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874

  玄生道:“师兄自个儿去,我不放心,十万大山虽无人烟,但高黎贡山一带却属明境,师兄乃我佛门支柱,岂可孤身入明?非是师弟我出言不祥,三十多年前禄喜僧的折戟至今令人痛心,师兄不可大意。”
  玄慈道:“我心中已有感悟,此行即我之彼岸,若是顺利,不消多久便能回来,若是不顺,你去了也无济于事,反要我分心照料于你,若是你我都回不来,到时候我太慈寺又该如何?”
  玄生无奈:“明白了师兄。那让广法师侄陪师兄前往,以为接应?”
  玄慈笑道:“还是那句话,他去了又有何用?何况他这些年一直在藏边寻找,也算累苦了,就不要跟他说了。这里有三张飞符,你且收着,若是我三个月依旧未归,或者三个月后依旧无法与我联络上,就把这三个飞符发出去。”
  玄生接过飞符,应了声:“是。”
  玄慈走前,回头留下了最后一句话:“若是我此行不顺,那就什么都不用说,若是此行顺遂,你便做好准备,去将虚谷杀了。”
  玄慈再无挂碍,悄然离开了太慈寺,于无人察觉间下了阿尼玛卿山,沿大山南麓向山口而行,一路上每临一寺便遥遥礼敬一回,过往岁月一幕幕浮现眼前,很快又变得支离破碎,尽数化作云烟。
  离开阿尼玛卿山,玄慈缓缓向南,途径很多地方都有所的耽搁,在独山口施法围杀了一群祸害村民的恶狼,在洛溪救出来几户被洪水围困的猎户,在苦苦寨做法解除了寨子里流行的时疫……
  抵达大金川时,玄慈登上一艘客船,沿江而下。客船行至中途,在涉渡十七滩时,船老大一时不慎,操控的客船撞上了江中的暗礁,船只顿时反倾过来,船上的二十余人被盖入船底。
  玄慈在船只倾覆的那刻已经提前飞上半空,他伸指一点,客船又翻了回来,落水之人一个一个被他抛上船去,然后一手托船,踩着江中的浪花,送到岸边搁浅。
  二十多人一起跪在船中,向着天空口诵菩萨大德,救人的玄慈却早已飘然而去,走得无影无踪。
  来到打箭炉时,玄慈在空中低飞而过,忽然望见明境那片山中谷地里,不知何时垦出来一块块小小的田圃,这些田圃东一块西一块,有的夹在谷地中,有的开在半山腰处。
  明人何时有如此大的毅力,竟在这莽莽群山中开垦荒地?玄慈心中一动,降落下来。
  悄然查视一番,发现这些田圃都是药园,无数山民正在其间奋力劳作,更有许多人在开辟一条条山间的小道。
  玄慈在这里停留了半天,亲眼目睹了山民们在一位被称为“郭仙师”的修士带领下,辛勤耕耘、努力劳作,欢快建设家园的热烈场景,不禁心中感叹。
  思索片刻,玄慈来到一条小溪边,他早已看得仔细,山民们开辟的一条山道将延伸到这里,想必将来也要架桥渡河。此刻这里依旧是茂密的丛林,并无人迹,于是玄慈挽起袖子,开始伐木,不多时,便得了数十根大木……
  玄慈从来没有干土木活的经历,因此又多次前往山民们已经架设好的桥梁处认真学习,干到深夜时,才勉强将一座长六丈、宽一丈的小桥建好。建好后自己又上去试了试,发现还算稳固,于是满意的离开了这里。
  由打箭炉折而向西,沿着吐蕃边境前行,绕过乡城,一路朝着横断大山行去。
  横断大山,又被称为十万大山,这里茫茫绵绵的高山深谷不计其数,不知有多少超过千丈的高峰,如同繁星一般散落其间,从来没人数得清楚。
  适逢十月,山中气象变化万千,时而瓢泼大雨,时而电闪雷鸣,时而又鹅毛大雪,以玄慈大师佛门最顶尖的修为,亦不敢随意飞越。
  玄慈在山中跋涉,过芒康山、曲子山、碧龙山,来到一座如同生长在天上的雪峰之下。仰望壮美的雪峰之巅,玄慈拜伏于地,礼敬莲花生大士。
  此山便是梅里雪山,为佛教最负盛名的神山之一。拜过之后,玄慈向南而行,进入了横断大山的腹地。
  大明和吐蕃都宣称对横断大山拥有无可争议的权力,但二者却都无力染指此地,佛门和道门历史上,不知有多少高僧高道来到此处,却最终不知去向。不过双方的争议暂时形成默契,梅里雪山以东、以南,算是在明,以西、以北,则为土蕃。
  过了梅里雪山之后,玄慈逐渐进入了高黎贡山的范围,高黎贡山峡谷幽深、林木繁茂,一眼看不透十丈之外。
  横断大山中确信是有化形大妖存在的,以玄慈之能,虽说并不惧怕,但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也不好随意而动,于是寻了一处峰顶,立于高松之上,抖手发了一张飞符。
  过了小半个时辰,一位骨瘦如柴的老僧悄无声息间来到玄慈面前,叩首道:“拜见师尊。”
第八十四章
话别
  玄慈注意到这老僧空荡荡的一条臂袖,皱眉道:“广真,你这臂膀……”
  广真道:“皮囊外相,不妨事的。”
  玄慈问:“是何人所伤?”
  广真道:“年初之时,在打箭炉追摄常万真时受的伤。”
  玄慈叹息道:“你师叔和师兄弟们也瞒着我……这几年着实苦了你了。”
  广真再次叩首:“为师尊大计,弟子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住持师叔也是怕师父你担心。”
  玄慈道:“起身吧。现今如何了?你查到何处?”
  广真站起来,立于师父身旁,手指眼前的山势,道:“如今已有大致眉目,可以确定的是,北起那条峡口——我称之为北山口,南至南山口,东至那座笔直的山峰,因为有岩羊出没,弟子称之为岩羊山,西至横着的那条山梁,弟子称之为小横山,这处范围之内,南北十六里,东西十二里,应当便是楚阳成的隐居之所。”
  玄慈点点头,又问:“可有大妖出没?”
  广真知道自家师尊所问的,肯定是化形大妖,一般灵妖是入不得师尊眼中的,于是道:“我怀疑向南八十里外一座江边的山岗上,有化形大妖出没,弟子曾经见过一些蛛丝马迹,但未曾惊动于他。”
  见玄慈遥望南方,广真建议:“师尊,若是怕为他所扰,干脆弟子陪同师尊前往,以师尊的本事,想必手到擒来。”
  玄慈缓缓摇头,道:“人家好好修行,去毁他作甚,此非慈悲之心。此地山势纵横陡峭,有这数十里缓冲,想必也惊扰不到他。”
  立于青松之上,将周边地形尽览眼底,玄慈结跏趺坐,双手合于胸前,左手四指握拇指,右手握左手食指,结了个金刚大日如来智慧印,消除心中无明,增广如来智慧,默默用心演算。
  广真悄然自树梢飘落,为自家师尊护法。横断山中,有无数飞禽走兽,其中入了修行的妖兽遍地都是,开了灵智的灵妖也所在多有。
  玄慈入座演法,自有阵阵馨香散出,吸引了周边不少妖兽,开了灵智的心感畏惧,驻足不前,甚而远遁他方;没开灵智的,但凡性情暴躁一些的,不管不顾便冲了过来,想要饱餐一顿。
  有广真护法,这些妖物自是打扰不到玄慈。有玄慈在,广真收了心思,不敢妄开杀戮,能够赶走的,都不伤其性命。只有几个实在不开眼的妖物,受了玄慈馨香所惑,拼了命的往上冲,这才被广真取了性命。
  一天一夜之后,玄慈起身而下,广真上前叩拜:“请老师责罚。”
  玄慈看了几具妖兽的尸体,道:“化解了这些戾气,也算一件功德,为师非迂腐之辈,你又何罪之有?”于是亲自动手,在地上挖了几个坑,将这些妖物葬了。
  此后几日,玄慈在周围数处高山之巅结跏趺坐,以金刚大日如来智慧印巡察山川谷地,围着广真确定的范围一连巡察了十多日,最后向西一指:“不在此处,在那边。”
  广真看师尊所指的方向,已在自己确定的范围之外,不由汗颜:“弟子愚钝……”
  玄慈道:“那却不然,没有你的辛苦,为师如何寻得到!”
  广真道:“弟子愿为头阵,了结师尊心愿,报广信师弟之仇!”
  玄慈摇头,缓缓道:“你回阿尼玛卿山吧,不要于此逗留了。”
  广真顿时怔住了,惊道:“这如何使得?广信之仇,也是弟子之仇,弟子苦寻经年,念兹在兹,便是为了今日。”
  玄慈微笑看着广真,道:“你和广法,你们两个,跟了为师数十年。广法入门六十八年,你也有五十七年了。想当初,你入门时只有六岁,才这么大,为师牵着你的手,问你愿不愿意礼佛修行,你还问为师,有没有肉吃,若是有肉,便愿意入门,若是没有,便要去别处,呵呵……”
  广真跪在玄慈脚下,老泪纵横:“师尊……”
  玄慈又道:“其实你和广法都知道,为师是偏爱你们小师弟的,但凡有了法会,都先让他去,制成的法器都先让他选,炼出来到丹丸都先给他服用……但你们两个做师兄的,都很懂事,不争不抢,什么都尽量让着他……你们不会怪为师偏心吧……”
  广真哽咽道:“小师弟悟性超群,为我太慈寺翘楚,弟子和师兄都是知道的。师尊引我们入门,参悟大乘,此恩已同再造,如何会有怨怼?我和师兄都是喜爱小师弟的……”
  玄慈回忆片刻,又道:“其实明夏敌国,佛道相争,广信死于阵上,这本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为师这些年仔细思量,若非当初太过宠溺,他哪里会有‘我执’和‘烦恼’,竟而生发七慢之心?也就不会被人轻易哄去白马山为饵,更不会在斗法之时因慢敌而枉自送了性命。这一切,皆为师之故啊!不了结这一桩过往,为师是无法解脱的。”
  广真当然知道师尊的心意,否则也不会七年来辛辛苦苦的四处查找,他此刻心惊的是,自家师尊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简直不敢细想!
  玄慈伸手虚抬,将广真扶起,微笑道:“好了,那么大岁数的人了,早已不是小孩子,怎的还哭哭啼啼?再说,为师也并不一定就会出事,楚阳成再是天纵之资,修为毕竟浅薄,怎么奈何得了为师?”
  广真犹豫道:“那为何老师会……”
  “说话很怪?”
  “不敢。”
  “为师总有一丝感悟,此行不成正果,或者便……无论如何,你不可留在这是非之地,你留下也帮不上忙。若是无事,为师用不着你相助;若是有事,为师反而要分心照料于你。你和广法距身识界只欠临门一脚,回去后不可懈怠,早日开悟,和你玄生师叔一道,勠力同心,为太慈寺弘法。”
  “弟子去求见文音大师,去拜见妙真师太,还有印光大师、虚永明禅师,请他们前来十万大山……”
  “何至于此,若惊动了他们几位,你当道门是瞎子么?为师能悄然而至,已经相当不易了。你也无须多虑,为师已有筹划,快些去吧,莫要耽搁了。记住,切切不可回来,否则说不定误了我的事!你回寺后去见你师叔,他自有安排。”
第八十五章
茅屋
  目送广真离去,身影消失在山脚下,玄慈依旧趺坐原地,闭目不动,整整两天之后,终于起身。
  之前玄慈告诉徒弟,说是楚阳成隐匿在西方,但他下山后并没有往西走,而是向着东边行去,翻越两座山头,来到一条小溪旁。
  此处不在西方,就在广真和广法两僧耗时数年所确定的群山之中!
  顺着蜿蜒曲折的溪流上溯了约莫三里地,来到一处峭壁前,峭壁下,是一汪清澈透明的泉水,泉中清澈见底,几尾游鱼如同悬在空中。
  玄慈将胸口挂着的一串佛珠取下来,向着空中轻轻一抛,一百零八颗佛珠顿时散落得漫天都是,向着四面八方飞了出去,散落在一座座山头之上,埋进一处处深谷之中。
  玄慈在潭边结跏趺坐,双手握了个金刚大日如来智慧印,以慧眼查知周边天地,以慧心算计此方玄机。不多时,一百零八颗佛珠的位置各自微微变动,然后化作一百零八枚菩提子,各自一闪后消失。
  刹那间,周边十八座山峰、三十六处谷地、五十四条深涧同时震动,玄慈眼前的绝壁幽潭如镜影碎片般烟消云散,露出一圈柴扉,柴扉内是五座四处漏风的破烂茅屋,以及一池鱼塘。
  有位宫装美妇,姿容艳丽,明亮而不可方物,正素手轻挥木勺,于柴院中的明炉上炒菜做饭。
  有位身高不到五尺的老头,长发及膝,花白的胡子和长长的眉毛缠在一处,在头顶上打了个发髻。老头拄着光漆漆的拐杖,正在鸡舍处喂鸡,喂完后又抓了把草,小心翼翼的伺候着旁边凑过来的一头梅花鹿。这梅花鹿的鹿角上挂着一盏华丽的琉璃宫灯,颇为精巧。
  还有两个壮汉正在辛勤劳作,一个瘦瘦高高,正在给猎来的野猪开膛破肚;另一个膀大腰圆,正挥舞着巨斧砍柴。
  好一派农舍中的和睦景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