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874


第一百四十四章
贺宴
  在一片惊愕的目光中,赵然缩于某处不被注意的角落中,在他的手势指挥下,掌声一阵一阵如潮般响起,整个宴会场地气氛极为热烈。
  “……犹记当年,老道我得邱真人指点,坚心向道,于是抛家舍业,辞别宦涯,探访海岳名山,终遇我师火龙真人,恩师元音切切,为我讲解修行秘术。由是而知,所谓先天无斤两,火候无爻策,只将老嫩分,但把文武别,纯以真意求,刀圭难缕晰,老道我十月抱元胎,九年而面壁……”
  这一段是张老道自叙当年入道修行的经历,夹杂着大量修行要义,算是这份致词中的干货。众修士们凝神倾听,各自体悟,连合道境的高修们也毫不例外。
  最后,张老道将自己的感悟道出:“……先天真灵之宝,体本虚空,有何花乎?既无其花,无形无象,难画难图……虽无名无姓却又至虚至灵,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如呼谷传声,真空中之妙藏也……用三昧真火锻炼成真,自真空而可返于太虚。道返太虚,则空无所空,一真而已,别无他物……”
  “先天真灵之宝,统精气神之三物,真灵既复,三物皆复,自造自化,氤氲冲和,结为一块,始而自无以造有,既而自有以化无。”
  这些感悟,是所有出席观礼的道门修士们最为看重的,尤其是那些合道境的大修士们,一个个用心思索,与自身修为映照,各有收获不提。
  张老道终于讲完,长出了一口气后,将稿纸皱皱巴巴叠好,正要收起,却被一旁早早等候的赵然赶上几步来到面前,顺手接了过去,揣入怀中,然后反手递了一杯酒,示意张老道按程序走。
  张老道脸颊微烫,却无暇他顾,如牵线木偶般将酒杯端起,然后向场下道:“在此,老道我提酒水一杯,向诸位道友、列为宾客致以谢意,感谢大伙儿千里迢迢不辞辛劳赶到武当,为老道送行。”
  在一片“共饮”声中,张老道步下法坛,入席归位。
  孙碧云继续上台,说了两句感慨的串词,然后道:“为了酬谢诸位道友、诸位宾客,我武当特意准备了一些歌舞,请诸位同赏。”
  这是赵然特为贺宴准备的一些小节目,因为时间比较紧,故此向湖广十方丛林下达了严令。这道命令可把山下紫禁宫的俗道们忙活折腾坏了,一时间又去哪里准备?后来有人想出个办法,直接去楚王宫中“强行”征调了王府的乐伎舞姬,这才算完成了任务。
  此刻,殿内钟乐齐鸣,台上歌舞翩翩,这是唱的荆楚一带民间特色的采茶曲。
  在一片乐舞之中,赵然来到张老道身边,低声提醒:“大真人,该换服了。”
  于是张老道无奈起身,在青衣道人的陪同下,入殿内更换道服。不多时,一身紫袍的张老道端着杯子,在青衣道人的陪同下,挨桌敬酒。
  赵然捧着个盘子,盘子中是酒水和酒杯,跟狗腿子也差相仿佛,就在后面屁颠屁颠陪着,也不发话,只是为了蹭个脸熟。
  一圈酒敬完之后,赵然继续敦促张老道“换服”,张老道穿着金黄道袍现身,走上高台法坛,孙碧云介绍,这是武当隐仙派十七脉弟子“与老祖话别留影”的时刻。
  打头第一个是孙碧云这一脉的南岩宫弟子,他们搬过蒲团来,各自坐上去,簇拥着张老道。几名从武昌、襄阳搜罗来的民间画匠早已做好准备,立刻伏地勾勒起来。
  一盏茶之后,几名画师勾勒出了个大概轮廓,然后接着换下一拨的太和宫弟子。
  这几名画师任务繁重,他们下去之后还要一起讨论,将每一幅画稿定型完成。
  整个贺宴便是在这样一份热热闹闹的气氛中过去的,一直到子时才渐渐散场。
  赵然顾不得将老师江腾鹤送回太和宫休息,告饶道:“老师恕罪,实在忙不过来了。”
  江腾鹤一笑,道:“你且去忙。今日的贺宴有点意思,很多前辈都觉得十分新奇、喜庆,不仅热闹,而且很有仪范。让大真人和十七脉弟子话别留影这个点子是你出的?为师听许真人说,他们将来飞升的大典,也要这么办理。”
  赵然忙道:“弟子惭愧,其实就是为了给武当留一个念想……老师走好,弟子不送了……唉哟,武天师,今日实在是怠慢了……李天师您老人家好,哈哈,您过奖了,岂敢岂敢……”
  赵然忙着送客的时候,张老道正抚慰自家后辈重孙青衣道人:“我又不是亡故,你哭什么?”
  青衣眼角啪嗒啪嗒落着泪,抽泣道:“我也知这是天大的喜事,但今日这出贺宴,也不知怎么的,我只感到喜庆之下满是哀愁,一想到从此天人相隔,无法聆听曾祖您的教诲,总觉得很是伤感,且又心慌。”
  张老道笑道:“我期盼着再过一、二百年,咱们祖孙同在天庭相见,到时皆大欢喜。”
  顿了顿,又道:“武当山诸脉弟子都已答应过好生照顾于你,故此也不必心慌。只是你从此在修行界中孑然一身,没个人和你说话,倒也难捱。老祖我也想过,你如今已是三十八岁了,若是挨不过这清苦,也可找个中意的双修,只是须得入了炼师境方可,我这一脉虽不完全讲究戒律,但也要元神生婴方可破身,否则金丹不稳,于大道有碍。”
  青衣满脸通红:“老祖你说什么呢?孙女苦修大道,力争早日也上天庭与老祖相会,哪里有工夫去双修!”
  “随你就是。”张老道抬眼扫了扫,将赵然招了过来:“致然!”
  赵然屁颠屁颠又跑了过去:“大真人?”
  张老道手指青衣,道:“我这孙孙修行上不用老道我操心,但若是日常有了什么难处,你们楼观,尤其是你,帮我多看顾看顾。”
  赵然忙点头道:“您老放心,青衣道人的事,就是我楼观的事,就是我赵致然的事!有我吃的,就有青衣道人吃的,有我穿的,青衣道人就冻不着!”
  张老道叹息道:“我就是怕她孤零零的,也没人陪着说话。我武当这帮弟子虽然众多,但各个都一门心思隐修,不是结友的好对象,再者,她一个女修,也不好总是和一群男修混在一处。”
  赵然当即道:“您放心,我楼观去了君山洞天之后,专为青衣道人准备一处别邺,就挨着问情宗,都是女修,修行之余,也可多多交流探讨。”
  张老道满意的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劫
  赵然忙活了整整一宿,好不容易将一切理顺,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所有观礼的要客、宗门,都在武当接引弟子的引领下,来到玉虚宫外。玉虚宫坐落于南山脚下,宫门外是一片巨大的青石广场。整个青石广场上已经安放了四五百个蒲团,每个蒲团上都有名姓,观礼的修士按位就坐,现场显得极为有序。
  孙碧云炼制而成的张仙楼终于赶在昨日堪堪完成,已于丑时安置就位,立于玉虚宫青石广场正西侧。张仙楼高九丈,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是敞开式结构,可一眼而望究竟。
  每一层中,都挂满了符箓,布置了符箓大阵,竖梁中有不少供龛,张老道平日使用的一些法器、法宝则供于龛中,包括紫金斗笠、龙骧杖、避水蓑衣、罗天葫芦等等,其上均流动着莹莹光华。
  这些布置,却非助张老道抵御天劫的,而是为了保护张仙楼及观礼的修士不被劫雷所扰。
  张仙楼的最上一层,其实是个平台,台上是一尊丈许宽、两丈高的金瓮,这是道门高士羽化飞升以盛遗物或者肉身的“棺椁”。
  合道境高道们飞升时,一般会有两种状态,要么整个肉身一起飞升,空留衣物;要么只升元婴所化的阳神,留下躯壳。
  究竟是哪一种飞升方式,则需要看修为的高低和承受天劫后的情况而定。道门天劫究其本质而言,与佛门涅槃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以劫雷的形式外化,另一个则以心魔的形式具现。如去年被“围剿”的玄慈大和尚,其实就是在渡劫。
  于道门修士而言,修为高的,能够轻易承受天劫或者劫雷不重的,身体发肤损毁不大,肉身便与元婴阳神一齐飞升;修为略低,或者天劫极重而导致肉身损毁的,则以阳神飞升,将躯壳留下。
  无论哪一种,最后的遗物都留在金瓮之中,是为道冢,以供后辈弟子瞻仰敬香。
  在一片肃穆之中,观礼修士们全部到齐,现场鸦雀无声。
  张老道身着紫金道袍,道袍上绣着玄龟和灵蛇,缓步而入张仙楼,拾级而上,来到金瓮之旁。
  青君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也上到楼顶,看了这座金瓮之后,蹙眉道:“大真人,这个金瓮我不喜欢。”
  张老道一笑:“此乃我道门数千年的习俗了,此瓮最合引动和抵御天劫,青君忍受一些便好。”
  事已至此,青君也只是发个牢骚,于是取了几件常用的法宝,置于平台周围几处特意空出来的供龛之中,以助张仙楼防御天劫。
  张老道和青君飘身而起,进入金瓮之中,各自坐定。张老道掐了个诀,喝道:“锻炼一炉真日月,扫尽三千六百条;阴火阳符分子午,罪垢凡尘一笔消!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劫雷,来洗!”
  咒言吐出,体内丹炉如火,浑身散发出沛然莫御的气势,这股气势向四周膨胀开去,为金瓮所阻,汇聚在瓮口处,向着天上激射而出,直入云霄!
  与此同时,青君显化本相,却是一条竹叶青蛇,蛇身晶莹翠绿,几乎透明,盘踞在瓮口上,向着天空吐出猩红的芯子。
  两股威势合在一处,立时激发天上的变化。一阵阵闷雷声大作,响彻武当山上空。天色立刻黑沉下来,生出翻腾滚动的劫云,一层一层不断加厚,继而开始旋转起来。
  一道闪电忽然从天上劈了下来,直击金瓮,从云端一直连到地面,连续抖动闪耀!这一瞬间,赵然有种错觉,仿佛天上地下,只有这么一道闪电存在,仿佛整个武当山都被这一道闪电笼罩于内。
  赵然从来没见过二十三年前松雪道人飞升时的景象,但他听张老道描述过,两相对比之下,他推测这道劫雷比松雪道人当年飞升时,何止强上一倍!这应当便是青君和张老道签了主仆文契的缘故了,劫雷是合击而下,将主仆视为一体,青君的劫便须做主人的张老道来分担,否则青君自己是很难渡过去的。
  劫雷威力极其惊人,张老道虽然早有准备,知道这是自己带上青君一起应劫的后果,也难免有些骇然。他不敢怠慢,运转功法护持己身,忍受着劫雷的轰击。同时,张仙楼中布置的符箓大阵、各处的法宝也都开始运转起来,将各种护持加在张仙楼上,以防劫雷扩散伤及无辜。
  劫雷之来,只可抵御,不可反击,张老道和青君合力,的确有能够将劫云击散的实力,但如此一来,天劫却白引了,洗不净因果、打不掉歹恶,又怎么能够羽化呢?
  甚至渡劫之时,也不能借用外力,最多使用自己的一两件本命法宝或者符箓,否则同样起不到“净化”之效。至于本命法宝能有几件,全看个人修为和功法。
  当日龙阳子准备改炼《蓬莱仙弈图》为自己的本命法宝,后又打算分出一缕神识纳入释迦狮子印,那张老道自己呢?青君又如何呢?
  张老道使用的本命法宝,乃是一柄飞剑,名曰“太极剑”。太极剑被他祭出,划出一道道太极图案,在头顶盘旋,青君则吐出一枚墨绿翠石,石中喷出黑雨,洒向劫雷。
  两人合力,将劫雷的威能抵消大半,剩下的劫雷穿入金瓮,劈在二人身上,这些威能则只有自行以肉身承受了。
  是承受,而非抵挡,劫雷不净化身心,就幻化不出可以适应天界的肉身和阳神,到了天上也无法存活——这才是天劫的真正用意。
  当然,除了以肉身和阳神硬抗,以本命法宝抵挡外,还有一样可以用来借用之物,就是道门收集数十载的信力。信力抵消劫雷,可以等同于劫雷净化。
  道门收集信力,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飞升。在飞升之中,信力又可用于两处,其一为抵消劫雷的威力,守护肉身和阳神;其二则与佛门类似,形成虹桥,接引修士上天。
  按照道门的记载,无论是以信力抵消劫雷的威力,或是构筑接引修士的虹桥,其本质都是对上天的供奉,说白了,以信力换取飞升。
  一道劫雷大约维持了几个呼吸之间,然后一闪而没,紧接着,天上雷云翻滚,继续劈下了第二道劫雷。
  连顶九道劫雷之后,张老道呼吸急促,青君的蛇身也开始变化不定,这是开始吃力的表征。于是张老道手指一引,口中振振有词。
  一股虹光自东南飞来,加持在金瓮之上,将劈下来的这道劫雷消去,张老道和青君都得以喘息,各自抓紧机会闭目恢复。
第一百四十六章
飞升
  一道一道劫雷劈落下来,在洗去张老道和青君“铅华”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他们的法力,损毁这他们的肉身和阳神。
  张老道头顶渐现三花,继而化作一棵丈许高的小树,小树无花无叶无根,透明而无实,在他头顶上方摇摆不定。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树若无根,必不长久。此无根树乃张老道元婴变化的阳神,此刻于天劫中显形,接受劫雷的洗炼。随着一道一道劫雷的劈落,小树如受雨水滋润般,开始生出根须,渐渐凝实结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