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874

  大道上的每一步,都耽搁不起,他已经在羽士境停步不前了整整两个多月,这已经很久了。
  就见宋致元笑眯眯的望着自己,赵然若有所悟:宋师兄这笑容很诡异啊,莫非还有后情?
  “能不能换一个?呃……师弟我还是比较喜欢务实的,当静主过于务虚了,不能一展胸中抱负啊。”赵然试探着问道。
  宋致元摇摇头:“不能。”
  赵然很委屈:“为何不能?这么尊贵的道职,留给更需要他的人,不是很好吗?红原三部的庙祝是不是都定好人选了?监院师兄可以去问问那几个定好的人选,我拿经堂静主跟他们换,看他们乐意不乐意。”
  宋致元板着脸道:“胡说,这还能换来换去的?”
  赵然分辨道:“我就是那么一比方,什么人合适什么位置,上头心里没点数吗?”
  宋致元道:“人家就觉得你干经堂静主非常合适,觉得你功课扎实、经义纯熟,还时常有奇思妙想。之前还到处赞扬你的策论功底,自承比你不如。”
  赵然被这一通夸,有点不好意思:“原来前几天那么多人跑来问我策论,是上头表扬的啊,我还说呢……谁啊这是?是赵都管还是岳同署?还是李监院?师兄帮我向他们分说一二,师弟我没那么大才华……”
  “是景致摩。”
  “谁?”赵然顿时目瞪口呆。
  宋致元微笑不语,两人就这么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良久,赵然眨巴眨巴眼睛:“师兄,别跟我开玩笑啊,师弟我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
  “没开玩笑,的确是景致摩,你去松藩道宫任经堂静主一事,也是他举荐的。”
  “师兄……你觉得,他有那么伟大吗?”
  “不然呢?如何解释?”
  “是不是定了,由他出任松藩道宫的监院?”
  “我听赵老都管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这样。”
  “这么一来我就懂了……我很看好你,我提拔你,来,在我眼皮子底下乖乖做事,看我怎么收拾你!收拾完你你还不能到处去嚷嚷——众所皆知,我一直看好你,可惜你自己不争气!”
  宋致元乐了:“你想多了吧?”
  赵然叫冤:“师兄你还笑?啊?还笑?不信你试试,回复李监院,就说我赵致然自认无德无才,景致摩的举荐我当不起,我哪儿也不去,大不了我上辞道书,咱们看看他会怎么办,好不好?”
  宋致元一笑,点头道:“好,我去回复赵老都管。”
  “这事儿是赵老都管向师兄转达的?”
  “是,就在刚才,跟我说完后便来找你了。”
  原来不是李监院,是赵老都管,那就还有缓和的余地,赵然忙纠正道:“等等,师兄别说辞道书的事情了,就说我哪儿也不去,我乖乖当我的小庙祝。”
  宋致元答应着,起身出去。
  赵然不放心,又追出来喊了一句:“师兄,记得千万别提辞道书的事啊,就当我没说过。”
  宋致元冲身后摆摆手:“我省得!”
第七十三章
名单
  宋致元很快就将赵然的答复告诉了赵云楼,赵云楼便原话告知了李云河。
  李云河笑道:“我听宋致元说过,赵然是个官迷,官迷无所谓,愿意做事就好。但他宁愿放弃晋升道职的机会,也不愿意在景致摩手下做事,这说明什么?”
  赵云楼道:“两个人之间的仇隙,根本没有化解的可能。”
  李云河又道:“既然如此,师弟,你说世上真有那么大公无私的人吗?”
  赵云楼摇头:“我没见过。”
  李云河点点头道:“赵致然虽然是个官迷,但至少知道进退,算得上聪明。景致摩想要赵然去松藩,赵然不想去,那就让景致摩换人吧。”
  身为一省道门的最高领袖,李云河的目光始终聚焦在重大事务之上,不喜欢、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消耗在猜疑人心上头。
  在他看来,用松藩地区的归属来交换一个省观级别的三都,委任景致摩主持松藩的布道事务,也并非不可接受,只要景致摩迅速到位,把该做的事情赶紧做起来,其他都好说。
  景致摩和一个小小的庙祝之间的恩怨,并不在他的关注视线之中。
  一个道宫经堂静主而已,赵致然不想去,景致摩应该心里有数了,再动别的脑筋,非智者所为,川省那么多道士,景致摩可以再去挑一个,这件事就当过去了。
  至于赵致然,回头还是按原计划安排就好。
  按照总观的要求,李云河很快就召集岳腾中、赵云楼和周峼,再次议决松藩地区的人选问题。
  对道门的重要人事任命上,周峼插不上嘴,他的出席,更多的是代表川西总督府“意思意思”,表示到场了。
  景致摩是岳腾中提议的,李云河在没有更好人选的情况下让步接受了,赵云楼虽然心里还是不舒服,但也没有公然反对,这项任命便算通过了。
  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走流程的事情。一省“三都”级别的道职,应当先交留守在玄元观的另外两位“三都”点头认可,然后提请总观同意,这就算是正式人选的提名。
  按照道门的“公推”议程,景致摩经过松藩道宫的公推之后,就可以正式“升座”。
  松藩道宫的公推,应由松藩道宫所有受牒道士,以及松藩地区各县道院的方丈、监院一起参与。但这座道宫目前尚不存在,连道宫的名字都没有,自然没法公推。
  但这个问题也好办。上书总观的时候,把情况说明一下,让在场参与大议事的所有道士,一起来个投票公推就行了。
  景致摩的提任文书很快就以飞符发往青城山,玄元观的两位“三都”签名之后,一并报送总观。
  总观那边回复得也非常快捷,仅仅三天时间,便同意景致摩为松藩道宫的监院人选,让玄元观尽快完成公推仪式,可谓极其高效。
  同时,总观宣布,川西道门提调署于即日撤销,相关人员各自返回本地,令岳腾中为公推仪式的监度师,待公推完成、监院升座之后返回总观。
  诸事底定,李云河正式和景致摩进行谈话,听取他对松藩地区道门各处道职的人选安排意见,同时还要确立松藩道宫以及四座道院的正式名称。
  因为属于道门的内部事务,周峼没有到场,只有赵云楼和岳腾中作陪。严格意义上,随着提调署的裁撤,岳腾中已经没有发言权了,但他作为接下来召开的公推仪式的监度师,李云河还是将他请了过来,一起参详。
  景致摩进到内书房,很恭敬的向在座的三位打了招呼。再过几天,一俟公推仪式完成,正式“升座”之后,他便是与岳腾中和赵云楼一个级别的“大佬”了,仅比李云河低半格。所以在座的三人对他都很客气,纷纷起身和他互相致意。
  都坐下后,赵云楼先开口道:“致摩,没想到当年那个跟在张师弟身后的年轻人,如今竟然到了这个地步,真是不易啊。”
  景致摩谦逊道:“还要等公推之后才作得数。”
  岳腾中开玩笑道:“那有什么区别?走个过场而已。”
  赵云楼感慨道:“全川省第一个致字辈的省观级高道,见到了你,这才感到自己老了。”
  岳腾中补充道:“算上整个大明,你也是排进了前三,的确不容易。”
  景致摩道:“这是各位长辈的提携和错爱,致摩一定努力,不负各位长辈的厚望。”
  李云河道:“好了,客气话不说了,咱们说正题。松藩地区一宫四院,我们几个拟了一份名目,你看看有什么意见?”
  景致摩接过来迅速扫视一眼,念道:“天鹤宫,好名字。飞龙院、龟寿院、灵蛇院、白马院……唔,别具一格、简明易懂,对当地蕃民来说,也比较形象、威武,容易为人接受。我没有意见。”
  李云河道:“那就这么定了,你回头再报一份红原三座道庙的名字上来。”
  接下来,就是天鹤宫八大执事、三都的人选,其中三都由玄元观定夺,八大执事报备审核即可。这些人构成了天鹤宫的框架。
  天鹤宫的方丈,则没有提及,景致摩不希望有人和他在松藩并驾齐驱——哪怕只是名义上的,玄元观更想把此事压一压,将来再寻机把这个道职拿到手上。
  然后是四座道院监院的名单,这份名单同样只是报备,属于景致摩的权责范围。其中,赵致星赫然在列,被拟任为驻永镇的灵蛇院监院。
  最受人关注的红原特区白马院的方丈一职,则由曾经平息过苗部叛乱的安悦县太乙院监院曾致礼出任。
  景致摩显然做足了功课才来的,报送的人选很恰当,不仅有能力,而且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显示出很高的大局观。几人商量了一会儿,只是调整了一个三都和一个典造之后,便全盘同意了这份方案。
  议事进行到这里,李云河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道:“辛苦了十天,终于完成了这桩大事,从此以后,松藩天鹤宫便是川省道门正式一员了。”
  几人说笑了一阵,景致摩又道:“监院,我还想请调几个人去松藩听用。一个是黎州的兰致合,我打算让他去龙白部当庙祝,一个是龙安府的赵致然,我想让他去天鹤宫经堂任静主,还有一个……”
  赵云楼脸色瞬间就垮了下来,道:“致摩,我前日不是跟你说了么?赵致然请辞你天鹤宫静主一职,他不想去。”
第七十四章
官话的威力
  见赵云楼黑着脸,景致摩脸上却仍旧挂着恭敬的微笑:“老都管上次和我说过以后,我也考虑了很久,总觉得以他之才,不去做这个位置实在是太过可惜。”
  赵云楼很想发火,但还是忍住了,道:“我已经跟你说过,他不想去,没有强迫他去的道理。”
  景致摩不紧不慢道:“以我看来,都是为道门、为大明做事,去天鹤宫为静主,比他在君山当庙祝应该强上不少吧?为何他不去呢?莫非是惧险畏难?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以为,此人能力虽强,但品行却是很不堪了,我想他也不会是这样的人吧?”
  赵云楼道:“惧险畏难?你知不知道,他过去一年在哪里?玉皇阁调派他到白马山参战,整整去了一年,你说他畏难不畏难?”
  景致摩道:“即如此,他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