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874

  这些名字包括:东方天师、东方敬、江腾鹤、赵丽娘、魏致真、余致川、裴中泞、李腾信、郑雨彤、诸蒙……等等等等。
  而为百姓折寿三年的赵致然,无疑更是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明星人物,甚至许多百姓家中已经开始自发供奉宗圣馆道长赵致然的画像。
  十一月一日,赵然收到了三把巨大的万人伞。伞高一丈,分别来自松藩、龙安和都府三地灾区,是百姓们自发集议所制,伞面上、伞衬内,写着密密麻麻的姓名,每一个姓名上都有指印。来自三地的数十位百姓代表来到天鹤宫前,热闹而又庄严的举办了送伞仪式。
  见到这三把万人伞,赵然一瞬间感动得几乎落泪……他向三清道尊保证,这真不是他私下的操作。
  赵然付出了将近一年的辛劳,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心扑在了抗旱救灾的第一线,除了真师堂公推下观方丈之外,几乎所有精力都在抗旱救灾一事上,为此收获了自修行以来最大的一笔功德。
  当年助玄慈、张老道和青君飞升时的情景再次出现,功德力疯狂涌入赵然气海之中,将功德力气海撑满之后犹不停歇,继续将灵力气海撑满。
  好在与上回稍有不同的是,这次收获功德力并非一瞬间的事,而是从秋收之后开始,一直持续了近月,令赵然不至于“腹痛如绞”。
  而且相比前两次来说,赵然如今是双金丹修为,气海的容纳能力都要强出数倍不止,容纳的功德力要比上回多出将近十倍来。
  到了十一月底的时候,向赵然涌来的功德力才恢复了正常状态。
  赵然不得不跑到君山湖中,将玄甲龟诱出来,又割了两回精血,按照蔡大法师的方子炼了两回汤药,可惜精元的进境已经不大了,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多余的汤药他也没有浪费,将曲凤和等几个二代弟子召集过来一人分了一大碗,给这帮小子补得个个龙精虎猛。
  他自家测算了一下,如今精元的炼化能力已经翻了一倍,估计最多只需要半年时间就能炼化出足够的法力用于将金丹打磨完善,到时候便是他金丹圆满之日了。等到了寄托本命神识,迈入大法师境后,剩下的功德力还够他大肆“挥霍”很长一段时间——这回是真的发了!
  随着抗旱救灾的顺利收尾,抗旱救灾指挥部也正式解散,其中的章程、文书等等都保留了下来,玄元观和四川布政使司各取一份存档,为下一次应对灾变做准备。
  参加抗旱救灾的相关修士、俗道、官吏等等自有功赏不提,在叙功方面,自有人比赵然更有兴趣,也更有经验,赵然不用太过插手。
  东方礼带回来了九州阁宋阳石天师的邀请,想请他至九州阁出任执事。并且宋天师还保证,一俟赵然升炼师后,便破例将他提任九州阁长老。这或许算是真师堂对他的一次奖赏,而且是投其所好的奖赏。你不是喜欢做官吗?那就奖励你一个上观的“官职”!
  赵然考虑良久后,还是选择了推辞,在道门厮混了十五年,他已经清楚的认知,在上观六阁做事,真的很难拿到大把功德,而且他也不敢确信,上观各处职司能不能对应细索功法的破解,与其去冒险,还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十方丛林的方丈,至少这条路是明确可期的。
  对此,宋天师并未勉强,并且表示承诺长期有效。
  分别向东方天师、赵云楼、周峼三位汇报完了这次抗旱救灾的诸般事项,赵然终于松了一口气,返身回转大君山洞天。
  一进洞天,便见曲凤和正带着一帮师弟们,在天上人间忙活来忙活去。
  赵然招手将他唤过来训话:“既然当了白马院方丈,还是要多将精力沉下去,不要总往山门跑。”
  曲凤和点头应诺,然后道:“小师叔,后天的宗圣馆授箓大比,您的讲话稿已经准备好了,是凤山执笔的,按您的习惯,以白话方式成文,您过过目?”
  赵然一怔,拍了拍脑袋,这才想起来,人家曲凤和身为宗圣馆新一任道门行走,这是在忙活授箓大比呢,自己还错怪了他。
  但身为师长,错怪了就错怪了,又能如何?不需要解释什么,于是干咳了一嗓子,一边看文稿,一边问:“是在天上人间举办?有多少散修报名?食宿费谁出?”
  “报名者共二十一人,费用自家出。”
  赵然满意的点点头,很快将文稿看完,还给曲凤和:“我就不去了,你好好操持。”
第三十四章
操心的蓉娘
  听说赵然不参与,曲凤和脸露失望之色,道:“多少人盼着您老人家去呢,您这要是不去发表重要讲话,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事了。”
  赵然一笑,一脚踹在曲凤和屁股上:“是不是还失去工作方向了?别扯淡了,哪儿来那么多重要讲话?这样吧,我请余师兄去给你们发表重要讲话,行了吧?”
  稍微说了两句,曲凤和提醒赵然:“余师叔在修行球场上打球,和阁皂山的三小姐,唔,还有一位坤道。”
  赵然有些奇怪,蓉娘怎么拉着余致川打球去了?
  来到修行球场上,就见两位女修正和余致川说说笑笑,木球在天上飞来飞去,谈笑声在草地、树林、湖畔间清脆响起,如银铃一般。
  蓉娘远远看见了赵然,招了招手,让他过去,介绍道:“这是我的好姐妹,德祐观的陆家妹子……这就是楼观赵致然,折了三年寿元的家伙。”
  那女修年岁比蓉娘差不多,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文秀的气息,向赵然行礼:“见过赵师兄,赵师兄的事迹,师妹我钦佩之至。”
  赵然也连忙还礼:“见过陆师妹……”
  还没来得及多说,便被蓉娘拉着往外走:“元元、余师兄,你们先切磋,我和他说点事。”
  赵然被蓉娘扯着来到远处,问:“什么情况?”
  蓉娘道:“元元比我大四岁,比余师兄小五岁吧?你看是不是合适?”
  赵然眨了眨眼:“你怎么那么操心呢?这个陆……元元?”
  “哎呀,你就说般配不般配吧?”
  “德祐观?什么来头?哪个德祐观?听着有些耳熟……”
  蓉娘白了他一眼:“来头可大了,你别被吓着。茅山三宫五观听说过吧?”
  赵然顿时醒悟:“茅山德祐观?简寂先生的后人?”
  蓉娘冷哼道:“如何?可还配得上你余师兄?”
  赵然感慨道:“何止配得上?简直了……”
  不由赵然不感慨,简寂先生就是陆简寂,也就是陆修静,又称“丹元真人”,乃是道门了不得的大人物,对于道门的贡献极大。
  简单说两个,一个是将天下道经系统性的搜集和整理出来,按照洞真、洞玄、洞律三部进行归类和校定,形成了《三洞经书》,也就是道藏的正统版本。
  第二个,是将道门的各项杂乱无章的斋醮科仪进行系统总结,制定了“九斋十二法”的仪注规范,堪称道门斋醮的集大成者。
  单单这两项成就,便堪称道门大宗师了,也正因为此,他创立的庐山简寂观在庐山坐论时才被默认为天下总观,而陆家后人,则迁至小茅山,成为德祐观的主人——德祐观的前身,便是顾况和非熊道人父子当年隐居的真隐观,后来先后被改名玄寿真隐宫和德祐观,是为茅山五观之一。
  门楣自是很高的了,不仅高,而且清贵,虽说德祐观只是茅山上清八脉之一,但名声是极其响亮的。只是有了赵然的前车之鉴,蓉娘怎么还在把茅山的人往这边拉呢?
  知道赵然顾虑什么,蓉娘解释道:“不用担心,陆家和潘家不一样,虽说现在没有炼虚高修坐镇,但他们家自有主见,并非崇慕虚荣和权势之辈。”
  好吧,赵然认可蓉娘的解释,但依旧存有疑问:“我余师兄爱好文章诗词,说白了,有点书呆子的气质,就怕不讨姑娘们的欢心……”
  蓉娘道:“放心,元元出自经义世家,对书呆子适应能力比较强,她还是《君山笔记》的忠实读者呢,这些我都有准备!”
  赵然无语:“你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蓉娘道:“好了好了,不跟你说了,你该干嘛干嘛去吧,我过去陪他们一起,估计要在大君山多待些时日了,有什么话回头再议。”
  赵然望着蓉娘赶过去的身影,笑着摇了摇头。
  回到自己的道院,赵然忽然间有一种极度悠闲的感觉,一时间竟不知该做什么了,思考片刻之后,他决定修炼——好吧,其实他平常也是修炼的,只不过都是利用夜晚,如今日这般白日修炼的情况,真是不多,也不太适应。
  赵然内视气海,从四年前结丹起,他便一直在打磨自家的功德力金丹,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年,金丹也比原先增大了数十倍,色泽也越发光亮圆润了,如同一粒小拇指大小的珍珠,在气海中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如今两个气海中充斥着浓稠的功德力,如果将这些功德力全部转化,赵然相信立刻就能金丹圆满,甚至到了丹生神识,也会有大量留存的功德力可以继续转化。
  赵然预计,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半年时间,之后便可以开启下一步寄托神识的步骤了。
  当然,作为楼观弟子,修行《水石丹经》的传人,他还必须将水石丹法的观想完成,否则就只能按照普通流寄托神识,要么寄托本命符箓,要么寄托本命金丹,而无法成就楼观的双命流。
  闭目入定,白卷上的清泉已经占据了整幅画面,自右上方流入,自左下方流出,完完整整,不差分毫。
  观想片刻,将已经具现的第一层温习了一番,赵然屏住呼吸,开始进行第二层观想。清泉渐渐隐没,图卷上显出一道嶙峋的石边,这道石边大概在中央偏下的位置,正好挡在第一层清泉流淌的路径上。
  这两年,赵然身为天鹤宫都管,已经不用再具体打理繁琐的俗务,所以有大把时间修习《水石丹经》,进度比原先提高得很快。他真正实现水石丹法修行上的明显提速,则是去年结成双金丹之后的事。
  当时赵然曾经问过老师,老师的回答也确证了他的猜测,双金丹与水石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能够极大促进水石丹法的修行。
  因此,赵然去年就完成了第一层的修行,第二层也到了下半段。
  此刻,这半边石头忽然向下方暴涨出一块来,整块石头轮廓已经具象,石上的青苔也清晰可见,只剩底下还有少许未曾勾勒完成。
  赵然大喜,这应该是自己心性上的一次收获,或者说,自己由极端忙碌到暂时无事之中心态上的调整,从而带来了功法上的感悟。
  按照去年修行第一层的经验,他估计一个月内,就将进入水石丹法的第三层,也就是清泉石上流的观想。
  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明年年底之前完成水石丹法的修行,先为自己功德力金丹寄托本命符箓和假借本命法器,从而进入大法师境。等到再过两年,当灵力金丹也完成打磨,生出神识后,自己便将拥有双本命符箓、双假借本命法器,到时候打起架来是何等凶残?想到这里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第三十五章
巧了
  忙里偷闲,在自家道院中修行了半个多月,赵然出门了,找了找,发现蓉娘没在,于是飞符询问:“你回阁皂山了?怎么那个陆家的师妹,叫什么来着?元元是吧?怎么她还在?”
  蓉娘回复:“我回阁皂山一趟,找点药材,过几日就回去。元元被编辑部聘为特约专栏撰稿人了,她的专栏你估计会比较喜欢,斋醮科仪专栏,这是她的专业特长。我过两天还要回去,等年底时再把元元接回茅山。”
  赵然奇怪:“什么药材?还有我大君山没有的药材?”
  蓉娘回复:“用你的话来说,你怕是有些膨胀了。我找的是《芝兰灵药谱》上排名第十九的太和元玄草,你们大君山有吗?”
  “这个……真没有……这不是用来固本的灵草么?我记得多用于婴儿或者……不会吧,你找它干什么?”
  “赵致然!你什么意思?你给我说清楚!”
  “那啥……没什么意思,哈哈,好奇而已……对了,我是说你那刚生下来的幼弟,是不是他在娘肚子有什么不足之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