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874

  只听袁灏道:“今日适逢小年,我白马院同道能够共聚一堂,在此处排下酒宴,我们要感谢谁?”
  “感谢方丈!”
  “方丈讲几句可好?”
  “多谢方丈!”
  ……
  “那便请方丈给同道们说几句!”袁灏伸手,将赵然请出。
第八十三章
军民鱼水一家亲
  赵然起身,看了看面带笑容的所有人,点了点头道:“贫道忝为白马院方丈,至今已有两月,说实话,来之前,没有想到大伙儿会这么苦,真是苦啊!诸位身负之责比别处重上三分,事务多上三分,可薪俸却少上三分,实在是令人无法直视。贫道初来之时也忍不住抱怨,怎么自个儿道职升了,薪俸反而减了,这是什么道理?”
  堂下一片戚戚,深感方丈真正是自家人,说出来的话真贴心。
  “可是,薪俸减了、待遇差了,诸位却毫无怨言的勤劳任事,一至于今,说实话,我是非常感动的。前些时日,咱们道院的申迎宾上了辞呈,调任外县,申迎宾我没有接触过,但听说是位勤勤恳恳的好同道,他的辞任,令我感到十分遗憾,并且非常痛心。这说明什么,说明我这个当方丈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啊,对此,我是要深刻检讨的。”
  “在这里,我表个态,今后的白马院,要将替诸位同道解决后顾之忧放在重要事务之列,这件事情,将由我亲自负责,如果我做得不好,欢迎诸位同道批评我,警醒我,敲打我,我方丈院的大门,永远向诸位同道敞开!”
  堂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的,还有如潮的叫好声。
  赵然续道:“今日的宴聚,我要代表宗圣馆、代表天鹤宫,代表袁监院、谷都管、雷都厨、聂都讲,向大伙儿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大伙儿道一声辛苦!当然,聂都讲不在此间,他和范高功去了渝府公干,很是遗憾。”
  “接下来,再过几天便是正旦,咱们白马院同道们还要为办好正旦的斋醮继续辛苦,故此,我和袁监院商议,便在今日小年之际,提前向大伙儿拜年了!多余的话不说,既然是拜年,自然要有一番实惠的。经过我和袁监院、三都商议,决定给大伙儿送上一份心意,一份小小的年礼,每个人都有,一个不缺,现在就发!下面,有请咱们白马院财神爷——龙账房出场,给大伙儿发年礼!”
  堂上顿时一阵轰然大笑!
  白马院的小年过得十分喜庆,相当热闹,不仅仅是因为大家拿到了几两银子的红包,更是因为看到了将来美好日子的希望。
  小年过后,白马院道士们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开始投入到正旦大斋醮的各项筹备当中,赵然则出了白马院,赶往红原守御所。
  他是代表白马院前来劳军的,随行的还有五十只羊。
  宁德寿带领一众守御所将官迎了出来,将赵然迎入大帐之中。
  分坐已定,宁德寿笑道:“未曾想到,将逢年节,方丈还亲自过来看望将士们,我等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赵然道:“老宁客气了,守御所官兵驻扎在我红原地界上,我代表道门过来看望大伙儿,给大伙儿拜个年,这不是应该的么?将士们守护疆土、守护百姓,我白马院没有更多的能力支持将士们,唯有拿出一些看不过眼的东西来,给将士们改善改善年节的餐桌,一点薄礼,却是我白马院、我红原百姓的心意,还望守御不要嫌弃。”
  宁德寿道:“既如此,将来白马院有何所需,尽管吩咐,但凡能做的,我守御所都竭力为之。”
  赵然赞道:“前几日守御所派兵入城,这就是对我白马院最大的支持了,所以我此次前来,也是要向宁守御和众将士表示感谢的,希望将来咱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能够更加紧密,一起出力,共同振兴红原,这叫军民鱼水一家亲!”
  宁德寿击掌:“好一个军民鱼水一家亲,今晚咱们就在大营中摆宴,借着方丈带来的这些肥羊,一起热闹热闹。”
  赵然自是欣然应允。
  烤羊宴准备之时,赵然将宁德寿拉到一边:“老宁啊,这次党项人的事情,多亏了你帮衬。”
  宁德寿道:“方丈何出此言,我守御所不过举手之劳而已,还是多靠方丈筹谋。其实我早看李彦思那几个家伙不顺眼了,只是过去曾致礼一直优柔寡断,以致有了今日。”
  赵然道:“如今人证、物证俱全,李彦思、强雄等人罪名是坐实了的,只可惜让李彦思跑了,未尽全功。不过我白马院已经上书天鹤宫、川西总督府,为你和红原守御所将士们请功了。”
  “多谢方丈了,嘿嘿。”
  “我这次过来找你,就是想提醒你一声,赶紧疏通一下曹指挥那边,由松藩卫向川西总督府奏报,把你头上的‘署理’二字去掉。”
  “这……能行么?”
  “能不能行,那也得动起来才知道。你不动就没机会,动了,才有希望,你说是不是?曹指挥那边有问题么?”
  “曹大人那头绝无问题,我明日就去切瓦河谷大营!”
  “那行,剩下天鹤宫、川西总督府这边,我来想办法。”
  说话间,赵然提议,沿着河边走走,于是宁德寿连忙点了二十名亲兵在身后护卫,出了大营,由北而南,沿着河道溜达。
  赵然指着白河道:“那李彦思也算是个人物,赶在我白马院拿他之前跑了。”
  宁德寿叹道:“此人实在是幸运,这一段白河,水面平稳且能够渡船的也只有三处,安曲、月亮渡、切瓦河谷,其余河段都是暗滩、险流、旋涡,水又深又急,可他居然凭着一条小舟渡过去了,而且是夜渡!我下面的人都说,此事当真不可思议。”
  赵然来到岸堤上,看着下方白河的水面,问:“这一段从岸上到水面得有两丈高吧?”
  宁德寿指点着目力所及的各处河段:“这里是两丈一尺到三尺,南边三里外稍低一些,不过最少也有一丈六,为什么说白河是天险呢,除了水面难渡外,也有这河道堤岸的缘故——大军过了河也很难上岸。”
  赵然点了点头,回首望向身后,看着一望无际的荒地,问:“这片田地都是黑土,算得上是肥沃的上乘耕地了,不能将这河边的大片耕地种满粮食,实在是可惜啊。”
第八十四章
兵团
  听赵然说起田地,宁德寿解释道:“以前的确是耕地,但如今和夏军隔河对峙,离岸五里之内,不许有人烟,以防对面有机可乘。过去沿岸有几个村寨,都被大军拆除了。”
  赵然问:“老宁,说句实话,耕地荒置,我心中十分痛惜啊。红原可耕之地总计也才五万多亩,你这里就废弃了一小半,我身为白马院方丈,无法眼睁睁看着而无动于衷。”
  宁德寿沉默片刻,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赵然道:“需要禁河五里么?老宁,这五里地,刚刚好将可以耕种的田地包了进去,五里之外,水源缺乏,耕作艰难啊,那就已经不属于耕地了,顶多算是牧场。”
  见宁德寿望着河段沉吟不语,知道对方正在权衡,于是趁热打铁:“禁河三里行不行?实在不行,三里半呢?哪怕四里、甚至四里半呢?这片土地我看过了,如果是禁河四里半,那多出来的半里耕地大概能得五百亩,给我一里耕地的话,能得两千五百亩,一里半,能得四千亩,两里,能得六千亩!老宁,红原剩下的耕地,一半在你这里,一半在切瓦河谷,安曲那头只有几百亩而已。你这里都是好地啊,只要给我匀出六千亩耕地,我就可以养活三千人!”
  宁德寿叹道:“这不是一里地、两里地的问题。为何当初禁河五里,正是要将这五里耕地都纳入禁河区,如此一来,沿岸十里都可以保证无人下河。”
  赵然点头:“老宁,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这边迁来流民后,咱们约定两条。其一,沿着河岸,每隔一里地,我给你建一个三丈高的哨楼,由屯田农户进驻哨楼,至少能帮你省了每日巡河的奔波之苦。”
  宁德寿当即喜道:“这是我一直想做的,奈何军资匮乏,要间数十个哨楼,实在无力承担。这一片都没有大树,为建军营,都已经将左近的树木伐光了……”
  赵然道:“无妨,我大君山中有的是树,运送木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其二呢?”
  “其二,让出来的耕地,第一年免田赋,第二年收一斗半,第三年后,每年收三斗。无论收获多少,白马院每亩地每年供应守御所一斗军粮。这些军粮,在我白马院不入账,算作减赋额,由你老宁自行分配!什么时候守御所裁撤了,什么时候才算结束,你老宁若是在守御所在此屯驻十年,咱们就分上十年,绝不给你打马虎眼!”
  宁德寿眼皮一跳:“当真?”
  “还能有假?”
  “奈何军令……方丈也知道,很多事情,我是担不起的,还要上面点头……”
  这事要走正常流程,不知要耽搁多少时候,甚至可能在上报的过程中,就被层层手续给搁置了——敢于担责的人毕竟不多,于是赵然道:“名义上算是你军中征募的农户!你军中若有将士家眷愿来的,同样授田,有在本地成家的,一并如此!一边耕田一边替你警戒河道,此为耕战一体,名曰农耕兵团。”
  宁德寿深吸一口气,在河道上来回走动,反复张望,终于下定了决心。
  “赵方丈,若是白马院能做到你答允的这两个条件,我可以同意,禁河三里,让出二里地给白马院。”
  “那就这么说定了!”
  得了六千亩耕地,赵然非常高兴,有这些耕地周转,他的流民迁徙大业算是可以正式启动了。
  谈笑着,赵然问起自己从兴庆府买回来的汉民:“我这一走两个多月,他们在军营中怎么安置的?走,去看看?”
  宁德寿将赵然带到安置这些汉民的地方,此处距军营约莫一里多地,单独立了十多个帐篷,用土堆搭了矮矮一圈围墙,围墙刚刚及腰,正好防止了羊群和牛群逃逸。
  这两个多月来,六十三名被赎回的汉民就在此处生活将养,赵然过来时一个个望过去,这些人的脸上已经恢复了神采,身子也比原先壮实多了。
  这里是一片草场,如今已然入冬,但营地中堆放着整整齐齐的干草垛子,赵然从西夏买回来的牛羊都在土墙支撑的围栏中挤在一处取暖,被照顾得十分周到。
  宁德寿感慨道:“这些人不愧是在西夏放牧了十年的老手,我营中的许多牛羊都交给他们照看,养得极好。”
  赵然致谢:“这两个多月,消耗了军中不少粮秣吧?多谢老宁了。”
  宁德寿摆了摆手:“六十多张嘴而已,些许粮食,我营中还挤得出来。这些人,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能不能就让他们在这里定居?这处草场还是十分丰美的,养个几千牛羊不在话下,也可为我大军供应牛羊肉和奶乳,嗯,还有皮子、筋骨。”
  赵然同意了:“行,那就照此办理,回头我让典造院过来,给他们登记入籍。”
  当晚的犒军大宴上,赵然再次和裴中泽坐到了一起,两人相互说了说分别两个多月的事情。裴中泽对赵然在白马院的治政不是很感兴趣,赵然简略提了提,便几句话带过,他倒是对裴中泽正在捣鼓的那些战阵法器很感兴趣。
  裴中泽主要介绍的,是军中对战所用到的一些大型法器,比如符箓弩炮,这种弩炮打中一发,就能将佛门沙弥境修士直接送上西天,哪怕是比丘境,也得重伤,威力当真惊人,只不过一发出去就需要两张三阶聚灵符,差不多一百多两银子,实在是太过昂贵。
  还有一种五行灵盾,充满聚灵符后,可以张开成为高五丈、宽十丈的巨大五行盾墙,可以抵挡罗汉境顶峰修士的全力攻击。
  除此之外,裴中泽还掌管不少四阶、五阶的符箓,比如他们二人之前曾经偶然得到过的五宵神雷符,这都是战阵上的大杀器。
  赵然本打算看一看效果,但知道了其中的耗费之后,便无奈作罢了。看一眼就是几百两银子,以他的豪富也是看不起的。
  由此,赵然也对总观的财富征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天下,不要怪道门征税,不大量聚财,能顶得住战阵上的征伐用度么?
  从红原守御所回来,赵然向二师兄余致川发了个飞符:“师兄,再过几日便是除夕,你们还回来过年么?”
  不久,余致川回复:“暂不回了,老师让你多看顾着些,莫让孙真人他们受了委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