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874

  “你看城南的龙家怎么样?”
  金县尉有些疑惑,问道:“龙家?”
  赵然点头:“不错!贫道已经打探清楚,龙家已有二十年无人出仕,最近的一任官吏,是二十三年前任广西一县的主簿。这二十年来,龙家到是出了几个秀才,但却没有中举的,他家不知收敛,此刻反而上蹿下跳,岂不正是可杀之鸡?”
  金县尉对城南大地主龙家的根底还是很清楚的,一听赵然提起,当即便明白了,这正是可以捏一捏的软柿子,想罢,追问一句:“宋监院和孔县尊都认可了?”
  赵然笑道:“宋监院俗世家中曾与龙家有过争地的龉龌,那是十七年期,当时宋监院还是经堂道童,此后两家关系一直不睦;至于孔县尊,他巴不得全县大户们都把田地吐出来,区区一个龙家,完全不在话下。金县尉可放心了?”
  金县尉长舒了口气:“如此,便拿龙家开刀!唔,适才赵方主言道……七成?”
  “不错,我三你七!”
  “好!既然如此,金某便也为造福乡梓尽一份心意!赵方主稍待……”说完,金县尉起身转回后堂,过了片刻,捏着一张黄纸单子回到花厅,递给赵然:“方主请看。”
  赵然接过来一看,乖乖,上面列数了龙家近五年来犯下的累累罪行,从强买土地到栽赃嫁祸,从涉嫌杀人到奸淫良家,林林总总,不下二三十桩。看完后,赵然半晌无语,偷眼觑向洋洋自得的金县尉,暗道:原来你这厮一直在记黑材料啊,看来以后老子……贫道须得多加小心才是。
  不管怎样,能够说服金县尉全力配合,也算是打开了一道突破口,有了这份黑材料,抄起龙家来,便算名正言顺了。
  又商议完动手的细节后,金县尉看上去心情很好,向赵然呵呵笑道:“赵方主此举,可谓一石两鸟,不仅敲山震虎,还替宋监院报了俗家之仇,想必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了。也不知这龙家怎生得罪了赵方主,竟然有此一劫。”
  “要怪就怪他当家的那个名字起得不好吧!”
  金县尉一愣:“名字起得不好?”
  赵然咬着后槽牙,恶狠狠道:“你说他取什么名字不好?非要叫龙傲天,当真是不知死活!”
  金县尉:“……”
第三十六章
谈谈迁居的事情吧
  和金县尉商定好了对城南龙氏动手的细节后,赵然驴不停蹄,立刻赶往乌塘。从县城向西,沿官道走了十多里地,拐下岔道,继续向南,行不多久,便看到了成片成片金黄的稻田。别处都因天旱的原因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乌塘却到处显现着丰收的景象。
  望着眼前田地里喜滋滋抢收的农户,赵然不禁感叹,此处真是极佳的风水所在!
  赵然的乌塘之行当然不是来看风水的,他的目的地正是乌塘大户罗乡宦的家宅。因着曾经为捉妖的事情来过两次,罗乡宦的家仆一眼就认出了赵然,飞奔进去禀告,过不多久,罗乡宦便亲自迎了出来。
  才一碰面,赵然便察觉到罗乡宦表现出来的热情中隐藏着几分犹疑和尴尬,他知道罗乡宦心里在琢磨什么,也不当面点破,只说自己想去宅中后院的花园里,再看看那处捉妖的所在。
  花园中的布设已经整个变了模样,石山、水榭、亭台也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上,想来必是罗乡宦又请了什么风水师重新设计改造过。
  赵然四下转了一遍,也不离开花园,就在此处和罗乡宦挑明了来意:“如今眼见谷阳县旱情愈发严峻,道院和县衙尽了不少努力,想要做好救灾之事,可县中粮价却一直飞涨,令宋监院和孔县尊焦虑不已,罗乡宦你说是什么道理?”
  罗乡宦赔笑道:“自古以来,灾荒之年而粮价腾贵,这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想必度过这个饥荒,明年风调雨顺了,粮价便下来了。”
  赵然“哦”了一声,忽道:“可贫道听说,是县中大户们一致商议,要借此机会囤粮,不知罗乡宦可知道此事?”
  罗乡宦打了个哈哈,道:“居然有这样的事?罗某却未曾听说。”
  赵然嘿然道:“是么?可贫道怎么听说,罗乡宦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上下奔走,着实操心了不少?”
  罗乡宦脑袋跟个拨浪鼓似得拼命摇着,摆手道:“哪里有这等事?赵方主切莫信了宵小之语,罗某当真冤枉得紧呐!”
  赵然一笑:“说得也是,贫道听说后,也觉得纳闷,罗乡宦是个明白事理的,怎么可能做出这种糊涂事呢?”
  罗乡宦正色道:“赵方主所言不错,罗某自从致仕还乡后,一直以造福乡梓为己任,绝对不会趁着荒年发此不义之财,若是有什么小人乱嚼舌根,还请赵方主做主,请来与罗某对质,看是谁那么无耻,想要陷害罗某!”
  赵然宽慰道:“罗乡宦的心意,贫道是懂的,所以专门来乌塘一趟,就是怕罗乡宦为流言中伤,故此特地探望。这也是受了宋监院所托,请罗乡宦放心就是。”
  “多谢宋监院体谅,多谢赵方主美言。”
  赵然点了点头,话锋一转,眯着眼睛道:“罗乡宦刚才说,一直以造福乡梓为己任?”
  “正是,罗某此心天地可表!”
  赵然击掌道:“那贫道就代无极院向罗乡宦致谢了!不知罗乡宦可愿放开粮仓,向县中百姓平价售粮?贫道已经禀明宋监院,将在无极山山门前竖一块石碑,凡是愿意为赈济灾民出一份力的,都可勒名其上,此流传千古之义举,想必罗乡宦是乐意为之的。”
  罗乡宦苦着脸道:“这当然是大好事,罗某内心是十分情愿的。只是……只是别看我罗家外表光鲜,其实却没有多少存粮,这宅中上下百十张嘴,自顾尚且无暇,哪里还有余量可售?还望赵方主明察。”
  赵然盯着罗乡宦,目光渐冷,罗乡宦使劲低着头,一副委屈小受的模样,但就是死活不肯应诺。
  沉默半晌,赵然一笑:“既然如此,便不难为你了。”
  罗乡宦如蒙大赦,吭哧吭哧赔笑着,在一旁说了几箩筐感谢体谅之类的好话,心里却不停催促,巴不得赵然这尊瘟神赶紧离开。赵然却似乎没有转身走人的意思,只是在花园中逛来逛去,和罗乡宦拉着家常。
  闲谈片刻,赵然感慨道:“老罗,你这园子当真是个风水宝地,占尽了乌塘的福泽,你老罗家日后必定飞黄腾达。”
  “托赵方主的福。”
  “此地聚天地灵气,委实是个修行的妙处,难怪当日那只狸鼠精看上了你这里。对了老罗,你知道长虫山么?”
  “长虫山?”罗乡宦捋着长须思量片刻,问道:“是羊房驿旁的长虫山?”
  “不错,看来老罗你是有所耳闻的。”赵然诡异一笑,又道:“知道长虫山有妖怪的事情么?”
  “似乎传言中说,长虫山有妖,但却无人见过,想必是村妇妄言而已。若是真有妖怪,道门怎会放任不管?”
  赵然手指轻招,示意罗乡宦附耳过来:“老罗,贫道与你投缘,今日跟你说桩秘辛,你可千万别传出去。你也知道,贫道如今是无极院方堂方主,专司缉拿妖邪一事。前不久贫道去了趟长虫山,你猜怎地?山上当真有妖怪,此为贫道亲眼所见!”
  罗乡宦一怔:“赵方主不是开玩笑?”
  赵然指天发誓:“此事千真万确,贫道若有一字虚言,天打五雷轰,此誓道祖为证!”
  道门中人以道祖发誓,这是极重的誓言了,不由罗乡宦不信,于是骇然道:“当真有妖?为何道门不去降拿?”
  赵然叹道:“那妖怪是五色锦鸡所化,已开了灵智,道门谓之灵妖,非大炼师以上修行者不可力敌。你也知道,如今白马山战事正酣,我道门英才都在忙于和佛门妖僧作战,哪里有工夫顾及这些,只有等白马山战事结束,才有余力回过头来铲除妖魔。不过这灵妖还算知晓好歹,与我道门有约,只以长虫山为修行之地,暂时不为害人间。”
  罗乡宦舒了口气:“那还好,那还好……”
  赵然又道:“但那灵妖也有个条件,长虫山灵气不足,对其修炼有碍,它要我道门允诺,尽量择一福地迁居……”
  赵然说到这里,脸上笑容愈发诡异,罗乡宦变色道:“赵方主,你不会……”
  赵然冲四周打量一圈,点头赞道:“此处当真是福地!老罗,咱们谈谈迁居的事情吧。你说若是贫道将此地报知华云馆,唔,你知道华云馆么?那是我道门隐秘之地……知道?老罗,你消息够灵通的嘛……你说那五色锦鸡会不会迁来这里?我觉得十有八九可成……放心老罗,我道门会给你另行择地迁居的,不让你吃亏就是。”
  罗乡宦一脸苦涩,喃喃道:“赵方主,你怎能如此……咱们是有交情的……”
  赵然叹道:“交情归交情,公事归公事,只要那灵妖有了福地修炼,便答允替我道门效劳,你说这是多大的助力?灵妖啊,那可是堪比大炼师一级的修为!”
  罗乡宦满脸不甘,哭丧着脸说不出话来。赵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罗,别这么一副难受的模样,放心,贫道和你有交情,断然不叫你吃亏的!那灵妖现在居于长虫山后山,那座山很大,到时候贫道竭尽全力替你游说,将整座后山都划给你……放心,山上没有多少人烟,不会有人跟你争的。对了,山中的毒虫野兽虽多,但贫道会考虑此事,请五色大师离山前尽量铲除,你安安稳稳搬过去就是了。”
  赵然越说,罗乡宦越是心惊肉跳。赵然说完,转身就走:“好了,贫道先走了,你有空多想想还有什么要求没有,尽管提出来,贫道去替你争取。”
  眼见赵然要走,罗乡宦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抓住赵然,叫道:“赵方主……”
  赵然回身,佯装不解,罗乡宦绷不住了,哀求道:“赵方主有什么事要罗某做的,且请说来,罗某尽力而为就是,这乌塘是罗某准备传家的基业,只求方主保全……”
第三十七章
关键在于人心
  回到无极院,赵然被宋致元传到监院舍相见,宋致元递给赵然一封信,赵然一看,却是西真武宫监院张云兆亲笔所书,专门写给宋致元和赵然两人的密信。信中说,他已经向玄元观监院李云河申请调拨粮食三千石,同时通过私人关系,向湖北方面购入粮食两千石,总计五千石粮食将由涪江北上,粮船在江油下卸,请谷阳县组织夫役,前往做好接粮的准备。
  张云兆在信中说,他还在想办法继续购粮,但目前为之,恐怕到十月份之前,谷阳县只能依靠这些粮食平稳粮价,他知道这个任务很艰巨,但希望谷阳县上下合力,同舟共济以度难关。
  五千石粮食听上去不少,但谷阳县乃是上县,又大面积受灾,近三万农户分吃五千石粮食,就算是再省着吃,恐怕连年关都熬不过去。故此宋致元感到很是失望,向赵然道:“看来张监院已经尽力了,你我不能奢望更多。而且你也看了信中所说,虽然是五千石,可第一批粮食最早也得五天后才能抵达,而且只有一千石,剩下的四千石还得多等十来天才能陆续运到江油。如此一来,恐怕今年的灾荒难过……”
  粮食确实少了一些,难怪宋致元有些灰心,赵然看宋致元说话的语气神态,隐隐感到有些不妙。果然,宋致元叹了口气,向赵然道:“不如将你那慈善金放贷一事暂时缓缓?由我出面,重新召集全县各家大户,请他们开仓售粮?”
  如果说西真武宫监院张云兆是赵然插手青苗钱改革的总后台,那么无极院监院宋致元就是赵然在谷阳县的大靠山,如果宋致元都打了退堂鼓,无疑对赵然来说是极其严重一次打击。赵然当即道:“监院,此议万万不可啊!”
  宋致元迟疑道:“我知你在慈善金一事上下了血本……你看这样可好?亏空的数目,院里替你弥补一半?”
  “这不是钱的问题!我在慈善金上亏得再多,也绝不在乎,可如果此时退缩,十年内谷阳县再无改革青苗钱的可能,不仅是青苗钱,今后遇到任何事,道院和县衙在面对这帮劣绅时,都将失去压制的底气,整个谷阳县都将任其为所欲为!此诚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真意啊!”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宋致元闻听此言,有些动容。
  赵然继续给宋致元鼓气,道:“再者,此事乃张监院一力推动,张监院对谷阳县寄予了多大的期望?监院你若是此刻退缩,在张监院心里,将会造成何等影响?监院须得三思啊!”
  宋致元沉吟片刻,叹道:“是我想差了……然则眼前难关如何度过?昨日米价每斗已至百二十文,全县人心惶惶,我怕将有不稳之事。”说完起身在房内踱了数巡,发狠道:“早知今日,当时便应当赞同你的建议,行霹雳手段,将这帮狗杀才好好整治一番!囤积居奇,哼哼,朝廷虽无此法,但依照本朝旧例,狠狠杀上几个也无不可!”
  赵然皱眉道:“孔县尊虽然与我等立场一致,但想要让他出头狠狠整治,恐怕很难。我之前去了县衙,便为商议此事,孔县尊只应允挑出几户软脚虾料理一番,再想更深一步,便死活不允了。金县尉那边我也谈过,他比孔县尊还要不堪,好说歹说,只拣了一户出来,准备罗织些罪名。不过也难怪,自古官绅一体,咱们能够把县衙拉过来,已经不易了,不可抱以太大期望。”
  其实赵然很想调动道门方堂巡察出动,给这些顽固的劣绅们挨个栽赃,以宣扬邪教之名直接查抄。但这个想法只能想想而已,如果真要这么做了,便等于打破了道门和朝廷各司其职分治天下的传统,此风一开,后续影响将极为恶劣,必然会动摇国本。因此,无论赵然也好,宋致元也罢,甚至张云兆、李云河等更高层次的人物,都绝不会选择这条路。
  见宋致元使劲拍着脑门,焦虑之情尽显,赵然便不好再绷着了,干脆将他的应对之道全盘托了出来:“监院不必太过烦恼,我已有了应对之法。”
  “哦?说来听听?”
  “粮价飞涨并非无粮可售,乃是大户们囤积居奇,减少粮铺售卖所致,再加上今年的大旱,故此人心惶惶,争相竞购,以致粮价再涨。而粮价高涨,则刺激了大户们继续囤积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减少售粮。如此,则形成恶性循环。我以为,其中的关窍在于人心,百姓之心在于担忧无粮,大户之心在于期盼粮价更高。想要平抑粮价,便须从人心入手。一则使百姓相信,我谷阳县粮食是足够的,任何时候购买都可以,不必此时抢购;二则使大户相信,他们囤积那么多粮食并没有什么大用,不仅无用,而且会引来杀身之祸。”
  理了理思路,赵然续道:“想要平复人心,关键在于让所有人都亲眼看到,源源不断的粮食正在运入谷阳,只要百姓们相信粮食足够,便自然不会再以高价抢购,而大户们囤积的决心便会动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8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