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8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6/874

  端木崇庆又道:“现在就看孙碧云和许云璈了,两人同时闭关,已经一年多了,也不知究竟如何。”
  三位合道赶去妖煞地狱海了,赵然依旧在庐山,和真师们讨论着给佛门增加名额的利弊,讨论得十分热烈。
  真正促使真师堂同意增加名额的,是一份来自西夏的国书,由国主李乾顺签发、天龙院附署。国书表示,为了感谢道门和大明对佛门和西夏表现出来的善意,以及对三位佛门僧人的救命之德,从即日起,白河、若尔盖、黑水城三个方向的夏军单方面主动后退十里。
  这一手干得相当漂亮,赵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说对方很大气。
  佛门的表现,当然触动了真师们,最终在议事中通过了增加佛门修士名额的决定,五年内将佛门修士入住混沌仙界的比例提升为五比一,即每入驻五名道门修士,就允许一名佛门修士迁入。
  这么一算账,以目前的数量计算,佛门至少还能送十个人进去。
  除了夏军后退十里外,天龙院还转来一项意愿,兴庆府将于四月举办一次山间客书法作品展,夏国邀请弘法真人亲自出席,并保证他的绝对安全。
  赵然是大明的书法大家,以山间客笔名享誉中外,尤其在西夏极受追捧。当然,举办作品展是个噱头,邀请他出访兴庆的真实目的,是想要商谈大规模开放边境榷市的可能。这一点,由带来国书的高衙内和明觉证实。
  如果是前两年,想让赵然出访西夏,这是绝无可能的,但如今大门已经由混元诸天灵光阵稳定下来,赵然的绝对重要性下降了不少,再加上双方已经开展了数次合作,有三位佛门修士成功入驻混沌仙界,此刻出访就存在一定可能性了。
  经过考虑,赵然在真师堂上表明了出访的意愿,并且拿到了真师堂授予的谈判底线。
  四月初六,东方礼回复高衙内和明觉,真师堂讨论了西夏的邀请,认为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弘法真人可以考虑是否出访。
  得到这个回复,两人立刻返回兴庆,分别向朝堂和天龙院做了详细汇报。
  四月二十日,西夏正式发出国书,邀请弘法真人来访。
  赵然此刻就在简寂观处理公务,欣然接受了天龙院的邀请。
  五月中旬,东方礼前往兴庆,洽谈赵然出访的程序和细节,为出访扫清障碍。
  不同于三十五年前,当时的赵然送还玄慈虹体,从任务的性质和本人的身份上,都不是现在能够比拟,那次可以称为出使,而这次,则应该称为出访。
  这是明夏之间六百多年来第一次最高决策层的访问交流,其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东方礼需要磋商的问题非常多,包括接待规格、出访行程、食宿安排、讨论事项、随从人员、安全保卫等等,此外,还要提前商量最重要的事项,即大规模设置边境榷市的具体内容——真正的合约都是提前起草完毕的,到了出访的时候直接签约,或者顶多改动少许环节。
  大量的事务都由东方礼团队完成,他的谈判团队中实务型精英扎堆,包括九州阁的术数专家王梧森、擅长寻章摘句的宝经阁执事明悦道人、宗圣馆庶务长老曲凤和、户部侍郎时维明、简寂观巡照留致言……
  谈判过程是漫长的,赵然就在宗圣馆待着,等待着兴庆府东方礼团队谈判的消息。等待的同时,他也在尽着自己的责任。
  从今年开始,赵然已经不用亲自为十方丛林传法了,传法的形式,也从统一集中变更为分散于各省。这是他大规模传法的第二十五个年头,突破炼师境的功德法修士也突破了二十位,经过简寂观的任命调整,保证了每省至少一位炼师坐镇。因此,今年各省考录通过的各一百名十方丛林修士,便改为由各省省观的炼师传法。比如今年四川的一百人,就在玄元观接受监院宋致元的传法。
  赵然也不是彻底撒手不管,他还是在大讲堂开了传法班,但这个班比较高级,是今年入炼师境的十六名修士,赵然传给他们赋能锁链,允许他们带弟子。
  除了炼师外,他还大规模向军中百户以上军官传法,这一块比较敏感,别的炼师弟子都不太敢触碰,赵然只能亲自上阵。三百名百户和试百户,只用了赵然半个月就完成,他传法的熟练度越来越高。
  就着这份闲暇,一看左右无事,他干脆在北道堂闭了个关,顺带把灵力气海中的元婴给温养出了阳神,开始“哺育”灵力气海中的小元婴。
  上一次功德力气海“哺育”元婴,花了九年时间,让元婴与本尊内外相合,这一回他本尊六十二岁,灵力气海中的元婴要难一些,但有混沌仙界中的七十五名高修一起替他修炼,这就轻而易举了。
  成就又一个大炼师的赵然没有闹出什么动静,默默低调的出了关,然后,他就接到了孙碧云破境,成功晋级合道的消息。
第一百七十六章
出访
  道门第十一位合道的出现,对于佛门的震慑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天龙院在谈判过程中原本坚持的许多所谓“底线”,被这一消息统统击破。
  谈到十月的时候,绝大部分条款都差不多,唯有一条始终过不去,就是吐蕃和北元的问题。
  实际上,天龙院一直代表吐蕃和北元出面,因此,东方礼的谈判,乃至赵然的出访,谈的是一缆子计划,包括了三大佛国,以及西域诸多附庸佛国的问题。
  吐蕃和北元也希望能以“买票购地”的形式进入混沌仙界延寿,但他们希望迁居的时候,僧人以西夏各宗的名义进入,而不以本来身份进入,因此,大明和他们不存在签约关系。
  但东方礼不认可这种形式,没有正式协定,将来会有各种官司、各种纠纷,吐蕃和北元会成为两个漏洞。
  究其原因,在于吐蕃和北元佛门的修行方式,他们笃信转世一说,如果高僧都去混沌仙界延寿了,转世修行法怎么办?
  东方礼表示,既然你们要坚持转世说,那就别进混沌仙界好了,但吐蕃和北元又不同意。
  东方礼在和赵然飞符沟通时道:“这实在是太可笑了,说白了,他们就想挂一层遮羞布。”
  赵然对东方礼的观点表示同意,两国不签协议,的确在履约的时候会是个漏洞,将来对方要是打擦边球,很难驳斥。但他对此并不是很担忧,他告诉东方礼:“任何协议,本身是不存在效力的,真正具备长久效力的只有两条,一个是双赢,一个是实力。尤其是后者,只要我道门有实力,他们就不敢打擦边球,反过来说,没有签署协议,对我道门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我们将来惩罚他们的时候,毫无心理负担。”
  有了赵然的首肯,东方礼团队终于在十月中旬敲定了和天龙院的协议草案。
  协议共有四个,在《明夏停战约》中规定,明夏之间从即日起进入停战状态,为示诚意,夏军后退三十里;双方将边界军队进行缩减,第一年缩减一半,第二年缩减剩余兵员的一半,第三年全部撤离完毕,沿界百里之内不得驻军。
  在《榷约》中规定:双方于小金川、白河、黑水城、榆林开设大型榷市,凡于榷市买卖,不征任何商税;双方之间的交易,使用大明小额银票。
  在《驿约》中规定:双方建立互信机制,分别在兴庆和应天设立驿馆,互派驿丞。
  在《布道禁行约》中规定:双方不得在对方境内公开布道,也不得强迫对方来员信道。
  除了四项协议草案,双方还签订了备忘录,对弘法真人赵然出访兴庆的各种事项进行了规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绝对保证弘法真人的安全。
  相关协议草案和备忘录递交真师堂各位真师手中,经过真师们认可后,授权赵然前往兴庆签约。
  十一月八日,由君山航空调派的专机从白河上空飞入西夏境内,天龙院玄叶堂首座弘道乘飞行法器在前方引导,北上兴庆,降落在西夏王宫前的广场上。
  印光大师率天龙院各堂首座来到王宫前迎接,陪同迎接的还有兴庆各大寺院方丈和住持、西夏几大部族的大吕则、柔安郡主、高衙内等西夏大权贵,以及王太子李仁孝等,共计上百人。
  赵然从飞行法器的舷梯上一步步走下来,印光大师当先迎了上去,一僧一道面对面互隔三尺站定,互相施礼。整个王宫前顿时响起雷鸣般的赞颂和掌声。
  在广场上简单和迎候的西夏高僧、权贵们相见后,按照仪程,赵然入王宫,先和国主李乾顺见面,白发苍苍的李乾顺等候在金殿阶下,亲自引着赵然进入大庆殿。
  互致问候、赏完雅乐,简短的陛见仪式完成,李乾顺又将赵然送出大庆殿,一众高僧们陪着赵然游赏金波湖,然后,进入金波拍卖行。
  金波拍卖行的东家成安担任向导,带着赵然一行参观了大宗货物批发场、拍卖台、商货价格实时水牌,并现场观摩了已经古稀之年的梁兴夏今日特意复出的一场拍卖会。
  拍卖会后,赵然道:“还记得嘉靖二十二年,贫道为明使,当时就来过金波拍卖行,对兴庆这一独具特色的商贸形式赞不绝口,今日重返故地,着实感慨良多。成东家创建的这一交易模式,我大明很想借鉴,不知能否请成东家随我回大明,在都府也办一个?成东家,离开故土那么多年,想必你也思念家乡了吧?”
  赵然拍着成安的手背亲切的询问,但目光却转向了天龙院的各位高僧,深秀上前道:“成东家为兴庆的商贸尽心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一直是满怀感激的,舍不得他离开啊。不过弘法真人慈悲心肠,说得是这么个理,离乡多年,是该回去看看了,我们就算再不舍,也要理解和支持啊。”
  赵然笑道:“那好,成东家收拾行装,贫道返航之日,便一同回去,我也好在路上和成东家学习探讨。”
  当晚,赵然出兴庆城,入住城西翠鸣山,山上是天马台寺别院,风景秀丽的翠鸣山庄。入住此间,一则条件较好,二则有菩萨境的龙济、龙央大师相陪,同时旁边不远处的迦蓝寺还有乌乘佛佗和乌兰菩萨,安全无忧。
  十一月九日,赵然出席了柔安郡主举办的山间客书法作品展,西夏喜好书画的高僧、权贵、名流济济一堂,共同欣赏柔安郡主耗费三十年岁月精心收集珍藏的二十七幅山间客作品。
  其间,赵然兴致浓时挥毫泼墨,写下了七个字赠予柔安郡主——相逢一笑泯恩仇。
  十一月十日,赵然参观高台寺、戒台寺、佛祖院等兴庆著名寺院,所到之处,受到各寺僧人的热烈欢迎。
  尤其在高台寺和佛祖院,当他得知两寺各有一僧寿元将近时,当即表态,允许他们明年迁居混沌仙界,不占天龙院的迁居名额。许诺一下,立刻赢得了两寺僧人的极大好感,两位寿元到线的阿罗汉高僧门下弟子纷纷跪拜于赵然身前,感谢弘法真人大慈大悲!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协定
  十一月十一日,赵然步入天龙院,与印光大师为首的天龙院高层进行了半个时辰的会谈。
  印光大师代表西夏佛门向赵然的来访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说,明夏双方囿于历史原因,长期对抗争斗,对双方修行者、信众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给双方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弘法真人能够亲自出访兴庆,带来了满满的温暖和热情,体现了道门和大明敢于跨越鸿沟的无比勇气,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佛门僧众,乃至所有夏国信众,都感受到了巨大的诚意。
  赵然在谈话中指出,佛道两门、明夏两国,自古以来同文同种,所谓服饰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名曰夏,我们生长于这片土地,说着同样的话,吃着同样的饭,穿着同样的衣服,使用着同样的文字,都是华夏之人。过去因为历史原因,给我们带来的战争和创伤已经足够沉重了,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和健康成长,我们理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消除敌意。
  赵然还表示,双方之间的信仰虽然不同、修行道路虽然迥异,但这是难免的,我们现在应该坐下来,求同存异,共同解决信众百姓的生活困难,发展我们的信力。
  赵然进一步指出,当前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佛道矛盾,如何将华夏文明传承下去,不向末法诸天滑落,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他希望通过这次出访,加强了解,增进互信,为将来打造文明、昌盛、繁荣的大中华文明圈奠定坚实的基础。
  谈话的最后,赵然向天龙院赠送了一份大礼包,隆庆二十七年佛门迁居名额增加为五人(不算高台寺和佛祖院的两僧),赠送西夏稻米一千万斤、飞符一百万张(最新改良版,不需箓职即可使用),赠送天龙院最新款“新舟六零”飞行法器一件。
  印光大师代表天龙院和西夏接受了捐赠,为表示感谢,回礼如下:一千头牛、十万只羊,雪莲、灵芝、鹿茸等药材一千斤,允许君山航空开辟松藩至兴庆航线。
  随后,高衙内代表西夏,时维明代表大明,在天龙院签署了《明夏停战约》、《槯约》、《驿约》;玄叶堂传法长老弘相和九州阁执事王悟森签署了《布道禁行约》。
  印光大师和赵然出席了签约仪式,并与签约双方人员合影留念。
  由于签约日是十一月十一日,后世将这一揽子协议称为“双十一协定”。
  访问期间,弘法真人赵然在兴庆府赢得了万众一致的交口称赞,西夏各大期刊认为他是“和平的缔造者”、“道门新一代开创者”、“华夏同种同文概念的发明者”、“跨越佛道门槛的先行者”,得到了无数修士和信众的拥戴。
  在去高台寺、戒台寺、佛祖院等大寺交流时,兴庆府沿路主街道两旁挤满了跪拜的佛门信众,不得不出动禁军清道。
  双十一协定签署的当天,赵然再一次被疯狂涌入的功德力撑爆了气海,巨大的功德力比当初在应天拯救千万黎庶还要多得多!这一点,赵然在很早之前就有所预期,止战,任何时候都是天大的功德。
  赵然入虚已经十二年,根据他自己的推算,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向合道境迈进了。
  离开兴庆的那一天,赵然从翠鸣山庄登上新舟飞行法器,整个团队起飞之后,忽见山庄外密密麻麻全是人群,一片一片向着起飞中的飞行法器跪下磕头。送赵然回归的弘道叹了口气,劝道:“弘法真人还是下去一趟吧,莫辜负了百姓们的厚望。”
  赵然点头同意,让飞行法器缓缓降落于山道上。人头攒动,百姓们围了上来,领头的几位老者上前,撑开十张大伞,每一张上都签满了大大小小的名字和指印。大伞撑开的时候,山道上、山道下,无数百姓齐呼:“拜谢弘法真人大德!”
  赵然感慨良久,将大伞收了,重新登上新舟,靠在舷舱边向下不停挥手告别。
  这次出访兴庆的相关消息,被《君山笔记》、《龙虎山》、《皇城内外》、《灵宝新说》等主流期刊全程报道,赵然在兴庆受到的高规格接待,得到的大量赞誉,都被如实传回了大明。尤其是在一次采访中,赵然表示,这些接待、这些赞誉,不是给他自己的,这是佛门修士和西夏百姓对道门修士和大明百姓的尊重和敬意。这句话让所有人如饮醇酒,对佛门和西夏的敌意开始缓缓冰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6/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