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7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8/874

  所谓琴曲初成,实则未成,只是反复学习一首琴曲,其他一概不会,弹此曲时似模似样,但要他换另一首,就只能“瞠目结舌”了。
  也不知弹了多少遍,日头西斜,黄昏将至,阁皂山山门终于打开,门童陈十六捂着耳朵跑出来,冲赵然大吼道:“别弹了!吵都吵死了!夏令少主说了,如果不是大小姐拉着,他就出来跟姑爷拼命了!”
  赵然忙道:“可以啊,先出来再说……”话没说完,陈十六已经转身进去了。
  赵然无语,暗自发狠,正要再来一遍,忽觉脑门一凉,以手抹之,放到眼前一看,似白似绿,兼有说不出的余味。顿时大怒,抬头上望,就见南归道人和燕小六在天上如喝醉了一般,东摇西晃,巨幅书法也随之颠来倒去,完全不成模样了。
  这两个灵妖一边晃,嘴里还在不停往外呕吐,刚才落在赵然头上的,就是燕小六的呕物。
  赵然无奈,只得将空中的巨幅书法收了,连同古琴也抹入扳指,将南归道人和燕小六招了下来,抚摸着他们光滑的脖颈,叹道:“阁皂山以大阵伤人,当真欺人太甚,奈何这仇报不得,只能委屈二位了。”
  赵然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当夜便返回川省。
  在后山学琴日久,好长一段时间没回自家的秋然居了,回来后见到书案上堆了一大堆各类期刊和请柬,其中更无一份公文,忽然间有点不太适应。
  先看了遍期刊,将自己学琴这段时间以来对外界认知的空白补上,又打开请柬,却是以前的同门,如今的龙安府西真武宫方丈诸蒙发来的。经过四个月的闭关,诸蒙已经成功晋级大法师,并于前月被公推为西真武宫方丈。
  诸蒙想邀请赵然前往西真武宫,为龙安府十方丛林的俗道们讲法。讲法是什么意思,赵然也知道,想想左右无事,干脆去一趟好了。
  休整一天,南归道人再次被赵然招至帐下,道人一听还要出门,两只翅膀捂住肚子:“赵长老饶了小修这一遭吧,昨天受的伤还没全好呢,若再听……再去,必然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伤上加伤……”
  赵然道:“放心,这次不去阁皂山,咱们去龙安府,给西真武宫的道士讲法。”
  南归道人这才从了赵然:“讲法啊?哦,那行。龙安府也近,用不了两个时辰的事。”
  西真武宫就在平武县城的城中,紧邻平武湖,以前道门修士还觉得在人前显圣恐惊扰百姓,如今观念早已转变,对于乘雁而降的赵然,只有掌声和欢呼声。
  落于西真武宫经堂之前,诸蒙已经在此等候,西真武宫全体道士也都恭立于经堂内,诸蒙伸手邀请:“先讲法,再叙旧。”赵然欣然从命,随他步入经堂。
  南归道人落在屋檐上,正左顾右盼之间,忽听一阵琴声自堂内传出,惊骇之下,连忙振翅高飞,逃命去了。
第三十七章
闲闲散散
  多年未回西真武宫,如今再来,经堂依旧,下面的人却换了一个溜。想来也是,上一次来西真武宫,还是二十年前,那时候的监院还是张云兆,杜腾会才刚刚到任——随后在无极院吃瘪。
  二十年后,张云兆早已过世,杜腾会已经成了省观高道,当年的都讲白腾鸣也坐上了天鹤宫监院的宝座,这两位甚至被赵然引入修行,如今已是黄冠境。
  过去的那些人,升的升、调的调、退的退、走的走,十个人里还有印象的也就一两个而已。
  诸蒙请他来讲法,实质上是请他来传法,道士们来听讲,其实更是为了得他传法。这一点赵然很明白,因此紧扣主题,讲的都是“至诚为公、至善为德”的内容,讲解的同时,更结合实际,手把手教导大家应该怎么积累功德。
  一堂讲法课完毕,赵然当场测试,凡是能够认真听讲的,能够当面回答他提问的,都被他打入观想图,引上了修行的道路。
  赵然这回时间充足,不用累到筋疲力尽,在西真武宫盘桓半个月,引导八十余人走上修行,这才结束了讲法。剩下还有十多个不认真听讲,却只盼着被传法的,赵然只能拒之门外了。
  传法的这半个月里,诸蒙一直在和赵然交流,诸蒙已经不再谈论周雨墨了,谈论更多的是横断大山。
  赵然问他,不在横断大山为宗门七巧林努力奋斗,怎么又跑回西真武宫当方丈了。诸蒙回答,这是华云馆夏侯长老的嘱托,希望他能过渡一段时间再回横断大山,因为华云馆十六家宗门,已经去了十二家,还有两家正在准备。
  换言之,华云馆快走空了。
  赵然明白了:“怪不得请我来传法,是想让这些俗道们赶紧入了修行,你好方便脱手吧?”
  诸蒙笑了笑,问:“他们何时能到黄冠?”
  赵然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你,但从松藩、从应天的情况来看,一年内入道应该是普遍现象,脑子活泛的、有本事积攒功德的,两年入羽士不在话下,至于黄冠,就要难一些了,多半着落在八大执事以上,三到四年吧。”
  “那么快?”
  “我的功德修行法,初期容易进境,后期就难了。想要上金丹,他们要做的事情会很多。我当年传授此法,引近千人入道,四年过去了,尚无一人结丹,能入黄冠的,也不过二十多个罢了。”
  “那也了不起了。我再看顾三年,只要有人能入黄冠,我就卸担子,不,入羽士也行。”
  在龙安府停驻期间,诸蒙陪着赵然重回华云馆,华云馆中明显可见人少了许多。他如今是大炼师修为,更曾主持江南庶务,夏侯大长老、严长老都亲自迎接。
  华云山洞天中宗门减少,对于剩下的火心洞、离山宗等来说,固然是件大好事,每个人分到的修行资源比以前多了一倍,但随之而来的麻烦也不少,派驻各县道院的修士方丈人选就有点捉襟见肘。
  因此,夏侯长老和严长老都向赵然提了个请求,希望他把自家县院的道士们也给打入观想图,引入修行门槛。
  赵然义不容辞,当场答应下来。这一答应,赵然就在龙安府待了下来,先驻谷阳县,再驻石泉县……一直到十月底,这才把四县县院的传法任务完成。
  效率之所以不高,是因为赵然并没有紧张起来,他有南归道人相伴,种上几天观想图,就回大君山休整两天,向师娘继续请教琴艺,学会了第二支琴曲,然后抽空又去阁皂山弹琴。
  其中,八月份他甚至旷工了一个月,在大君山帮忙伺候着师娘生下来一个……
  小师妹!
  是的,江腾鹤喜得千金,因此赵然的“楼观小师叔”身份得以继续。
  十一月十一日,赵然在第三次登阁皂山弹琴的时候,没有再选择古曲,而是弹了一首《卷珠帘》,不知廉耻的贴上了自创的标签,书写了巨幅歌词,号称是为蓉娘所作。
  打上天去的烟花标语则是“十一月十一日,拒绝光棍,蓉娘速归!”
  南归道人和燕小六终于适应了他单曲循环一整天的弹奏模式,在空中稳住了身形,而山门中的陈十六这次居然没有出来赶人,也不知是适应了这种行事风格,还是曲子当真不错,这让赵然感到很满意——取得了明显进步,不是吗?
  在往回飞的路上,赵然收到了裴中泽的飞符,请他至庆云山相见,于是赵然便直落潼川府庆云山。
  到了庆云山,拜见完大炼师裴仁效以后,赵然才知道,裴家请他来的目的和华云馆一样,也是给潼川府十方丛林的俗道们传法。
  “裴家也人手紧张么?”赵然问。
  “倒不是人手紧张。但几年下来,我和中泽都认为,致然的功德修炼法更适合十方丛林,让世俗的归于世俗,隐修的回山隐修,各得其所,岂非两全其美?”裴仁效如此作答。
  好吧,当年裴家于自己有恩,自己如今又有大把时间,赵然干脆就留在了潼川府,一县一县过筛子。潼川府下辖八县,赵然稍微紧张了起来,用时一个半月,为五百多道士打入观想图,终于赶在正旦前完成任务,得以踏踏实实回山过年。
  隆庆六年的正旦,赵然过了一个相对愉快的新年,这个节日没有需要他主持的斋醮,没有需要他批阅的公文,没有需要他专门拜访的贺客,就在大君山中,和宗门一起热闹了一场。
  他唯一忙碌的,是当了两回监度师,一个是大师兄魏致真出关,婴生阳神,成为宗圣馆第四位大炼师。
  另一个,则是三师兄骆致清出关,神识化婴,入炼师境,成为宗圣馆六位炼师之一。
  江腾鹤、赵丽娘、魏致真、赵致然四位大炼师,林致娇、蔡云深、郭植炜、周雨墨、青衣道人、骆致清六位炼师,如此实力,宗圣馆已经稳稳居于天下道馆的前列,拖后腿的,只剩三代弟子的培养了。
  两位师兄的授箓,耗费宗圣馆信力配额一千零八十万圭,令宗圣馆的信力积存下降到了二千五百万。
  但很快,随着隆庆五年信力簿的下发,宗圣馆的信力配额又回到了三千七百万圭,松藩去年的信力值再创新高,达到一千一百万!
第三十八章
金丹陆致羽
  隆庆五年,天下信力达到二十二亿六千万,比十年前增长了十亿。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堪称道门信力发展进程中的奇迹。
  南直隶超过了湖广,居两京十三省的第二,仅次于江西,而且观其趋势,大有三年内跃居头名的可能。因此,九江和武昌两座长江大桥的修建,就成了两府乃至两省最急迫的要事。
  赵然经常和伏氏兄弟飞符讨论大桥的建设,从两兄弟口中得知,两省道门、官府罕见的通力合作,没丝毫扯皮推诿,极大的缩短了大桥的建设进程。按照工程进度,武昌大桥预计五月底完工,九江大桥也不会拖过七月去。
  伏氏兄弟声称,峻工之后一定要好好休息,赵然对此表示支持。他计划给两兄弟一个月的休沐,然后,他闲下来的这大半年已经准备好了一份规划:五年治淮工程。
  随带附送一张渝府长江大桥图纸。这座桥倒是不用伏氏兄弟操心了,两兄弟有三位徒弟,也就是赵然名义上的徒孙,三人中的大弟子已是炼师修为,赵然准备和孙真人商量,从道门建筑总公司日渐壮大的建筑修士队伍中拉出一支队伍来,组建总公司下属的建设三局,由这位“大徒孙”领衔,建设渝府长江大桥。
  当然,这都是后话,一切都要等九江和武昌的两座大桥峻工。
  回过头来再看应天的信力,依旧高居天下各府榜首,这让赵然大为欣慰。
  在东海总督区,九十六座道庙的信力值头一次有了全年汇总数,这个数字是三百八十万,是隆庆四年的四倍多。赵然知道这还不是最终的稳定数,东海总督区预计建设一百三十八座道庙,再过两年,东海总督区的信力值超过六百万不在话下。
  高丽的信力继续高速增长,已经达到六百五十万,赵然估摸着,陆致羽很有可能要成为传法弟子中第一个破境金丹的十方丛林修士了——甚至超过了天子,因为他身为高丽国师的权力实在太大了。
  果不其然,二月刚过,陆致羽就不远万里赶来拜山了。
  对这个十多年前在黎州认识的朋友,赵然并没有因为自己修行和地位的提升而看不起对方,始终以当初的同道之谊相交,这也是赵然始终被十方丛林过去的同道们发自内心敬重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他是自己人。
  对于陆致羽,赵然也同样秉持着以往打交道的方式和态度,四手紧紧相握,将他引入山门,在天上人间找了个雅座谈话。
  “你们黎州的规矩要改改了,握手太用力,你这一身修为,将来得把别人手握断了。”
  陆致羽哈哈大笑,道:“不能改,宁可断手,不能忘本啊。”
  赵然在握手中已经察知了陆致羽的修为,好奇道:“你是黎州出来的山里人,精元之充沛,可以羞煞九成九的人,炼化功德力的速度很快,这一点我不奇怪,但我奇怪的是,你究竟在高丽做了什么,收纳的功德力如此之多?”
  陆致羽道:“还是学习当年方丈你这一套,搬过去后因地制宜改了改而已。我和几位道友去了以后,先用一年半的时间将道宫、道院和道庙铺开,破败的修葺,缺失的补建,修缮和新建了六十九座,顺怀王很支持,咬着牙拨银子,单是这么一出,功德力就把我推进黄冠了。”
  赵然点了点头:“布建道场,原本就是大大的功德。”
  陆致羽续道:“这两年,我依托各地三百八十座道场,把惠民济医堂、慈善金收容院搞了起来,就这么两件事,黄冠圆满了。还要感谢方丈相助,惠民济医堂和慈善金才能出人出钱,到高丽做下这些事情,当然,顺怀王也被我逼着花了六十多万银子。不过顺怀王很满意,他也入羽士境了。”
  赵然问:“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陆致羽道:“准备筹措资金,把农户小额贷款,就是以前的青苗钱搞起来,这个东西有大功德,一旦在高丽全境推广,我金丹期的功德就有了。前提是方丈能收我为徒,哈哈。”
  赵然道:“青苗钱不好搞,你要做好斗争的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8/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