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1119

  另外苏洵也被调回京城,接了开封府的差事。
  张方平和苏洵离开之后,巴蜀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还有直道要修,江卿世家留下的烂摊子要处理。
  赵祯任命余靖做了川陕四路都转运使,全权负责巴蜀的事情。
  至于西府,赵祯让包拯接枢密副使,同时又下旨,让太尉狄青重新回西府,执掌枢密使大印。
  “这个……陛下,狄相公固然功勋卓著,可是他……未必合适吧?”王宁安有些犹豫,上次狄青做枢密使,就闹得纷纷扬扬,对于狄青这种纯军人来说,政坛实在是太复杂了,让他接枢密使,等于把他推到了火坑,王宁安于心不忍。
  “你不要管了!”
  谁知赵祯铁了心,不愿意听王宁安的。
  “狄相公是朕的亲家,朕不信任他,还能信任谁?想当年,狄青进京的时候,赶上东华门唱名,他指着状元,意气风发,对身边人说,贱儿未必不能出头!王卿,你可知道当年的状元是谁?”
  “是……是王拱辰!”
  “没错!”
  赵祯显得非常震怒,声色俱厉!
  “朕真是瞎了眼睛,点了一个白眼狼当状元。而真正忠心耿耿,替朕南征北战,浑身是伤的好汉子,却要屈居小人之下,险些遭到小人暗算,试问,天下有识之士,能不心寒吗?”赵祯大声道:“朕这一次用狄爱卿,就是要昭示天下人,绝不以科举论英雄。而且朕要大有作为,扫平青唐、西夏,狄爱卿专心负责作战,其余的杂事,都不用烦他。”
  赵祯的话语里带着强烈的懊恼悔恨,显然,王拱辰和韩琦给他很大的伤害和启发……貌似狄青再次出山,也不用担心文官暗算,皇帝一定会庇护。
  狄大将军,驰骋沙场的时候到了,等着你替大宋开疆拓土啊!
  王宁安满心激动,终于不反对了。
  西府摆平了,现在就剩下一个东府,除了王安石之外,赵祯决定再补充两个人,一个是王珪,一个是刘沆。
  王珪在庆历二年中榜样,之后扶摇直上,做到了翰林学士……但是这个人没什么出彩的,只是文采极好,是朝廷有名的一支笔,想来他在政事堂,也就是个跟屁虫而已。
  至于刘沆,此人倒是值得说道说道。
  他是天圣年间进士,也是榜眼,资历胜过王珪,而且为官相对清廉,他的族人曾经大肆兼并土地,并且打着刘沆的旗号,拒绝纳税,逃了上千贯田赋。
  刘沆知道后,曾给地方官吏手书,要求他们依照规矩办事,不许看他的面子,乱了朝廷法度。
  这次韩琦和王拱辰倒台,很大程度上是家人约束不严所至,提拔刘沆,正好作为榜样,昭示天下,要严格约束家人,不可乱法。
  “王卿,朕给你配得这三个助手如何?”
  “我啊……”
  说了半天,又回到了王宁安身上。
  “陛下……真,真让臣接昭文相啊?”
  赵祯哼了一声,“你当朕是开玩笑嘛?”
  “这个……陛下,臣觉得一口气罢黜所有宰执,是不是太过了?而且文彦博也没有什么大错,他只是建议而已,采不采用,还要看陛下的意思,就不要诛心了……”
  赵祯可不这么看,“文彦博居心不良,分明是想庇护罪臣,朕要是不严惩,朝廷威仪何在?再说了,朕要推行变法,也离不开王卿,你就不要推辞了。”
  “陛下!”王宁安咽了口吐沫,“臣的确不擅长庶政,此时入政事堂,只会添乱……再有,臣不入政事堂,一样能推动变法……臣准备全面推开交子,推动青苗法,只要纸钞通行天下,陛下要南征北战,多少钱都拿得出来!”
  赵祯见王宁安不断拒绝,有些不高兴,可转念一想,他这么说也没错……让王宁安在外面盯着文官,好过亲自跳进烂泥塘。
  “嗯,这次你就不用进政事堂了,但是,你一定要做好准备,下一次不许推辞!”
  王宁安只能诺诺答应。
  从宫里出来,就已经黄昏了,等他回到家里,一家人正准备吃晚饭。
  杨曦就忍不住抱怨,“苏妹妹马上就要生了,这俩孩子出生的时候,你都不在家,现在到了老三,你还是一天天不回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要忙,你再这么下去,我干脆带着苏妹妹去益州,投奔老泉公去,听说益州景色不错,正好去武侯祠拜祭。”
  “行了,别梦了,老泉公要回京城了!”
  “什么?”杨曦大惊,“这才调动几天啊,又要折腾回来,老泉公的身体能承受得了吗,朝廷这是干什么啊?”
  看着妻子吃惊的模样,王宁安忍不住伸手抓了抓她的脸蛋。
  都是两个孩子的妈,脸还仿佛婴儿一般,白嫩红润,手感极佳。
  “哎,曦儿,你知道不,有人说我是升官最快,立功最大,最成功的人……其实他们都错了,这世上你才是最成功的,你只要嫁给了我,就什么都不用管了,我还要天天和一帮老狐狸周旋,要不了几年,只怕我就老了,你还是这么年轻啊!”
  面对丈夫的吐槽,杨曦既甜蜜又害羞,啐骂道:“冲你脸皮这么厚,就不会吃亏!”
  正在这时候,有人跑进来。
  “启禀老爷,文相公父子来了。”
  王宁安一听,苦笑了一声,“比我脸皮厚的来了,还不知道要谈多久,不用等我了。”
  说完,王宁安就匆匆去了书房,他刚到书房门口,文彦博就来了。
  老家伙让儿子搀扶着,脑门上还敷了一块冰巾,走起来摇摇晃晃,几乎摔倒。这是唱哪一出啊?
  早上见面还好好的,一个下午不见,怎么病了?
  “文公子,快给你爹请大夫啊,到我这干什么?”
  文彦博哀叹道:“二郎啊,老夫这是心病,全天下就你一个大夫,你要是不管,老夫可就要死了……”
  说着这位身体摇晃,奔着王宁安就一头扎过来。
  这是干什么?
  碰瓷儿吗?
  王宁安气得真想给文彦博两脚,却也没办法,只能把他扶进了书房,分宾主坐下。
  “行了,文相公,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文彦博未尝开言,先用袖子沾了沾眼角,而后满腹委屈道:“二郎,你想杀我,动刀子就是,何必要害我全家满门啊!”
第585章
对付文人的高招
  怎么形容此刻文彦博的处境呢?
  天塌地陷,大祸临头!
  其实咱们文相公一向很谨慎,从不轻易表态,都是看准了,才来一招狠的。
  在面见赵祯之前,他仔细揣度了,自己是两府唯一留下来的相公,又资历够深,手段够强,唯有他能压服百官,结束乱局。因此文彦博觉得自己顶着无敌光环,是正儿八经的猪脚,可以放心收割战果。
  又见王宁安有些怂了,文彦博更加自信,大胆下注,要一举掌握朝廷大权。
  举荐了梁适等人,又出了立太子的点子。
  只是文彦博千算万算,没有算清楚,赵祯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文官们和他闹,皇帝是敢掀桌子的。
  结果就出现了王宁安被留下,他被赶出来的一幕。
  从皇宫回来,文彦博越想越不对劲,立刻动员所有力量,赶快去调查,看看赵祯和王宁安说了什么。
  等到下午时分,就有人传出消息,说是赵祯怒吼,什么“绝不妥协”。
  文彦博听到了这四个字,脑袋嗡了一声!
  完了!
  他赌输了,而且是输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连底裤都没了。
  显然,赵祯把眼前的事情看成了文官集体逼宫,而皇帝又不准备妥协,那么很不幸,跳到最前面的文彦博,就成了出头鸟。
  搞不好赵祯就要拿他的脑袋祭旗,去威慑所有官吏。
  谁能想到,聪明了一辈子的文彦博,竟然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而且还在下面插满了竹签子,这要是掉下去,还不乱箭穿身,死于非命啊!
  一想到凄惨的下场,文彦博就不寒而栗,他闷坐了半个时辰,甚至连呼吸都看不到了。文及甫害怕老爹挂了,急忙探手去检查呼吸。
  “快!跟我去王府!”
  一句话,把文及甫吓了一跳。
  “哪……哪个王府?”
  “还能哪个,当然是王宁安的府邸!”
  文及甫不乐意了,“爹,那小子摆了你一道,害得你这么惨,怎么还去找他?”
  “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