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874

  新成安也许从来没有过当众作“重要讲话”的经历,但对赵然而言,简直是家常便饭。赵然随随便便提笔就草拟了一份当众讲话的通稿。之所以称为通稿,表明其具备通常格式、通用内容,改一改里面的具体事项即可,基本上放之四海皆准。
  首先以祝贺开头,祝贺翠鸣山庄落成,祝贺天马制药坊峻工。
  然后表示感谢,感谢佛祖、感谢太后、感谢皇上、感谢各位股东吧拉吧拉,能想到的都感谢一遍。
  其次讲讲重要意义,比如对制药产量的提升,对夏国百姓身体健康的改善等等。
  最后表达祝愿和期望……
  写好后,赵然发给新成安。新成安回信:你厉害!
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
  赵然挑了挑眉,咦?就为了发三个字浪费一张飞符?算了算时间,新成安从大明返回兴庆,恐怕也才三四个月吧?这么短的时间,其浪费的做派似乎有向蓉娘看齐的趋势,说明他现在的生活习惯开始趋于奢靡了啊。
  赵然略有些心疼,这可都是自己创出来的家业啊!本想敲打敲打新成安,犹豫片刻后还是放弃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其责,不操那份闲心!
  想起蓉娘,赵然忍不住又发了个飞符过去:死哪儿去了?
  过了一会儿,居然收到了蓉娘的回信:哎呦,你老人家消失了那么久,居然还想得起本姑娘。
  赵然回复:想你回来干活,没见都秋收了吗?
  蓉娘:收成如何?
  赵然:亩均近六石。
  蓉娘:凑合。等本姑娘办完事过去视察。
  好吧,这丫头说话的口气越来越大,什么“凑合”、什么“视察”,话说自己当时教过她这些词么?时间太久了,还真不记得了……
  十月中的时候,赵然接到了一份来自孔县令的紧急公文,说是新任龙安府知府夏吉明日将扺达谷阳县,这是他上任以来的头一次出巡。本来这与赵然无关,君山地区地处偏僻,上峰出巡一般走不到君山,但这次情形有些不同,夏府尊指明要到君山看看。
  赵然捏着这份公文沉思起来。
  来到这方世界的七年里,龙安府一共历仼过三位知府。
  早先的周府尊算是半个熟人,赵然曾经参加过他举办的笔架山庄雅集,两人之间还有过几句交流。其后周府尊很快迁了川省布政使司参议、参政,如今做到了川西总督,总揽白马山战区军政,可谓官威显赫。
  继仼者是原来冯同知,此君的外甥冯灿曾与赵然竟争过受牒道士的位置,被赵然惊险淘汰。冯知府于今年六月离任归乡,当时孔县令还专门摆了一桌酒席,宴请了赵然、刘致广、董主薄和金县尉等人,以恣庆贺。按照孔县令的说法,头上这座大山压了他好几年,如今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说实话,龙安知府这座山头离赵然有些远,他是道门中人,君山庙属于道门体系,虽说如今主掌近万人的民生,但严格来说他和县衙只是承包土地的关系,君山百姓都是他的佃户。所以他对谁来出仼知府没有什么感触,有压力也是孔县令的压力,和他关系不大。
  但通过孔县令等人的口中,他还是听说了一些这位夏知府的情况。
  夏吉,江西广信府人士,嘉靖元年乙卯科进士出身,先于户部观政,后授户部主事。嘉靖十年除钱塘县令,后迁杭州府推官。前年七月,调成都府同知,今年六月出任龙安知府。
  听闻此君与当今内阁首辅夏言为同族,任钱塘令时主持修筑堤坝、劝课农桑,颇有政声。在推官任上倒是没什么政绩,似乎还与同僚相处不洽,结果被远远打发到了川省为官。
  这么一位川省官场的大人物,到任以后四个月没有出门,一出动就跑我君山来,这是要做什么?
  赵然倒是想找个人来问问,但想了半天,也没想起能问谁。总督周峼是问不着的,剩下的孔县令这帮人他们自己也不清楚,问了也是白问。忽然想起来,知府到县出巡,告知自己的居然是县衙而非道院,可见无极院和自己的关系有多恶劣。
  知府夏言是傍晚时分扺达的谷阳县,当睌宿于县城,第二天早上登了无极院的山门,祭拜了三清,上了观云台看景,据说还赋诗一首。下午又回了县城,见了县中一干士绅乡宦,听说叙话到很晚。这些都是金县尉命人以快马送来的消息。
  赵然又等了一天,终于在第四天午后等到了夏知府。打老远,赵然带着金久等人就看见了知府车驾,后面紧跟着无极院、谷阳县的车驾。孔县令早就转告过,这位夏知府吩咐,此行不排依仗、不扰地方,一切从简。
  车队走到近前停下,赵然上前稽首道:“贫道无极院君山庙祝赵致然,恭迎夏老大人。”
  有府衙的排役上前挑开车厢帘子,放下轿梯,夏知府便从车轿上缓步而下。这位知府四十来岁,又黑又瘦的脸上蓄着长须,若非身上这身知府常袍,乍看上去还以为是田间地头的老农。
  夏知府挪步近前,双手虚扶,让赵然站直身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点头道:“道长何必虚礼?听闻道长是馆阁中修行的仙师,不知传闻可真?”
  赵然道:“贫道拜在老师门下学习道法,至今已有三载。”
  夏知府叹息道:“真好机缘。似我等凡夫俗子,便只能望而心羡了。”又问:“既是入了修行,为何还在这里当庙祝?”
  赵然回答:“一则我之大道在于尘世,老师曾说让我在这俗世中体悟道心、感应天地;二则也是贫道自己看不过百姓吃苦,愿以绵薄之力助民脱难。倒让老大人见笑了。”
  夏知府摆手道:“不然,你之大道,我是赞同的。本官近年多研道藏,道言无为,非任事不为,乃大不为而小为,上不为而下为,治不为而乱为,所谓有道治国,无道修身耳。”
  赵然有些惊讶,这位夏知府还真是敢讲啊。不过他说的这些,等于从理论上来完善赵然的行为实践,对赵然的帮助相当大,无论如何也要表示严重赞同:“老大人说得是,道守虚中,调理阴阳,此乃道之有为。”
  夏知府呵呵一笑,转头冲身旁的无极院众人道:“在你们道门中人面前谈道,本官这是班门弄斧啊,还请诸位道长莫笑。”
  董致坤、蒋致恒、陈致中、刘致广等都陪着笑脸,纷纷道:“岂敢岂敢。”
  夏知府又道:“本官就任龙安府以来,查阅典籍簿册,发现谷阳县近年田亩、丁囗大增,好奇之下,向谷阳县请教,听说了君山这么个地方,便打算过来看看,还请道长为我解惑啊。”
  赵然也不推辞,引着夏知府一行进入君山。
第四十章
圆满
  整齐的农田,纵横交错的沟渠,崭新的村落,家家户户生起的炊烟,无不显示着君山地区蓬勃的生机;而百姓脸上的笑容,孩子们顽皮的打闹,则彰显了生活的美好幸福。
  看完这一切,夏知府不禁动容,又详细询问赵然做成这一切的原因。
  赵然毫不犹豫道:“自古田为根本,这一切都是因为土地。只有使耕者有其田,才能唤醒他们最大的劳作热情。可是农耕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农户赖以活命的生存基础非常薄弱,也许一次天灾、一次人祸就会令他们陷入困境,从而不得不变卖田地。只有让耕者具备应对困境的能力,他们才不会变卖土地,才能东山再起。而这正是我们应当去做的。”
  接着,赵然就介绍了自己在君山地区施行的三大政策,一是大兴水利,二是以每十户为单位建立互助组,三是运行慈善金制度。
  夏知府对第三项尤其感兴趣,于是赵然将慈善堂的李管事叫上来,向夏知府解释慈善金。慈善金的使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部分用于向遇到特殊困难的农户直接发放救济,向外来流民施舍粥饭等。另一部分则用来向需要借贷的农户发放低息贷款,农户于三年到五年内偿还。
  低息低到多少?夏知府问,虽然称谓不同,但他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青苗钱。
  李管事答道:“八厘。”
  夏知府听罢,沉吟良久,叹息道:“方法虽好,行起来难啊……”
  赵然承认:“一张白纸好作画,君山是张白纸。”
  他还没把自己垫支大笔慈善金和规模化使用灵妖劳动力的事情说出来,否则夏知府恐怕要加上一句“难上加难”了。
  夏知府在君山待了一天,吃了顿赵然特意准备的山蘑野菜后便去往江油县了。董致坤、孔县令等人也跟着离去。
  虽说夏知府此行对君山赞不绝口,但董致坤依旧没有找赵然缓和的意思,他的心思赵然早通过刘致广的信了解得比较透彻,无非就是认准自己得罪了龙虎山正一阁,必定没有好果子吃。至于夏知府表现出来对君山的看重——那又如何?哪怕知府也管不了道门内部,不是吗?
  十月底的时候,赵然在修炼中忽然有了一丝明悟,他开始感到气海内精炁的转化速度渐渐降了下来,有过一次破境经验的他明白,这是羽士境即将圆满的征兆。
  赵然开始挠头了,因为功德力修炼的大举提速,比他原先预计的提前了两年,以致于他的修行出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没有破境的功法!
  《先天功徳经》是在他升任无极院方堂方主的时候获得的,当时只有第一章,讲述了练精化气中的“炼精”这一阶段的功法,也就是说包含了道士境和羽士境这两个境界的修行方法。可是现在羽士境即将圆满,下一步如何将精炁凝化为丹胎呢?
  第一章里没有!
  赵然这些天仔细翻看华云馆传授的《上清诀》,这门大路货性质的道家功法中的确记载了各阶段破境的方法,但那是吸纳天地灵气为基础的功法,和以功德力为法力根源的功德修炼体系完全不一样,如果赵然强行按照那套办法来破境,恐怕有很大机率身死道消。
  赵然不死心,花了三天时间向大师兄魏致真请教,飞符都不知发出去多少,最终结果让他深感沮丧——大师兄肚子里的所有破境功法,差不多都和《上清诀》大同小异,压根儿无法使用在他身上。
  大师兄在详细传授了他破境功法后表示,对于赵然可谓一日千里的修行进度,他和余致川都在替赵然高兴,望他早日破境后再回华云馆,到时候师兄弟聚在一起好好切磋切磋云云。大师兄还建议赵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回华云山问心崖闭关,那处所在是华云馆中低阶弟子冲境的好所在。
  殊不知此刻的赵然头发都要被自己扯光了。
  现在的处境已经相当眀确了,想要破境入黄冠就必须拿到《先天功德经》的第二章,而要想拿到第二章,还是要向上爬。
  在无极院之中,君山庙祝和八大执事是同一级别,再往上,就剩三都以及监院或方丈了,其中三都相比而言要低半级。
  要不要把董致坤拉下马呢?赵然沉思片刻,还是放弃了,现在把董致坤拉下马,他能保证自己坐上监院的位置么?从履历上看,实在是难上加难,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他既没有出任过巡照、知客、高功这三大要职的履历,更与无极院同僚们不相往来数年,想要在公推大议事中获得认可,近乎天方夜谭。更何况西真武宫的方丈和监院都跟他有过节,他连参加公推的提名都拿不到!
  方丈和监院需要公推,三都却不需要公推,那么能否坐上三都的位置呢?
  无极院的罗都管于上个月去世了,尽管当时君山地区正忙着秋收,赵然还是回去了一趟,参加了罗都管的祭奠礼。
  因此,无极院的三都之中,都管的位置空了下来,赵然当然想坐上去,但他深知难度同样很大,在整个龙安府的道门中,他的升迁也许是最难的。开玩笑,县里道院的一把手、府里道宫的一二把手都视他如宼仇,没把他从庙祝任上弄下来就算不错了,还想着要升迁?做梦去吧!
  深思的结果是,赵然打算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看看有没有机会到别的府去抓个三都的位子。
  当然,赵然现在已经算是资质根骨俱佳之辈,实在迫不得已,他还有最终的后备选择——自废修为,重新修炼其他功法,从此不受道职升迁的影响。但这么做代价太大,相当于损失了过去五年的修炼时光,不到万不得已,他不准备这么干。
  赵然要出远门,来到后园特意宣布此事。说实话,这几位灵妖到君山后的几个月里,表现还算可圈可点,不仅干了很多重活,平时也没有滋扰百姓,驱使起来可谓得心应手。但那是因为有自己一直在旁监督,时不时叮嘱提醒,如果这几位在自己出远门的时候莫名其妙任性几回,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这是他不太放心的原因。
  按他的想法,自己一提要走,这几位应该也就散了,各自回山该干嘛干嘛,可情况有些出乎意料,白山君竟然没有要走的意思。
  “小道士你该玩儿就去玩儿你的,这个洞府我们会帮你看好的,不用担心,有再来寻仇捣乱的我们都帮你打发了,你就安心去吧。自己路上多留神,遇到危险赶紧跑,別逞强跟人斗法,你不是你师兄。”如今,张老道的茅屋已经彻底被白山君占据了,它整个身子蜷在里面,露出长长的鸟喙,懒洋洋的冲赵然反叮嘱。
  这是什么情况?赵然有些看不懂:“山君,我离开后可没人给你做鱼吃了……”
  白山君漫不经心道:“啾啾,你回来再做吧,我现在也没心情吃鱼了,这灵泉潭子挺好的,每天在这洞府里睡个觉,醒了就跟池子里泡一会儿,比什么都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