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代言人(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659

  “加油,飞,为了证明中国车手!”
  “加油,为了F1的荣誉!”
  “为了F1而战!”
  车组成员在张一飞发车之前,也激昂万分的鼓舞着张一飞。无论如何,大家都是F1组织的一员,作为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方程式赛事,人类汽车工业最尖端技术的结晶,他们有理由骄傲跟自豪。
  五辆Penske赛车,几乎同时从维修通道里面驶出来,进入到正式赛道。
  说实话,对于这段路程张一飞并不陌生,因为跟F1美国大奖赛是共用的,不过感觉却完全不同。
  毕竟这是张一飞第一次真正把印地赛车,驾驶到赛道上面,就如同当初在丰田青训基地,第一次从卡丁车,跳跃到方程式赛车一样。
  刹车油门力度,坐姿视野、驾驶感受都跟之前的JS53赛车不同。但是张一飞没有什么适应的时间,他必须要在最短时间里面,就掌控这些印地赛车。
  不过还好,至少现在掌控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当初第一次接触方程式赛车,张一飞对于自己也很有信心。
  五辆赛车行驶上赛道,现场的观众瞬间就疯狂了起来,印地赛车最近几年,最强的几位车手都聚集于此,他们才是美国印地车迷心中的偶像跟骄傲!
  “印地冠军们,捍卫主场荣耀的时刻到了!”
  “干掉F1,证明你们才是最强的车手!”
  “为了印地,为了胜利!”
  “印地必胜,美国必胜,光荣终将属于我们!”
  发动机噪音跟风噪,此刻并不是多么响亮,张一飞能依稀听到全场观众的呼喊。然后再搭配上视野所及范围之内,环形赛道看台全部都是黑压压的观众跟星条旗,一种无形的气势压力,开始笼罩着张一飞。
  震撼、壮观、雄伟!可以找到的一切形容词,都能描述此刻张一飞所看到的画面。
  舒马赫此刻就停在张一飞的旁边,恰好看到他目光并没有坚定的看向赛道前方,而是打量着看台,于是朝他开口说了一句。
  “怎么,没看过这种场面吗?小心别被观众吓哭了。”
  听到舒马赫的调侃声音,把张一飞从震撼之中给拉了回来,他嘴角微微上扬,淡然一笑回道:“比赛结束后,到底谁哭还不一定呢。”
  “第一次开印地赛车,就这么有信心?”
  “你不也是第一次开。”
  张一飞完全没有把自己摆在弱者、小弟的位置上,赛道上面没有巨星或者偶像,只有敌人跟对手。
  “不错,那等下就让身后这几位小角色,感受一下F1车手的实力。”
  舒马赫很欣赏现在张一飞的态度,就如同他所说的一样,没有个性的车手,是无法成为强者的。
  无论塞纳、舒马赫、阿隆索还是汉密尔顿,从来都没有唯唯诺诺过。哪怕就是以保守著称的普罗斯特,其实也很有个性。
  他不知道很多观众嘲笑他怂、胆小、软弱吗?普罗斯特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他顶着所有的压力跟舆论,依然坚定不移的维持着自己的风格,从来没有因为外界而改变过。
  所以保守,其实也是一种个性。
  就在这个时候,发车倒计时结束,张一飞跟舒马赫的目光,锁定在了指示灯上面。
  “为了F1而战。”
  发车之前,舒马赫最后说了一句。
  “为了F1而战。”
  张一飞同样回应了一句,此刻他不单单是中国车手的身份,同样也是一名F1车手,为了那个世界最强方程式车手的头衔而战!
第605章
恐怖如斯
  赛道五盏指示灯开始一盏盏的亮起,五辆印地赛车引擎的轰鸣声音,明显要比之前怠速嘹亮的多。
  跟F1赛会采取两排一前一后的发车方式不同,印地赛车是采取三排并列的发车方式。
  也就是说跟跑步运动一样,三辆赛车平行放在第一排的发车位上,杆位的优势并不明显。
  这种发车方式,毫无疑问将导致起步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在第一个弯道抢线,都不需要后面赛车的竞争,前排三名车手自己都能战成一团。
  而且印地赛车这种密集发车方式,加上参赛车辆过多,很容易就导致车祸发生,甚至是十几辆赛车的连环相撞。
  比如说2011年印地赛车拉斯维加斯站,就发生过15辆赛车碰撞的严重事故,导致两次夺取印地冠军头衔的英国车手威尔顿身亡。
  但恰恰因为这种激烈拼抢跟对抗,让印地方程式在技术跟科技含量,都落后于F1的情况下,依然受到很多美国车迷狂热的追捧。
  因为在他们看来,印地方程式的狂野、粗暴,才是赛车运动的真谛,才是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就好比美式橄榄球一样,因为激烈的对抗性跟力量感,也是受到了美国人的追捧,甚至NLF是全美第一大赛事联盟。并且总决赛“超级碗”,也被誉为美国的春晚。
  如果说“超级碗”是美国的春晚,那么印地方程式的“高速碗”,算得上美国的元宵晚会了,同样能达到惊人的数十万人规模。
  只是印地赛车属于F1跟勒芒耐力赛的结合体,两百圈500英里跑下来,本身就需要几个小时。所以没有什么漫长的歌舞环节,也就在世界上的名气,远远不如“超级碗”来的响亮。
  指示灯熄灭瞬间,就跟F1一样,印地赛车也有暖胎圈。舒马赫成为左侧头车,张一飞排在他后面,海利欧跟在张一飞后面,一行五辆赛车,开始进行暖胎。
  “劳达,你觉得中国小子,还能在印地赛事中创造奇迹吗?”
  美洲虎车队经理施泰纳,朝着身边的尼基·劳达问了一句。
  这次美国大奖赛转场,很多车队管理层跟策略组,并没有飞往日本,而是留在了美国印第安纳州。
  因为这一场F1跟印地之争,被称之为方程式赛车界的世纪之战,如果不是各种机缘巧合,可能一辈子都很难见到一次。
  无论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好奇,还是观战F1车手跟印地车手的实力,基本上所有车队都派人留守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就是为了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施泰纳明白劳达很看好中国小子在F1围场的潜力,所以他很好奇,不同类型的印地赛车,劳达还敢肯定中国小子的实力吗?
  “我不知道,但我可以给出一个答复,那就是飞绝对不会垫底!”
  劳达的这个回答,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多么看好张一飞,但其实认真一想,已经是把张一飞给摆到了很高的位置。
  因为只要不垫底,就意味着张一飞至少能战胜一名印地世界冠军。作为一个十八岁的F1新人,第一次接触印地赛车,并且按照印地方程式规则,跑500英里椭圆赛道。
  无论哪一条,对于一名新人来说,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张一飞还能做到战胜以为印地世界冠军,细想简直就是堪称恐怖!
  “他真的能做到战胜印地世界冠军?”
  这下就连施泰纳都不太相信了,看好中国新人可以,但没必要这么盲目推崇吧。就目前这种实力对比,张一飞拿头赢?就连舒马赫,都不敢保证自己能赢。
  听到施泰纳的质疑,劳达没有向他解释,因为他的脑海中,不知道为什么浮现出当初在纽北赛道,张一飞开奔驰跑圈速的场景。
  可能这个中国小子,天生就喜欢不走寻常路,这种性格也导致了他比其他人,能更快的适应不同类型赛车。
  印地暖胎圈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场面,海利欧也老老实实的跟在张一飞后面。这并不是说海利欧隐忍低调,而是因为印地赛车整个赛程,相当于F1赛车的三倍,任何毫无意义消耗自己体力的举动,都是弱智行为。
  海利欧狂妄、自大,并不代表着他傻,否则也拿不到印地年度冠军头衔。暖胎圈远远算不上是什么开始,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暖胎圈回来,五辆赛车停在自己的车位上面,发动机的轰鸣声音,开始疯狂的咆哮起来。指示灯熄灭的瞬间,五辆赛车就如同离弦之箭一般的冲了过去。
  张一飞的起步动作跟反应,一如既往的优秀,甚至丝毫不慢于旁边的舒马赫。
  油门踩到底,发动机转速开始疯狂的攀升,然后换挡提速,整套动作下来,简直可以用快如闪电来形容,完全看不出来,张一飞是个第一次驾驶印地赛车的新手!
  甚至就连旁边的舒马赫,眼角余光看到张一飞没有丝毫的落后,内心里面都是满满的震惊。
  不科学吧?中国小子第一次接触印地赛车,居然起步速度完全不弱于自己?
  虽然舒马赫自己也是第一次开印地赛车,但是他从来都不认为,张一飞可以做到跟自己同等适应水准。
  难怪当初能完成“三级跳”奇迹,跃过了F3、F3000这些高级方程式,直接进入F1围场里面立足。果然这个中国小子,在驾驶天赋上很惊人!
  相比较舒马赫内心里面的震惊,张一飞更多是一种兴奋!
  没错,就是兴奋,他终于能在起步上,不靠挡车跟尾流,就能做到跟舒马赫同等的速度。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原来不用开拖拉机的感觉,是如此爽!
  自己终于有一天,可以跟舒马赫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战了!
  相比较F1赛车速度越快,空气下压力就越大,把赛车给死死的压在路面上不同。印地赛车速度提起来了,空气下压力带来的摩擦力并不明显,这就意味着,赛车后端加速度同样很快。
  所以之前美国大奖赛只能加速到250km/h的路程,此刻印地赛车已经加速到了300km/h,而且速度还在快速的上升。
  不过这并不是直线加速赛,很快张一飞的面前,就出现了1号死神弯那高耸的水泥防护墙。而且印地500赛事采取的是逆时针赛道,意味着椭圆赛道所有弯道都是往左转,处于左侧的舒马赫将占据更大的入弯优势。
  没有经历排位赛的争夺,就导致前排发车,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舒马赫作为目前F1第一人,重要性跟地位自然比张一飞要高太多,所以国际汽联把他安排在了更有优势的左侧,就是为了确保他能处于领先位置。
  印地500赛事,第一个弯道的领先,其实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因为它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弯道布局,而且赛车性能也极为接近,谁能抢占头筹,可能接下来都将是他领跑。
  相比较后面还需要超车进攻,此刻跟舒马赫并排,张一飞自然想要一鼓作气超过他,抢占头车的位置。
  所以他往左开始并线,以非常近的距离紧贴着舒马赫,做好了第一个弯道的抢线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