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874

  于是性真坐下,看着虚谷长老忙碌的翻开一本本卷宗,不时用笔将其中的某句话摘录下来。
  大约等了半炷香时分,虚谷长老抬起头来,问:“性真,这些卷宗你都看过么?”
  性真回道:“都是看过的。”这些卷宗密级都不到高,乃属中、下,都在性真允许查阅的范围之内。
  虚谷问:“看出什么来了?”
  性真回忆着道:“明军分别由北而南,在向边境调兵,看情形似乎在准备发动一次攻势?可兵力似乎又有些不够……其实小僧觉得,更像是在加强守御……”
  虚谷点点头,鼓励道:“说得很好,继续。”
  性真点点头:“是。先说北边,黑水城方向,明军和我们一直是拉锯之中,并不曾受到前年白马山一战失利的影响。从当面旗号来看,只是新增了一个指挥,这点兵力肯定不够进攻。”
  虚谷问:“以你看来,白河方向呢?从去年咱们退守白河以后,就一直在给白马强镇监军司和祥佑监军司增兵,会不会被明军认为是要反攻的征兆?所以明军增兵固守?”
  性真摇了摇头:“想要越过白河天险,难如登天,明军很难攻得过来,反过来说,咱们也很难攻得过去。去年至今,咱们虽然一直在向白河增兵、输送兵甲,但白马强镇至今也才两万余人,祥佑军不过三万人,且还要分担若尔盖大雪山以北的防御。以这点力量,稳守有余而攻取不足,明军应当不会做出这个判断。”
  虚谷道:“南边呢?”他说的南边,可就不是明夏的南线战场了,而是指吐蕃。
  性真是看过卷宗的,当然知道虚谷长老在问什么,于是道:“大小金川方向明军是占优的,但吐蕃这些年军力虽然不振,却也并不好惹。宗乘寺交换而来的消息,在天全六蕃招讨司和宁蕃卫两处,新发现了两个指挥旗号,同样的道理,这点兵力根本不够。”
  “所以你的判断呢?”
  “听说大明天子想要改小宗为大宗,自年初时便一直在朝堂上与大臣们争执不休,后来被道门强压下去了,改宗没有成功。据闻四、五月间,应天府局势一度有些紧张。小僧在想,会不会与此有关?”
  虚谷赞许的点了点头:“你的思路很开阔,这一点很好。”
  性真道:“多谢长老夸赞,如果大明天子当真和道门闹翻,我夏军是否有机可乘呢?”
  虚谷道:“这却要再等等,切不可轻举妄动,从今日起,但凡大明那边发来的消息,你都要留意,不论大小,尽数拿来给我。”
  性真答应了:“是。”
  虚谷又从身边取过一份卷宗,递给性真:“这里还有一份,你看看。”
  性真接过来一看,上面标明的密级为“高”,这不是他能接触的,但既然虚谷让他看,他当然就能安心踏实的看了。
  这是一封来自吐蕃宗乘寺的情报。宗乘寺是吐蕃佛门主管谍探的机构,职能仿照金针堂而来,几乎完全相同,与金针堂也存在定期的情报交换。
  这份卷宗很简单,说的是宗乘寺得知,从今年四、五月间开始,道门调集了一批修士前往大小金川地区,屡屡袭扰沿边各处寺庙,给吐蕃在该地的布道造成一定破坏。为此,宗乘寺按惯例通报金针堂,提醒金针堂在西夏边境地区的佛寺多做防备。
  虚谷等他看完,道:“通传沿边各家寺庙,谨防道门修士滋扰。”
  这是一份虽然密级较高,但内容却很平常的卷宗,既然虚谷交给性真了,那就意味着可以下发。
  性真接过来,刚要离开,却听虚谷问:“道门为何派遣修士在金川地区出手?”
  性真想了想,道:“这不是很正常么?唔……或许是历练?或许是报复?或许是……”
  虚谷打断他的话头:“不错,很有可能是报复,我怀疑是咱们夏国高僧做了什么,以致道门施加报复,但道门报复的方向却很奇怪。你再修书问一问巴颜喀拉山各寺,还有靠近南边的昭觉寺、报恩寺、普光寺……还有太慈寺,问一问,看看他们有没有僧人去过金川,或者去了金川尚未返回的。如果有的话,了解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性真回到自己桌边,不禁摇了摇头,自家这位虚谷长老待人的确和善,但就是做事太认真了一些,这不就是一次道门报复佛门的正常事件吗?这种事情一年不发生个几回都会很奇怪,何至于如此敏感呢?
  但虚谷是西堂长老,他性真只是西堂的衣钵僧,长老的要求肯定是要完成的,只得费力开始按照虚谷的要求起草信函。写好之后交虚谷过目,虚谷修改了几个字后,性真回去誊清,一连誊抄了数十份,分别发送出去。
  太慈寺位于阿尼玛卿山最西麓,在性真发送信函的所有寺庙中,离金川是最远的,相距足足上千里之遥,按理不在“靠近南边”这个问询范围之内,但既然虚谷长老莫名其妙将其点了进来,那性真也只得照发无误。
  六百年前,太慈寺尚位于都府,是整个川中最有威望的大寺。虽说舍弃了天府膏腴之地,从中原退至阿尼玛卿山,这座寺庙却依旧长盛不衰,高僧大德辈出,牢牢执掌阿尼玛卿山诸寺,在整个夏国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与万法寺、承天寺、高台寺、香兰寺等,并称西夏佛门五祖庭。
  到了这一代,太慈寺依旧保持着往日的尊崇地位,四大班首俱在罗汉境之上,住持大师玄生更是证就了菩萨位。如果仅仅是这样,太慈寺依旧与其“祖庭”之号名实不符,他真正的威望,来自方丈玄慈——西夏佛门最顶尖的大修士,证就佛陀位的大师!
  今日接到信函之后,太慈寺的知客立刻报给了首座,首座大师看完后,问知客僧道:“广真有没有消息了?”
第八十二章
了结
  听首座问起广真,知客僧道:“广真师兄此番出门已有两个多月,如今尚未回来,也没有飞符联系。”
  广真是太慈寺的衣钵僧,在寺中仅仅居于四大班首之下,更兼身为方丈玄慈的亲传弟子,是以就连首座也不知其去向,仅知道他这些年时常外出,一年倒有大半年不在寺中,因此道:“若见他回寺,让他来见我。”
  知客僧道了声“是”,便离去了。
  首座来到后院禅房,径往住持院行去,却没见到住持玄生大师,听住持院僧值说,玄生大师在因名堂,于是又转向因名堂而来。
  到了后山溪边,一道白色的简陋矮墙围着座孤零零的佛堂,这里便是方丈玄慈日常修行的所在。
  首座虽然是罗汉境巅峰的修为,已经过了审查随观智,距菩萨境只差一步,但依旧不敢随意踏入这因名堂半步。
  上前小心叩了叩矮墙的门,佛堂内有人道:“师侄来了?进来吧。”说话之人正是住持大师玄生。
  得了住持首肯,首座这才推开门,进去后又将门轻轻掩上,转身,一步而入佛堂。
  简朴到堪称陋室的佛堂内,只有一尊无着菩萨像,菩萨像下,两个老僧正对坐闲谈。
  左边那个身材高大,面相宏伟,正是太慈寺住持、已入菩萨境的玄生大师。玄生大师自三十年前入了菩萨境后,连续堪破行舍智、随顺智,又于十五年前堪破种姓智,进入了内观智慧的最高境界,已是西夏佛门菩萨境修士中的顶尖人物,只差半步就可开意识界,成就佛陀位。
  右边这位老僧则比玄生身量小得多,坐在蒲团上,瞧这身形只有玄生一半大,白发白须,显得格外苍老。这老僧正是西夏佛门的五大顶梁柱之一,证就佛陀位的玄慈大师,国主赐封的佑圣护教国师。
  首座进来后行礼:“见过方丈师伯,见过住持师叔。”
  玄慈微笑着看向首座,示意他入座,于是首座取过一个蒲团,坐在两人身边,道:“适才收到天龙院金针堂书函,说是道门在土蕃大小金川一带往来滋扰,询问各寺有无僧人在那边。若是有的话,一定要提醒他们留神,修为不足者,还是尽量暂避锋芒的好。我寻思着,广真师弟这些年经常在南边出没,想要联络上他,提醒他一下。只是住持师叔曾经交待,不要主动和他飞符联系,故此特来禀告。”
  住持玄生点了点头,道:“此事我已知晓。广真的事我来管,其他寺中之人你查点一下,若是有在南边的,都让他们回来。”
  首座禀告过之后便出去了,等他走后,住持玄生看向方丈玄慈,道:“师兄,道门已经有所察知了。”
  玄慈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玄生又道:“师兄,再考虑考虑?”
  玄慈却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忽然说起了佛法修为:“我等修行佛法,开六意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世人称你为菩萨,尊我为佛陀,其实你我皆知,都只在西方之门外徘徊而已,哪里就敢如此妄称?”
  玄生颔首:“师兄说得是,师弟谨记。此境非名,名无实相,师兄常常教导我们,此为修行之梯,助力攀越,若赖此梯修行,便是舍了根本,永远只在此梯之上。”
  玄慈点了点头,继续道:“六意识非本源,乃外相,是故我们真正修行的,是十六观智,以此改变本心中的妄执,破除名色之惑,以求彼岸。这些年我常常回顾,由第一名色识别智,到第十三种姓智,其实均在人间世。你如今已是种姓智了,此乃身识界顶峰,世人称你一声菩萨,其实依旧在人世之间。切不可妄自尊大,须知你身不在世间,心依旧在世间,尚未摆脱桎梏。要懂得爱人、懂得为善,知晓一切皆苦,明白万法如烟,不因己身已入圣人种姓而鄙薄世人、凌驾世人。”
  玄生忙道:“师弟不敢。”
  玄慈道:“师弟努力,师兄我对你甚为期许,盼你早日开了意识界,斩断迷惑,心缘出世。”
  听了方丈师兄此言,玄生大惊:“师兄……”
  玄慈抬手制止他,继续道:“开意识界后,便是世人所云佛陀位。此境需证道智、果智、省察智。前二者身心已然出世,非在人间,最后一智,又重回世间,反省过往己身之道、之果……”
  面对方丈师兄的传法,玄生不敢怠慢,用心铭记。
  “……道智生于道心,道心则以种姓智为助缘,此智为八正道中的正见,即正见于四圣谛,其智如雷雨闪电,强而愈明,陡然乍起,倏忽而逝。道心初生时,称为入流道,在更高的道果上,再生三次。成圣之时,不再堕于四恶趣中。此智为乐,乃出世间乐,分出世间四智,各为须陀洹道——此谓入流识、斯陀含道——此谓一来识、阿那含道——此谓不来识、阿拉汉道——此谓阿拉汉识……”
  道智是十六观智的第十四智,也是入佛陀境后需要面对的第一个坎,玄生如今已经在菩萨境顶峰,也许一个机缘到来,便将迈入佛陀境,故此玄慈对道智的阐述最为详尽,玄生本人也听得极为用心。
  讲完了道智,玄慈接着说果智,讲完果智,接着说十六观智中的最后一智,省察智。等到全部讲完,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
  二人默然对坐,良久,玄慈问:“都记住了?”
  玄生道:“都记下了,只是尚领悟不了。”
  玄慈一笑:“无妨,那是因为你没有走过去,等你走过去的时候,你就看见了。”
  玄生叩首,以大礼拜谢:“辛苦师兄指点。”起身后,望着方丈师兄,半晌无语。
  玄慈道:“你须知晓,此非我看不开,二十年前开始省察世间,往事历历在目,一桩一桩、一件一件,能舍去的,已然舍去,舍不去的,需要化解。人之束于轮回,乃为十障所困,邪见、疑教法、戒禁取见、欲贪、瞋恨、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此九障我已看破,最后一障乃是无明,我亦已看破,但终须了结。”
  顿了顿,玄慈叹了口气,道:“广信之死必须了结,不是了结他,就是了结我自己。”
第八十三章
横断大山
  玄慈一共收过三名真传弟子,广法、广真和广信。如今,广法已在太慈寺四大班首之列,为堂主,广真则为太慈寺衣钵僧,二僧都在罗汉境巅峰,只差一个机缘便可入菩萨境。
  广信是玄慈的关门弟子,也是悟性最佳的弟子,同样是罗汉境修士——只比两位师兄境界略低,但却比两位师兄年轻了十八岁。玄慈对这位关门弟子最为喜爱,也最为期待,曾多次宣称,广信将来必可证就佛陀位。
  七年前,广信前往天龙院会友,适逢白马山大战进展到最为激烈的时候,于是受邀参与战事,却不想竟然因此而战殁。噩耗传至太慈寺,阖寺僧侣同感悲痛,最为难过的,就是方丈玄慈。
  这段公案已经过去了七年,却始终如刺一般扎在玄慈大师心中,久久无法抹去,以致成了困扰玄慈大师成就涅槃的最后一障,不消此障,玄慈大师便无法圆满!
  玄生道:“……可是,道门已有警觉……”
  玄慈道:“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去,我本待再等些时日,但现在看来不能再等了,若是道门醒悟过来,哪里还有机会?师弟莫要担忧,广真已将搜寻范围压到了高黎贡山一带,方圆已经不足百里,若真是在那处,一个月内必能寻到。”
  事已至此,玄生也知多说无益,说多了反而动摇方丈师兄的决心,于是道:“我随师兄一起前往。”
  玄慈摇头:“此事万万不可张扬,我只悄悄去,得手之后便即返回。你留镇寺中,也要时常抛头露面……再者,若事有不谐,将来也好将太慈寺发扬光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