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1/874

  于是很多人更加敏感的推测到,这一次正一方面派来出掌下观的人,极有可能是位修士,甚至还推断出了接下来简寂观下观的人事更迭:张阳明辞道之后,沈云敬改授监院,腾出来的方丈之职,由某位高修出任,从而与之前的舆论相合。
  在简寂观下观中,监院和方丈这两个职司,是在真师堂中有票决权的真师,与上观六阁坐堂真师身份相同。之所以过去一直地位偏低,貌似发言权不大,完全是因为这两个职司的出任者是十方丛林的俗道所致。
  如果新换上来的这位方丈是个修士,那么这个职司在真师堂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六阁坐堂真师便没什么区别了。不,或许手中掌握的权力还会更大一些!
  对于修士而言,这将是一个令人眼馋的职位,那么谁有资格出任下观方丈呢?
  众所周知,下观方丈和监院分别从正一和全真中挑选,既然是张阳明辞道,那接任者也肯定是正一方面推出的人选。换言之,推荐谁,由正一各家宗派说了算,推荐出来的人能不能走马上任,则由所有炼虚们一起投票决定。
  赵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龙安府考察各处农田的庄稼生长状况,于是匆匆结束了视察,赶回大君山。
  茅山,九霄万福宫,礼真院中,潘夫人坐到正在阅览道经的潘养寿身旁,提醒他:“锦娘的事情如何了?”
  潘养寿翻了一页,边看边问:“什么事?”
  潘夫人道:“锦娘的亲事啊。”
  潘养寿放下手上那本《急救仙方》,看了看潘夫人:“她才多大?着什么急?你我当年不也是过了四十才成的亲?楼观的江腾鹤和赵丽娘又是什么岁数双修的?修道之人,最重要的是修为,修为上去了,寿元自增,容颜不老,晚一些怕什么!你再看端木长真,九十多的人了不照样续弦,不照样生子?”
  潘夫人道:“可也不能这么说,碰上中意的,何苦白等?”
  潘养寿道:“哪里白等了?都快三年了,张腾明那小子还没结丹,这如何能够嫁过去?当时说好的,结丹之后成亲,我就防着这个!锦娘也是不晓事,好好的人物看不上,偏生看上这么个废物!”
  “那又如何?孩子自己满意就是,咱们睁一眼闭一眼吧。”
  “不急,再过几年,锦娘就能看明白了,到时候想必哭着不想嫁过去,你信不信?刚好我也快婴化阳神了,等年底就闭关,她的亲事等我出关之日再议不迟!”
  潘夫人顿时一喜:“到时候了?这可真不容易。”
  潘养寿感叹:“是啊,炼师境上停了整整十年,着实不易。”
  正说着,接到一份飞符,潘养寿沉吟道:“司马师叔让我去一趟,若是有人求见父亲,你统统挡驾,就说父亲闭关。”
  下了大茅峰,潘养寿登积金峰南腰,直入元符万宁宫北极楼,见司马天师正在楼中等候,于是上前询问究竟。
  司马天师道:“你父还在闭关?我飞符邀他过来议事,却没有回信。”
  潘养寿回道:“父亲的确正在闭关,他曾言道,这些年感悟越发深了,隐隐间似有合道之像。”
  司马天师大喜:“若是真能合道,我茅山就能追平龙虎山和阁皂山了,三山也才是三山!这百年咱们之所以相形见绌,就是没有合道大修士之故!不过说起来,也该当他合道了,师兄毕竟是天下炼虚前五之数的高修……”
  忽然皱眉道:“只是如此一来,就怕耽误了大事。”
  潘养寿不解:“什么大事?”
  司马天师问:“《龙虎山》那三篇文章看过么?关于修士履任十方丛林的事情。”
  “看过,那三篇文章写得不错,我是在《君山笔记》上看的。您是有什么安排么?”
  “我原本以为不过是普通的鼓吹,没想到此中大有深意。你知不知道,张阳明辞道了……”
  潘养寿不在真师堂,九霄万福宫也没人在总观任职,故此还真是不太清楚,此刻忽然听闻这个消息,再结合《龙虎山》、《君山笔记》同事刊发的三篇文章,当即一振,这是又空出来一个真师堂的位子啊。
  不过片刻之间,却又摇了摇头,哪怕父亲没有准备闭关冲击合道这么一出,也不可能争上的,茅山没有合道大修士坐镇,想要依靠“正一三山”之名,一家占两个真师堂的位子,哪家宗门会答应?
  “可惜了……”
第二十七章
司马天师在行动
  司马天师也认为很可惜,但他可惜的却是潘天师没法出面争位:“潘师兄不争这个位子,实在是可惜了,不过还可请青玉峰出头。我们两家先达成一致,再找王师弟商议。”
  青玉峰上,是茅山三宫五观中的崇禧万寿宫,是当年升真先生的遗脉,如今主掌崇禧万寿宫的,是天师王景云。
  茅山没有合道境大修士,潘天师闭关,司马天师自家又已经是真师堂坐堂天师,剩下能够争位的,就只剩王景云了。
  潘养寿很是无语,心说司马师叔怎么就非盯着这个位子呢?
  “师叔,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阳明监院辞道,再结合之前龙虎山吹出来的风声,这个位子,想必是龙虎山有所盘算的,咱们此时插手去抢,恐怕不合适吧?”
  “原先我和你想的一样,但前不久,我听说龙虎山上奉行真人闭关了,估计与潘师兄一样,都准备冲击合道,如此一来,龙虎山哪里还有合适的人选?岂不是机会就来了?”
  “奉行真人闭关了?可是……师叔,张元吉也入虚了,莫非师叔不知?”
  “我当然知道!但张元吉是什么人?才刚入炼虚不到三个月,境界都不稳固,怎么争这个位置?如果是奉行真人,我二话不说双手赞同,可张元吉——试问天下,能服众么?如今谁不知道他家风不正,自己在外头胡天胡地也就罢了,连老婆都在外头勾三搭四,到时候炼虚公推之时,谁会投他?”
  “可就算如此,咱也不好去争啊,本来这个位子就是龙虎山的……”
  “谁说这个位子一定就是龙虎山的?张阳明是龙虎山的不假,但他的前任可不是龙虎山的!你放心,我都想好了,只要咱们两家都支持,你王师叔就敢去争这个位子。你去和你王师叔说,我去龙虎山找云意大天师,摸一摸他的想法,谈一谈他的口风,找机会让他回心转意,支持我们茅山,之后我们三家再分头行动,去争取更多宗门。让张元吉去争竞这个位子,这不是开玩笑吗?”
  潘养寿无奈,只得去了青玉峰上,入崇禧万寿宫,向王景云讲述此事。
  王景云捏着鼻子笑了笑,没有说话,潘养寿问:“师叔,您是怎么个章程?”
  王景云道:“能有什么章程?没什么章程。如今茅山最重要的事,便是你父能否顺利破境合道,其他的都是浮云。司马师兄想去龙虎山探探口风,那就由他去吧。”
  潘养寿摇头:“我觉得司马师叔此行很难,人家自己辞道,把位子腾出来,总不会是用来成全别家宗门的,否则何必呢?”
  王景云笑道:“他想去争就让他去争吧,都是一家人,不要说这些泄气话,司马师兄为茅山所作的种种努力,我们都要支持的。能争到我就去,人家不松口,咱们就坐着看好戏,就这么简单。”
  话说司马天师来到江西龙虎山,打了一张飞符进去,不多久,九姑娘便迎了出来:“司马师叔大驾光临,父亲正在和陶大真人叙话,不便出门,便由侄女代劳了,还请师叔勿怪。”
  “神霄保国大真人?他上龙虎山了?怎么会见怪?哈哈。”
  进了正一阁,九姑娘请司马天师入客厅奉茶,自己陪着说话:“还请师叔稍等片刻,他们还没说完。”
  “无妨无妨。大真人来龙虎山,所为何事啊?事情要紧么?可有我出力之处?”
  九姑娘抿嘴一笑:“也没什么,不就是阳明监院辞道么,大真人来问一问。”
  “哦?陶师祖的意思是?”
  “陶师祖说,龙虎山在道门中地位特殊,很是要紧,不可就此撒手不管,该管起来的,还是要管起来。其他的侄女就不知了,听说师叔来我家做客,就赶紧下山恭迎。”
  司马天师旁敲侧击想要打听陶仲文和张云意对下观方丈这个职司的想法,却都被九姑娘嬉笑之间躲闪过去,思忖着这件事情怕是九姑娘也知道得不多,便没有再行追问,只是默默盘算着,见了张云意后,应该如何劝说对方,自己又能拿出哪些条件,怎么借助潘家女娘和张腾明的定亲关系,最终让龙虎山支持茅山王师弟。
  耐着性子等了一个多时辰,里面的谈话才结束,陶大真人走出来,身后跟着送行的张云意。
  司马天师连忙起身行礼,陶仲文冲他笑了笑:“云清来了?你们坐,不用送我。”
  尽管陶仲文说不用送他,但张云意依旧将他送到山外,这才转回来。又让司马天师再等了片刻,将九姑娘叫进去说了一炷香时分,才满是歉意的将司马天师请进去。
  “云清,怠慢你了,不要见怪。”
  “岂敢岂敢。”
  “云清坐,想必云清也是为了下观方丈的事情来的吧?”
  “呵呵,此乃当前道门首要之事,如何敢不过来聆听教诲。”
  张云意摆了摆手:“这话不对,当前最要紧的事情,不是一个真师堂的位子,而是四川旱灾,关系道门人心、川边稳定,这才是大局。”
  司马天师张了张嘴,略显尴尬:“大天师说得是。”
  张云意招手让九姑娘换上新茶,道:“云清既然问起此事,我就说说。原本呢,也是阳明这孩子年岁大了,俗道中人,你也知道的,盯不住了,所以和我商议想要辞道,回来颐养天年,我便同意了。既然没有精力,那就退位让贤,这本也是应有之义。可不曾想,此事却闹得沸沸扬扬,包括灵墟阁、阁皂山等等,各家宗门都很关心,让我家赶紧推举一人接掌下观。连邵师叔也来信了,接着大真人又亲自前来相劝,言道下观方丈极为要紧,不可一日或缺,弄得我措手不及。”
  喝了口茶,又续道:“我跟道友们说,不是我龙虎山撂挑子,实在是我阳鸣师叔已经准备闭关,没有人选。可他们却盯着我家五弟,也不顾及他刚刚入虚,境界不稳。我知道这是同道们的厚爱,是对我张家过去为道门兢兢业业的肯定……”
  听到这里,司马天师已经没心思了,有些神游天外。
第二十八章
两篇文章
  司马天师神游之际,张云意依然侃侃而谈,说到后来,察知了司马神情上的异样,和九姑娘对视一眼,九姑娘抿嘴偷笑,张云意冲她摇头制止。
  “……想必云清这次上山,也是为的此事?云清……云清……”
  “司马师叔……”
  “嗯?啊,对的,对的。”
  “关于此事,不知云清有何指教?”
  司马天师干笑两声,道:“龙虎山众望所归,这是同道们的期许,我茅山上清诸派也是这个意思。”
  张云意无奈的摇了摇头,问:“云清也觉得我家五弟可以么?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你这真师堂的前辈多多指出来……”
  听了这话,司马天师忽然又有些不甘心,沉吟道:“元吉师弟才干是有的,又是龙虎山的嫡系子孙,见识也不用多说,唯一可虑的,是外间流言稍多了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1/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