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951

  “谁?”
  “比如咱们的恩师,徐阁老。”曹大章苦笑着说道。
  就在今天早上,突然传来了消息,徐阶因为守城有功,进位武英殿大学士,赏玉如意一对,赐穿蟒袍。
  听到这个消息,徐阶一派,加上他的门生故吏都欣喜若狂,莫不是陛下要用徐阁老代替严阁老了?
  好心情没持续两个时辰,又下来圣旨,严阁老进位谨身殿大学士,还赐下一块匾额:忠心可嘉!
  要说徐阁老辛辛苦苦,升官也就算了,严阁老什么都没做,甚至在俺答入寇的事情上,还失分严重,凭什么能得到赏赐,陛下莫不是疯了?
  曹大章和江一麟他们都有这个怀疑。
  唐毅捧着一大碗的果子干,痛痛快快吃着,含混不清道:“严阁老给陛下送了一份厚礼啊!”
  “多厚?还能比得上好几千颗人头?”江一麟不服气问道。
  “呵呵,在陛下心里还真比得上,甚至犹有过之。”
  听唐毅一说,大家都来了兴趣,纷纷问道:“到底是什么宝贝?”
  “天大的宝贝,神药!”
  曹大章撇撇嘴,失望道:“这些年给陛下送神奇宝贝的还少吗,严阁老还能弄出什么花样?”
  “还别抬杠,那玩意叫做阿魏!”
  “什么?”王世贞惊呼出来,“莫非是黄金无假,阿魏无真的神药阿魏?”
  唐毅点点头,江一麟和庞远都没听过,不由得看向了王世贞,文坛盟主见识过人,滔滔不断给大家讲了起来。
  阿魏生成的条件极为严苛,传说中,年轻的未婚少女,还要家庭富裕,从小食用各种珍贵的药材补品,在成年之前,突然疾病死去。如果是久病而亡,则无充足的真气,也就生长不出“阿魏”,显然林妹妹是不成了。其次,死者还必须葬在一块风水宝地,能保证尸体数十年不腐烂。
  经过造化神奇,若干年后侥幸挖出来,在尸体上就会出现黑色的物体,神药阿魏能够活死人肉白骨,比起什么灵芝首乌都要珍贵一万倍,《增广贤文》记载:“黄金无假,阿魏无真”,神药只存在传说之中,几乎没人见过。
  严阁老突然献上阿魏,还忽悠陶仲文陶天师告诉嘉靖,此乃上天之赐,只要练成丹药,足够陛下大进千年功力,白日飞升,立地成仙。
  痴迷修仙的嘉靖哪能不感兴趣,立刻让人切了一小块,给一条病狗喂了,还真别说,过了一个多时辰,病狗竟然欢蹦乱跳,看得嘉靖欣喜若狂,高兴之下,竟然给严嵩加了官职。
  弄清楚了经过,在场的众人都生出了一种强烈的荒唐感。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庞远咬着后槽牙说道:“浴血奋战,报国为民,竟然比不上什么狗屁神药,不行,我要上书,弹劾严嵩!”
  “别添乱了!”唐毅一把按住了庞远。
  “一个椒山先生还多亏了俺答,要不然都不出来,你可就再惹事了。”
  庞远被压下了,可是大家一个个义愤填膺,怒火中烧。
  真是想不到,本以为摇摇欲坠的严党,竟然靠着狗屁神药,咸鱼翻身,大明朝还有道理二字吗?
  大家只是草草聊了几句,纷纷摇头散去,又只剩下唐毅和老爹。
  “毅儿,严党没有那么容易过关吧?”
  “老爹圣明。”唐毅苦笑道:“咱们打了一场仗,严阁老也没闲着,人家的那场仗可别咱们细腻多了。”
  原来在战斗结束,俺答撤退之后,满朝上下,对徐阶和唐慎的赞许越来越多,后来甚至发展到了肉麻的程度,说什么徐阶功盖寰宇,唐慎用兵如神,把这两位和保卫京都的于谦联系起来,还说他们功劳胜过于谦,陛下应当重赏,收拾人心。
  一个人这么说,两个人这么说,成百的官员都是这个论调,嘉靖越看心里越别扭。于谦是怎么成名的?还不是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群龙无首,于谦力排众议,辅佐新君登基,抗击蒙古大军,保住了京城的安全。
  如果徐阶是于谦,那谁是英宗?莫非暗示朕治国无方,弄得天下大乱?
  敏感的嘉靖皇帝被戳动了最大的痛处。而且这么多官员一起上书,也给嘉靖一个很可怕的印象,这些人都是徐党,是徐阶想要借机夺权。
  唐毅他们在奋力作战的时候,严嵩就悄悄布好了局。
  严世藩自诩为天下第一的聪明人,可论起对大局的把握,差着他爹十万八千里。严嵩把种子埋下之后,就在召见徐阶的前一夜,带着所谓的神药阿魏觐见。
  他先是诉说自己无能,向陛下请罪,甘愿致仕回家。
  嘉靖一听,却有些舍不得,毕竟十几年伺候下来,怎么也有感情了,徐阶嘉靖还没摸透,替换首辅的心思只能说有,还没有下定决心。严嵩以退为进,把嘉靖给安抚住了。
  暂时保住了首辅位置,严嵩又絮絮叨叨,说起了这次损失何等惨重,徐阶的功劳何等之大。
  可嘉靖渐渐听出了味道,损失都在临近城池,徐阶只是保住了京城,也不敢出城野战,算什么了不得的大功,和他严嵩不过是半斤八两。
  严嵩见嘉靖心思活络,又把阿魏献了上去,告诉嘉靖,天下臣子当中,只有我是真正想陛下之所想,急陛下之所急,比起徐阶更贴心,更好用。
  一番动作下来,严嵩不但把丢失的分找了回来,还让嘉靖对徐阶产生了疑惑。幸好徐阁老明智,没有接什么爵位,不然嘉靖心理种下了偏见,徐阶就等着完蛋吧。
  听完了唐毅的讲述,唐慎瞳孔紧缩,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儿。
  “妖孽,千年妖孽!”唐慎突然怕怕地说道:“咱们的功劳就顶不上他的几句话,加上一点狗屁神药,什么狗皮倒灶的道理,爹是真怕了。”
  唐毅呵呵一笑,“爹,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该是咱们的功劳就跑不了,我师父要升兵部左侍郎了,徐阁老的地位也会更稳固,咱们爷俩也该南下了!”
第二卷
第180章
赐婚
  一场大战就是试金石,虽然砍下了几千颗人头,但是嘉靖的恐惧丝毫没有减弱,大规模的整顿军务开始了。
  首先上书的是兵科给事中吴时来,他建议重整京营,改十二团营为三大营,总三营为戎政府;修建京师外城,置蓟辽总督大臣,辖蓟州、保定、辽东三镇,募山东、山西、河南诸道兵岁集京师防秋,秋后散去,以为定制;又选各边镇锐卒入卫京师,以京营将分练边兵……
  吴时来是新科进士,刚接任位置,哪里懂得什么军务,他能提出这么多建议,很显然,背后策动的人就是徐阶,徐阁老摆明了是要抢夺兵部的控制权。
  既然拿不下严嵩,总要咬几口肥肉。奏疏上去之后,嘉靖立刻明发六部,兵部尚书许论看到之后,老头心里头彻底凉了。嘉靖但凡对自己有一丝的尊重,也该先通知一声,哪怕让内阁告知也行,直接抛了出来,打得他满头金星,满地找牙。
  许论只能上书请辞,嘉靖还算不错,念在守城期间,许论没什么错误,还有些功劳,准许他回家休养。
  兵部尚书拿下,徐阶又继续发动攻势,连续发动弹劾,户部,工部都拿下了不少官员,换上了徐阶的人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边总督周律,因为懦弱怯战,没有按照朝廷命令进军草原,被弹劾下狱。
  结果在查抄周律住所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他和俺答的往来书信。原来为了防止俺答入侵,周律竟然提前将俺答需要的物资人员集中起来,等到俺答抢走之后,他指挥着人马上去,虚应故事。更为恶劣的是他竟然出巨资,从俺答手里买一些人头,然后送到兵部邀功请赏。
  当陆柄把情况报上去之后,嘉靖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了半个多时辰,下令将周律绞死,家产充公……
  周律是严家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吃空饷,喝兵血,搞走私,大头儿都落到了严世藩的口袋。可是这种时候,严世藩哪敢出头,就连严嵩都要装缩头乌龟。
  虽然拼尽全力,保住了他们爷俩的安全,可是嘉靖的怒火要是不发泄出去,迟早倒霉的还是他们,严嵩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势力被削弱,徐阶和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近,而没有任何办法。
  另外,在京城守卫之中,锦衣卫立功不小,陆炳得了太保兼少保的位置,成为明朝第一位三公加三孤的超级宠臣。
  而且根据陆炳的提议,嘉靖起复李默执掌吏部,整顿吏治。
  这一任命可是大出所有人预料,要说起来,李默可是一个十足的狠角色,他是正德十六年的进士,比起徐阶还要早一科。
  他曾经被兵部尚书王宪弹劾,被贬到宁国府任同知。谁知这位竟然因祸得福,走上了升官的快车道,先是升任浙江左布政使,调到朝廷当太常卿,掌管南京国子监事。
  这位不光官升得快,胆子还大,在他的任内,使得博士等官能参与科道选拔。随后又历任吏部左、右侍郎,代替夏邦谟为尚书。
  自正德年初期焦芳、张彩以后,吏部没有从侍郎升为尚书的人。李默是皇帝特别选拔的,堪称异数。
  任何看起来不同寻常的事情,戳穿了也没什么了不起,李默能创造奇迹,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徒弟名叫陆炳。
  有了天子奶哥哥的支持,李默才能无往不利,甚至和严嵩分庭抗礼。
  ……
  重新起复李默的消息传到了唐家,唐毅不由得仰天长叹。
  “唉,君心深似海啊。本以为是二虎相争,竟然成了三足鼎立,又让严嵩逃过了一劫。”
  唐慎还不以为然,忍不住说道:“毅儿,没那么悲观吧,李默李大人官声极好,清廉能干,他要是和徐阁老联手,严嵩岂不是倒台的更快?”
  “哈哈哈,问题是他们可能联手吗?”
  唐毅冷笑道:“清流信奉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政治家信奉的是联合次要敌人,对付主要敌人。徐阶和李默都不是心胸豁达之人,徐阁老外宽内深,心思阴沉,李默强悍精明,不能容物,再加上一个严嵩在中间挑拨离间,他们没等联合就先斗了起来,京城日后可有趣了。”
  “有趣?”唐慎笑道:“你小子还想留下来观战不成?”
  “我才不想。”唐毅把脑袋摇晃的像是拨浪鼓。他已经使出了全部力气,天时地利人和都拿在了手里,依旧没有击垮严嵩。还差点被严阁老给阴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究其原因只有两个字:实力!
  没有足够的实力,愣要掺和这种高段位的厮杀,除了粉身碎骨,实在是没有任何别的可能。
  “既然不想留在京城,你小子准备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