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874

  “怎么?”
  “龙虎山正一阁来了位仙师,找到君山庙去了!你猜他干嘛去了?”
  “有话快说!卖什么关子?”刘致广不悦道。
  “那位仙师去找赵致然寻仇,就在君山庙前和赵致然馆阁里的一位师兄打了起来!听说打得相当惨烈!”
  “龙虎山来的?赵致然那边是不是败了?”
  “你可真真想不到,龙虎山来的败了!”
  刘致广一听就立刻笑了:“败的好!董致坤是不是特别不舒服?哈哈……”
  陈致中摇头:“董师兄很高兴……”
  刘致广一怔:“这是为何?”
  “董师兄的意思是,这下子赵致然和龙虎山结了仇,今后绝对没什么好果子吃。”
  刘致广思索片刻,不得不叹着气点头:“的确如此。”
  陈致中道:“赵然上回托我办事,要把他庙里的关二转为受牒道士,还有几个人要入庙为火工居士,师兄知道的,这事我也做不了主,只能报给董师兄知晓。董师兄说,赵致然没几天好日子过了,让我驳了他的求告。师兄你跟赵然感情最笃,回头帮我解释解释,不是我不尽心,劝都劝了董师兄好几回,奈何董师兄铁了心……唉……让赵致然再另寻他途吧。”
  刘致广顿时有些侧目,暗道这厮墙头草的性子怎么转了?明明知道局面对赵致然不利,还跑过来表明心迹,莫非以前看错了他?当下缓缓点头:“那就多谢师弟了,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回头帮你跟他说说……你那边有什么事情也尽量帮着打听打听。”
  陈致中道:“这是自然,咱们都是经堂里出来的,不向着赵师弟还能向着谁?那,我就先走了。”
第三十七章
东线贯通
  望着离去的陈致中背影,刘致广很是迷惑,其实不单他看不懂,放到别人眼中一样看不懂。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不同的,蒋致恒掌握的情况要少很多,看到的是赵然在斗法中占了上风,所以他忧心忡忡;董致坤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他看到的是他内心中最希望看到的——赵然和龙虎山正一阁结了仇,所以他满心欢喜;而陈致中看到的,是赵然往来俱为仙师,说明他彻底在馆阁这等修行之地站稳了脚跟,已经身处自己这等凡俗之人难以企及的层次,所以赶紧跑来示好,以为将来预留余地。
  无极院驳回君山庙所请的回复和高功刘致广的私信,几乎同时送到了赵然的手中,赵然迅速浏览一遍,心里明白,通过正常渠道和程序为手下几人解决身份问题的办法是行不通了。
  赵然思考片刻,还是没有将宋雄招来,决定暂时让董致坤继续帮他站住监院这个坑。
  抛开这些烦心的事情,赵然将桌上的各种吃食交代给师兄骆致清。
  “这是朱火灵果做的酥饼,师兄累了可以吃两块,口感不错,还能弥补法力不足……”
  “这是油炸的天芸豆,是不是很香?受了内伤就嚼几颗……”
  “师兄还记得不?答对了!哈哈,凤香三茶糕,我让人去玉皇阁捎回来的,记得师兄爱吃这一口……”
  收拾完毕,骆致清道了句:“师弟,我走了。”
  赵然担心的叮嘱道:“师兄,千万别拼命,扛不住就果断认输,没什么好丢人的!”
  骆致清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君山庙。
  一众仙子、山君、大师、居士簇拥在赵然身旁,一起送别骆致清。见这几位“依依不舍”的样子,赵然冷笑道:“看来几位对我师兄还是很关切的嘛?”
  蟾宫仙子;“骆道长是位高人,很高的高人,本仙子会思念他的。”
  白山君:“啾啾,原来骆道长那么爱吃,早知道多送他一些好吃的果子。”
  五色大师:“小道士,骆道长应该不会再来……还会不会再回来?”
  青田居士:“俺老牛想起一句话,那什么潇潇兮兮,壮士一去不复还……”
  赵然伸手在牛头上弹了个爆栗子:“我叫你不复还,叫你不复还!”又怒道:“你们几个,谁出的馊主意?嗯?大青山是那么好玩的地方吗?青山之主啊,以为我不知道吗?证道,证道,这道是那么好证的吗。以后别跟我提这两个字!谁再提我跟谁急!”
  老牛嘀咕道:“骆道长想去的嘛,又不是我们赶他走的,他这么一走,俺老牛还真有几分舍不得。”
  蟾宫仙子等人齐齐点头,表示深有同感。
  赵然道:“好啊,诸位如此情深意切,要不我把师兄请回了再多住几天?”
  话音未落,这几位忽然间就散了,赵然进了后园一看,白山君再度踏入灵泉水潭中梳洗羽翎,五色大师陪在旁边不停巴结,青田居士竖起两只前蹄,正在给趴于亭中的蟾宫仙子捶背。
  忽听“昂”的一声,癞毛老驴不知从哪个鸡脚旮旯冲了出来,来到白山君跟前伏低做小……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一个月前的样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八月中旬,在赵然的殚精竭虑下,君山东线工程终于顺利收尾,由君山至青口集的道路全线贯通。
  基于对宣传方面的高度重视,君山庙在修路的过程中,就一路不停的发动和宣讲着修路的意义。一方面在各村各寨张贴宣传标语,让“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砍树”等口号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发放饭菜的方式,沿路征集民壮参与,所以这条路的贯通,已经是整个君山到青口集方向数千百姓翘首以盼的大事。
  赵然又刻意结交了青口集的诸多商户土豪,提前约定了相互之间采购的协议,所以东线贯通的第二天,就有青口集早已等待多日的商队来到了君山,带来的大车上满载着布匹、食盐、瓷具、笔墨纸砚等君山百姓急缺的货物。
  赵然感受到功德力爆增,比原先预计的要多得多,几乎翻了一倍!现在看来,这条路的修通,不仅仅是沿路的村落百姓感激赵然,连青口集的百姓也进入了向赵然缴纳功德力的序列中。
  铺路架桥,果然是自古以来最显政绩的工程,明摆着是大功德啊。
  在近期暴增的功徳中,他敏锐的感知到几丝与众不同的功德力。这几丝功德力又厚又实,如果以转化的利用率来看,几乎相当于普通功德力的十倍!
  赵然仔细思索之后,猛然醒悟过来,忍不住大笑。他本待给老师江腾鹤发一封飞符问问,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没有骚扰自家老师。
  修行中人随着修为的不断提升,对自己修行状态的感知会越来越敏锐,虽说无法量化,但就是能够体察入微。
  赵然目前是羽士境修士,在修炼上处于炼化精炁的阶段,也就是道家炼精化气中的炼精一步的后半部分——道士境破关入羽士境为何成功率很大,就是因为道士和羽士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分别,都是在炼精。
  等到赵然炼化出来的精炁填充满整个气海,就可以着手破关,也就是将气海内的精炁炼化压缩为混沌状的浓稠之气,这种混沌状的浓稠之气,又称为先天之气,具备产生神识的可能性,将来的金丹、元神、元婴种种,均由此而来。
  赵然在夏国的一年多里从未停止过修炼,依靠君山百姓源源不断的功德力,他炼化出来的精炁当时就已经占据了整个气海的四分之一还要多。按照这个进度,原本预计将在羽士境修炼四年左右,然后寻觅机会破境。
  但是赵然在夏国的不停的反复折腾,竟让他折腾出了到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大的机缘,获得了生生转轮法,将自家根骨一举矫正,每天炼化的精元直接翻了一倍。再加上这次开通西北线和东线两条道路提升的功德力收获,他已经模糊的触摸到了羽士境圆满的那道门槛。
  再有三个月,最迟年底,他就可以准备破境入黄冠了!
  三年道士、两年多羽士,这个速度快不快?想起来,赵然都忍不住有些小激动。爷似乎比那些天才人物也差不太多了吧!
第三十八章
来自兴庆的消息
  马上就要进入九月,征募筑路的数千君山百姓已经陆续返回各个村落,稍事休息几天,便又守在了农田地头间,开始准备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晚稻的收割。
  这种特殊时期,赵然也不敢再折腾了,放手让金久等人去检查和督促秋收的各项事务。
  他自己则宅在了君山庙里,每天抽出一盏茶的时间炼化精炁,花一个时辰修炼九天玄龙大禁术,再花两个时辰研究制器、炼符、布阵之类的典籍道书,最后用一个时辰练习自家的飞剑——这是受了骆师兄刺激的结果,赵然在君山庙前观战后,忽然觉得飞剑真是太帅了。
  剩下的时间,或者跟几位灵妖打屁聊天,给他们做点好吃的,顺便从白山君翅膀中骗些打赏,或者干脆就到各村各家走访慰问一下,随手散些米钱肉果,治疗些小病小伤努力提升自家的功德。
  当然,赵然也未曾停止过自己对君山地区下一步发展的思考。修筑西北线和东线两条路,因为有几位灵妖充作免费劳动力,总计粍银不过区区四千多两,不计欠条的话,他现在手握二十余万可以随时动用的银子,不说富可敌国,至少也称得上富可敌省了,要做什么事情做不成?恐怕一省布政使司能够随时动用的银子也就那么多了吧。
  君山地区,大有可为啊!不过现在都不是谈这些的时候罢了。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想想怎么尽快把修为突破至黄冠境。
  九月底,君山的秋收胜利完成,两万多亩农田产稻谷十三万石,平均亩产六石!如此高的产量,与这个世界的灵力充沛有关,同样离不开君山庙大力建设的水渠灌溉工程、农家堆粪场,更离不开君山百姓在对未来美好生活期望下激发的劳动热情。
  今年是赵然承包君山地区的第四年,按照当初与农户们的授田约定,这也是农户们纳粮的第一年。为此,金久早于去年冬天便在君山庙东北,紧靠小君山的一段山崖下兴建大丰仓。大丰仓占地三亩,有仓房六十间,储满后可存稻谷两万多石。
  赵然在君山实行的是“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一个君山庙,不仅履行道庙本职,还要代行县衙的大部分职能,而人员仅有两个道士、两个火工居士、三个什么也不是的“临时工”,这么点人手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赵然采用的是委托服务形式,将部分职责委托岀去,比如将大丰仓委托给金记米铺代管。金记米铺的金老板六年前便投靠了赵然,从此开始了发家之路。如今的金老板名下除了米铺之外,还有布庄、典当行、茶庄等,他本人也在谷阳县远近闻名。
  金记米铺接手大丰仓后,每年可享受一成的损耗作为收益。无论金记米铺怎么运作,每年的粮食库存必须达到入仓时的九成,且都必须为三年内收获的新粮。
  大丰收之后,各家将今年的农税上缴大丰仓,金记米铺忙碌了近十天,共收缴稻谷五千石,合每亩纳粮两斗。明年的纳粮数为三斗,等到十年期满,每亩纳粮将达到八斗。君山庙也将正式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也是从今年开始,君山庙的粮食出产终于扺平了上缴县里的农税,君山庙小集团在农业一块上做到了收支平衡,不用再贴钱购粮上交县衙了,赵然和县衙订的承包合同将从明年开始真正盈利。
  同时,金记米铺按照当年每斗三十钱的市价,敞开收购农户手中的余粮,得粮两万石,将大丰仓塞得满满当当。
  秋收完成之后,君山百姓自发的在君山庙前举办了庆祝丰收的盛大活动,上香敬献,祈告来年风调雨顺。作为君山百姓生活美满奔向小康的领路人,赵庙祝再次收获大把功德,修为又进一大步。
  赵然苦修精炁的时候,忽然收到了一张飞符,打开一看忍不住乐了。原来是身在夏国兴庆府的新成安发来的。
  新成安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翠鸣山庄已经全部竣工,所有装饰器具也都宣告完善,天马台寺的僧人们即将进驻别院,天马制药坊和药园也准备启用。启用典礼就在明天,届时,除了天马台寺僧众外,将有各方来客数百人齐聚翠鸣山。
  而作为金波会所的创办者,天马药业的大股东之一,各方一致要求“成东家”现场致词,简直推都推不掉。新成安都快哭了,想死的心都有,联络上线东方礼又没有回音。他问赵然,能不能逃跑……
  这属于赵然折腾过度带来的后遗症,赵然需要为此负一定责任。
  思索良久,赵然给新成安回信,把自己暗桩一年的重要经验告诉新成安,那就是两个字:稳住!
  赵然告诉他,自己通过实践早已证明,只要保持镇静不心虚,就不会有佛门高僧以神通察看你,所以虽说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露面,但迫不得已露了面也不用害怕,大大方方去就是了。
  过了一会儿,新成安很快又发了飞符,询问万一被发现怎么办?
  怎么办?赵然回信:继续保持淡定,有钱难买爷乐意,买个法器面具带着玩,犯了哪条王法,触了哪条佛门戒律?
  新成安回信:对啊,你说的很有道理。那我在明天的典礼上怎么说,说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