道:“那会死的更惨……算了,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一切为了道门。”
  赵然安慰道:“那就过段时间再回去,多采买些货物,拖久一点。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一点风险都没有,那也不叫什么暗桩了。”
  新成安一脸郁闷:“如今说这些都是无用,只望别半中间出什么幺蛾子。总之咱们可是说好的,之前也留了传讯飞符,你可一定要帮我,东方那家伙跑去闭关了,现在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你!”
  赵然道:“放心吧,有什么疑难之处,到时尽管问我。你将来自己在兴庆也小心一些,少说少做。但是要关注天龙院的性真和尚,此人很重要,从他嘴里,你可以知道很多消息。”
  新成安道:“借着这次回大明,我先呆上几个月再说,有这么段时间缓冲,或许能让我后面的日子顺利些,不要被人看破。最好东方闭关能赶紧出来,我好让他换人。”
  随着大军不断南下,路上见到后撤的伤兵和受伤的佛门修士也越来越多,都说这几日明军猛攻白马山,东南监军司快有些撑不住了,不停催要援军。野利怀德连日军议,愈发没时间顾及成记商铺这些人,赵然乐得如此,就躲在野利家的骑兵中,避过一切麻烦,悠悠然然离明夏边界越来越近。
  从兴庆出发,到临兆府汇合骑军,再度抵达葫芦隘,这一路行了十天。葫芦隘是两国交界处夏军控制的关隘,赵然对这里非常熟悉,来了好几次。
  自打去年从这里进入夏境后,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一年多,驻守关隘的仍旧是那位李光宪,军职也依然是东南监军司都巡检使。这位李都司见了野利怀德,整个身子都恨不得矮下去三分,当真是曲意巴结、百般讨好。
  除了恭维野利怀德之外,对野利家小侯爷的好朋友———成东家,自然也是恭敬的很,晚上摆酒接风的时候,更是把赵然的席位摆到了自家前头。一口一个成东家,不停介上来劝酒,和当年赵然过关时的那副勒索嘴脸完全变了个样,赵然都以为这位是不是把自己忘了。
  但很显然,这位其实并没有忘记,反而主动提及:“去年成东家过关的时候,我就看着富贵气,果然在兴庆做下好大局面,这一年成记商铺从我葫芦隘口入夏,一次次我都看在眼里,当真是越来越兴盛。过去我还提着心,怕成记商铺有什么犯禁的夹带,如今既然有野利侯爷作保,那今后贵铺的一切往来全都放行!”
  这位李都司的意思很明确了,今后成记商铺再从葫芦隘口过关,统统不再收取关费,你们放心通过就是。
  赵然自然不会当真就一个铜子都不给,李都司的做派其实是表明以后过卡绝不为难之意,这也就足够了,至于个人的好处,该给的还是要给。
  宾主尽欢,一夜无话,第二天天明的时候,野利怀德就率军向着白马山方向而去,赵然则领着成记商铺的驮队,由明军控制中的葫芦驿入了境。驻守葫芦驿的明军军官同样没有为难驮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吃了成记商铺的孝敬,挥挥手放行了事。
  别看明夏相争六百多年,但边境互市其实从没断过。两国物产差别较大,大明多的是绸缎布帛、瓷器生漆、茶砖食盐等等,夏国则盛产药材、牛羊、皮毛之类,双方互补性非常强。所以哪怕是战时,只要不是正好处于战场之内,依旧有络绎不绝的商队来来往往,也算是两国战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当然,明朝的铁器,夏国的战马,这些货物想要出境都比较困难,就算成记商铺也很少夹带这类物资。
  从葫芦驿入境后,成记商铺驮队要继续南下前往成都府,那里有“成”记商铺的大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