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7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9/874

  陆致羽咧嘴一笑:“顺怀王已经同意了,我告诉他,做好杀人的准备,不宰上十几家大户,流放几十上百名狗官,这个功德拿不下来。所以我这次还准备请方丈示下,能否给高丽五军营和内三厅的统御们一个承诺,让他们也能得到修行的机会?”
  赵然想了想,道:“如果能把兵权掌握在你手里,这个承诺可以给,青苗钱推广成功后,可以带这些人来大君山。”
  陆致羽喜道:“那就太好了!”
  打理天上人间的迎客松端上一盏茶,放到陆致羽桌前,赵然道:“如果致羽道兄不嫌弃,我便将金丹法门相授。”
  陆致羽当即会意,郑重向赵然叩首拜师、敬茶。赵然含笑托起,顺道将功德经的金丹法门打入他的意识中。
  传授金丹法门之后,赵然又道:“你我名虽师徒,实则仍为好友,相处之间不要拘谨。”
  陆致羽点头:“明白,所谓亦师亦友,是这个意思吧?”
  赵然让马上功带陆致羽寻了个安静的房间闭关,不过半天工夫,陆致羽就出关了,金丹已成!
  出关之后,赵然又带着他去见了已是金丹半年的大师姐苏川药,拜见了江腾鹤、赵丽娘、林致娇、魏致真等等诸多长辈。
  陆致羽很率直,向赵然道:“来大君山之前,我先去黎州看了看过去的同道,郑监院、兰监院他们都很想念方丈,唔,想念老师……他们希望我能将老师请到黎州去,再喝几杯黎州的水酒,看看老师在水合开辟的药田,最好再给他们开课讲法。”
  赵然当即答允:“也罢,现而今也有时间了,便去看看这帮老朋友。”
  说走就走,召来南归道人和五色大师,赵然带着陆致羽也体验了一把修仙者的飞行旅程,赶去黎州和老朋友们相会。
  一连七天的连续饮宴之后,黎州同道们被赵然喝怕了,这才停了酒宴,请赵然讲课。
第三十九章
查到了
  在黎州待了一个半月,走遍了山山水水,看望了各部山民,也考察了水合村如今已经规模宏大的药田,赵然为这里的数百名十方丛林俗道们打入了观想图,这才回山。
  之所以回山,是因为余致川要闭关了。
  在金丹境停留了将近十二年后,余致川自然而然有所感悟,开始进入闭关的准备期,时间与老师所料差不多。他在道士境修行三年,在羽士境修行了六年,然后是黄冠境的九年、金丹境的十二年,虽然比不过几位师兄师弟的大步迈进,但修仙的道路上可谓悠闲得趣,顺风顺水,从来没有任何苦恼。
  对于这位二师兄,赵然是心怀歉意的,这几年他对二师兄的关怀过少,交流也不多,身为师弟,他觉得这样很不好,如今有了时间,当然要多多关心,哪怕只是一个破境的闭关,他也要亲自送进后山闭关的洞窟。
  赵然拉着余致川的手,道:“师兄,我就不送进去了,你在里面安心修炼,不需操心外面的琐事,一切有我们在。等你出关后,我就去德祐观提亲,操办你和陆师姐的双修仪典。”
  魏致真道:“二师弟必然能顺利破境,寄托神识,这一点大家都不怀疑,我们唯一担心的是你寄托符箓一关,最好还是把身上那些低阶符箓留下来别带进去,否则跟小师弟一样就不好了,至少说出去不好听。”
  赵然翻了个白眼:“大师兄,其实寄托卫道符也是不错的……”
  骆致清道:“二师兄快些进去吧,我还要去练剑。”
  余致川进了洞窟,魏致真将法阵开启,然后大家自行散去。
  送行的人里有舒迟,她在后面翘首以盼,本想和骆致清说两句话,却只看到骆致清的背影,不由急得想哭。
  赵然一拍后脑勺,连忙把骆致清唤了回来,骆致清催问:“师弟何事?”
  赵然把舒迟拽到他面前:“三师兄,给你介绍一下,嗯,这是你的二弟子,名叫舒迟。”
  骆致清:“?”
  舒迟转悲为喜,连忙跪下,向自己的老师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
  赵然眼神示意骆致清赶紧认下,骆致清跟怀里掏了半天,从储物法器中掏出一个盒子,塞进舒迟怀里,然后眼望赵然。
  赵然将舒迟拉起来,道:“好了,拜过老师了,小舒继续跟着魏师伯修行,将来境界提高了,稳固了,才好专修你老师的剑术。”
  挥了挥手把骆致清打发走,舒迟也心满意足的站到魏致真身后。
  赵昊探过头来问:“舒师妹,骆师叔给你的什么礼物?”
  舒迟小心翼翼的打开,里面是一盒凤香三茶糕。
  将余致川送进去闭关,助苏川药演练了几天斗法招数。这次他是真的用心了,陪着苏川药认认真真打七天,每次都把苏川药打得大汗淋漓、喘息不已。苏川也通过实战知晓了赵然的厉害,明白了老师为什么是老师,身心内外都得到了提高。
  尽了一点身为老师的责任,赵然继续他的传法大业,这次去的地方是都府,都府魁星馆早一个多月就向他发了请帖,请他去讲法。为了防止赵然被别家馆阁抢了去,都府魁星馆还专门派了赵然的老相识——李腾信前来等人,如今就住在天上人间。
  十五年前,川省妖修大战的时候,李腾信和赵然都是各自道馆的道门行走,在赵然临时成立的仲裁厅共事,后来川西北大旱,李腾信也带领师弟们前来听从赵然的调遣,和赵然是比较熟悉的。
  但如今的赵然已经是大炼师,李腾信却只是从黄冠晋升为金丹法师,二人的际遇已经是云泥之别。
  李腾信要向赵然行礼,被赵然强行拽起:“好久没见李师兄了,今日相见,当真开怀!哈哈!”
  李腾信忙道:“怎敢当师兄之称?”
  赵然一摆手:“当得的,不要拘束嘛!”
  两人出了山门,赵然将赵丽娘所借的腊雪寒梅取出来:“走吧。”
  到了魁星馆,陈长老等一干魁星馆高层都出来迎候,晚宴摆酒,谈笑甚欢。
  席间,陈长老亲自吹笛以助雅兴,笛声之后,堂上一片喝彩。陈长老又道:“早闻宗圣馆赵长老书法冠绝当世,没想到琴技也不可小觑,谱曲填词,样样精通,诸位,咱们恭请赵长老也雅奏一曲,可好?”
  魁星馆修士们轰然叫好,赵然很不好意思:“陈长老,我学琴不过半年,比不得您老这位方家。”
  陈长老笑道:“赵长老为夫人所作《卷珠帘》,词谱皆佳,我当日试奏,如听仙乐,惜乎不得其情其感,早盼恭聆了,还望赵长老莫要推辞。”
  赵然只得笑着弹了,他弹奏时,一旁便有女修以清丽之音唱了出来,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弹完之后,赵然笑道:“陈长老耳目当真灵便,我这曲词才写了没几个月,也未曾当众弹奏过几回,陈长老便知道了。”
  陈长老大笑:“酒香不怕巷子深,赵长老自家不知,如此仙乐已被旁人偷听了去,当可算一桩雅事。”说着,让人取了一份最新的《龙虎山》,这首曲词果然被完完整整登载其上。
  曲词之前还有一篇小记,说的是笔者近日偶然有幸,听到一首曲词,曲意悠扬、婉转悱恻,奏唱之,只觉清丽脱俗,却是大名鼎鼎的赵方丈创制,向夫人表达爱慕之意,当为修行界的一段佳话云云。
  赵然看后,随着众人大笑。
  在座有不少修士都很好奇,打听赵然为蓉娘创作此曲此词的背景,赵然嘻嘻哈哈间拿话岔了过去。
  宴席结束后,赵然给在大君山中修行的古克薛飞符:“老古,有个事要辛苦你们了。帮我查一下,最新一期《龙虎山》撰记《卷珠帘》曲词的人是谁,笔名止渴居士,打听的时候隐蔽一些,不要声张。”
  “明白了。”
  第二天开始,赵然便在都府十方丛林开堂讲法。都府十方丛林比松藩、龙安、潼川、黎州等等都要庞大得多,十七县,一座道宫十七座道院,上千道士,赵然就算加快速度,以每天十三、四人计,也要三个多月才能完成。
  他在都府呆了七天,刚把都府景寿宫的八十六名道士引入修行,就见到了专程赶到的古克薛。
  “查到了。”
第四十章
勇气
  《龙虎山》莫名其妙登载这么一篇文章,在吃瓜道友眼中,或许是一件风雅趣事,比如魁星馆的陈长老等人就在以此恭维赵然的“多才多艺”,但在赵然自己眼中,这篇文章总透着那么一丝古怪。
  曲词是怎么流传出来的?
  赵然去阁皂山奏曲唱词,本意只是为了讨好蓉娘,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所以会在山门前布设法阵掩人耳目。以他的修为和阵法水平,外人很难发现这件事。
  因此,只有宗圣馆或者端木家的人会将曲词记录下来。但宗圣馆有《君山笔记》,阁皂山有《灵宝新说》,都不比《龙虎山》影响力差,为何要去外人那里刊载呢?
  当然,这也不代表背后有什么大问题,可以说他过于敏感,甚至过于阴谋论,赵然只是出于多年的经验想了解一下。
  古克薛道:“方丈,这件事和《龙虎山》编辑部无关,审核刊登这篇文章的编辑是个痴迷音律的修士,我让老三私下结识,以二十两银子买到了消息,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我们拿到了发稿人的飞符印记。老三以编辑的口吻向对方约稿,对方把稿子传了过来,请方丈过目。”
  赵然接过来,脸色顿时就不好了。果然如他所料,第二篇稿子,就是一篇爆料文,爆的就是他和蓉娘之间关系不太和睦,但文中并未说明为何蓉娘要回娘家,也不知是对方不清楚,还是说准备搞个“连载”,放在下一篇里继续爆料。
  赵然道:“继续说,止渴道人是谁?”
  古克薛道:“望梅止渴。”
  赵然:“?”
  古克薛想了想,回答:“方丈不知道么?就是咱们《君山笔记》的主编助理,姓梅,梅玉庵。”
  赵然回忆了一下,《君山笔记》好像还真有一个姓梅的女修,但赵然多年没关注过编辑部的人事架构,对于什么主编助理,更是没有上过心,于是问:“是我二师兄任命的?这个梅玉庵是什么人?”
  古克薛回复:“是,嘉靖二十七年任命的。梅家原来是都府的散修世家,主修梅花神剑掌,后来没落了,家里就她一个入了修行,嘉靖二十五年来到松藩的,于第二年应聘入的编辑部。”
  赵然赞道:“了解得很清楚。”
  古克薛有些尴尬,向赵然道:“不敢欺瞒方丈,这个梅玉庵,我认识。”
  赵然问:“什么意思?”
  古克薛干咳了一嗓子,道:“以前属下不是搞了秀庵么?这个梅玉庵就是万州秀庵的,后来跑了。”
  赵然道:“你们把人家抓进去的?”
  古克薛道:“她是修士,怎么好抓,老大跟她谈的,给了一千两安家银。她拿了银子后在秀庵待了三年,跑了以后我们还追查了半年,谁知她跑来松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9/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