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10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119

  毕竟西方是靠着几百年的积累,才从海盗变成绅士,才从山寨变成原创的……大宋怎么也要几十年吧!或许当王宁安混成了老王,直到闭上眼睛,都未必能看到大宋真正进入工业时代。
  可事实上,王宁安算错了,他太低估大宋进步的速度了。
  现在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工业发展,不过就是个投资积累的过程,大宋的体量无与伦比,拥有巨大的财富,转化成投资,绝对是天文数字。
  再有,众多的人口,全面铺开的基础教育。天才是按照人口比例诞生的,人越多,天才就越多,教育越普及,就越容易出更多的天才,用他们聪慧的大脑,开发新技术,解决层出不穷的难题。
  最后,假假的,王宁安也是个穿越者,他拥有强大的先见之明,可以跳过一些陷阱,少走一些弯路。
  到了现在,就连王宁安也没法预测,五年,十年之后,大宋会是什么样子。
  处在剧烈变化的时期,机会层出不穷,身为天子,赵曙是最自豪的那一个。
  “师父请放心,弟子绝不会有半分松懈,弟子已经想好了,要继续亲征!”
  “还要打?”
  王宁安都傻眼了,明明小时候的赵曙,又软又萌的,几时变成好战分子了?
  见师父露出惊讶的神色,赵曙立刻解释,“弟子觉得,一旦不打仗,内部的矛盾就会层出不穷,让人头疼……弟子没有勇气处理这些事情,所以只能投机取巧,打下更多的地盘,开拓更多的商机,让大家伙都忙着赚钱,天下也就不会乱了。”
  好一个新奇的想法!
  赵曙得意道:“师父,弟子已经选好了目标,就是这里!”
  他伸手抓过桌案上的地图,用手指了指一个三角形的半岛!
  是天竺!
  也就是印度!
  “朕要打这里!”赵曙格外笃定,他笑道:“师父,弟子记得早在很多年前,就想对这里下手了,如今时机成熟了,就让弟子替师父完成这个心愿吧!”
  进军印度!
  当然是一步好棋。
  印度土地肥沃,人口够多,最重要是够废物……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征服者,从来都是屈膝投降,就连摆脱大英帝国,也是靠着非暴力不合作。
  如此奇葩,不下手,简直天理不容!
  打印度不难,控制印度更容易,方法用好了,只要几千名公务员就行了,甚至不用驻军,能节省一大笔钱。
  皮薄馅大易推倒!
  难怪赵曙盯上了天竺,他兴奋道:“师父,现在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打败了塞尔柱之后,就派遣一些骑兵南下,抢占天竺北部山口。另外这些年,在天竺的沿海,我们也建立了商贸据点,甚至有武装商人。动用海军,水陆并进,一年之内,将天竺拿下来,只要占据了天竺,我大宋就拥有了不计其数的奴隶,也拥有了除了大宋,最辽阔的市场!”
  “千秋霸业,远迈汉唐。”赵曙情绪激昂,大声宣誓着,“朕读史书,最仰慕者,就是骠骑将军霍去病!无论帝王将相,百年之后,皆是一抔黄土,甚至连坟茔尸首都未必能找到。魏武帝担心坟茔被挖,便广设疑冢,朕却以为不然,魏武帝的文治武功,早就写在了史册里,有何必留恋一具皮囊!”
  “朕侥幸承接父皇基业,兵精粮足,就该提三尺之剑,横行天下……若是能打下天竺,那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壮举,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赵曙说的慷慨,可王宁安却微微皱眉。
  “陛下,天竺虽然不难打,但是臣以为陛下还是不要亲征的好。”
  “为什么?难道师父也不支持弟子吗?”
  “陛下,天竺气候酷热,与大宋迥异,很容易水土不服。臣以为最好是派遣一员上将,足够把天竺拿下来了!”
  赵曙略显犹豫,但是老师的意思又不好驳斥。
  “让弟子想一想吧!”
第1066章
逐步废奴
  徒弟雄心勃勃,身为师父,王宁安竟然有一丝担忧,毕竟以目前的条件,万里远征,还是很有风险的。就算阿三是弱鸡,一推就倒,可恒河的水还是很有威力的,万一水土不服,感染恶疾,那就不妙了。
  “爹,貌似不用担心!”
  狗牙儿大咧咧道:“其实这些年经营下来,天竺已经瓜熟蒂落,就等着去摘了。”
  “当真?”王宁安倒是没怎么关心海外的局势,尤其是南洋和印度那边,知道不多,听儿子一说,他还挺意外的。
  狗牙儿立刻将情况说了一遍……经营印度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年前,当时王宁安的三伯带着船队,打通海路,并且弄回来马瓦里马,成为王家军崛起的最有力武器。
  从那以后,他们就在印度沿海建立了贸易据点。
  最初大家还挺担心,毕竟印度也是个庞然大物,在他们的土地上插旗圈地,难道不会引起反弹吗?
  后来他们发现,完全是多虑了。
  印度自从孔雀王朝之后,就四分五裂,诸国林立,哪怕有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朝代,实际控制力,也小的可怜。
  上层贵胄,生活奢侈,贪图大宋的货物,而下层的贱民,麻木不仁,比起牲口也不如。
  初到印度的商人,雇佣了一批当地人,他们很快发现,这些当地人忠心耿耿,十分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简直乖得不像话!
  后来他们才了解到,原来最残暴的大宋商人,也要比当地贵胄客气多了,至少宋人会给佣人穿上遮体的衣服,给他们好吃的饭菜,甚至还会给点零花钱。
  更不会干涉他们的家事,也不会随便处死这个,打死那个,比起本地的大老爷,好了一万倍……许许多多的贱民,都以能到大宋商人手下工作为荣,甚至视作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些人还会在身上插满钩子,以奇怪的姿势跪在地上,一连几天时间,用痛苦的折磨祈求收留……很多商人把印度的见闻写下来,发回中原,都被当成了笑谈。
  对于印度,大家伙只有两个字评价:奇葩!
  从赵祯的时代,人们就去天竺冒险,先是做生意,接着不断圈占土地,雇佣打手,通常商人们会从大宋高价聘请一些退役老兵,这些人到了印度之后,再招募当地贱民,进行训练,组成军队。
  印度人不是合格的指挥官,如果把几百人交给他们指挥,除了混乱,还是混乱。
  可他们却是合格的士兵,很服从,忍耐力极好。
  狗牙儿告诉他爹,就在印度的沿岸,这种商人建立的武装,差不多有5万人,而且还有一座很大的锡兰岛,也被大宋的海商控制了。
  所谓锡兰岛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在岛上,有三万人马。
  全部由王家军退伍的老兵指挥,战力惊人。
  他们手上,还有上千艘商船,往来印度和大宋之间。
  经过狗牙儿的介绍,王宁安真是大吃一惊,原来大宋在印度的实力,已经非常惊人了。
  东西海岸,遍布大宋的商人武装,整个锡兰岛,都是大宋的前进基地,另外北部的山口也突破了。
  换句话说,大宋已经对印度形成了全面包围。
  果然是瓜熟蒂落!
  而最好玩的是印度内部,丝毫没有察觉,各个诸侯小国,内斗不休,上层歌舞升平,下层贫苦不堪……也就是印度,如果放在大宋,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要改朝换代,天下大乱了。
  “所以吧……这次攻打天竺,就是顺势而为,武装巡游而已,没有什么难的……至于老爹担心的疾病问题,我们有在天竺生活了十几年的医生,医术高超,了解当地情况,我看是没有问题的。”
  狗牙儿这么说着,心里不断感叹,赵曙这丫的真是好命,这些年老爹替他布了多少棋子,做了多少经营!
  契丹如此,西域如此,塞尔柱如此,甚至天竺,也是如此!
  别的皇帝御驾亲征,都是困难重重,甚至是面临生死存亡,唯独这个幸运的家伙,完全是摘桃子去了。
  不过念在他是自己的死党份上,也就不吐槽什么了。
  “爹,你要是真担心,那不如孩儿去吧!”
  “你?算了吧!”王宁安哼了一声,“要是你去,还不给我带回来一堆乌漆墨黑的儿媳妇,老夫可消受不起!”
  狗牙儿吐了吐舌头,乖乖闭上了嘴巴。
  虽然说印度是唾手可得,但是几万大军,远征万里,还是有太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饷和运输的问题。
  ……
  “虽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但目前为止,也仅仅收上来30万贯。”司马光无奈向政事堂诸公说道:“财不露白,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很多富人穷尽一切手段藏钱,要想真正收上税,还要斗智斗勇。眼下财政缺口还是那么大,而且举债空间也不多了……陛下要远征天竺,至少需要1亿元,还不算后续经费。这么多钱,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劝谏陛下,暂缓出兵?”
  他这话一出口,其他几个人都摇头了。
  苏颂直接道:“陛下远征之心已经无可动摇,我们还是想想,怎么筹钱吧!”
  司马光张了张嘴,想要说请王宁安出面,可是看师父的意思,也是支持打仗的,唯一能改变赵曙心意的人,和皇帝站在一边,那还有什么法子!
  “理财无非开源节流,先看看能不能砍掉一些开支。”
  “不成!”曾布断然拒绝,“目前的几项大的开支已经确定了,就算想砍,也仅能砍一些无关痛痒的,筹不到几个钱!”
  “那就只能加税了!”司马光闷声道:“怕是我们又要挨骂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