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校对)第657部分在线阅读
皇帝一词是秦始皇所用,他把三皇五帝组合在一起,弄出了至高无上的新词——皇帝。在始皇帝之前,《韩非子》有过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换句话说,有巢氏被尊为王,是因为他教导百姓建造房屋,故而受到了百姓拥戴,成为王者。
想通了这一点,接下来就顺理成章,燧人氏,缁衣氏,分别是教导人们使用火焰,缝制衣服,成为王者。
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神农氏尝遍百草,修订医书,为天下百姓治疗疾病……
上古的帝王,都是因为有大功于万民,受到百姓拥戴,成为王者。反之,诸如夏桀,商纣,周幽,皆是残害百姓,胡作非为,大兴土木,浪费民力,宠信奸佞,弄得天怒人怨,最后被推翻。
朝廷兴亡,皇者起落,和天道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简单说,就像是店铺的东家请来了一个掌柜的,让他打理生意,做得好,继续做下去,做不好,就被赶走,如此而已。
抛开荒诞不经的传说,这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
朝闻道,夕可死!
何心隐结合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苦心推敲,总算是把自己的一套见解弄得完美无缺,他就像是发现了世间最深刻的奥秘,欢喜得像是孩子,在山林之间奔跑,在沙滩上狂笑大吼。
他再也住不下去了,要迫切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给更多的人。
没有理会唐毅的禁令,何心隐悄悄离开东番岛,回到了大明。
踏上了大明的土地,他就听说了海瑞上书,弹劾嘉靖的消息,何心隐没费力气,就找到了《治安疏》,从头到尾读下来,何心隐顿生知己之感。
海瑞的奏疏,说的全都是大实话,国势如蜩如螳,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各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要是再这么下去,就会有人起义造反,天下狼烟四起,再也无法收拾。
何心隐熟读史书,他太清楚了每一次朝代更迭,都是血流成河,天下百姓,十成要死去七八成,千里无鸡鸣,白骨盈野,易子而食。这些词汇不是文人编造的,而是天下大乱的真实写照。
何心隐认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必须打破千百年来的迷思,把真相告诉所有人,天下大乱在即,继续自欺欺人,只会错失挽救危亡的最后时机!
他决定趁着海瑞上书,天下震动的机会,把所思所想,毫无保留说出来。
坐在茶楼之中,面对着上百名的茶客,何心隐十分坦然,同样十分坚定。
“上古王者,披荆斩棘,以苍生为念,故此得到百姓拥护,视之如父,敬重如天。秦汉以来,历代帝王,贤者少,而不肖者多,更有亡国败家之君,不可胜数。他们没有上古帝王的仁慈,视天下百姓为奴为仆,予取予求,肆意妄为,以一人之心,夺天下人之心。等到天下人忍无可忍,便奋起反抗,改朝换代,在所难免。千百年来,儒家士子,秉承致君尧舜的愿望,入朝为官,造福百姓。当然也不乏曲意逢迎的奸佞之徒,这些人都是祸国之贼。还有更多的读书人,他们不敢说出真话,对君父甜言蜜语,大肆吹捧,蒙蔽圣听,对百姓则是拼命愚民,大肆盘剥,压榨无度,百姓走投无路,官逼民反,这些无耻官吏,同样为虎作伥,罪莫大焉……”
何心隐的每一句话,都让人听得心惊肉跳,浑身颤抖,不敢往下想。
顾宪成惊讶万分,却隐约有那么一丝兴奋,何心隐的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儿上,顿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而王时槐呢,脸色铁青,几乎昏倒,他几次伸出手爪,想要扑上去,把何心隐给掐死。无奈何,何大侠的功夫不是他一个糟老头能比拟的,他只能让跟随而来的书童,立刻去通报官府,赶快把这个无君无父的东西给抓起来。
其实不用王时槐动作,在三楼之上,雅座里的嘉靖,已经被气得昏过去,又气得活过来,死去活来,折腾得差点驾崩。
“抓,给朕把这个妖孽抓起来!”
说完最后一句话,嘉靖眼前一黑,气得昏死过去。
黄锦彻底傻眼了,他立刻让人架着嘉靖往外面跑,同时下令,赶快去调锦衣卫,去捉拿何心隐。
黄锦从楼上跑下来,何心隐一眼认出了他,十几个人保护着,还有一个内廷总管,那个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何大侠也万万想不到,他跑到京城,第一场宣扬理念的行动,就遇上了白龙鱼服的嘉靖,看样子还把皇帝气了个够呛,几乎没命。
何心隐竟然有些兴奋,他明知道大祸临头,却没多少害怕,他跑到京城,就怀着以身殉道的想法,把生死置之度外。
他要抓紧最后时间,继续说个痛快,直到外面叫喊连天,他才停了下来,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书,塞给顾宪成。
“小友,今日一见,只怕下一次见面,就要在法场上了,这是我用两年时间,著成的一本书,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去研读吧。”
顾宪成也听到了外面人喊马嘶,固然是十分害怕,却鬼使神差,把书藏到了怀里。
“从后门走吧!”
何心隐满脸笑容,顾宪成连滚带爬,从后面跑出了茶楼,他不敢停留,憋着一口气,发足狂奔,一口气跑到了客栈,小白脸都变成了关公,浑身上下汗水湿透了,胳膊腿的肌肉不停颤抖。
他狠狠掐了自己两下子,疼痛让他清醒过来,从怀里掏出了何心隐的书,放在桌案上,怀着朝圣的心里,恭恭敬敬施礼,而后才展开观看。
《明夷待访录》!
“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日:“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
明夷者,日薄西山也!
天下为主,君为客。
君者,天下之大害也!
……
顾宪成读着每一句触目惊心的话语,浑身不自觉的战栗,既害怕,又兴奋,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激动。
和他一样的人还不在少数,何大侠做事,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他早就把书送到了京城各地的作坊,悄悄印刷出来,就在他被抓的那一刻,成千上万本的《明夷待访录》同时出现。
最初人们还以为是哪位易学大师,又有惊世骇俗的作品,可是看过之后,无一例外,惊讶的目瞪口呆。
面对着这本公然批判皇帝,称君王为天下大害的忤逆不道之作,多少人第一印象就是要赶快烧掉,可是当火盆拿过来的时候,他们又舍不得了,扔进去的,赶快抢救出来,死死抱在怀里。
“烧了如此文章,老天爷会劈了我的!”
第806章
一线生机
唐毅从江南会馆出来,心情还不错,王畿、钱德洪、王襞、季本、黄佐等几位心学前辈悉数赶到了京城,聂豹在一年多之前中风去世了,此老要是在,还能和徐阶沟通一下,联手化解眼前的危机,不过就算没有此老,风险也不会太大。
海瑞上书,犯颜直谏,忠心胜过比干,徐阶要是不保护他,必然会成为一生的污点。而且相信徐阶也能看出嘉靖的虚弱,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好机会。
正好利用三司会审,大做文章,保下海瑞,教训嘉靖,宣传理想,一箭多雕,实在是再好不过。
唐毅再三交代几位前辈,一定要约束门下,不要过了界,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几位老前辈都拍着胸膛保证,他们担心出事,都没带着李贽北上。
没了李大炮掺和,唐毅顿时放下了一半的心,坐在马车上,还在盘算着,要抛出哪些内容,既能发人深省,又不至于惹来非议……
正闭目思考,突然马车的帘子撩起,有人从外面蹿了进来,吓了唐毅一跳,光天化日,不会出了刺客吧?
“是学生!”
来的是孙可愿,他满头汗水,气喘吁吁,唐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回府说不成吗?”
“弟子怕回府就晚了。”孙可愿凑到了唐毅的耳边,低声道:“陛下在两个时辰之前,出宫去了。”
“什么?”
唐毅脸色狂变,嘉靖目前的状态,大半条命都没了,不在宫里好好养着,跑出来干什么?
“消息确实吗?”
“确实,陛下带着黄公公一起去的,他没有时间给咱们送信,是别的眼线发觉,通知学生的。”
唐毅眯缝着眼睛,思索了半晌,突然睁开眼睛,寒光四射,孙可愿从来没见过老师的脸色如此难看。
“大事不好了!”唐毅立刻说道:“快去派人通知府内的几位先生,让咱们的人不要四处辩论,还有告诉江南会馆的几位,赶快分散开,免得引起注意。”
孙可愿急忙去安排,唐毅闭目思索,越想越觉得不妙。
还是低估了嘉靖对身后名的重视,他跑出来微服私访,肯定是要了解民间对他的评价,还是士林的看法。
这些日子,唐毅安排了不少人员,到酒饭茶肆,人员聚集的地方,去散播《治安疏》,大发议论,批评朝政,还假借砥砺学问的名义,鼓励在京的士子,国子监,翰林院,讨论海瑞上书应不应该,接着引申到君臣父子的关系,纲常伦理,治国理政……
归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启发人们重新审视君臣地位,天下万民苍生,如何才能跳出治乱循环的怪圈,做到长治久安。
参与讨论的年轻士子,毕竟不如老前辈那么精明老辣,嘴上没有把门的,万一说出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把嘉靖给惹恼了,搞不好辛苦布的局,还没开始,就提前落幕了,唐毅保证能后悔死。
“快点,我要赶快回府。”
车夫急忙挥动鞭子,马车如飞,很快回到了府邸。
唐毅刚走进来,就看到茅坤、王寅、沈明臣三个站在院子里,急得来回转圈。见唐毅回来,沈明臣急忙说道:“大人,不好了!”
“别急!”
身为当家人,唐毅十分冷静,“句章先生,到底是怎么了,莫非陛下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话?”
王寅苦笑了一声,“是何夫山回京了,他还带回来一本书,叫《明夷待访录》。”
嗡!
唐毅眼前就是一黑,说来讽刺,当初把何心隐赶到了东番岛,唐毅就想着利用他的聚和堂主张,去挑战宗族势力,故此唐毅写了不少东西,交给何心隐,现在听说何心隐带回了一本书,唐毅不用看就知道其中的观点有多可怕。
“十岳先生,马上派人,把何心隐给我拿下,书也给我烧了,一张纸都不许流传出去!”唐毅红着眼睛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