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代言人(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659

  “看来美国汽车协会,没有在赛车供应上搞小动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一飞这几天时间里面,对于印地赛车也是有了详细的了解。目前Penske车队的赛车,算是印地方程式里面的强势赛车,起码美国汽车协会,没有故意提供性能落后的印地赛车。
  “有国际汽联监督,怎么可能出现如此不公平的举动,那几位印地王者,也是使用一样的印地赛车。”
  亨利开口说了一句,这些事情普罗斯特不在,都是他代表车队去协商,自然不能让张一飞吃亏。
  “也是,他们本来就占据优势,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搞小动作。”
  张一飞随口回了一句,然后开始绕着这辆印地赛车打量起来。
  印地赛车跟方程式赛车最明显的外部区别,就是气动布局不同。印地赛车强调极速,所以空气套件带来的下压力要远低于F1,更多是靠着车重带来的机械下压力。
  所以印地赛道的布局相对都是比较简单,因为在复杂弯道上印地赛车的气动布局,低速状态下提供不了足够的下压力,无法做到快速过弯。
  另外印地车队的所有赛车,其实大部分构造都是相同的,并不像F1那样分“地球车”跟“火星车”,性能差距很明显。
  因为印地赛车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说白了就是穷,为了节约成本,所有赛车使用统一的底盘、涡轮增压、变速箱。另外再从雪佛兰、本田、莲花这三家供应商里面,挑选一家成为自己的引擎供应商。
  这样就导致几乎所有赛车都大同小异,类似于之前张一飞跑过的初级方程式,更考验车手的绝对实力,而不是赛车性能差异。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让比赛能处于相对公平的环境,张一飞才敢猖狂的挑战印地王者,否者对方开辆火星车,自己开辆拖拉机,那还跑个锤子?
  说实话,气动外形跟按键布局,张一飞并不陌生,毕竞赛道模拟器上都不知道开多少遍了。当初从卡丁车阶段,直接在丰田青训基地开方程式赛车,张一飞都经历过,这真的不算是什么挑战。
  不过理论跟赛车模拟,终究不是真正的比赛,后天的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面,普罗斯特维修团队在赛事组委会的监督之下,彻底的检查了这辆印地赛车,确定没有什么“暗病”跟动手脚违规的地方。
  另外一边张一飞,也自认为吃透了印地500椭圆赛道,以及充分了解了印地赛车的不同之处,对于这场方程式决战,充满了信心。
  10月3号早上九点,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开放观众入场,这一次看台上面,没有了哥伦比亚跟加拿大国旗,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美国星条旗。
  可以说这一次美国印地车迷,也是带着一种维护印地赛车的荣耀跟尊严来现场观战。无论如何,都不能在印地500圣地,再输给F1车手第二场,特别是那位中国小子!
  接近十一点的时候,三十万观众才算是彻底就坐,不得不说一眼望去的感觉,真的是无比震撼跟惊人。哪怕张一飞已经有过充足的心理准备,当看到全场三十万观众的时刻,都忍不住惊叹。
  但是张一飞还是在一片星条旗的海洋中,看到了两处红色的存在。其中一处是法拉利车迷跟舒马赫的支持者,哪怕就是在美国,法拉利跟舒马赫的死忠粉依然不少。
  另外一处,自然就是华人华侨的存在,毕竟美国也算是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之一,这种事关中国车手的尊严之战,他们怎么可能不到场给张一飞一点支持跟鼓励?
  今天到场的华人观众,比之前美国大奖赛要更多,差不多有一万人左右。要知道这个时代美国华人总共也就几百万人,能凑齐一万人来到现场观众,绝对是很夸张的数字。
  这个人数让张一飞更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自己的希望跟期待。
  “印地,加油!”
  “美国,必胜!”
  “天佑美利坚!”
  “USA,USA,USA!”
  比赛还没有开始,各种咆哮声音就不绝于耳,哪怕就是在车队维修站,都无法避免这些震耳欲聋的呼声。
  说实话,张一飞这一刻,开始有点明白山本右京所说的压力是何种意思。确实当数量达到一种极限的时候,就无可避免会受到一些影响,就如同现在这样,张一飞无时无刻耳中都充斥着对方的加油声音。
  “飞,最后调试一遍耳机,看跟舒马赫的通话有没有干扰。”
  查理链接起赛车的耳麦对张一飞说了一句,这是他们第一次用印地赛车通话系统,也是第一次链接不同车队。特别是现在观众到齐,测试复杂电磁环境下,通话是否正常。
  没错,张一飞这一次要通话的对象是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因为这一场印地方程式跟一级方程式的战争,他们不再是队手,而是“队友”!
第604章
为F1而战
  “舒马赫,能听到声音吗?”
  张一飞用赛车耳麦,朝着法拉利维修站的舒马赫问了一句。
  这几天车队工程师,其实已经调试过很多次,并且这两辆赛车也都是印地Penske车队的赛车,兼容性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休赛期间,赛道指挥中心是不会开启FM频道的,而且很多工作人员的无线电通信也不会使用,对于车队语音系统的干扰很小。
  但是现在不同,三十万惊人的观众,各种赛事通信跟无线电,让整条赛道的电磁环境变得非常复杂,可能会影响到赛车跟车队之间的通话。
  毕竟这是普罗斯特车队跟法拉利车队的第一次联合,之前双方都没有任何经验,必须多测试几次保证万无一失。
  “没问题,很清楚。”
  耳机那一头,传来了舒马赫的回复,确定两辆赛车的通话没有问题。
  同时维修站里面的车队策略组,也都比划出OK的手势,表明车组成员也能清晰听到两名车手的对话。
  “OK,赛道见。”
  “赛道见。”
  张一飞跟舒马赫都没有过多说些什么,因为这次两个人的“队友”关系很尴尬。
  其实在决定跟印地王者一战之后,张一飞跟舒马赫两个人,并没有什么并肩作战的想法。最多就是比印地车手要亲近一点,两个人依然是对手。
  但是很快国际汽联就感到不对劲,因为对方是以印地方程式的名义,去挑战一级方程式。赛道上并不是单挑的场景,而是三名印地车手,应战两名F1车手。
  到时候无可避免,会出现联手的情况,本身张一飞跟舒马赫在人数上就处于劣势,如果还各自为战的话,绝对会被印地车手联手击败。
  哪怕对方明面上,也没有说以车队的形式去对战,事实上这种阵营区分也是无法避免。
  所以国际汽联跟美国汽车协会干脆挑明了,就来场方程式的终极之战,双方车手以组队的形式去迎战。国际汽联这边本来还想要加入一名F1车手,比如说巴里切罗或者库特哈德,组成公平的三对三。
  但是这个想法,被舒马赫跟张一飞同时拒绝了,甚至理由都是一样的,别说是二对三,哪怕就是一对三,我照样能赢!
  与世界为敌,一直都是张一飞的赛车理念,他从始至终从都觉得真正的强者,就应该把赛道上所有的车手都当作对手看待。
  冠军从来都不是赢某个人,或者某支车队,而是要赢赛道上的所有人!
  至于舒马赫的原因就更简单了,我需要队友吗?
  说句夸张一点的话,哪怕就是最好的绿叶车手巴里切罗,对于巅峰舒马赫来说,也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这几年他的最终积分,基本上都能领先第二名车手接近一倍!差距最大的时候,后面所有车手积分加起来,也比舒马赫高不了几十分。
  除了03年爆种的基米·莱科宁,给舒马赫造成了一丝威胁之外,五连冠里面至少有三年,舒马赫是毫无悬念,轻轻松松的就成为世界总冠军。
  所以舒马赫是真的不觉得,自己需要靠谁才能赢得比赛,他在任何赛道上,都能战胜所有人,这就是舒马赫的实力跟底气。
  这其实还不算什么,真正惊人的是舒马赫这样想,居然没有多少人觉得他是嚣张或者自大,而是认为理所当然!
  由此可见,他巅峰时期的统治力,是多么的可怕。
  上午十一点,就是这场方程式赛事开始的时间,没有赛前发布会,没有花车游行,简单的就如同一场儿戏一般。
  但是在赛道边缘,却有着上千的媒体记者在拍摄跟等待,不单单是美国本土媒体,美洲、欧洲、亚洲,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媒体,都在美国大奖赛之后,跑过来报道这一场方程式赛事。
  因为整个世界都知道,这场方程式赛事,可能会决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将是谁的时代!
  同时今年刚好是2000年,这场印地方程式跟一级方程式之间的战争,也被确定为方程式世纪之战!
  “飞,好好跑,这场比赛要是赢了,你就是车坛新星!”
  亨利激动的说了一句,这场比赛所引发的关注效应,确实超乎了很多之前的意料。
  三十万观众到场,上千的媒体记者,最终胜利者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成为明天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甚至被冠以方程式之王的头衔。
  唯一感到有点可惜的,就是张一飞只是一名新人,以他的资历跟名气,担不起方程式之王这种头衔。不过哪怕就是如此,张一飞也将成为赛车界绝对的新星,超越之前的维伦纽夫!
  张一飞听到之后淡淡笑了笑,他对于这场赛事的名利倒不是很看重,只是单纯的想要为之前的嘲笑跟羞辱,做出回应罢了。
  “飞哥,战胜印地鬼佬,让这三十万美国人看看,我们中国车手的强大!”
  阿虎也是助威了一句,他同样没想长远的名利,要的是出一口气!
  “我会的,今天过后,没有人再有资本,嘲笑中国车手是菜鸟。”
  张一飞坚定无比的回了一句,现场这么多记者媒体,就意味着这场比赛的胜利者,将传遍整个世界。
  而且像这种世纪之战,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赛车界,会如同公众新闻一样,让很多不怎么关注赛车的普通人,也能知道世界上有中国车手,够资格参与世界巅峰之战。
  就如同之前张一飞说过的那样,自己这一路走来,遭受过很多冷眼与嘲笑。
  但这是赛车弱国车手,必然会经历过的场面,日本赛车界足足用了五十年,都没有摆脱被欧美嘲笑的形象。
  原因是日本车手不够强,没有强到让欧美尊重跟臣服!
  张一飞希望在自己之后,那些有机会征战国外顶级汽车赛事的中国车手,再也不用被人冷眼与嘲笑。能骄傲的举例中国车手也能站在巅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车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