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8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874

  去年十二月,山东百仙门一位炼师寿元走到劲头,仓促之间送入混沌仙界,进去三天之后不得不强行退了出来,最终于青丘岛上辞世。这件事见诸于报端后立刻引起广泛议论,各馆阁宗门和散修世家纷纷呼吁加快开发进度,为此掀起了又一场认捐热潮。
  除了确定五十一点六亿投入量外,今年又收到了五份入驻申请,一位是山西索真人,还有四位大炼师。同时,佛门也递交了两份天龙院确认复核过的申请书,为两名阿罗汉境第第二观智的僧人申请入驻混沌仙界。
  “购地”也是会上瘾的,面对身边即将过世的师兄弟,佛门怎么狠得下心不安排他们进入混沌仙界延寿?哪怕地价再高也得买!
  在庐山下等候消息的玄叶堂首座弘道满脸苦涩,向赵然道:“不瞒弘法真人,天龙院已经排了三十八名佛门弟子了,因为名额太少,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很有可能等不到进入混沌仙界延寿的机会,其中甚至还有两位菩萨果位的师兄,我天龙院上下忧心如焚阿。”
  赵然问:“为何不安排两位菩萨先入混沌仙界?”
  弘道回答:“佛门子弟讲究众生平等,我们定的方法,按照寿元到线的先后顺序进入,真师堂今年只放了两个名额给天龙院,他们当然只能排着了。弘法真人,明年能否请真师堂多放几个?哪怕多一个也好啊。”
  赵然问:“你们信力总量够么?一下子用光了怎么办?”
  弘道摇头:“六位佛陀都说了,哪怕不证道,也要先救人!”
  赵然感喟:“高僧大德,令人钦佩,贫道明年一定为佛门多争取一些。”
  佛门二十亿洛,在开拓混沌仙界时相当于道门四亿圭,因此今年的总量是五十五点六亿圭,近十九座庐山,八百三十四万亩土地。
  由先贤峰至任意一处边界的距离达到一百八十二里。
  司马天师见到索真人,高兴的上来拍了拍他:“老索也来了,哈哈,好事啊,来来来,我给你讲讲,一会儿要选号了,不要乱选,这里头是有讲究的……”
  赵然、周云芷在先贤殿前主持仪式,让七位道佛修士签下了心誓文书,七个名字镌刻在了法则碑上,混沌仙界的居民上升到七十二人。
  内外时间比再次下降,达到一比七点五,继续向着纳珍和青丘所说的一比三迈进。
  给了七位新居民两天时间选地,这七人各自都有熟悉的道友,大家热情的一拥而上。索真人被司马天师带走,四位大炼师也被勾肩搭背瓜分,剩下两位佛门罗汉也有人照应,正是智心禅师。
  “慧娴师妹、元生师弟,你们也来了。”
  一僧一尼合十,齐声道:“阿弥陀佛,见过智心师兄。”
  智心道:“后天就要选地了,我带你们去看看,选片合适的地方。弘道师兄也一起参详参详?”
  弘道跟上来,欣然道:“一起去,正好了解一下智心师弟在此间近况,诸位大德都很关心师弟,还有智诚师兄,我来时专门叮嘱给你带来些念经念佛的用物。”
  智心呵呵笑道:“我在这里很好,请大家放心。”
  走到远处,弘道低声问:“道门这些人,有没有难为师弟?”
  智心道:“没有。入了此间,犹如新生,过去种种,如梦幻泡影,身心如受洗涤,恩怨皆消……个中滋味,弘道师兄将来若是有缘,或可感悟。当然,生分还是有一些的,但有几位道友还是很热心的,如天明道友,邀我参加过两次他们的论道会,相互交流起来,也能有所收获。”
  慧娴和元生两位都轻松了许多,问:“听上去倒也有些意趣,他们真的没有敌意?”
  智心道:“此间又无信力可争,谈得上什么敌意呢?”
  几位佛门修士一边谈论一边比照舆图寻找地块,慧娴和元生都各自相中了一处,但和智心都不在一起,正在犹豫是否和智心做邻居,弘道劝止:“喜欢哪里就选在哪里,不要刻意相邻,抱团取暖的想法要不得,反而与你们无益。”
  智心赞同:“住进来你们就知道了,大家遵守十二法则,没必要一定聚在一起,相互又不远,片刻工夫就能见面的。”
  最终选地的时候,慧娴和元生都要了自己中意的地块,弘道表示,回去之后禀告天龙院,明年再来时,给他们带来菩提堂炼制的寺庙和一应用品。
  选完地块安顿下来之后,弘道再次提醒赵然:“还请弘法真人向真师堂陈情,明年多分一些名额吧。”
  赵然点头答应了,道:“贫道建议,你们还是要大力增长信力才好,否则很快耗尽后,剩下的人又该怎么办?你们西夏两千六百万人、四十五亿洛,人均值还不到二百洛,以贫道看来,每年总值一百亿洛也是可以预期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先天灵宝
  弘道无奈:“弘法真人,在你的主持下,这些年道门信力大步增长,说实话,我们玄叶堂上下都是十分钦佩的。我们也认真研究过道门长的办法,但在具体实施中发现,很难借鉴啊。”
  赵然问:“有什么难处,说来听听。”
  “道门信力的增长,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大幅度上涨。记得三十年前,川省还不到一千万人,如今却已经两千八百万人了。当年弘法真人出使兴庆时,松藩不过五十万人,如今呢?两百六十万!信力值九千多万圭!今年恐怕就要破亿了吧?”
  “不出意外,或将成为大明第二十个破亿的州府。”
  “我们夏国如今两千六百万人,比三十年前增长一倍,如果能够到四千万,一年信力或许就能达到七十亿洛,每年可以稳稳的送五到六个人进混沌仙界。但那么多人,我们养不起啊。河套地区出产的粮食,撑死了也就这个数了,只能靠养牛养羊,再来一千万人,大家都得饿死。”
  赵然道:“还有吗?”
  弘道继续分析:“道门三亿六千万人,总信力一百二十亿,之所以人均值那么高,大概是因为大家能吃饱饭,能从道法中受益,能看到如应天长江大桥这样壮观的神迹,无论哪一点,我们夏国都学不来,我们顶多效仿一些皮毛,背后的东西,我们夏国没有这份实力去效仿。”
  赵然想了想,道:“我是出使过贵国的,有些东西还算比较了解。关于吃饭的问题,其实有办法解决,而且很好解决;至于法术的便民问题,我大明同样能帮你们解决。”
  弘道连忙求教,于是赵然简单说了个大概。其一,西夏畜牧业兴盛、又产大量灵药,完全能够以此和大明做贸易,通过开放边贸获得急需的粮食。其二,大明可以向西夏出口各种法器,比如自耕犁,帮助西夏百姓从法术中获益。
  但中间存在着巨大的阻碍,一个是彻底放开边贸,允许大规模的商队正常交易,另一个是付出真金白银,购买大明的法器产品。这就需要双方在政策上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至少不能相互再以大军对峙。
  除了这个障碍以外,还有一个障碍——凭什么?凭什么我大明要向你们出口宝贵的粮食和法器?
  听到这个难关,弘道只能长吁短叹了。
  弘道离开混沌仙界后,赵然被青丘和纳珍引到了先贤峰半山腰一个极为隐蔽的溶洞中,在一根石笋上方,凌空悬着根石杖,杖头呈龙首状,隔着老远就能感受到石杖散发出的浓浓威压。
  赵然目不转睛盯着这根龙首石杖:“这是怎么来的?不要告诉我是自己生成的。”
  纳珍哈哈大笑:“弘法真人,这可不是我等炼制的,我们也没有这个本事炼制先天灵宝!”
  赵然走过去围着龙首石杖转了几个圈,问:“这就是先天灵宝?”
  纳珍道:“便是此物,非合道不能使用,将来弘法真人合道之后,运使此物,便是天上的金仙,也奈何不得你。”
  赵然目不转睛,感受着其中散发的蓬勃灵动的气息,问:“二位前辈为何不取来自用?”
  纳珍道:“先天灵宝,唯有德者居之,也不瞒弘法真人,我和青丘试过,摘不下来。”
  赵然意念闪动,试着去摘这龙首石杖,却只能徒呼奈何,果然如纳珍所言,不入合道摘不下来,就算入了合道,也不一定能摘下来。
  看罢多时。青丘和纳珍又带着赵然来到。
  混元湖,掬来一捧水,明显看见了比上一次更多的水藻。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青丘和纳珍掐动避水诀,带着赵然步入湖底。
  在湖底最深处,亩许方圆内,长出一根根柔柔飘动的水草。在水草中央,是一块与湖底礁石相连的玉盘,玉盘形似盛开的莲花。
  混沌仙界诞生了三种绿植,终于演化出了生命!而这些水草簇拥着的,又是一件先天灵宝,混元玉莲!
  赵然感慨万分:“演化之快,超乎想象啊!”
  纳珍道:“的确超乎想象,混沌仙界的开拓也同样超乎想象。在这两件先天灵宝处吐纳修行,进度之快,更是超乎想象。”
  青丘道:“都是纳珍发现的,无愧乎纳珍之名,对宝物有天生的敏锐。”
  纳珍哈哈大笑,一脸得意。
  赵然问:“大家知道吗?”
  纳珍道:“都知道的,大家约法三章,不许毁坏,不许藏为私有,需要时向我和青丘申请,约定时间前来修行,谁在此间修行,谁负有守护之责。”
  赵然立刻将周云芷叫了过来,重又带她看了石杖和玉莲,建议:“真师堂应当聘请纳珍和青丘为混沌仙界长老,青丘执法、纳珍管理宝物。”
  周云芷当即表示同意:“回去后就议决投票。”
  三月底,真师堂再次集齐所有真师,同时将十位合道大修士也请到了庐山,当大家在影像中看到溶洞中的龙首石杖和湖底的混元玉莲时,心情都很激动,合道们当即决定,分批进入混沌仙界详细考察两件先天灵宝。
  真师堂投票,决定按照赵然的提议授予青丘和纳珍执法和管理之责。
  除了两件先天灵宝,大家还为湖底出现的水草大为振奋,赵然向真师们解说时大胆预测,下一次开拓,或许就能看到绿植从水底蔓延到岸上!
  这一前景是极为鼓舞人心的,当即就有喻道纯、李钧阳等多位真师询问九州阁信力池中的信力库存量,周云芷回答:“总观积储池中还是一百亿,各家馆阁留存量也是一百亿。”
  赵然明白几位真师的心意,劝道:“大家还是耐住性子吧,混沌仙界的开拓是个长远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库存信力要留着给老前辈们飞升,也要给修士们授箓,手中有信,心中不慌。”
  同时,赵然正式提议:“我们应该增加混沌仙界给予佛门修士的名额。一来可以获得更多信力投入开拓,二来可以化解与佛门诸国的矛盾,缓和边界的紧张局势,让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信力增长之中。另外,这也是一个提前削减佛门高阶修士数量的机位。”
第一百七十五章
灵力大炼师
  赵然的提议引起了真师们的深思,三条理由,无论哪一条都非常充分,很有说服力,尤其第三条更是如此。
  虽说进去的都是寿元到线的修士,但什么时候过世,是因人而异的,没有明确的时间点,比如刘云义就多活了十三年。
  道门输送了七十二名修士进入混沌仙界,虽说必要时可以出来应急参战,但短期内还不能实现,对高端实力的削弱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同时也能将佛门高端修士多送进去几个,对于佛道之间的实力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但到底给多少名额合适呢?这个问题没有当场议决,大家下来后在庐山开始了充分交流。
  端木崇庆和铁冠道人、陶仲文是准备第一批前往混沌仙界考察先天灵宝的合道修士,赵然将他们送下庐山时,问:“老岳祖何时飞升?”
  端木崇庆道:“原本是准备这两年就走的,但我感觉自己还有二十年,打算再撑一撑。佛门这几年高端修士实力增长很快,我要是走早了,其他几位道友的压力就重了。能撑到什么时候就撑到什么时候吧。”
  陶仲文、铁冠道人都还有四十年寿元,更是不急,赵然对此很是感佩:“有几位保驾护航,我道门的发展就高枕无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