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874


第六章
水石丹经
  江腾鹤说《水石丹经》来自上界下凡的真人尹轨,赵然始终对此很是不解,他曾听过多次上界真人下界的传闻,又有莲花生大士入世演法之类的故事,此刻再也忍不住问道:“老师,弟子有个疑问,为何仙神下界,多现于魏晋之前,中唐之后便极少记载,尤其大明立朝之后六百年,更是没有出现过一次,只有飞升上去的,却从来没有降世下来的,这是什么缘故?”
  江腾鹤道:“你之所问,同样也是为师所问,不仅是为师所问,也是你师祖所问,更是我道门炼虚境以上高修们所问,于此,我无法解答,只能告诉你,道门有一个数百年来的推测,或许一个末法时代即将来临。”
  这个信息量实在很大,也很复杂,赵然提了几个问题,江腾鹤一个都回答不了,赵然也只得作罢,但他已经有所感悟,或许再过四五百年,老师所说的末法时代,将真的到来吧。
  江腾鹤继续说回《水石丹经》:“楼观是上古大派,传承久远,那时尚无内丹外丹之分,故此,在丹成之后寄托神识之时,没有寄托符箓一说,也同样没有寄托金丹一说。魏晋之后,内丹一说渐起,那是因为天地玄黄渐次分明,混沌之气日渐消散的缘故。”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随着混沌之气的消失,天地间的先天灵材便很难找到了,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道门的许多卓绝前辈开创了两条全新的路子,要么以符箓代替先天灵材,以寄托神识,要么演化体内金丹为寄托之物,代替先天灵材,由此开始,天师和真人才具有了真实的含义。
  而楼观则另辟蹊径,通过前辈祖师传下来的水石观想法,将寄托之物在内外之间同时并存。因此,《水石丹经》实际上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以梁祖得授的水石还丹术为主,后半部分是侯祖达先真人所补的神识寄托法为主。
  江腾鹤讲完,扔给赵然一本书册,赵然连忙接过翻了翻,似乎年代不是很久远嘛,再看末页跋语,却是老师的老师,赵然的卢师祖所记,说是某日抄录而成,传赠弟子江腾鹤。
  原来是抄本,不是古籍原本,于是赵然问:“老师,此经原本何在?能否让弟子一观?”
  江腾鹤道:“原本早就失传了,只剩下这本,你若是想对比印证,可以去总观查找,我记得道藏中有,哦,对了,玉皇阁不是给过咱们楼观一套道藏么?里面应该也有。”
  赵然有点发懵,这不是楼观秘传么?怎么放道藏里公之于众了?
  连忙翻阅这本《水石丹经》,就见蝇头小楷写得很是潦草:“还丹之道,水是良媒。须得华池终见宝,徒将砂向黑石埋,莫妄损三才。水石二字,自生於物。水曰金水,亦号铅汞,亦为青龙白虎,亦称坎离。良媒者,真水真火也。经云:内有一飞一伏,外有一佐一助。石者,是北方真土之名,从金水中生。今人多将银末伏朱砂铅,逐成世宝,认此为白金,岂是自然。且用铅不用铅,三才全既。逐成得银,已损三才,岂是真正之理……故《易志》云:白者金精是一阳,黑者水基是一阴。此实露玄机,学道之士细而览之,自然解悟……”
  翻阅两段文字,赵然更加疑惑了,这的确说的就是还丹的内容,应该不假,可既然是秘传,又怎么能随便见诸世人呢?这还有何秘传可言?
  却听江腾鹤道:“先别看了,待为师传你观想法,再结合经文去对照,否则单看经文无用。”
  原来如此!赵然这才松了口气,端正坐好,任江腾鹤在自己脑海之中灌入一幅图卷:
  图卷中全是留白,只有寥寥几笔:一道清泉不知哪里来,又不知流向哪里去。
  只有水,没有石?赵然从观想图中退了出来,定了定神,再次进入,还是这道羚羊挂角不知所云的清泉。
  这是什么道理?
  耳边传来江腾鹤的声音:“水柔石刚,一阴一阳,天下两级之至,什么时候你能将水看出石来,你的水石还丹水便进了第二层。等你同时看到水、石,将两幅图卷重合为一之时,就是第三层。”
  原来真正的《水石丹经》窍要在这里,没有观想图,拿着经文研究一辈子都是无用,真正的核心在于这幅图卷。
  这与便宜干姐姐朱七姑当年传他的三幅入定观想图是一个道理。功法的传承,很多时候都不是看书能看明白的,没有老师将最为关键的观想图传下来,怎么学都学不会。
  假如赵然依旧没有拜入楼观,依旧只是野路子自己修炼,想要修习这等高明的道法,那是绝无可能。他可以去道藏中翻阅《水石丹经》,但背得再熟,又有什么用?
  赵然忽然想起来,卢师祖故去的时候,整个楼观只剩江腾鹤这么一个弟子,如果当时江腾鹤不幸挂了,又或者在大师兄魏致真还没到金丹的时候挂了,楼观这门传承岂不是就断了?
  由此继续上溯,楼观六百年间,尤其是近两百年来,已经连续出现过五次单传弟子的危险境况,只要有一次没有续上,楼观功法就断根了。
  还真是凶险啊!
  不过所谓否极泰来,楼观一脉渡过了江腾鹤孑然一身那个最危险的时刻,现在终于不会再出现这种危机了——二代的四位弟子全部得了水石丹经的观想图,这门功法暂时无忧了。除非这四位弟子全部惨遭不幸,楼观才会出现危机,不过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
  江腾鹤又道:“等你进了第三层,便可以按照后篇的内容寄托神识了。到时候神识既可寄托于外,又可寄托于内,与人斗法之时,可随时使用本命法器,无本命受伤之忧。”
  赵然点了点头:“明白了老师。”
  楼观功法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可以随心所欲的以本命大招跟旁人斗法,压根儿不用考虑本命受损的问题,因为别人根本伤不到你的本命。
第七章
大禁术第四层
  关于楼观水石丹经的强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可以表述。将来赵然本命神识生成后,可以寄托在某一张符箓中,此为外丹道,又可以同时寄托在金丹上,并由金丹而假借于飞剑之上,此为内丹道。
  于是,他就拥有两件本命法器,本命符箓和本命飞剑。这两件本命法器就是他最大的杀招,他可以任何时候都掐着本命符箓到处乱扔,同时手握本命飞剑四处砍人,而不用像别的修士一样藏藏掖掖,不到关键时刻不敢使用本命法器,就算使用的时候,也往往是一击而匿。
  本命符箓或者本命飞剑受损的时候,别人的金丹就会破裂,轻者境界掉落,重者死于非命,而赵然却没事,因为他的本命既寄托于符箓,又寄托于金丹,或者说你毁飞剑的时候,他本命在符箓中,你坏符箓的时候,他本命在飞剑上。
  除非你同一时刻将两件本命法器一起损毁——记住是同时,千万要掐好同一时点,才能令赵然的本命受损。
  这就是为何楼观修士特别能坚持、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存活下来的根本原因。
  传了观想图给赵然,江腾鹤这才一句一句给赵然讲解那本经书,等到讲完之后,已经过去了一夜。
  从今日起,赵然的修行中,除了继续炼化法力打磨金丹外,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观想水石图卷。由此之后,赵然才算是真正的楼观弟子。
  学了《水石丹经》,赵然回到自家选定的宅院内。他这座宅院位于后山之中,偏靠灵妖山庄一侧,独门独院,颇为安静。道院前后三进院落,总占地六十亩,与三个师兄大致相仿。
  回到宅院之中,赵然立刻进入卧房,这才开始修炼起他前两天在玉皇阁受箓后获得的新道术——九天玄龙大禁术第四层。
  九天玄龙大禁术是门很奇妙的道术,在赵然看来,颇有点不走寻常道的意思,或者更干脆的说,直接就是歪门邪道。
  第一层是降智光环,直接对敌人的意识进行攻击,导致对手出现短暂的意识空白;第二层是忽悠神通,大幅度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尽可能令对手信服;第三层是幸运光环,在赵然的头上自动飘着一个幸运加1的指数——如今他再次授箓,这个数值变成加2。
  然后,便是这第四层了,以功德法力在头上生成一朵庆云,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免咒术、邪祟对己身的伤害,尤其是对某些不可知的神秘因果都具有抵御效果。
  比如杀人的时候,必然会存在因果牵扯,这些因果牵扯可能需要在今后的某个时刻化解,也许修士经常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其实一切都是其来有自、并非空穴来风的,修士们并不知道,这是源于当年杀人的起因。
  只有当修士进入合道境后期,准备飞升的时候,才能明悟其中的牵扯,然后抓紧时间消解,否则就会留到天劫之时以劫雷的形式劈下来。所以合道境后期的高修们,一般都见不着人影,他们都在忙着消解之前一生所牵扯的各种因果。
  有了功德庆云加身之后,赵然从此以后的行事中,能以此抵挡因果加身,轻一些的直接消解,重一些的则消解部分。
  虽说功德庆云目前为止不具备抵御道法的功效,但赵然对这种稀奇古怪的神秘功能却很是欢迎,这代表着等到他升入高阶修士行列时,会比旁人更快完成合道境后期的修炼,更早做好飞升的准备。
  大禁术的神通不难掌握,赵然修行几天后便学会了,忽然想起来,蓉娘闭关近半年了,至今没有联系,不会是出什么意外了吧?于是试着飞符过去问了一声,很快便收到蓉娘的回复:“金丹小意思啦,最近比较忙,没时间过去踢馆,回头再说。”
  话说赵然盘算了一下身边这些人,裴中泽、周雨墨、宋雨乔、蓉娘、卓家两位师叔、自家两位师兄……最近这几年结丹的人挺多啊,和道门修士一成的结丹率完全不匹配嘛……
  下山重回白马院——有一件事,赵然始终没有时间顾得过来,但此刻,他也需要提上日程了。
  白庚发来飞符,说是他管理的君山货栈最近几个月总是受到金波会所的刁难,若非有成东家斡旋,很多营生都会受到阻碍。
  赵然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关窍,这是柔安等人不满了。已经过去了一年半,赵然当初答应帮忙寻找夏军战败原因的黑材料,至今没有消息,难怪人家不高兴了。
  赵然拍了拍脑袋,还真是忘得一干二净啊!连忙将袁灏请来问道:“当初白马山大胜,川西总督府有没有关于战事的分析和报告材料?”
  袁灏道:“方丈想看么?当然有啊。”
  赵然忙道:“麻烦监院向总督府去个书信,索要一份抄本过来,贫道有用。”
  袁灏笑了:“何须去信?尽在下官心中,这篇文章就是下官草拟的,回头我便写出来给方丈过目。”
  赵然大喜:“速速写来!”
  袁灏下去不久,便捧着一摞满是墨字的纸张回来了,赵然接过来仔细阅览,看罢多时,大感失望。
  文字是好的,堪称锦绣,但内容却非赵然想要的,通篇文字中全是歌功颂德,总结起来,战胜的原因无外乎几条:三清护佑、道门洪福、天子圣明、官吏用心、将士用命、百姓拥护……
  好吧,也不能说这篇文字写得不好,写得不对,但,这不是赵然想要的。
  “好文章啊,监院真是川西第一笔杆!”
  “方丈过誉了,呵呵。”
  “那个,还有没有别的,就是对夏军为何战败的分析?比如,夏军缺乏粮食器械、内部军令不一、贪生怕死之类的?”
  “写那个作甚?功劳都被夏军抢走了,我大明上下怎么论功行赏?”
  “监院说得是,可……对面总也有些弱点和劣势吧?”
  “方丈,这么写是不行的,夏军必须是很强的,他们越强,咱们的大胜才越发来之不易啊!”
  赵然明白了,人家袁灏跟自己说得压根儿不是一回事,于是干脆挑明:“是这样,我想掌握一些白马山大战夏军一方当年的内幕黑材料,我在兴庆有人,看看能不能给夏人使点绊子。”
  袁灏当即醒悟,肃然道:“原来如此,是下官想岔了,方丈此举高屋建瓴、功在社稷啊!材料当然是有的,我这就派人去总督府详查,当年白马山大战时,召集过不知多少回军议,夏军的形势和动向记录了不知多少本,有的是!当年大战时的很多幕僚和书吏都还在,想查容易得很。”
  赵然道:“重点查嘉靖十八年的材料,关注点放在对方的后勤辎重、军队士气上,尤其是最后一战,白马三部为何倒戈,这个很重要。”
  “明白了方丈!”
第八章
材料
  交待完黑材料的事情,赵然又问起征募三部部民筑路的情况。
  袁灏更是笑了:“这件事是保忠进山谈的,三部头人们一开始都不答应,等听保忠说按人头付钱,便开始犹豫了,最后纷纷要求提高价格。保忠谈的价格是每人每天十二文,女子九文,比原先要多一些。”
  赵然道:“无妨,都是小钱,征募了多少?”
  “原先定的是五百人,结果各家大小头人都找到保忠,要求增加员额。保忠说,很多小头人甚至反过来给他送钱,声明每增加一个自己部族的员额,就给保忠两文钱,哈哈!现在已经达到八百多人了,保忠问,还要不要,我就给他定了一千人。”
  “只要能下山帮工,来多少咱们吃多少,一千人不够,两千人勉强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