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1119

  而且宋庠感到了很不好的苗头,赵宗景从辽国回来一趟,身价倍增,而且刚才的事情,明显赵祯袒护赵宗景,没有像以往那样和稀泥。
  赵宗汉无关紧要,可是牵着那位呢!不能轻轻放过,影响了大局,那可就不妙了。
  “启禀陛下,赵宗汉的确言语有失,可济阴郡王在金殿上打人,兄弟相残,未免手段激烈,万一传出去,人们该说兄弟不和,损及天家名声,老臣以为,应当适当惩戒济阴郡王,也算是对天下有了交代。”
  他的话顿时引来了一大群人的支持,有的说大庆殿非比寻常,有的说为了一个女人,不顾兄弟之情,实在是小题大做,还有人说赵宗景自恃有功,行为鲁莽,如不严惩,恐难以服众。
  一句话,要同样惩罚赵宗景。
  王宁安一直没说话,他偷眼观察了一下,心里咯噔一声,站出来说话的大臣可不在少数,而且即便是没说话的,比如富弼等人,也显然不喜欢赵宗景。
  王宁安当初还想着推出这位和赵宗实打擂台呢,现在看起来,双方的实力悬殊,根本不在一个次元,看起来还是要盼着赵祯有个孩子才行……
  不过眼下,王宁安是不会不管赵宗景的,兄弟吗,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迈了一步,就想要开口。
  赵祯注意到了他,微微摇头,王宁安只好顿住,看看皇帝怎么办吧。
  “宗景,他们说的你也都听到了,朝廷法度,朕也不能纵容,你回家闭门思过三个月,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三个月!
  这时间真好,算起来正好能赶上澜儿生产,哪里是思过,分明是休产假。
  能得到这个结果,赵允弼很满意,就给儿子使眼色,让他答应下来。
  赵宗景满脸纠结,突然他深深一躬,然后又是一躬。
  “启禀陛下,臣斗胆请求陛下赐婚。”
  “赐婚?”
  “没错,臣要明媒正娶,澜儿是臣相守一生之人,臣不能对不起她,恳请陛下恩准!”
  荒唐!
  顿时所有人都炸锅了,尤其是在场的文官,更是义愤填膺。
  赵允弼说的话鬼才信呢!
  反正你们父子不嫌丢人,也就是了,竟然蹬鼻子上脸,让陛下赐婚,那岂不是成了千古笑谈!
  这一回包括宋庠,富弼,唐介等人在内,都站出来,严词反对,这一次他们的言语比刚刚要猛烈无数倍,有些人说的非常难听。
  赵祯沉着脸,质问道:“赵宗景,你可听见了?刚刚的提议算了吧!”
  “不!”赵宗景彻底红眼了。
  “陛下,诸位大臣越是反对,越是证明澜儿在他们眼中,依旧地位卑贱。臣身为她的夫君,不能替她挣一个名分,臣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妻儿?臣,臣愿意用所有功劳,换取陛下恩典!”
  赵允弼差点气昏过去,他也不知道这个畜生的牛脾气到底是随了谁,他真是想气死几个啊!
  赵祯看着赵宗景,好半晌,才幽幽说道:“你要是放弃了功劳,你的郡王爵位可是要收回的,你想好了?”
  赵宗景眼前一亮,“臣愿意,臣一百个愿意。”
  别人当成宝的王爵,在这货这里,竟然一文不值!
  赵祯也被这个奇葩打败了,他竟然笑了起来,“赵宗景,如果你没了王爵,变成庶人,刚刚殴打宗室子弟,搅得大庆殿不得安宁,可是充军杀头的大罪,你不怕吗?”
  “不怕!男儿大丈夫,要是连妻子都不能保护,又如何能保护家人,保护不了家人,就保护不了大宋!不管陛下给臣什么惩罚,臣都愿意担着!”
  赵祯还真发愁了,这时候王宁安突然福至心灵,笑道:“陛下,依臣所见,这事好办。”
  “要怎么办?”赵祯好奇道。
  “其实刚刚陛下已经说出了解法,赵宗景愿意拿使辽的功劳换一个赐婚,臣以为他情深义重,陛下理当成全。然则他殴打宗室子弟,又罪不可赦,念在事出有因,可以免去死罪,但是活罪难逃,应该充军发配,以儆效尤!”
  赵祯还真挺喜欢这个侄子,哪能看着他遭罪,迟疑道:“王卿,你要把宗景发配到哪里?他能吃得了苦吗?”
  王宁安轻轻吐出了两个字,“岭南!”
第238章
一起去岭南
  汝南郡王府,大书房。
  赵允让憋了一肚子气回来,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好,喝点参汤,歪在床上休息,突然外面一阵大乱,赵宗楚,赵宗懿,赵宗仆等等,在家的儿子都拥了进来。
  “爹,出事了,出大事了!”
  赵允让猛地坐起,吃惊地看着他们,儿子们一个个低下了头,不敢和他对视。
  “说啊!到底出了什么事!天塌不下来!”
  赵宗楚仗着胆子,把金殿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爹,老十六挨打了,不过没关系,陛下把赵宗景给充军了,发配到岭南,那可是烟瘴之地,去得了,可未必回得来!”
  赵宗仆也说道:“真是想不到,那个王宁安还够狠的,居然把人往岭南赶,他和赵宗仆怎么那么大的仇!”
  “呸!”
  赵允让听完脑瓜皮都炸了,这帮蠢材啊,真是没救了!
  老东西差点被气死过去,人都说多子多福,他是多冤孽!怎么就生了一帮蠢东西,你们稍微长点脑子行不!
  “你们谁了解岭南的战局?”
  赵宗楚仗着胆子道:“爹,听说岭南刚刚打了胜仗,狄青把昆仑关夺了下来。”
  “那狄青又是谁的人?”赵允让追问一句。
  赵宗楚愣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东华门外的那一出,惊呼道:“狄青和王宁安过从甚密,对了,王宁安的爹也在岭南平叛。”
  这时候赵宗仆也明白了,惊叫道:“这么说让赵宗景去岭南,根本是往他脸上贴金!”
  几个小子总算是想明白了,他们互相看了看,一个个写满了惶恐不安,也知道自己惹了大祸,非但没有干掉赵宗景,反而又给了他一个摘桃子的机会。
  岭南的叛乱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赵宗景只要走一趟回来,那就是铜打铁铸的功勋,谁也夺不走!
  你说说啊,这小子彪呼呼,傻乎乎,为了个娘们,连王爷都不要了,竟然傻人有傻福,去了辽国一趟,不但和谈成功了,还彻底废除了岁币,大大露了一次脸。
  把他兄弟暴打一顿,屁事没有,又有便宜等着他。
  老天爷这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专门照顾赵宗景啊?
  赵允让人老成精,他哀叹了一声,“蠢材啊,还没看出来,这是有人要提拔赵宗景了。”
  赵宗楚不解,“爹,赵宗景是宗室,提拔他能干什么……啊,莫非是要和老十三夺位置?”他这一嗓子,把其他几个兄弟都吓坏了,一个个面面相觑,惴惴不安。
  早年间,赵祯无子,就把赵宗实抱到宫中抚养,后来赵祯诞下了儿子,又把赵宗实送回了府中。
  谁能想到,当初的这个举动,竟然燃起了汝南王府夺嫡之心。
  这些年下来,每当有皇子诞下,他们就如丧考妣,皇子一死,便弹冠相庆。十几年的折磨,差点把他们都逼疯了。
  所幸赵祯年纪大了,眼看着生不出儿子,大大小小的朝臣都愿意和汝南王府亲近,眼看着大位就要落到赵宗实的手里。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这帮兄弟眼巴眼望,盼着老十三能当皇帝,他们好鸡犬升天。
  可谁知道突然杀出了一个赵宗景,这家伙绝对是宗室当中的笑柄,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他。
  人算不如天算,去了辽国立了功,如果再去岭南,等于是一南一北,都是泼天的功劳。在众多宗室当中,赵宗景绝对傲视群雄。
  至于民间,甚至朝堂,更是会产生赵宗景能办事,有才华,文武双全,任劳任怨的印象。多年来,他们拼命吹捧赵宗实,说他谦恭和善,勤俭节约,忠孝仁义,宽厚恭谨,少年老成……都是好话不假,可一点实际的都没有,没法服众啊!
  赵宗楚忧心忡忡,迟疑道:“爹,就算陛下要抬举谁跟咱们唱对台戏,那也不能是赵宗景啊,不说别的,光是他那个娘们,朝堂上下,谁能点头?我大宋朝廷,从来都没有谁能一言九鼎,哪怕是皇帝也不成——这不是爹教导我们的吗!”
  赵允让脸色铁青,十分不好看。
  说实话,他也在犹豫,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让赵允让看穿了太多的事情。
  哪怕赵祯赐婚,哪怕明媒正娶,士大夫也不会让一个出身不清白的女人母仪天下,光是这一点,就能断了赵宗景的夺嫡之路。
  但凡事都有例外,如果赵宗景继续立功,继续扩大影响,说不定就有人去捧臭脚,而且眼下看起来,王宁安官职不大,年纪不大,可他的影响大!
  尤其是背后还站着六艺学堂,那可是一股强悍的力量,再加上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没准将门就倒向了赵宗景,到了那时候,赵宗景完全可以和赵宗实掰手腕。
  要说大宋有出身不好的国母吗?
  还真有,就是赵祯他爹的皇后刘娥,刘娥出身寒微,善于唱鼓儿词,说穿了也是个卖艺的,比起澜儿还不如,而且呢,她还嫁给了一个银匠,是二婚。
  后来日子过不下去,进入了赵恒的府邸,谁知竟然得到了赵恒的宠爱,一跃成为皇后之尊,真宗驾崩之后,刘娥更是成为柄国的太后,俨然女皇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