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874

  傍晚的时候,武当山福地迎来了第一批来客,玉皇阁天师东方明及大炼师以上的高修。
  玉皇阁修士进入武当山福地后,就见一座牌坊立于山门前,顶上挂着写有欢迎天下同道前来观礼的标语,一看就是新近赶制出来的简易木牌坊,但以绫罗绸缎、红纸对联装饰过,显得喜气洋洋。
  牌坊下是一排长长的条案,条案后站满了武当弟子,赵然就站在牌坊前,满脸堆笑:“东方师伯来了,一路辛苦!哈哈,姐夫、姐,您二位新婚燕尔,看上去气色不错!元护法、祖护法,二位里边请!”又来到孔阳清跟前行礼:“弟子见过师祖!”
  孔阳清拍了拍他的肩:“致然不错,很好!”
  赵然知道他的意思,点头道:“师祖今后要多来松藩走动走动,我陪您多逛逛。”
  伏四海拿着笔在本子上做了标注,喊道:“玉皇阁东方天师、孔真人、楚天师等贵客光临!”
  条案后当即有四位修士出来,将玉皇阁众人接住,当先一位大法师境界的武当修士道:“东方天师,小道是您在武当山观礼期间的专司陪同,有任何问题,您都可以问我。咱们玉皇阁的诸位前辈都住在太和宫,那里位于天柱峰之南,奇险峻峭,景色极佳。我们赵总管说了,您几位玉皇阁的高道都是他的长辈和亲人,故此特意安排了这么个好住处!”
  东方明问:“赵总管是哪位?”
  那修士指了指正和楚阳成、朱七姑热切闲谈的赵然:“那位就是我们武当山这回举办飞升大典诸事筹备的总管。”
  东方明失笑道:“致然成总管了?哈哈,倒也有趣,不过他确实是个做事的干才。”
  那修士叹道:“原先我等还不太服气,可这几天下来,真是……总之如今我武当山上下众人皆服,但凡赵总管有什么吩咐,尽皆凛遵而行!我就不明白,他如此年轻,怎么想问题就那么周密,那么细致,做起事来会那么有条理。”
  东方明看着赵然微笑道:“的确是个妙人。”
  那修士道:“诸位先随我等入住太和宫,这边请!”
  来到太和宫,见了险峰之上的宫殿,玉皇阁众修士便感到很喜欢,但凡修行中人,大多喜好雄奇险峻,这太和宫正合心意。
  东方明住了一个三间的套房,正中堂屋的桌上摆着一本《观礼手册》,旁边还有笔墨纸砚。
  那武当修士道:“这是本次观礼大典的介绍,您抽空看看,也顺便洗漱歇息一下,架子上是刚盛好的一盆山泉。两刻钟后我再过来,带您游览一下武当山。”
  等他退出去后,东方明就着盆中的清冽山泉擦了擦脸,顿觉神清气爽,一洗远途而来的尘土和劳顿。坐下来后捡起《观礼手册》,翻开第一页,是些武当山隐仙派欢迎天下同道的客套话,虽无实际用处,看了却也让人心底生起几分暖意。第二页便是活动安排,却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什么时间做什么,标注得清清楚楚。
  仔细看完之后,东方明便心里有数了。再往下翻,却是一些注意事项,以及相关事项的联络人。比如房中的灵果吃完了还想吃,应该找谁;又比如在哪里哪里专门设立了茶室和棋室,谁在负责……
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
  再翻手册的后面,则是所有来客的名单,来自哪个馆阁、姓甚名谁、是男是女、住于哪间宫殿,列得极为详细。东方明大感兴味,认认真真一个一个看了下去。排在前面的,都是合道境的大修士,再往下,则是炼虚境的天师和真人,其中便有自己的名字。看了看排在自己之上和自己之下的,稍一琢磨,便明白了,这是按照晋级炼虚的时间排的先后顺序,再往下看,楚阳成的名字果然排在了炼虚境修士的最后一位。
  东方明发现自己住处下标注的是“太和宫东配殿甲字房”,于是走到门口,发现门楣上以红纸标注了“甲”的字样。如此一来,想和谁会面就很容易找到了。
  东方明看着这份名单研究了半天,发现其中好几个熟人,甚至还有一个年轻时结识但却很多年没见的道友,不禁大为意动,于是提笔在下面划了条线,准备找时间见一见。
  正看得出神,就见那武当修士伸手在门上敲了敲:“东方天师,各位玉皇阁的前辈都已经准备好了,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山中各处?”
  东方明放下手册,起身随那修士来到院外,就见楚阳成、孔阳清等人都在院外等候,于是在几位武当修士的引领下,一处处看了过去。
  整个夜晚,都有各处高修陆续赶到,到了第二天上午,来客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合道境的大修士扎堆前来,武当山门处极为热闹。
  赵然在山门处小心殷勤的接待着,边接待边处理各种急务。他刚把自家老师迎入太和宫住下,回来之后伏九方便找了过来:“师叔,崂山的清风馆多来了四个人,他们李长老说,这是他的家眷,不求参加贺宴和观礼,只是让她们来武当山福地转转,您看住哪里?”
  最怕的就是这种不经知会便带家属的,但往往又避免不了,因此赵然也算有所准备,于是道:“那就按预定方案吧,跟他们说房舍不够,要么分开住,家眷住在山下十方丛林云水堂,要么崂山的两个大炼师和家眷都挤在一起,给他们加床,让他们自己选。”
  过了一会儿,伏九方回来道:“他们选择加床。”
  这时候,有接待陕西来客的武当修士匆匆来报:“陕西的刘、冯两位大炼师想要互换房舍,他们一个喜欢朝阳、一个喜欢朝阴,据说是功法的原因。”
  赵然道:“告诉他们,《观礼手册》上注明了房号的,是为了方便故友往来拜访,这个改不了,如果他们不介意的话,可以换房。”
  伏四海找到赵然:“收到大家的反馈,有不少来客询问有没有什么武当山的特产可以售卖,赵师叔你看怎么办?”
  赵然道:“这个确实疏忽了……咱们武当山有什么特产吗?”
  伏四海道:“琅梅仙果、银剑茶、七叶一枝花、千年艾都是不错的灵药。”
  赵然沉吟片刻,道:“两个办法,其一是专门抽出两个人来,找个地方售卖这些特产;另一个办法,就是每位来客奉送一份,就是太过琐碎,很耗精力。”
  伏四海道:“些许灵药,本来也不值什么,送了也就送了……”
  赵然没说话,但心里却为伏四海的大方而震惊,一份灵药确实不值当什么,但要送四百多份出去,可就不是小数了。假设每份包含上述四种灵药各半斤,以赵然的估价,怕是只少得送出去十万两银子。伏师侄,你确定你要送那么多银子出去吗。
  却听伏四海续道:“就是之前没做准备,怕库里药材不够。那要不就抽两个人出来售卖?有多少卖多少,卖完为止?”
  赵然点了点头,道:“这样吧,干脆知会山下紫禁宫的俗道,让他们派几个人上山,在净乐宫中寻个偏殿,专司售卖武当山特产,也不拘于这四件灵药,还有其他本山药圃所产的灵药,有什么卖什么。还有各宫修士自炼的法器符箓,也可以拿出来寄售。”
  快到贺宴时分,赵然赶到了紫霄阁大殿,与上月双修大典时的玉皇殿一样,紫霄阁大殿中是摆不下那么多桌子的。参加贺宴的来客四百余人,加上武当修士,按照八人一桌布置至少要摆七十多桌。而且在殿中三清道尊座下摆宴,也实在是不合适。
  因此按照赵然的布置,贺宴摆在了殿前的广场上。紫霄阁大殿前的广场是两层结构,上一层较小,下层则较大。上层放了八张桌子以及新搭建的一个半高台子,四十多位“要客”和武当山十七支脉的掌脉修士被安排在这里,其余的都安排在下层。
  座次排序是严格按照《观礼手册》上的名单顺序来安排的,正中的主桌比较特殊,桌子是特意打造,比别的桌子大一圈,多安排了两位,凑成十位,这是道门所有合道境大修士的人数,他们也全都到场了。每一位合道境的大修士都面临着飞升的问题,要么在为飞升准备,要么在为满足飞升条件而准备,现场观礼张老道的飞升经验,这是最重要的修行功课。
  赵然在玉皇顶参加楚阳成双修大典时就发现,圆桌的排位次序应该如何布置,道门并没有一个概念,只是简单按照宗门进行分桌,桌子上怎么坐,任凭大家随意。但既然飞升大典中区分了“要客”和“来客”的概念,座次排序就不能马虎了。
  无论座席是单数还是双数。正中主位确定后,第二席位都在主席的左手位,第三席位则在主席右手位,依次排列。其中的区别在于,单数座席的主位是正中,双数座席的主位是面对主席台时,正中两位的左侧席位。
  在这张大桌上,正中主位是通微显化大真人张老道,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顺位是张老道的左手第一位,桌签上写着龙阳子。第三顺位是张老道的右手第一位,桌签写的是“靖微妙济大天师”,这是邵元节的位子。第四顺位是张老道左手第二位,桌签写的是“秉诚致一大天师”,这是端木崇庆。第五顺位是张老道右手第二位,桌签写的是“神霄保国大真人”,这是陶仲文的位子。
  再往后,则依次是铁冠子张中、大真人风凌度、大天师张云意、大真人王常宇、元君焦奉真。
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
  除了主桌以外,其他七桌同样严格按照《观礼手册》上的排序来安排要客的桌席,每一桌则插入两到三位武当各脉的掌脉修士作为地主陪同。
  刚看完一圈,孙碧云匆匆赶来,直接找到赵然:“致然,刚才遇到老祖,他让我跟你说,让青衣道人和她坐一桌。”
  赵然立刻明白了,这是要将血脉后人托付各位大修士关照了,看来自己当日在玉皇阁云显台上那番话,着实给张老道留下了深深的心里阴影啊。
  赵然当即让人在主桌上加了一个席位,放到最末,取了个备好的空白桌签,本想问问青衣道人的名讳,后来反应过来,就算问了也不能写在桌签上,于是直接写了个“青衣道人”算是完事。
  接下来,赵然又挨桌检查了一番,依据到目前为止他掌握的情况,进行了小小的微调,比如将武阳钟、许云璈和陈善道、郭弘经分到两桌,把老师江腾鹤和庆云馆大炼师裴仁效放到一起等等。
  检查完后,又去殿内看了一下让山下紫禁宫十方丛林派来的乐手,核对了一番曲目的演奏顺序,这才踏实的回到宴会广场上,耐心等待。
  随着时辰的临近,天色渐晚,武当山修士点燃了一百零八座烛台,并以阵法将这些烛台悬浮于广场上空,顿时照耀得宴会场灯火通明。
  赵然一声令下,紫霄阁大殿内奏起了曲调庄重、旋律优雅的《普天乐》,这是赵然专门挑选出来的入场背景音乐,颇有宫廷雅乐之风,很适合用在宴会之前作为垫场。
  有些来客到得比较早,由武当山修士接引入场就坐,场中渐渐开始热闹起来。
  赵然正帮着引导客人入座,忽然接到张老道的飞符:“臭小子,这个安排老道我刚看了,怎么感觉怪怪的?”
  赵然回复:“哪里古怪?”
  张老道:“说不上来,就是很怪……唔,和我道门追求自然谐趣之意有所违背,总之,全在表面功夫上,不真!”
  “您老是想说这套流程很假,像演戏?”
  “嗯,就是这个意思!”
  “那就对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又有云:真作假时假亦真,您老的理解没有问题,仪典嘛,本就如此。”
  “不行不行,老道我觉得别扭,演不来!不要搞这些花样,真实一点,吃吃喝喝,和道友们见个面,这就好了,你那些花样弄下来,老道我就不是我了。”
  不想演?这怎么行?赵然不干了:“大真人,您老人家不能临到关头撂挑子,流程安排是前两天就发给你的,你当时不说现在说,那怎么行?所有人都准备好了,您要是不按这个步骤来,我武当山就乱套了,这个贺宴会成为道门的大笑话!”
  整个天下也许只有赵然敢和张老道说“不行”,说“你必须”怎么怎么样,换一个人来,整个贺宴还真是要被张老道“任性”的推翻。可如今既然有赵然在,那么张老道只得认输,勉强同意了按照安排“演出”。
  当客人到齐之后,紫霄阁正殿内演奏的《普天乐》乐声渐渐小了下去,随后敲起了钟声,钟声七响之后,赵然上前,气海鼓荡真言:“通微显化大真人飞升大典贺宴现在开始,有请孙真人碧云君担任贺宴主司仪!”
  话音刚落,早就演习过不止一次的武当山修士们便开始击掌,带动整个现场同道击掌欢迎。
  孙碧云在热烈的掌声中从殿内走出,随着他的出场,一百零八座烛台的烛光微弱了下去,广场上渐渐暗了下来。有武当山净乐宫出身的一位大法师躲在殿檐飞宇之上,手捧一方铜镜,向孙碧云立身之处打出一道追光,将他醒目的昭示于众人面前。
  追光中的孙碧云,一身紫金道袍,头戴莲花冠,足履青云靴,手捧朝简,显得雍容华贵。只见他登上以金黄幕布装饰的法坛,含笑向着场上众修士点头致意,开口道:“尊敬的龙阳祖师、靖微妙济邵大天师、秉诚致一端木大天师、神霄保国陶大真人,尊敬的铁冠祖师、风大真人、张大天师、王大真人、焦元君,以及诸位真师堂真师、夏阁老、礼部毛尚书、来自各宗门的道友们,还有几位方外灵君,贫道孙碧云,谨代表武当各脉修士,向亲临盛典的各位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一片掌声之后,孙碧云续道:“众所周知,明日便是我隐仙派六祖、通微显化大真人飞升的日子,各位道友、各方来宾能够共聚武当,见证大真人飞升,此乃我武当之幸、天下道门之幸。值此飞升之际,我们排下此宴,一为感激各位道友,二来,也是大真人临行前和同道们见个面,说几句话。下面,有请通微显化大真人上台!”
  鼓乐齐鸣之间,场上雷鸣般的掌声中,张老道施施然迈步自大殿内出来,一扫往日不修边幅的邋遢形象,头戴庄子巾,身穿藏青色得罗褂、内衬白色戒衣,素净而庄严,不着人间烟火气。
  追光立刻打在了张老道身上,张老道眼皮跳了跳,表情略显拘谨,但这份拘谨也只有赵然能够看出来,其余人都屏住呼吸,肃然注视着这位威震天下的道门顶梁柱,眼中满是敬仰、钦佩、羡慕……
  张老道眼皮下垂,顺着法坛的五阶简易木梯而上,余光盯着脚下绸缎铺成的坛台,走到标识了一个小小阴阳鱼的地方,这里是赵然确定的法坛正中位置。
  站定之后,张老道从袖中摸出一份文稿,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念道:“六百二十六年前,我道门前辈祖师们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大明,开创了道门历史的新纪元,开启了我道门信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征程。由此而下,历代祖师在和平的发展环境中顺利飞升,位列仙班,各派修士们从此得享安逸的修行岁月。今晚,我们在武当山相聚,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和传承下来的修行精神,展望现在、以及将来一代又一代后辈弟子们继承遗志、奋发努力的美好蓝图,同时也为同道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顿了顿,张老道以一种略不自然的语调照本宣科:“在此,我代表道门,代表老一辈修士,向两京十三省的馆阁修士们,向天下各宗各派的道友们,向大明各地信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福!向十方丛林的同道,向朝廷官府的来宾们,向关心支持道门事业的方外灵修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