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874

  赵然问:“牛小公公,不知太后想问贫道什么事?”
  牛少一道:“太后问,赵道长打算何时离开兴庆?早闻山间客大名,不知能否有暇相见?”
  赵然道:“今日已经陛辞了国主,按照规矩,行礼都收拾妥当了,打算晚些时候便启程。”
  牛少一点了点头:“道长且稍待,奴婢现在便去回复太后。”
  馆驿距皇宫并不远,小黄门牛少一很快又赶了回来,一路跑得气喘吁吁。
  “赵道长,太后说,不知道长能否将回程往后押一押,太后想过几天请道长入宫,当面向道长请教书法之道。”
  赵然笑了笑:“既然太后有谕,贫道岂敢不奉?不知何时入宫?”
  牛少一道:“太后的意思,道长书名响彻中外,若是仓促相请,旁人还道我大夏慢怠大才,故此要精心准备一番,怎么也要五到七日才好。”
  “那就劳烦牛公公回复太后,贫道在此恭候太后传召。”
  小黄门走后,张居正凑了上来:“道长,这是什么意思?”
  赵然解释:“在西夏朝堂,存在帝党和后党。”
  张居正眼前一亮:“这么说,国主想赶咱们走,高太后是不同意的?两边如今是个什么格局?其中是否有可乘之机?”
  赵然道:“那就要咱们多看、多问、多想了。太后既然开口留人,咱们就可以光明正大住下去,不用着急回去……嗯,也该出去走动走动了。”
  张居正问:“道长打算从哪家开始拜访起?”
  赵然道:“自然是贫道好友,金波会所的大东家成安。”
  赵然要拜访金波会所,和好友成安相见的要求报到了金针堂,很快便被金针堂通过了,性真来到官驿告知赵然,他可以在兴庆府滞留期间前往金波会所,但每次出行,都必须由他和明觉陪同。
  这个条件赵然肯定不会拒绝,换作大明,佛门使节若是想去哪里,同样也会有总观修士陪同监督,放在哪里都一样。
  这是一次私人性质的拜访,拜访者是以“山间客”的身份来到金波会所的,故此没有那么多讲究,不像前几日出行那般前呼后拥、兵马开道,只是安排了皇城司的几个衙役伺候着,赵然和张居正便一路来到了金波会所。
  有些事情,藏藏掖掖的反而惹人怀疑,所以赵然干脆大张旗鼓的将自己和成安的关系进一步挑明——成安坦坦荡荡并没有说谎,他说我们是至交好友,我们的确就是,所以你们也不要怀疑他在别的事情上说慌。当然,效果能有多少,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之怎么样也不会令成安的处境比现在更差吧。
  看着金波会所门厅外一起出来迎候自己的西夏显贵们,赵然拦住了成安的引荐:“成东家跟贫道为莫逆之交,他的成记商铺,贫道也是登过门的,没想到今日在兴庆相见了。成东家和贫道曾有过不少书信往来,提及过他在兴庆结识的几位好友,言道各位都是一时俊彦,贫道久仰得紧。今日登门,咱们不谈国事,只论私谊,相处之时轻松一些,先不忙介绍,且让贫道猜一猜,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见赵然有此雅兴,众人都感有趣,纷纷点头同意。只有成安偷偷翻了个白眼,暗道你蒙谁呢!
  赵然打量着面前相对而言要年轻儒雅几分的富贵之人道:“这一位额高平满、耳鼻宽厚,一生大富大贵,想来当是成东家信中所说的高衙内了,见过衙内!不,见过驸马!”
  去年,高衙内正式尚了柔安郡主,他如今已是驸马爷了。
  高衙内哈哈一笑,躬身致礼:“见过道长,见过山间客!”
  赵然又看向他身旁的壮汉:“这一位浓眉上扬,若在军中,必为英豪,只是眉中带勾,近年应当是有些不顺,所谓龙游浅底、虎落平阳,莫非是野利小侯爷?”
  野利怀德愣了,喃喃道:“道长果然……有些门道……”
  赵然又看向另一位:“这一位印堂低陷略窄,早年多有磨难,但眉中又带着几分清净,此为命中有贵人之吉相,抓住贵人,一世富贵跑不了的!想必是梁掌柜吧?”
  听赵然一个一个说下去,连说五六人,全部都中,大伙顿时惊叹连连,看向赵然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畏。唯有成安知道内情,忍不住好一阵腹诽。
  这么一阵热闹之后,相互之间的距离顿时拉近了不少,众人簇拥着赵然进了大门。
  赵然问:“为何不见龙央和乌兰两位大和尚?”
  成安道:“他两位就在会所之中,但却不喜这种迎来送往,道长是否要见他们?”
  赵然道:“本来想问问天马药业的事……下回吧,总是要在兴庆多待几日的,到时候直接去城外山庄别邺相见便是。”
  成安心领神会,当即道:“那就定在明日?”
  赵然颔首同意。随后,在成安引路讲解下,赵然参观了金波拍卖行、大宗货物柜台、茶社、后花园等处。
  在后园,野利怀德还当场邀约他玩了一局“木射”之戏——也就是赵然改良过的保龄球。赵然现在不用再掩饰自己的修为,随随便便打了个三百分大满贯出来,让野利怀德小小郁闷了一把。
  这几日在兴庆,赵然作为护送玄慈虹体的道门使者,早已家喻户晓,更别提大部分能来金波会所享受的客人之中,很多都是见过赵然的,因此,当成安等人一路陪着赵然“参观”会所的各处院落时,立刻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都主动围过来向赵然问候,并且跟随在周围一起陪同。渐渐的,人群就越聚越多。
  赵然看着人群中那么多熟人,玩心大起,开始相面,几句话便将对方的过去兜了出来,惊掉无数眼珠子的同时,他擅长卜算的名声当场就轰传了出去。很多人都想让赵然算一算将来,却都被赵然拒绝了,理由也很好找——不敢泄露天机。
  到得傍晚时分,有会所仆役来到高衙内耳旁低语几句,高衙内笑道:“赵道长,我夏国有位贵人极慕道长风采,想见一见道长,也好当场请教一二,不知道长可否移步?”
  赵然略一思索,问:“可是柔安郡主?”
  高衙内竖指大赞:“道长真乃神人也!”
第二十七章
再会柔安
  柔安郡主是在茶社的专属雅间见的赵然,她一见赵然,便满脸涨红,两只手相互攥在一起,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久慕道长大才,今日能当面请教,足慰平生了!”
  高衙内从旁帮衬:“我家郡主极爱道长的诗文书法,府中收藏了十多幅道长的真迹,时常用心揣摩,今日是个大好的机会,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有宫女呈上柔安郡主近些日子作的一些字画,字有三幅、画有五幅,在案上展开。柔安则在一旁望着赵然,神态间很是紧张。
  对于有经验的书家而言,字画的好坏其实一望而知,但赵然肯定不能这么做,他在书案前伫立良久,摆出一副认真品味的模样,实际上是在琢磨着应该怎么说。
  三年的时间,柔安郡主的书画造诣肯定是有了进步的,但令赵然遗憾的是,或许是因为“崇拜”自己的原因,无论书法还是画作,都存在着极重的模仿痕迹,换句话说,越来越像“山间客”的高仿,而失去了原先的华贵气质。长此以往,失去了自我的书画家就不是书画家了,而是书匠。
  当然首先还是得大赞:“没想到郡主于书画一道上竟然有如此成就,实在令人意想不到!”一边说,赵然一边不停摇头,以示自己不可置信。
  柔安郡主更紧张了,内心中扑腾狂跳,掩着胸口不敢问,紧盯着赵然,期待着下一句。
  “画作贫道不太擅长,就不妄下置评了,但这几幅字,精圆细润,笔架肃穆,已经堪称赏心悦目之作!我大明有位严阁部,不知郡主是否知晓?”
  严嵩是大明朝堂重臣,近年来,其字已渐成一家,是中原腹地声誉鹊起的书家,大明的书法名家,在西夏就是大家,对于书画极为喜爱的柔安郡主来说,怎么可能没听过?柔安郡主当即点头:“我摹过他的字,的确写得好。”
  赵然道:“这么说吧,严阁部的字,与郡主这幅同样尺寸的,在应天可值二百两。贫道愿以五百两银子购买郡主这三幅字,不知郡主可否割爱?”
  论及书画一道,西夏向来追慕大明,在大明若是小家,到了西夏就会被追捧为大家,大明的大家,在西夏则可以享受宗师待遇。赵然刚才说严嵩的字幅在应天卖二百两,到了兴庆就是六百两起步!
  柔安郡主顿时自感身在梦中,不自信道:“这……是真是假……”继而醒悟过来,激动得满脸通红:“不不不,道长说笑了,道长愿意收赏,已是荣幸之至,哪里敢要道长的银子!”
  赵然义正严辞道:“一桩归一桩,不可混为一谈,今日贫道既然说了要买,就一定是真买!”说话间便从扳指中取出五张银票交给旁边的宫女:“这是我四川都府荣祥钱庄的银票,见票即付,郡主可随意在兴庆找一家明商兑换,必然不会推脱的。”
  柔安郡主喜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眼巴巴望着赵然,红晕满颊。
  既然是指点,光说好话也是不行的,必须说出点门道来,方可巩固自己书法宗师的地位。
  论及总结性的点评,赵然肚子里夹带了无数私货,这世上无人能出其右,关于书道上的各种境界,就有“识形、赏质、寄情”三境界,又有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弯弯绕绕,还有“似是而非、得其精髓、脱胎换骨”之类的门道,随便拿出一样来,都能令人“大彻大悟”、“以为高人”。
  但赵然还是决定剽窃那套烂大街的说法,因为他想来想去,还是这套说法显得比较上档次、格调高,于是很无耻的道:“我闻书法一道,入门之后乃有三境,初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有成之境;其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达此境可为名家,郡主如今正在此中。”
  “第三境呢?”柔安郡主连忙追问。
  “这就是郡主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了,等到郡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便可跻身大家之列。”这是赵然剽窃来,劝说柔安郡主在书画上找回自我、切勿迷失的警言,以这种方式来劝谏,柔安郡主就能坦然接受了。
  听罢,柔安郡主一脸神往,喃喃道:“书道三境,道长大才,实是振聋发聩。”默念几遍,只觉回味无穷,眼中迷光更甚,忍不住向着赵然敛衽一礼道:“多谢道长指点,请受一拜!”
  旁观众人都在交口称赞,大发议论,高衙内大声吩咐:“快,将赵道长这些话记下来,此为书论之真道,莫要漏了一个字!”
  成安笑道:“驸马和郡主成亲已有一年,不如请山间客写幅字以为贺仪可好?”
  赵然欣然允诺:“早有此意!”于是当场挥毫而就四个大字——“举案齐眉”。
  热热闹闹之间,成安又向众人宣布道:“据闻天龙院已同意,由三司下文确认,今后道长将在金波会所旁兴立商栈,于金波拍卖行竞拍商货,当然也可以将书法拿来竞卖,今后大家可以时常见到道长的真迹大作了!”
  消息一宣布,又是好一阵热闹,赵然笑道:“早闻金波拍卖行大名,今日本想一观,奈何来得晚了些。”
  成安道:“拍卖行如今隔日一拍,道长不如后日再来?”
  高衙内、梁兴夏等也纷纷邀请,赵然道:“贫道本来今日陛辞国主之后便要返回的,只是蒙太后传话,说是想见一见贫道,故此留了下来,却不知太后何日相召……”
  柔安郡主抿嘴一笑,高衙内乐了:“赵道长放心,必然不会冲突的。”
  赵然点头:“既如此……却不知后日有什么拍品?”
  梁兴夏忙出去取了单子,成安从他手中接过来,塞到赵然手上:“道长看看,有什么喜爱的,不妨下场一试。”
  赵然心中一动,将掌中的纸条悄无声息收了,然后若无其事的打开后日的拍卖名录,浏览一眼,心中有数,当即慨然应允:“那我便后日来试试。”
  当晚,成安在金波会所排下宴席,款待“好友”赵然,这次宴席自然是没有花酒的,食材全素,这是为了照顾同席的明觉和性真。
  吃完之后,明觉和性真将赵然和张居正送回官驿,张居正兴致不减,尾随赵然进屋泡茶。
  “当真没想到,道长在兴庆居然有如此名望,实在令下官敬服!只不过严阁部的字果真价值如此之高吗?”
  “你觉得他的字好不好?”
  “好是好,但恕下官莽撞说一句,严阁部品性不堪,实在令人不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