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951

  是这么解释吗?
  唐毅内心是崩溃的,看来想占师父的便宜,是绝对不可能了。垂头丧气带着媳妇儿子,给唐顺之见礼之后,就到了客厅落座。
  唐鹤征奉上了茶水点心,还带着好些木制的玩具,哄得平安笑声不断。王悦影很识趣,主动提议道:“师父,我去厨房帮忙,回头给您做几个小菜。”
  “好。”唐顺之笑着点头,“行之,你可娶了一个贤惠的媳妇啊!”
  王悦影告辞,唐鹤征也没多留,招呼着婆子,把平安抱到了后面玩耍去了,客厅只剩下师徒两个。
  唐毅顿了顿,把脑袋低下,“师父,对不起了。”
  唐顺之眉头一皱,过了一会儿,又舒展开,笑骂道:“果然是你小子干的。”
  “师父你怎么知道的?”唐毅吓了一跳,心说老师能一眼看穿,别人会不会也看穿了啊?吓得他脸色都变了。
  “知道害怕了?”唐顺之笑道:“自从陶仲文那个牛鼻子讲什么流水侵蚀,讲什么虹吸效应,那不正是你小子在东南宣扬的什么自然科学吗?一个老道不装神弄鬼了,反而说科学了,除了你在背后怂恿,还有别的可能吗?”
  唐毅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没想到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竟然被老师三言两语就给戳穿了,实在是太可怕了!别人哪怕有老师一半的功力,自己也要倒霉啊?京城太不好混了,还是散货回高老庄吧……
  看到了唐毅变颜变色,唐顺之得意笑道:“傻小子,我能猜到,是因为我了解你,你的一举一动,也不瞒着师父,别人还没这个本事。”
  唐毅长长出了一口气,“您可不能总吓唬徒弟啊!”
  “不用在我这耍宝了,你小子是不是为了递补阁员的事情来的?”
  “瞧您说的,弟子进京两个多月了,偏偏您老去巡视军营了,弟子带着孩子来拜访,还不应该?”唐毅信誓旦旦说道:“当然了,您要是想指点指点弟子,弟子也是感激不尽啊!不过只是一丢丢儿而已!”
  唐顺之才不相信徒弟的花言巧语呢,他起身背着手,在地上走了几圈,而后叹道:“行之,就算没有杨顺的事情,华亭也不会推举我入阁的。”
  “果然!”
  唐毅一阵黯然,“师父,是弟子拖累了您。”
  自从心学结党之后,势力快速膨胀,只是越来越超出了徐阶的掌控,徐阶是有苦难言,一来他也不清楚心学内部到底经历了什么,二来他还需要心学的力量帮助。只能眼睁睁看着主导权被抢走。
  徐阶的心胸并不宽宏,如果推唐顺之入阁,凭着唐顺之和唐毅的关系,加上他的名声地位,唐顺之就会成为心学的当代领袖,唐毅就是未来的少主,徐阶师徒就要被扔到九霄云外了。
  唐毅向老师道歉,不是他暗中扳倒杨顺,惹得老师被弹劾,而是他的举动让徐阶忌惮,断送了老师入阁的可能。
  哪个当官的不想被尊一声“阁老”,唐毅觉得实在是对不起老师。
  唐顺之伸出大手,拍了拍弟子的肩头。
  “傻孩子,自责什么!”唐顺之爽朗笑道:“大丈夫做了不悔悔了不做,你干得很好,为师很高兴!再说了此时入阁也未必是好事,而且我怀疑两边都要竹篮打水空一场。”
  唐毅一惊,没想到老师和自己的看法竟然是一样的。
  “师父,你说徐阁老会有杀招?”
  “不只是徐阁老,严世藩也不可小觑。虽然他号称天下第一聪明人,名不副实,这屋里就有两个比他聪明的——但是,论起阴谋诡计,严世藩信手拈来,他虽然被徐华亭误导了,以为徐党要推我出来,所以铆足了劲头攻击我,但是等到他醒悟过来,一定会有凌厉的反击,等着看吧!”
  唐顺之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华亭这几年没少下功夫,六部尚书之中,严党居多,可是在侍郎这一块,已经平分秋色,甚至华亭的人马还占了一些优势,等着看吧,好戏来了!”
  唐顺之和唐毅,两个都是顶尖的智者,他们都清楚,在接下来的风暴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太重要了。
  这不,在唐毅辞别老师的三天之后,徐阶就出招了……
第513章
真虚伪
  事情要从一场火灾说起,在二月十八,陕西巷一处名叫富贵苑的所在被人一把大火给烧了,东家被活活烧死,少东家披麻戴孝,到处鸣冤,从大兴县,宛平闲,到顺天府,大理寺,刑部,督察院,就差告御状了。
  这些衙门无一例外,全都不受理,好的把人赶出去,差一点的直接上板子。少东家的两条腿都被打烂了,只能在地上爬,和乞丐沦落到了一起。
  如果不出意外,要不了多久不是被打死,就是被饿死。
  只是天无绝人之路,这一天他爬着回住的破庙,正巧有一乘轿子路过,由于他饿的没有力气,爬也爬不快,管家愤怒之下,就拿着鞭子抽他。
  惨叫声惊动了轿子里的人,急忙落轿,从里面走出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官吏,个头不高,也不帅气,不过是七品官而已,从外面看不出一丝了不起,一捞一大把。
  他把少东家叫了起来,耐心询问,少东家见他好歹是个官员,死马当活马医。哭诉了冤情。此人听完之后,什么都没说,收了状纸,让管家找个修养的地方,又请来了医生诊治。对少东家保证一定帮他伸冤。
  这家伙是真有底气,还是吹牛皮呢?
  如果你知道此人的名字,就不会这么想了,他叫耿定向,字在伦,湖广黄安人,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算起来是唐毅的同科,他却是丙辰科中,少数不买唐毅账的人。
  不过人家有这个资本,在考中科举之前,耿定向就是有名的学者,和弟弟耿定理一起办学收徒,博采众长,被人尊为天台先生,在士林中威望极高。就连张居正那样心高气傲的人,都不惜折节下士,虚心请教。
  耿定向如今又是御史,他仔细调查,案情很快弄明白了,烧了富贵苑的不是别人,而是顺天府的通判,名叫吴绍。
  一个区区的六品官,在天子脚下行凶,竟然无人敢管,简直岂有此理!
  耿定向察觉背后肯定不简单,继续追查下去,这个吴绍的父亲竟然是当朝的礼部尚书吴鹏。
  这下子耿定向更有兴趣了,他深挖吴绍的情况,发现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让他越发震惊不已。
  吴绍是嘉靖三十八年的进士,入仕不过两年,就从行人升到了顺天府通判,速度不可谓不快。
  在通判任上,这家伙胡作非为,也不点卯,到处饮酒作乐,弄了一帮狐朋狗友,横行京城,仗着有一个天官老爹,就为所欲为,活脱一个恶少作风。
  耿定向看到这里,就更加怀疑了,凭着吴绍的德行,如何能考中进士呢?
  还要查!
  很快他就找到了原因,嘉靖三十八年的主考是礼部尚书吴山,而副主考是当时的国子监祭酒,此人名叫董份。
  董份又是何许人呢,他是吴鹏的女婿,吴绍的姐夫!
  事情到了这里,耿定向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一桩欺压百姓的小案,一桩科举营私舞弊的大案,吴鹏、董份、吴山、你们等着我的!
  就在廷推阁员的前两天,耿定向写成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万言书,送到了内阁。
  在奏疏中,耿定向一口咬定吴绍是靠着裙带关系考上进士的,父亲吴鹏就是罪魁祸首,而姐夫董份是实际执行的,而礼部尚书吴山有庇护之罪……
  一口气弹劾了三位部堂高官,火力之猛,超乎想象。
  严党一下子就傻眼了,往常应付这种事情,惯用的手段不少,比如蒙蔽圣听啊,比如倒打一耙啊,比如诬陷构害啊……
  可是到了耿定向这里,全都不管用了。
  首先这是廷推的关键时刻,根本瞒不了嘉靖,其次攻击的对象是吴鹏等人,并非严嵩父子。嘉靖会庇护严家父子,可不会庇护严党的狗。再有耿定向本身是大儒,对他下手,就会激起士林的反弹。
  而嘉靖三十八年这一科,正是严党用来补血的一科,的确问题重重,经不起检验,一旦牵扯出科举大案,那可就人头滚滚,后果不堪设想了……
  严世藩把手下的呼朋狗友都找了过来,尤其是吴鹏和董份,更是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可是骂完了,问题总要解决吧!严世藩琢磨了半天,不能硬干,只有使一个拖字诀,先交给三法司调查,而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又都是他们的人,拖过了这一段风头再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徐阁老隐忍了多年,一身功力总算是达到了圆满,出手之狠辣、精妙,让人赞叹不已。
  徐渭对着众位兄弟,侃侃而谈:“耿定向在这个时候上书弹劾,纵然拿不下吴鹏和吴山等人,但是满朝之士,也不能推举一个涉嫌科举弊案的人进入内阁,成为百官之师,因此吴山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廷推。”
  曹子朝也跟着啧啧赞道:“吴山没戏了,严党能推的人可就不多了,反而徐阁老手上的棋子都浮了上来,猪样变色,一夕之间啊!”
  唐毅知道,曹子朝说的正是赵贞吉。
  东南的案子对赵老夫子损伤很大,全靠着徐阶周旋,他才保住了官位,不过也从户部右侍郎调任礼部当了右侍郎。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礼部是出了名的清贵衙门,不在科举年,礼部尚书都可有可无,更遑论侍郎了。
  大家都以为赵贞吉是被发配了,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好玩了,先是左侍郎董份从礼部调到了吏部,景王的师父袁炜接任右侍郎,赵贞吉往前挪了一步,成为了左侍郎。
  不过这点变化没有什么,因为上面还有一个尚书吴山压着呢!
  可事到如今,图穷匕见,情况就大不相同。
  大明以礼法治国,因此入阁的大学士除了必须是翰林出身之外,入阁前的职务多为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紧随其后,其余户部和兵部也有机会,至于刑部和工部,都离着清贵太远,根本凑不上去。
  如今吴山被弹劾,没法参加廷推,礼部的二把手赵贞吉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入阁个标准是三品以上,除了尚书之外,侍郎也是可以的,不过这个侍郎一般仅限于礼部。也就是说,赵贞吉一下子成为了入阁的大热门。
  半废的一子,突然变成了过河的小卒,成大车了。
  唐毅暗自咀嚼徐阶的高明,也是赞叹不已。赵贞吉是姜桂之性,老而弥坚。他要是入阁,绝对没有严嵩的好果子吃,而且他和徐阶师徒联手,所向睥睨。
  看起来徐阶布这个局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没准他早就知道科举的弊案,故意引而不发,等到这时候抛出来,真是致命一击。
  两个尚书,加上一个侍郎,严党这边还剩下谁能和赵贞吉争,而且时间紧迫,怕是推出了人选,也没法获得中立派官员的认可。
  算来算去,徐阶的赢面都非常大,如果赵老夫子顺利入阁,或许严党的末日真的就要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9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