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1119

  “当真?”
  王宁安笑道:“要不要拉钩?”
  文彦博被他的举动也给逗笑了,这时候苏桂走出来。
  “两位相公,官家都等急了,快进去吧。”
  两个人连忙点头,跟随着一前一后,到了宫中,行了君臣之礼,而后垂手侍立。
  赵大叔脸色阴沉,略带疲惫,心情显得很不好。
  “文相公,如今政事堂如何?你一个人,能撑得住吗?”
  文彦博立刻说道:“启奏陛下,老臣披肝沥胆,就算熬干了心血,也断然不敢让政务稍有懈怠,只是老臣一人之力实在有限,难免疏漏,还请陛下宽宥。”
  宰相说话就是不一般,先是表了忠心,接着又推卸了责任,就算出了天大的事情,火也烧不到他的头上,绝对是功力深厚,登峰造极。
  赵祯果然也被文彦博感动了,竟然主动站起身,走到了他的身边,拍了拍文彦博的肩头。
  “宽夫啊,你可真是朕的萧何!”
  称呼臣子表字,那可是少有的殊荣,而且那明相萧何相比,可是把文彦博捧上了天,老家伙也不由得嘴角上翘,露出了喜色。
  心中暗道官家是个明白人,这种乱局,只有他文彦博能收拾,像王宁安一般的小青年,除了能惹事之外,别的本事,还真是稀松平常!
  想到这里,文彦博的信心更加充足了,他的计划也渐渐成型了。
  “陛下隆恩,老臣就便是累死了,也难报万一……奈何老臣一人孤掌难鸣,还请陛下即刻填补宰执重臣,方能不误国事。”
  赵祯颔首,凄凉一笑,“文相公,朕这里有几百份辞官的表文,哪里有人愿意出任宰执,替朕遮风挡雨啊!”
  文彦博喉咙动了一下,发现在这是绝好的良机,立刻说道:“启奏陛下,老臣推举原枢密使梁适回京接掌西府,另外宋庠和富弼久在家中,他们都在政事堂做了许久,熟悉政务,只要调回来,就能立刻替陛下分忧。再有,老臣建议将张方平调回,让他继续执掌御史台。”
  这几个人名一出,王宁安嘴角就露出了一丝冷笑,真不愧是文彦博,这么短时间,居然把新的政事堂人选都定好了!
  枢密使梁适,当初也是和王宁安不和,被赶出了京城,富弼更是打赌输了,老脸几乎丢光了,宋庠也看王宁安不顺眼。
  这三个回来,加起来比韩琦和王拱辰还要可怕三分。
  至于张方平,他和王宁安联手办了益州的案子,被视作王宁安的人马,让他接御史台,未尝没有安抚王宁安的意思。
  只是三比一的比例,到时候还不如留着贾昌朝呢!
  而且这些人都是文彦博举荐的,有了这份香火情,在很多事情上,怎敢违背文彦博的意思?
  这个老货分明是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趁机吃干抹净!
  王宁安眼珠转了转,他没有说话,这倒不是王宁安怕了文彦博,而是他觉得赵大叔不会点头的,文彦博捞过界了……
  等了好一会儿,赵祯不置可否,将话题岔开了。
  “文相公,不只是政事堂,百官纷纷求去,你觉得原因何在,又该如何解决呢?”
  “这个……”文彦博刚刚抛出来的几个人,是想试探赵祯的底限,如果答应了,就代表赵祯会言听计从,他再继续要东西。
  可皇上没有点头,也没有反对,弄得文彦博摸不准赵祯的脉……这就不好玩了……文彦博还是个赌心很强的人,刚刚王宁安说听他的,只要这小子不捣乱,还是有把握摆平皇帝的,一统朝堂的机会就在眼前,断然不能错过!
  想到这里,文彦博满脸凝重,躬身道:“启奏陛下,百官求去,原因还在韩琦和王拱辰的案子上。”
  赵祯把脸一沉,“文相公,这个案子你也参与过,他们的罪证历历在目,莫非你让朕赦免他们吗?”
  “老臣不敢。”文彦博迟疑一下,而后道:“陛下,骤然处置两个相公,的确造成了一些惶恐,百官无所适从,才会纷纷求去。老臣提议,应当转移百官的注意,事缓则圆,争取些时间,就可以从容处置。”
  “哦?文相公有何妙计?”赵祯好奇道。
  文彦博咬了咬牙,突然撩袍跪倒,“陛下,老臣恳请立刻册封太子!”
  “殿下乃是国之储君,根本所在,只要储位一定,人心安稳,天下咸服。百官自然会忽略韩琦的案子,专心处理政务。”文彦博又道:“殿下虽然年幼,但是天资聪颖,英睿过人,又兼王相公悉心教导,非同凡响,此时立储,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赵祯瞳孔紧缩,微微笑道:“朕的确有意立皇子赵宗垕继承大统,本想着过几年,再昭告天下,没想到文相公这时候提出来了,容朕思量一二,文相公,你先下去吧!”
  文彦博满腹狐疑,不知道赵祯有什么打算,他的大招都放完了,好歹给个响动啊!
  当然了,他也没胆子直接质问皇帝,只能起身离开。王宁安跟在文彦博的身后,也想离开。
  “王卿,你等等。”
  王宁安咯噔站住了。
  留身独对!
  王宁安又享受了特殊的待遇,赵祯把左右全都赶走,而后一拍桌子,怒道:“文彦博给了你什么好处?是不是让皇儿当太子,你好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子师?你们都觉得朕老了,糊涂了,把宝押在下一代人身上了?”
  王宁安一听,敢情是赵大叔误会了。
  “陛下,臣和文彦博可没有任何交易,更何况殿下纯孝,今年又7岁而已,何必急着立储!”
  赵祯气咻咻道:“谅你也没有这个心思,朕问你,文彦博提议立储,是打得什么算盘?”
  “还能有什么算盘。”王宁安刚刚稍微一转念,已经猜透了。
  “他无非是想借着立储大典,然后大赦罪犯,韩琦和王拱辰就能活命,这两个人不死,就代表文官们胜过了陛下,自然可以回朝了。”
  赵祯点了点头,“没错,你说的极对!那朕再问你,要不要按照文彦博的想法来办?”
  “当然不能!”
  王宁安断然道:“韩琦和王拱辰,罪行确凿,陛下已经降旨,天下皆知,如果自打嘴巴,出尔反尔,威信何在,又如何刷新吏治,变法强国?”
  直到此刻,赵祯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很满意。至少王宁安和他是坦白的,而且站在一起。
  说实话,哪怕做了40年的天子,独自面对群臣,赵祯还是无力感十足啊!
  “当年朕亲政之初,百官就把什么政务都推到朕的手里,结果朕累得病倒了。那些谏官却大言不惭,说朕沉迷酒色,掏空身体……哼,如今他们又故技重施,而且更加肆无忌惮,欺负到朕的头上了!”
  赵祯怒吼道:“朕这一次绝不妥协!绝不!!”良久,赵祯长出口气,“王卿,你有什么破解之法,说出来吧!”
第584章
很惨的文彦博
  “陛下,臣以为韩琦和王拱辰绝对不能赦免,只能按照判决处置……至于朝廷缺官,补充就是。”
  赵祯哼了一声,“说得容易,谁能替朕分忧?王卿,你愿意接昭文相吗?”
  冷不丁赵大叔冒出这么一句,可把王宁安吓了一跳。
  他的官衔是够了,功劳也还马马虎虎,除了年纪太轻之外,其他的都没什么。可问题是王宁安不想跳火坑啊,政事堂是百官之首,他进去了,除了每天鸡飞狗跳,绝没有第二个结果。
  只是此时赵大叔脸很黑,王宁安觉得还是顺着他比较好。
  “如果陛下不弃,臣愿意接任何官职!”
  这回倒是轮到赵祯上火了,刚刚文彦博的一番奏对,充满了自私自利的算计,赵祯十分不满,能真心站在他这边的,只剩下一个王宁安,不能乱用,他没在文官圈里混过,骤然接首相,只怕会出乱子。
  “王卿,光是你一个人也不行,还要有人帮衬,你觉得参知政事谁合适?”赵祯沉吟一下,又补充道:“刚刚文彦博提的几个人,朕绝不会答应!他们都回来,岂不是换汤不换药,还有什么差别可言!”
  天可怜见,文彦博不但没有成功,还惹恼了赵祯,其实梁适、富弼都德高望重,尤其是富弼,又是庆历老臣,韩琦死后,就剩下他一个能撑门面的,王宁安还有点担心富弼会咸鱼翻身,没想到弄成了见光死,王宁安心情很不错。
  歪打正着,文彦博也算干了一件好事。
  “陛下若是要整饬吏治,大有作为,自然首选之人是王安石。”
  赵祯犹豫一下,道:“此人可用,还有吗?”
  “陛下,我那个学生司马光如何?”
  赵祯瞪了王宁安一眼,“人家比你爹小不了几岁,真当是你徒弟了?据朕所知,司马光和庞籍走得很近,这次逼宫,庞籍也算一个,朕用他的人,算什么?向他认输吗?”
  赵大叔是脾气上来了,恨屋及乌,连有瓜葛的人都不想用了。
  王宁安却笑道:“陛下,司马光做事圆融,忠心耿耿,他和庞籍只有私谊,并非朋党,要不然司马光也不会极力推动青苗法了。有他在,或许可以制衡王安石,免得倔驴跑得太快,把车拉翻了。”
  赵祯呵呵一笑,想起有人管王安石叫拗相公,想想,这个人还真是头倔驴!
  “好吧,让司马光回京,不过他不能直接进政事堂,先去三司历练,正好你不说是你的弟子吗,朕就要看看他会不会理财,学了你的几分本事!”
  司马光接任三司使,那原来的三司使包拯呢?
  “让包爱卿进西府,接枢密副使,他素来清正廉洁,正好整顿一下乱局,王拱辰在西府多年,留下的烂摊子可不少,必须有铁面无私的干吏才成。”
  ……
  王宁安和赵祯两个,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填充人选,还真别说,商量到最后,竟然把空余的位置全都补齐了。
  张方平回京接任御史中丞,司马光接任三司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