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874

  陈善道向他问话:“陈洪,有话问你,你老实回答,不可稍有隐瞒。”
  陈洪叩首:“奴婢不敢。”
  “今年自三月以来,陛下上过几次朝?”
  “三月上朝五次,四月两次,本月尚未上朝。”
  “这是为何?”
  “陛下侍奉兴王灵位前,整日哭泣不止,心伤神损,上不得朝。”
  “皇帝还说些什么?”
  “陛下常说,吾父子不得获全,此大不孝也,如何有面目生于天地之间。”
  “还有呢?”
  “陛下还说,母亲相隔千里,二十年未得一见,人生之痛,莫不于此。”
  “皇帝想见兴王妃?”
  “是。陛下想念兴王妃,欲迎王妃入宫奉养之,奈何名位不正,故此想追谥兴王为皇考,加兴王妃为太后,由是便可名正言顺了。”
  雷霄阁真人许云璈忽问:“陈洪,原内官监李芳呢?”
  陈洪迟疑片刻,道:“因冲撞了陛下,已于去年下狱处决了。”
  许云璈点了点头,没再多问。陈善道问堂上诸位真师:“各位道友还有想问的么?”
  众人摇头,于是陈洪退出紫宸殿。
  郭弘经叹道:“皇帝一片纯孝,世间难得。我等高修,岂可阻其父子想得、母子团聚?此非人伦之道也!”
  武阳钟正想驳斥,忽见紫宸殿门槛外莫名间多了一位老道,花白胡子,身量颇高,背着双手来回踱步。
  不仅他看见了,殿中所有真师全都看见了,陈善道和郭弘经对视一眼,相顾骇然。这是何等修为,居然在那么多天师和真人面前,神不知鬼不觉的冒了出来,就连大天师张云意和大真人王常宇都没发现!
  就见张云意和王常宇一齐起身,飞步赶到殿门口,向这老道稽首,恭恭敬敬道:“恭迎通微显化大真人,不知大真人莅临,还望恕罪。”
  武阳钟、许云璈也赶了过去,口称“见过通微显化大真人。”在他二人身后,是器符阁的司马天师、雷霄阁的杜天师。
  在座真师堂一共十三位真师,除了上述六人,其余七位都没见过这老道,但“通微显化真人”的名号却是如雷贯耳般响亮,听说是这位到了,都赶忙过来拜见。
第五十六章
凡事皆有利弊
  来人正是张老道,他摆了摆手,道:“不要太客套,你们该议事就去议事,老道我在殿外走走就好。”
  张云意忙道:“大真人说哪里话来,还请入内稍坐,我等恭领大真人圣训。”
  王常宇也道:“许久未见大真人当面,还请大真人指教。”
  张老道挠了挠头:“哎呀呀,我这是来得早了,搅扰了你们商量事情。”
  张云意道:“大真人切莫这么说话,实在是愧煞我等,正好有些事情我等也商议不决,还请大真人参详一二。”
  张老道想了想,道:“刚巧呢,有件事情要你们真师堂议一下,那我便进去坐着。你们今日商量几件事?”
  张云意道:“两件。”
  张老道点头:“那我这件事情就排在第三件,可好?”
  张云意和王常宇齐声道:“当然是先谈您老的事。”
  张老道头摇得跟拨浪鼓相似:“那不行,坏了规矩可不好,真师堂为我道门最终定策的所在,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要俯首听命的,若你们还是这般对我,老道我便在门口等着,等你们议完了我再进去。”
  张云意和王常宇只得同意,好说歹说,终于将张老道请进了紫宸殿,安排座位的时候又是一番折腾,最终拗不过张老道,让他在张云意边上坐了个蒲团。
  于是继续议事,但议事之前,少不得向张老道再次讲述了一番皇帝要给生父追谥的前因后果。张老道不停的摆手表示不听,甚至伸出左右手两根指头堵住耳朵,但张云意和王常宇也不管他,仍旧还是将事情讲完。
  张老道无奈听完,最后发了脾气,道:“你们快一些,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管我,再要如此这般,老道我只好打哪里来回哪里去了。最烦的就是你们那么多礼数,实在不痛快!”
  他发了脾气,张云意和王常宇只好诚惶诚恐的接受意见,继续议事。
  张老道这才满意的坐了下来,将两只布鞋脱掉,一边抠着脚丫子、搓着泥灰,一边左顾右盼。
  陈善道是天师境修士,眼力是不用说的了,看着张老道脚指缝间抠出来的污垢,从脚底板上搓下来的泥灰,扑簌扑簌落在自家大殿中乌黑漆亮的地砖上,心中实在堵得慌,忍不住和郭弘经面面相觑,暗道这位前辈祖师,还真是如传言中所云……行事有异于常人啊……
  议事重新开始,武阳钟正想要反驳郭弘经,却见雷霄阁的坐堂真人许云璈站了起来,道:“这两日,我与一位后辈弟子谈天说地,就无意中说起遇事委决不下时,应当如何。他讲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我认为正合今日之用,便与诸位共同参详之。”
  说着从袖中飞出块一人多高的木板,悬浮在殿中,板子上蒙着一张大幅宣纸。这张宣纸上以笔直的墨线分成两栏,左首一栏顶部写着一个“利”字,右首那栏顶部则写的是个“弊”字。
  许云璈道:“凡事皆有利弊,自古使然,今日议决兴王谥号同样如此。我们在做诸位,都可以想一想,若是同意皇帝追谥兴王为‘皇考’,会有哪些利、哪些弊,便请每一位道友将所思所得分写其上,再就这些利弊一条条细细参详,如何?”
  说着,他袖中又飞出一方玉砚,砚中盛着浓浓的墨汁,一根大号狼毫架在玉砚之上。
  诸位大修士心道,许真人看来是早有准备啊。
  就见许云璈问:“诸位谁先来?”
  这种事情,自然是谁先来谁占主动,郭弘经抢先道:“我来!”手指一点,狼毫笔在玉砚中吃饱了墨汁,在“利”字一栏刷刷刷写了三句话,迟疑片刻,在“弊”字一栏写了一句。
  正如许云璈所言,凡事皆有利弊,若是只写利而不写弊,郭经弘自己都觉过不去。
  郭弘经写完,陈善道接过笔,在“利”字一栏添了一句。
  然后是器符阁司马天师和杨真人,各自在“利”字一栏加了一句,想了想,没有再在“弊”字中书写。
  东极阁李天师笑吟吟上前,也在“利”字一栏加了一句,将笔交给雷霄阁杜天师。
  杜天师沉吟良久,狼毫笔在“弊”字一栏上停留片刻,最终没有写下去,摇了摇头,又将笔传给九州阁宋天师。
  狼毫笔传了一圈,包括武阳钟和许云璈自己都写过之后,传到了张云意和王常宇手上。这两位大修士没有再行添加,点了点头,示意许云璈继续。
  许云璈于是道:“诸位都写完了,便一起参详吧。”
  众人目光都聚在白板之上,只见“利”字一栏写得满满当当,“弊”字一栏却只写了一句话。
  许云璈仰视空中悬浮的白板,点头道:“在诸位心中,同意皇帝改宗的好处原来有这么多……十三条之多……”
  “成全皇帝孝道,以使父子获全……”
  “使母子相逢,助皇帝得享人伦……”
  “鼓励孝行,以为天下垂范……”
  “奉行遗诏……”
  “正皇帝秩序,庶几为天下纲常……”
  “平天下悠悠之口……”
  “平息朝争……”
  ……
  逐一念毕,许云璈又转向“弊”字栏,道:“若咱们同意了皇帝更改谥号,诸位心中唯一的弊端便是,乱了规矩。”
  不错,“弊”字一栏,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只有四个字——“乱了规矩”。
  陈善道和郭弘经相顾一笑,赞同皇帝想法的好处有那么多,认为皇帝追谥兴王为皇考会带来的坏处却只有一条,利弊之间的相差极其悬殊,此事成了!
  见其余真师都在望着白板仔细琢磨,陈善道向郭弘经传音入密道:“郭师弟,此事差不多成了,你看下一件事又当如何?张阳明带了一个下观的俗道,说是要由那俗道当堂分说。”
  郭弘经密语回道:“馆阁修士不入十方丛林么?此事怕是有些难。我以为,不要插手为好,且听张阳明和沈云敬怎么说,这是他们下观报上来的疏文,能成则成,不能成也无妨,总之咱们赢了这一局,见好就收,不要因小失大、横生波折。”
  陈善道暗自点头:“师弟与我所见相同,坐观成败即可。”
第五十七章
屁股的位置
  陈善道和郭弘经二人商量完,将目光望向张云意和王常宇,通常这两位大修士都只会主持议事,而不会轻易表态,他们只会在投票的时候做出选择,这也是真师堂议事的规矩。毕竟他们两位修为超出别人一个层次,若是提前表态的话,容易引领旁人的意见。
  就见张云意看向王常宇,王常宇点了点头,于是张云意道:“开始吧,还是老规矩,一人一筹。既然有了这利弊板,咱们也不用费事了,每人将姓名签在板子上便是。同意皇帝改兴王谥号为皇考的,签利字一栏,不同意的,签弊字一栏。”
  真师堂的票决,是必须亮明身份的,每一位真师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就见许云璈当先上前,在弊字一栏书写下自己的姓名,这是不同意皇帝更改兴王谥号为皇考。
  陈善道和郭弘经在旁看着,暗自冷笑:同意的好处列了那么多,坏处只有一条,这不是明摆着么?事到如今还在强自支撑,这又何苦?
  许云璈签完,武阳钟提笔签名,同样签在弊字栏。这也在陈善道和郭弘经的预料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