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702

  巴特勒瞬间就傻了。
  1000多中国商人(店铺老板、伙计都来了),陆战旅很轻松就能强行“闯关”,可极易引发流血事件。
  巴特勒可不是日本人,而且他自己也是个讲理的,万万做不出赖账的事情。
  不赖也只能赖了,巴特勒口干舌燥道:“这些欠条的签名是假的,非常抱歉,我恐怕找不到真正的债主。”
  张仲元立刻说:“将军大人,你的兵在赊账时说,以后直接找部队即可。另外,我今天还请来了律师,可以逐一对照士兵的笔迹。”
  旁边走出来一位白人律师,似笑非笑地行礼道:“巴特勒将军,我是天津总商会的代理律师鲍威尔。”
  尼玛,连律师都请来了。
  巴特勒背心发凉,尴尬地问:“你是哪国人?”
  “我来自英国。”律师笑道。
  该死的英国佬!
  巴特勒在内心深处把英国人骂了一万遍,没好气地下令道:“调头回营!”
  当天下午。
  “号外,号外,《大公报》号外,美国士兵赊账200万,被讨债人堵在军营不敢出来!”
  “号外,号外……”
  “小孩儿,快给我一份报纸。”
  “唉哟,这美国兵可厉害了,200万是咋花的啊?”
  “美国人不会赖账吧?”
  “噗,这帮商人也是够绝的,还坐在人家门口守着。”
  “废话,不守着,那些美国人肯定要跑。”
  “……”
  美国海军陆战旅瞬间成为全天津的笑话,就连北平那边都传开了。
  堂堂的美国军人,居然被一群中国商人堵在军营不敢外出,而且事情起因还是赊账不还。
  巴特勒将军实在没有办法,先是发电报给美国驻华总领事,结果没有得到任何答复。他又发越洋电报回美国,这事把美国总统都惊动了,那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帮士兵付账?
  美国军队没有这种传统,也不知该以什么名义拨款。
  不给钱?
  总不能强行走人啊,那些中国商人肯定拼命拦着。
  因为200万银元闹出外交流血事件,不但从利益上不划算,而且还会让美国颜面大失。
  “娘希匹!”
  正在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开分赃大会的常校长,从美国人口中得知此事。他又好气又好笑,一方面担心影响中美关系,另一方面……好吧,这事实在太搞笑了,常校长有些忍不住。
  200万银元是巨款,足够收买好几个地方军阀。
  没用几天,这个新闻就传遍全国,得知消息的国人无不捧腹大笑。传来传去,变成美国将军带着部下,在天津吃霸王餐被人逮住不付钱,最后被人堵在军营不敢露面。
  巴特勒将军都快气死了,恨不得把手下士兵全部枪毙——他已经成了军队的笑话,美国的笑话,全世界的笑话!
  ……
  “哈哈哈哈哈!”
  大厅里传来阵阵哄笑声。
  这里是天津总商会会长张仲元的公馆,天津各大行会的会长齐聚于此,正在吃着“庆功宴”。
  张仲元站起来举杯道:“周先生,我代表全天津的商户,感谢你这次帮忙告知消息,否则这些美国佬肯定要跑!”
  “哪里哪里,我只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周赫煊谦虚道。
  “周先生一动嘴皮子,可是挽救了咱天津商户的血汗钱啊!”副会长王益保说。
  “对对对,周先生可是让咱们天津商人扬眉吐气了。”
  “周先生,我也敬你!”
  “……”
  众商人纷纷附和,在利益和共同敌人面前,中国的商人还是很团结的。
  因为有商会这个组织存在,帮着外国人欺负同行这种事,他们轻易不敢做,否则就要受到大家的一致打压,以后做生意寸步难行。
  天津总商会前些年跟日本人硬刚,上海总商会此时已经在跟南京政府硬刚了。他们最开始支持常凯申北伐,可北伐胜利后,常凯申想要控制商会,立刻遭到上海总商会的强烈反对。
  如今的上海总商会还在被打压当中,不过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逼迫常凯申低头认错。
  一个商人或许做不了什么,但一群商人团结起来,那能量实在太恐怖。
第234章【再到上海】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天津集体欠账事件,发生得啼笑皆非,解决得也稀里糊涂。
  美国那边凡事都要讲程序,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帮士兵还账。即便是美国总统,也没权利批200万银元的此种专款,一旦媒体曝光出来,美国公民肯定要炸锅。
  这样就只能靠其他手段解决了——陆战队一直被堵在天津也不是个办法,多丢脸啊。
  正好目前美国在跟南京政府谈归还关税自主权的问题,两边在谈判当中愉快地达成共识。那200多万士兵欠款,就用下半年的关税银子来抵账,不够的话另想办法(南京政府出钱)。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关税不自主,并非是说中国关税被洋人收取,而是中国关税的税率由洋人制定。
  在晚清时代,虽然关税不自主,但关税还是由中国人收的。
  可笑的是,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北洋政府反而把关税交给洋人掌控。
  从1911年到1928年间,中国的海关关税,除去必要的海关运营费外,剩下的钱全部留在国际银行委员会(上海),由英国汇丰银行托管。这些钱专门用来支付赔款和贷款,若有剩余,才会交给中国政府。
  周赫煊怂恿洋人用中国关税整理航道,以及这次用关税帮美国兵还债,其实用的都是中国政府的钱——有没有关税剩余,每年能剩多少,全由洋人说了算。
  七月份,美国与中国正式签署《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成为第一个同意中国行使关税自主权的国家。
  消息传开后,举国欢腾,此举被中国报纸称为“世纪的进步”。
  自鸦片战争敲开中国国门后,1860年代中国关税主权完全沦丧,至此已有将近70年代的时间。
  这对一个国家而言,是痛彻心扉的屈辱!
  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商人了,关税自主不仅能给政府增加税收,而且还能增强民族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前洋商有关税减免权。
  无数国人瞬间对美国印象极佳,认为美国才是中国真正的朋友,南京政府也顺势与美国展开各项合作。
  英国人有些坐不住了,生怕自己的在华利益被美国取代,立即跟进与中国的关税谈判。紧接着,法国、德国、意大利、苏联……也纷纷表示愿意归还关税自主权。
  唯一的障碍就是日本,打死都不松口。
  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腐败专制,但说实话,比北洋政府还是要强得多,至少在外交和主权方面是这样。
  如今政府不仅在谈关税自主,而且态度非常强硬的要收回列强在华的领事裁判权,并且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即“改订新约运动”。
  其中葡、意、日、比、西、丹六国,刚好到1928年约满。这六个国家当中,除了日本死鸭子嘴硬,其他五个国家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并与中国陆续签订新约。当然,这些国家以附件形式,保留了许多旧约中的不平等特权,有些换汤不换药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年,南京政府又照会英法美等大国,要求废除领事裁判权。
  在英法美等国坚决不同意的情况下,中国还是陆续收回一些主权,包括废除威海卫租借地、厦门英租界、上海领事法院等等。
  ……
  常校长还在北平跟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赃的时候,周赫煊终于带着张乐怡南下。他把《大众》副刊交给沈从文负责,让廖雅泉代管广播电台,自己先去南京开会,接下来准备前往庐山提亲。
  民国时候的京沪铁路,是指南京到上海的铁路。
  所以从天津南下,最方便的途径还是走海路,坐火车根本坐不通。
  七月底,东北虽然还未易帜,但到山东的救命粮道却已打通,山东百姓终于不再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
  与此同时,周赫煊和张乐怡也在上海登陆。
  上海码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