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校对)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1119

  这样的战争,打得才有滋味!
  ……
  王宁安心情很不错,能有如此成绩,全是将士用命拼出来的。王宁安听说有一批受伤的老兵,已经准备在兰州安家,还有人要娶媳妇了。
  他这个西凉王,自然要拉上文彦博,去给人家贺喜。
  “二郎,这有点过了吧!就是一个小兵,用得着我们亲自去吗?也不怕折了他的阳寿!”文彦博不停抱怨,他儿子文及甫刚刚赶来,这爷俩还在商量着怎么赚更多的钱呢!参加婚礼这种俗事,他是真没有兴趣!
  王宁安哼了一声,“宽夫兄,我不跟你什么大道理,千金买马骨总行吧!别看他们是小人物,可很多时候,就是小人物创造了历史,比如这次的结婚的小兵,他叫马涛,眉州人,当初他第一个冲上了横山,杀进了西夏人的城堡。后来几次作战,都非常勇敢,如果不是伤了脚,我还舍不得让他解甲归田呢!”
  顿了一下,王宁安又道:“这些老兵,对大宋都是顶忠诚的,只要他们能在当地立足,这块地方就永远是咱们的大宋的,也就是文彦博的赚钱的宝地!”
  王宁安语气不善,文彦博脸黑了,“你不要把老夫想得那么贪财,老夫也是为国敛财,说到底,你这个西凉王也占了大便宜,你这是忘恩负义……”
  他们两个争吵着,已经到了一个街道口,这里聚集了好几驾马车,看样子人数不少。王宁安拉着文彦博下了马车,他们一身便装,也没几个认得出来。索性潜身众人之间,就进了院子。
  这座小院张灯结彩,高朋满座,非常热闹。
  正在这时候,新郎官从外面走了进来,他恭恭敬敬,搀扶着一个人走进来……不是新娘,而是宋庠,宋相公!
  马涛把宋庠请到了主位,坐在了中间。
  在宋庠的对面,有个胡子拉碴,矮壮粗实的中年人,一看样子,就是当地的土人。这位穿金戴银,满手的宝石戒指,从里到外,就是个大写的壕!
  不过他虽然穿得浮夸,但是眼神飘忽,有些胆怯,尤其是面对风度翩翩的宋相公,更是相形见绌,仿佛一个小丑似的,手足没地方放。
  宋庠见过多少场面,他驾轻就熟,微微一笑,就让人如沐春风,浑身舒坦。马涛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了对方的身份。
  原来这家伙是一个羌人部落的首领,掌控了5千多人,名叫卫慕越能,算得起是当地的豪强。
  马涛在一次战斗之中,带头杀入了卫慕越能的牧场,俘虏了很多人,卫慕越能也在其中。后来因为他们是羌人,就被释放了。
  卫慕觉得马涛是个英雄,就想要把女儿嫁给他,马涛也老大不小,尤其是他见过卫慕的女儿,虽然是羌人,当容貌秀丽,带着一股子野劲,很吸引人!
  马涛同意了,但是接下来的一次战斗,他的脚趾被石头砸断,右半个脚掌都被截掉了。从一个好好的小伙子,变成了残废。
  马涛一度很绝望,卫慕越能也想悔婚,可出人预料,卫慕的女儿居然坚持要嫁给马涛。
  后来马涛伤愈之后,得到了赏赐,又在学堂表现很不错,只要顺利通过考试,就能成为税官。
  卫慕部落正好需要出售牛羊,换取生活品。冲这一点,把女儿嫁给马涛,就很划算。
  卫慕一下子改变了态度,甚至等不及马涛毕业,就要举行婚礼。
  马涛也很尴尬,家中长辈都没在身边,他也是一时兴起,才和宋庠说了,没想到宋相公居然如此大方,肯过来主持婚礼,让马涛受宠若惊。
  何止是他,卫慕越能听说宋庠曾经是大宋的宰相,他都疯了!
  我的老天爷啊!
  宝贝女儿啊!
  你可真有眼光!
  这个马涛简直就是个活宝贝儿!
  大宋的宰相,那可是天上的人物,他都能请来,太有面子了!
  卫慕丝毫不在乎马涛脚上的残疾,别说丢了几根脚趾头,就算是切掉了半条腿,他也是求之不得!
  宋庠一眼就看出了卫慕的心思,他心中苦笑,你要是知道老夫是戴罪之身,只怕就不会诚惶诚恐了。
  罢了!
  总是让文彦博欺负,来一个自己能欺负的人,岂能放过!
  宋庠谈笑风生,在话语中间,不自觉就给马涛贴了好几层金。
  “这孩子苦啊,早年也读过书,可惜没能继续下去,不得不投笔从戎,上战场打仗。但是好汉子就是好汉子,在疆场上一样建功立业。西凉王有意栽培,老夫也是很看好他,把商税的事情管好了,像他这个年纪,早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到时候,只怕他要远胜过此刻的老夫啊!”
  宋庠大言不惭说着,在角落里有两个人差点笑喷了。
  王宁安拉了拉文彦博,低声道:“就这几句话,值一个三元及第吧!?”
  文相公咬了咬牙,道:“我想起你在《三国演义》里面写的一句名言?”
  “哪一句?”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文宽夫恨不得跳出来,立刻拆穿宋庠的谎话,的确培养老兵是王宁安的主意,你也是学堂教员,可王宁安没找过你啊!连着说起来,弄得好像王宁安和你宋相公都很看重马涛,份量一下子重了千万倍!
  后面的那句话,就更加找打了!
  外人听起来都是以后马涛有机会宣麻拜相,可唯独文彦博和王宁安听出了猫腻。
  什么叫远胜此刻的宋庠,你丫的现在是犯人知道不?
  不用日后,现在的马涛就比你强一万倍!
  宋庠没注意到角落里两个人的鄙夷。
  还继续加码,“成家立业,有了妻子,安稳下来,朝廷才敢放心大胆用人,令婿离着高升不远了。”
  卫慕越能哪里看得穿宋庠的套路,反而觉得自己捡了块宝,乐得屁颠屁颠的。
  这座宅子本来是卫慕家的,暂时充作新房,新娘子在另一处院子等着,其实卫慕越能是打算招一个上门女婿,可是此时他的心思完全变了。
  “贤婿,这就是你的家了!回头爹把房契地契都给你。离着吉时也不远了,赶快迎亲吧!”
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
  热热闹闹,将新娘子接了过来,按照汉家仪式,拜了天地,送入早就准备好的洞房。
  宋庠一直在默默注视着,马涛笑得像个傻瓜……他确实该笑,宋庠知道这小子的情况,他是蜀中眉州人,家里头只有一个老母,靠着给人织丝绸过日子。
  后来从军,又被北调,参加横山大战,后来致残,不得不离开军中……他的经历和很多大兵差不多。
  按照以往的经验,受伤致残,没钱没权,要么回家,和母亲相依为命,干不了重活,娶不起媳妇,憋憋屈屈,最后贫病而死,默默无闻。
  武夫贱命,没什么了不起的,几千年了,不就是这样。
  历来受了伤,残疾了,废了,也就没用了,朝廷甚至懒得多费心思,因为他们就算想拿着刀枪,占山为王都做不到。
  在一个废人身上浪费金钱,实在是无聊!
  身居高位,如果做不到视生命为草芥,就别想掌握好权力!
  宋庠见得太多了,他虽然未必亲自下手,但是已经能做到面不改色,无动于衷了。
  仿佛这一切都是自然之理。
  但是和马涛接触的一些日子,宋庠竟然渐渐改变了一些看法。
  比如马涛他很聪明,早年读过一些私塾,认识一点字,他本不是王家军体系,只是后来听说军中有扫盲班,便一头扎进去,用心苦学,很快就比其他老兵认识的字更多,他心里灵巧,学算学,写公文,记账,估价,征税,这套东西学得都比别人快。
  假如他出生在书香门第,小小年纪,便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没准在这个年纪,已经蟾宫折桂,成为人人羡慕的进士。
  没有人的成功是侥幸的。
  宋庠三元及第,他也是靠着苦读换来的,一路过关斩将,付出了多少代价。在这之前,宋庠都觉得,他的一切都是应得的。
  可是直到和马涛这些老兵接触,他终于觉察到了,自己是何等幸运!
  苦是苦了点,可家中有几千卷藏书,想看什么有什么,又认识了许多名士,从小便可以向他们求教,诗词歌赋,道德文章,只要自己想学,就有人愿意教。方向目标摆在那里,资源人脉放在手边,只要努力就够了。
  大多数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买不起书,结实不了名士,甚至父母长辈也不认为他们有天赋,没有足够的投入,放任自流,错过了发蒙的时机,又错过了苦读的机会,等到长大了,后悔了,一切都晚了……
  有许多先天的不公平,根本不是靠着努力和勤奋就能改变的。
  宋相公没有因此就变得同情弱者,正义感爆棚,但他至少理解了下层人的难处,就算他们是一颗饱满的种子,也缺少足够肥沃的土壤,健康茁壮成长……不过如果一切顺利,马涛的后代,就能摆脱悲惨的命运。
  老兵变成了税官,虽然在朝廷大员看来,他们还是微末小吏,但至少挤进了官僚队伍,一年能有一百多贯的俸禄,加上福利和灰色收入,马涛的下一代想要读书,就买得起书,念得起私塾,甚至能去名师门下求学。
  只要脑子够聪明,足够努力,或许二十年后,马家也能改换门庭,从此成为人上人。
  这种婚礼,宋庠本想接受新人磕头之后,就立刻离开,想的多了,却不急着走了。他注意着前来道贺的士兵袍泽。
  许多人都和马涛一起并肩作战过。
  大家喝着酒,大嚼着牛羊肉,眼睛里充满了光彩。
  他们高谈阔论,全都是未来如何如何……马涛就是一个榜样,不是东华门外唱名的文曲星,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榜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