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9/1119

  迎着寒风,以赵宗景为首的一群年轻人,忍受着极度的匮乏,心中却无比满足。
  筚路蓝缕,创造一片基业,拥有一个文明。
  我们行的!
  刚刚安顿下来的一帮人,立刻就面临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很棘手的难题。
  狄咏在巡营的时候,抓到了一对野鸳鸯,他立刻彻查,结果找出了至少几十对……
  “岂有此理,大军在外,四战之地,生死存亡,岂容你们胡来!”狄驸马真的怒了,他受到的教育之中,军规是最大的,他爹能名扬大宋,百战不殆,靠的就是令行禁止。
  “杀,必须杀!”
  狄咏的态度非常强硬。
  “我说狄驸马,咱能不能商量商量,用人之际,咱的兵可是杀一个少一个啊!”赵宗景忍不住求情道。
  “王爷,要是不严惩!我们怎么向于阗国交代,好好的女子,被坏了清白,还怎么活下去?咱们要想在西域立足,最需要于阗遗民的支持,这也是你交代的!”
  赵宗景一时语塞,他无话可说,却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劲。
  他正游移不定,赵宗缋突然跑来了。
  “那啥……吕大人和章大人到了!”
  “哎呦,救命的可算来了!”
  赵宗景立刻把章敦和吕惠卿接了进来,这两人风尘仆仆,疲惫不堪,还没等喘口气,赵宗景就忍不住把事情说出来了。
  “两位先生,给个主意吧?”
  吕惠卿沉默一下,突然捅了捅章敦,促狭道:“我觉得之厚兄比较有经验,看他怎么说!”
  章敦老脸紫红,怒吼道:“你能别提那事不!小心我和你绝交!”
  什么事啊,还值得绝交?
  赵宗景挠了挠头,突然眼前一亮。
  “我想起来了,二郎和我说过,你去倭国……哎呦,我怎么没想到啊!”赵宗景拍拍屁股,撒腿就跑。
  ……
  “王爷,求你开恩,千万别处罚她们,就算要罚,也等着她们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那可是你们宋人的种儿!”
  几个于阗的老家伙跪了一圈,就连赵力和尉迟妍都赶来了,在他们背后,是几十个惶恐,而又无助的女人。
  赵宗景看她们的样子,咧着嘴苦笑道:“这个咱们或许有些误会,狄驸马那边,觉得那几个军卒违背了军规,要砍脑袋呢!”
  “神马?他疯了!”
  几个老人脱口而出,可是又觉得这么说大宋的驸马不妥,连忙改口,“小人们的意思,是,是他怎么能这么干啊?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小伙子,怎么能给杀了,要是一定杀人,杀我们这些没用的好了!”
  赵宗景连忙道:“不守军规,坏人清白,这在大宋,可是重罪啊!”
  “这算什么罪?”
  有个叫尉迟焕的老者怒道:“什么清白?清白有儿子重要吗?没有儿子,什么都没有了!清白值几个钱!”
  一边是军规如山,国法无情,一边是借种心切,要延续香火。
  赵宗景找到了狄咏,把情况和他一说,狄驸马也傻眼了,他发现自己和于阗之间,隔着千山万水,根本不是一条路上的马车!
  差别也太大了!
  狄咏都凌乱了,没有主意。
  “这种事情,只能各退一步,咱们这边不能拿大宋的军规生搬硬套,想成家可以,必须上报,然后明媒正娶,而且野战军团不许随便成亲。至于于阗这边,也要规矩,我汉家的媳妇,必须恪守妇道,成亲之后,必须规规矩矩,相濡以沫过日子,借种这类事情,必须杜绝!”吕惠卿和章敦给出了他们的方案。
第665章
值钱的于阗人
  吕惠卿和章敦这两个坏家伙,在来的路上已经把王宁安的八个字吃得透透的。
  刚到西域,他们立刻赋予所有人一套全新的制度。
  而这套制度的核心就是严格的等级制,没错,就是已经早就被中原淘汰一千年的垃圾,再一次复活了,而且还大放异彩。
  王宁安说过,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想要治理西域,就要有适合这里的制度。
  根据吕惠卿和章敦的规定,西域的人要分成三类,其中第一类自然是宋人,还有和宋人同样尊贵的于阗人。
  这是金字塔的最顶层。
  在宋人之下,就是高昌人和回鹘人,这两类人和喀喇汗国都有冲突,是潜在的盟友,至于第三类,则是喀喇汗国人和西夏人,他们全都是敌人。
  在蒲昌海,第一类人享受到全部的优待,互相之间可以通婚,开垦耕地,经营商业,有免税免役的特权。
  而且军队和官府只向他们开放,唯有汉人和于阗人的子弟能够直接加入军队和衙门,吃俸禄。
  至于回鹘人,他们必须缴纳百分之十的人头税,才能在蒲昌海正常的经营生存,如果他们和于阗人发生了冲突,于阗人杀死了回鹘人,只需要赔偿一头牛,而回鹘人杀死了于阗人,则要被夷三族!
  狄咏和赵宗缋对这种不合理的规定是万难接受。
  同样是人命,凭什么价值不同?凭什么分出三六九等?
  你们这么干,是会惹出麻烦的!
  狄咏是驸马,又是武将,他没有本事和吕惠卿争吵,只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练兵和强化防御上面,索性不搭理这俩家伙。
  而赵宗缋呢,他吵了几次,就被吕惠卿贬官,负责选址建城。
  面对大哥被赶出决策圈子,赵宗景并没有什么反对,相反,这位小王爷还挺乐呵,每天就是和吕惠卿、章敦两个不停探讨各种事情。
  然后制定出一大堆和大宋迥异的规矩!
  在这里,没有什么私有财产的概念,无恒产无恒心的那一套根本行不通。仔细推究起来,倒像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
  比如根据法令规定,所有的牧场,田地,山林,河川,矿产,全部归属大宋皇帝所有,由西域都护府负责管理。
  每一个汉人和于阗人,可以按照人头,每人分得100亩土地的使用权力,注意啊,这些土地的所属权并不是他们的,虽然免役免赋,但是都护府拥有优先购买权。
  为了保证军粮供应,大家必须按照平价,将多余的粮食卖给都护府。
  当官仓填满之后,才能拿到市面上出售。
  如果是回鹘人,他们则需要缴纳三成的田赋。
  显然,这又是个坑爹的政策。
  稍微有点脑子的回鹘人都不会甘心盘剥,三成田赋,一成人头税,他们收获的四成都要交给都护府,这不是要命吗!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吕惠卿充满了笑意,“当回鹘人觉察到吃亏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土地挂到于阗人和汉人的名下,躲避田赋,这样一来,西域就会出现一批地主和佃农。”
  章敦补充道:“这就像大宋的士人和农夫一样,西域的百姓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让他们读书上进,然后演化成士农工商,短时间根本做不到。所以必须用血缘来区分人。只要这道令子落实下去,于阗人的身份一定会胜过黄金,他们一定会鼎力支持朝廷的!”
  虽然他们找到的于阗遗民只剩下一帮老弱妇孺,不过几千人而已。
  但是这么多年,还有许许多多于阗人变成了奴隶,这段时间,大军不断出去扫荡,已经先后解救了两三千名于阗奴隶。
  从最底层,一下子爬到了人上人,这些于阗百姓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忠诚。
  年轻人悉数参军,妇孺,老人,也都免费出工,他们几乎一刻不停,平整土地,修建房屋,建造城墙,打造兵器……
  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绝不偷懒。
  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和大宋牢牢绑在了一起,只要西域都护府在一天,他们就能做人上人,如果西域都护府完蛋了,他们的下场连以往都不如!
  从地狱爬到了天堂,没有人会愿意再受罪。
  这就是吕惠卿和章敦设计这套等级制度的原因。
  只有如此,大宋才能获得一批最廉价的忠诚子民!
  有人要问了,那回鹘人不会嫉恨大宋吗?
  买通了一帮人,又得罪了另一帮人,背着抱着一样重,有什么价值啊?
  这就是不清楚西域的状况。
  哪怕最坏的规矩,也比没有规矩强。
  大宋是制定了等级制度,但是至少大宋的治下还有安全可言,还有规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9/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