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874

  虚实幻真洞天符是九阶神符,一般情况下见都见不着,在正一符法中,被公认的顶级符箓都是八阶法符,以及如玉景通天符、大音希声符之类的特殊七阶法符。所谓特殊,也就是正一符法中没有记载的稀有法符。会炼制的人不多,道门之间的交换价格也极其昂贵。
  赵然自师娘手中获得的黄庭总真上雷符,以及自青衣那里得到的张无根无花符都在正一符法中有记载,虽然也都属于六阶以上的高阶法符,但却称不上“顶级”。
  赵然不知道的是,他自己就曾经遇到被人用玉景通天符当面逃跑的事情,只不过他没听说过这种符箓,也分辨不出来而已。
  但光听其用法,赵然就很惊诧了,这样的符箓便和大师兄的大音希声符一般,都是罕见的宝贝,珍贵无比,蓉娘却就这么随随便便掏了出来,没有千叮咛,没有万嘱咐,只是一个“拿去花”。
  望着嗖然而去的云霭百合,赵然怔怔良久,直到九姑娘催促,这才转身进了聚宝门。
  聚宝门是进京的一条水道,由此而入,便是繁华的秦淮河。顺着右侧过文德桥,则可通往皇城。
  三人信步游街,一路向北,经过一座道宫时,九姑娘指了指此处,道:“这就是朝天宫。”
  赵然七年前来过京城,但当时太过匆忙,没时间逛一逛这座天下第一大城,所以自然也没见过朝天宫的模样。此时头一回见了,也暗暗称赞,不愧是皇帝家庙,上三宫之首,就这庞大的体制,也不知有多少重院落、多少间殿宇。
  他所认识的大炼师朱先见、炼师蓝田玉、大法师王守愚、法师方正和方清等等,便都是这座朝天宫中的修士。
  沿着朝天宫东墙继续向北,过莲花桥,右侧是国子监,再往前,便可看见一座小山,这座小山便是著名的鸡笼山,山不大,却相当有名,是道录司的所在地——鸡鸣观。
  佛道大争之前,鸡鸣观本名鸡鸣寺,有僧人千余,寺庙宏达庄严、金碧辉煌,在千年前的梁武帝时期,曾被誉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道门夺取中原后,将寺庙改为道观,沿用了“鸡鸣”之名,也不知其中有没有道门高人羞辱佛门之意。
  其后,这座道观便成为了道录司的官衙所在。
  但道录司是个很尴尬的衙门,名义上属于礼部,有册封道门高修称号、颁发度牒、掌管布道等权力,但有简寂观下观在前,道录司注定只能接受简寂观的管辖,成为了简寂观在京城中的一处编外执事房,其功用也向着金印图章室、档籍备案室、朝堂联络室的职能转变。
  道录司没什么太多的事情可做,掌道录司事的天师陈善道日常也在紫金山元福宫修行和处置事务,因此也空置着好大一片房舍。
  简寂观要办讲法堂,张元吉便和陈善道商议,将鸡鸣观的一大半院子分了出来,挂上牌子,讲法堂便成为真正由道录司管理的道门机构。
  道录司设有正印、副印,左正、右正,左演法、右演法,左至灵、右至灵,左玄义、右玄义等不同阶别的道职,另有杂役若干。这些人名义上从礼部领粮、领钱,但实际上却接受陈善道这个“领道录司事”的辖制,也就是接受道门的辖制。
  原来的这些道录司官员都是俗道,有些干脆直接由礼部官员加了度牒充任,这样的人员构成肯定是不行的,想要管束住那么多前来“进修”的修士,绝无可能。
  故此,总观也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正印、副印调走,换了修行中人,至于具体是谁,九姑娘摇了摇头:“别看我,虽说前期这些诏令我都有参与,但涉及具体人选,我可不清楚,那是我五叔在下观和沈方丈他们商定的事情,轮不到我插手。”
  见赵然犹自斜着眼睛不停瞅向自己,又补充了一句:“其实这些诏令也都是跟你学来的。”
  赵然问:“跟我学的?什么时候?”
  九姑娘道:“你结金丹那年,忘了?咱们一边打球一边闲谈,很多都是你当时的设想,我不过拿过来改一改,然后建议我五叔而已。还有,你在大君山开设方丈短训班,这一条也被我五叔借鉴了。”
第四十二章
鸡鸣观
  九姑娘这么一说,赵然似乎有了些印象,当时好像还真的零七八碎提到了不少东西,其实都体现在了今年新颁布的几条诏令之中。难怪自己对这几道诏令拍案叫好,难怪自己觉得非常符合心意,原来羊毛出在羊身上……
  和九姑娘、裴中泽一起进了鸡鸣观,在左侧录事房登记,领取舍牌、饭牌、《讲法堂手册》,简单的报到流程就结束了。
  翻看那本《讲法堂手册》,其中的风格也十分眼熟,果然,九姑娘继续补充:“这是按照你在武当山搞的那本接待手册照猫画虎而来的。”
  赵然嘟囔了一句:“也不付版权费,盗版……”
  “什么?”
  “没什么?习惯了……”
  第一期讲法堂分为府宫班和道院班两个层次,也就是高修班和普修班两种区别,府宫班三十六名方丈,俱为金丹以上修为,有三人是大法师境,其中就包括裴中泽。
  在道院班这一级有七十八名方丈,又分为甲班和乙班,其中甲班四十六名,都是黄冠境,乙班三十二名,为羽士境。
  根据道院班的分班情况来看,简寂观是默认了羽士境也可以出任县院方丈了,算是对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予以追加确认。
  这么分班是比较科学的,很多斋醮科仪依据施法人的修为不同,效果的强弱也不同,甚至有部分科仪是羽士境修士施展不出来的,并且在金丹和黄冠之间,斋醮科仪的区分也很大。
  比如祈雨课,黄冠修士施法基本上就没什么效果,金丹修士施法有可能会稍有效果,空气中会稍微湿润一些——赵然祈雪属于特殊案例,不在研讨之内。别看祈雨课祈不到雨,但有这么点湿润度,对庄稼的生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可以预计,将来身为府宫方丈的修士们,还要经常下到县院去,帮助县院起课。
  到了鸡鸣观里,能够感受到不低的灵力,此处虽非洞天福地,但自有灵泉灵眼,否则道录司也不会一直将这里牢牢占据,因此,进修的修士们不用太过担心修炼问题。
  或许让所有修士最不习惯的一条,就是居所的问题。
  鸡鸣观虽然大,但想要让修士们住得舒适,简直是痴人说梦。能够做到一人一间,就已经很是不错了,绝无可能一人一个院落。不过赵然无所谓,他是经常参加道门大议事的,以前开会的时候,甚至两人一间、三人一间都经历过,一人一间不算什么。
  顺着三清殿、慈航殿、藏经阁、授牒院等等院落逐渐向里,地势也在缓缓上升,之后便出现了大排大排的道舍。
  这里原来是千年以前鸡鸣寺僧人们居住的僧舍,一排厢房一排厢房并立在一起,每排两层,可住千人。据说这些房舍六百年来已经损坏过两次,如今的都是一百三十年前重建的。
  鸡鸣寺被道门改为道录司后,这些僧舍也被单独分割成一个个单间,用来储放各种档案资料。在简寂观的严令之下,道录司花了大力气,又将其中的档案资料归置出来,另外寻地储存,腾出来九大院落供参加讲法堂的修士们居住。
  按照院落的标识一个一个找过去,三人拐上了一条小山径,钻入一处月门,眼前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平台,台子周边围着石栏,站在平台上可以一眼望见北面的玄武湖。
  平台南侧和东侧有两排厢房,各两层,回过头来看那月门,上面漆着“景阳楼”三个字。
  真是个好所在!
  九姑娘拍了拍手:“就是这里了,咱们因为晚到,所以没分配到前面宽大的道舍之中,无法和同道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探讨了,两位师兄委屈一下吧,就住这里。”
  签到的时候,赵然可瞧得一清二楚,还有一半人没来,哪里来的晚到?但他和裴中泽都不是傻子,当即心领神会,默认了九姑娘提供的便利,各自寻房居住。
  九姑娘独占了正南的两层小楼,赵然和裴中泽自然是往正东的厢房里挤,裴中泽在二层,赵然在一层。
  进了房间,桌上已经堆了厚厚几摞道书,一本一本翻看着,赵然忍不住感慨万千。
  《斋戒仪范》、《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云笈七签》、《上清灵宝大法》、《道门科范大全》……
  熟悉的书籍,芬芳的油墨纸香,让赵然仿佛又回到了十五年前在无极院用功苦读的岁月。
  除了道门斋醮仪范之外,还有诏令奏议表彰疏策等等公文写作的范本,大多数都是近五十年来的公文,尤其以嘉靖本朝居多,每一种文体都拣选了十多篇范文,加起来也是高高一堆。
  参照着《手册》来看,讲法堂一方面重学斋醮科仪,一方面熟读公文范例,这的确是出任方丈的修士们急需的功课。包括赵然自己,其实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公文方面尚且罢了,在斋醮上,可以补全很多他缺乏科仪内容。他原本的设想是,如果这些课程让大家去学什么儒家典籍,那他无论如何都要站起来振臂高呼的,现在看来,至少一切还在正常范围之内。
  大略翻了一会儿书,望向窗外,夕阳已经落下,天色昏暗,明月升起,片片白帆正在向着岸边靠拢,那是玄武湖上的渔民结束了一天的辛劳,正在返家。
  赵然听见外面平台上有动静,于是推门走了出来,就见九姑娘换了浅色的常服,正在凭栏远眺。
  这是赵然头一回见九姑娘身着素色常服,与她平日里穿大红道袍时的飒爽英姿相比,多了几分妩媚和娇柔,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风景。
  这样的风景赵然肯定要多看一会儿的,看了片刻,忽然察觉上方有些动静,仰起脖子望上去,二层裴中泽同样站在过道上,静静的注视着平台边的九姑娘,以及鸡笼山北夕阳下渔舟唱晚的玄武湖。
  赵然忍不住笑了笑,低声道:“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九姑娘回过头来,问:“什么窗啊梦啊的?”
  楼上裴中泽迅速闪回房中,赵然一笑:“没什么。”
  离讲法堂开班还有三天,赵然从未感觉如此轻松惬意,就好似所有的包袱都卸下来一般,整日里在小小的鸡笼山上呆着,或是眺望玄武湖的风光,或是信步游走在鸡鸣寺中,瞻仰一下这座千年古刹,想一想当年作为江南最大佛寺时的盛景。
  这样的生活,比这一路上的旅行还要更加悠闲,有时候赵然觉得,连思考都嫌累。
第四十三章
甘府
  赵然也不会就真的懒到成日里晒太阳,在危机意识的潜在指引下,这一年半以来,他对自身的修行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看的重得多。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依靠着精元效率的倍增,堆积在功德力气海中的浓郁功德力已经转化殆尽,全部炼化成了功德法力,在不停的淬炼中,将金丹磨砺到了极致,直至再也无法增进一分,这是金丹圆满的表征。
  而灵力气海中依旧堆积着满满的功德力,等待着赵然的转化。赵然已经无法继续转化,只能将这些功德力转入已经空空如也的功德力气海,等待自己丹生神识之后再继续修炼。
  修行功法的解锁上,他这几年也一直顺风顺水,六年前成为白马院方丈时就打开了丹生神识的功法,两年前坐上天鹤宫都管,又打开了元神生婴的功法,上个月公推天鹤宫方丈,进一步具备了婴化阳神的功法,可以满足他一直修炼到大炼师境界,至少十年内,他都不用再为功法的事情担忧了。
  如今金丹圆满,他便全力以赴开始修行水石丹法。
  水石丹法的第二层,赵然已经于三月份观想完成,图卷上怪石的最下方轮廓完完整整的显现了出来,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第三层的修炼。
  第三层最难之处就在于,要将第一层的清泉水流和第二层的嶙峋怪石同时观想出来,不仅要观想出来,还要任二者自然重合,形成清泉石上流的场景。这便是水石丹法的真谛——水与石各自单独存在,却又共同处于相互叠加却毫无关联的两个空间中。
  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奇妙状态,此非彼又是彼,只能意会而不可言说。
  赵然能够让清泉出现在图卷上,也能将怪石勾勒出来,但两者是分开的,前一刻是水,后一刻变成石,瞬间就能想见哪一个就出现哪一个。但这已经是他目前的极致了,无论怎么观想,始终无法让水石同时出现。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更讲究感悟,当你为此苦恼到想要吐血的时候,说不定忽然间就领悟到了其中的窍门。
  这也是楼观招弟子更看重资质的原因,资质不高,悟不透水石二元叠加的状态,修行之路便就此停步,取得的成就最高也就是金丹了。
  六月底的最后一天,九姑娘要去拜见某位长辈,离开了景阳楼,龙虎山一直是修行界的泰山北斗,九姑娘忙于应酬也是很好理解的。
  裴中泽也等来了刚刚抵达的两位好友,这两人是川省下面县院的方丈,这次也被调入讲法堂进修,编在县院方丈甲班。
  裴中泽和他们准备一起出去转转,想拉上赵然,赵然也欣然同意了。几人刚出了鸡鸣观的大门,迎面就看见一位年轻的书生带着个仆役正在拾级而上。
  赵然不禁乐了。
  “叔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