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702

  袁世凯上台后,把元旦节(大年初一)挪到西历1月1日,导致中国人的传统元旦没有了正式称呼。为了照顾国人的感情,于是政府就生造出“春节”一词。
  但“春节”并不流行,很多国人都不知道“春节”是啥。
  直到今年,南京国民政府用法律形式将大年初一定为“春节”,这才使春节有了官方背书,逐渐被国人所接受。
  这是南京政府“统一”全国后的第一个春节,执行力度非常大,硬性规定所有商铺不得歇业放假,否则就要受到严厉处罚。
  刘队长宣读了政府规定,对店伙计说:“贵店违反政策,罚款50元,快把你们老板或者掌柜叫来!”
  店伙计也是个聪明鬼,他眼珠子一转,抱怨道:“唉哟,长官,我们掌柜的生病,让我今天准时开店。你看我就是贪睡,把大事都耽误了,我马上开门营业,马上。”
  “少给我狡辩,快交罚款!”刘队长厉声道。
  店伙计辩解说:“政府只规定了过年要营业,也没说几点开始营业啊。我只是起床晚了,马上就开店。”
  不论如何,这个解释非常合理,算是钻了政策的空子。
  但如今可不是什么讲理的年月,刘队长懒得多话,直接说:“抓起来,联系他们老板。拒缴罚款,对抗中央政令,加罚20大洋!”
  “长官,冤枉啊!”店伙计大声疾呼,却被天津党部行动队不分青红皂白地拖走。
  周赫煊坐在小轿车上,看到这一幕只能摇头叹息,民国时代西化得太过分了,似乎一切传统风俗都是落后腐朽的东西。
  就拿中国人的礼节来说,废除跪拜礼自然无可厚非,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就连作揖礼也被一并废除。作揖礼相当于中国人的握手礼,这有什么好废止的?也没见日本人废除鞠躬礼啊。
  政府管得有点太宽了。
  政府官员之间,不许称呼对方的“字”、“号”,必须喊彼此的职务。民间普遍称呼“先生”或“君”,团体内部互称为“同志”,妇女则称为“夫人”、“女士”、“小姐”。
  老爷、大人、主子之类的腐朽称谓一律废除。
  当然,这种规定管得不严,就连袁世凯、常凯申都各种称呼对方字号。
  小轿车继续前行,在《大公报》报馆门口停下。
  周赫煊带着廖雅泉,亲自给社员们发放春节慰问品,至于中华广播电台那边,则由张乐怡去处理。
  “春节快乐!”
  “恭喜发财!”
  众人乐呵呵地彼此问候,虽然过年没有放假,但也是喜气十足。
  不过有人却带着煞气,朱湘半上午来到报馆,对周赫煊说:“希望教育基金贪腐一案查清楚了。”
  “具体什么情况?”周赫煊问。
  朱湘脸色冰冷地说:“那些人做得很隐秘,我聘请一个老账房、一个西式会计,足足查了4个月,发现账本完全没有问题。你猜这帮蛀虫是怎么贪污的?”
  周赫煊笑问:“说说看。”
  朱湘道:“他们勾结商人,在建造校舍、购买教学用品、购买营养午餐食材方面,以次充好,谎报高价。不仅如此,他们还虚造教员名额,靠吃空饷来敛财。我这几个月里,走访了62所希望小学,发现虚造的教员多达87个。还有,他们还安排亲朋好友担任新建学校的副校长,但这些副校长是不用上班的,空领工资。根据我的粗略统计,去年至少有18万元,属于不合理支出。文绣副会长虽然多方奔走筹款,但也经不住那些蛀虫消耗,如今希望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只剩下6万3千多元。”
  周赫煊问:“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朱湘的眼睛里透出狠辣的光彩,说道:“报官起诉,希望基金委员会的秘书长难辞其咎,至少也得蹲上20年大牢。还有负责采购,安排人事的责任人,一律都要严惩!所有相关人员给予警告,自动退还赃款者,扣除他们半年的工资。不自觉的交给法院处理!”
  “有多少人涉案?”周赫煊又问。
  朱湘说:“主要获利者,就委员会的那几个。但从中分到好处的,至少有40人以上!”
  周赫煊眉头紧皱,抛去各种临时工,希望教育基金会的正式员工,总共也不到70人。如果按照朱湘的做法,那么基金会肯定要瘫痪,短期内都没法正常运转。
  “抓大放小吧,”周赫煊叹气道,“几个主谋只要积极退还钱款,也别再报官了。事情如果闹大,于公,有损希望教育基金会的名声,于私,张少帅那边也不好看。”
  “周会长,你太让我失望了!”
  朱湘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他愤然而起:“这是老百姓捐的善款,每分钱都必须用在正道上。那些贪污者固然可恨,但你的做法又何尝不是徇私?只要我还担任基金会的监事,这件事必须严惩到底。就算你把我撤职了,我手里掌握着他们贪污的证据,我也会以个人名义去报官和披露!”
  周赫煊终于知道,为啥历史上朱湘走到哪儿都得罪人,最后穷困潦倒、妻离子散,手里拽着两本诗集忧愤自杀了。
  此君完全不讲人情,只认一个“理”字。
  可问题是,有时候只讲理讲法,完全不顾大局,那是会误事的。
  周赫煊现在就是被朱湘架在火上烤,根本没有任何退路,只能无奈地说:“按你的想法来办吧,尽量温和一点。少帅那边,我会发电报说明情况,毕竟都是他的亲信。”
第292章【一锅端】
  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总部,设在天津城内的一栋旧式楼房中。
  大年初五,秘书长富双全优哉游哉地走进办公室,让助理泡了杯茶,然后抽着烟读报纸。
  助理陈鹤皋低声说道:“富爷,那个朱湘不识抬举啊。查账不说,还走访各处学校,听说前几天还在跟送菜的伙计接触。”
  富双全毫不在乎地笑道:“让他查去,就怕他查不出来。我兄弟跟少帅是什么关系?少帅最困难的时候,是我兄弟雪中送炭,否则张家人能占得住东北?我也就吃吃空饷而已,现在谁不吃空饷?这点小事都要追究的话,还有谁专心干工作?”
  “富爷说得是,”陈鹤皋担忧道,“可少帅已经退回奉天了,不再管希望基金会的事,现在周赫煊才是会长。”
  富双全大笑道:“放心吧,周先生跟少帅,那是不分彼此的,大家都是自己人。”
  富双全,字耀才,满族人,辽阳人士。他有个堂弟叫富双英,以前是郭松龄手下的营长。
  郭松龄反叛的时候,打得张作霖落花流水,甚至都快要占领奉天了。就在此时,富双英带领部队投归东北军怀抱,张学良任命其为旅长,后兼任第十一军副军长。
  张作霖占领北平后,富双英担任京城警备司令一职,放在前清时候相当于九门提督,那可威风得很。
  只不过嘛,富双英在北伐战争时吃了败仗,被我贺大元帅包抄后路。走投无路之下,富双英投靠了北伐军,成为汪兆铭一系的人马。
  等到汪兆铭被常凯申斗败,富双英也随之失势,只身逃回奉天,如今担任井陉矿务局局长兼沈阳关监督——都是油水丰厚的职位。
  所以说张学良念旧情呢,这种叛变投敌的墙头草,居然还能委以重任。
  富双全当然不怕周赫煊查账,因为他堂弟是张学良的旧部,完全不相信周赫煊会因为一点“小事”翻脸。
  刚刚读完《大公报》和《新天津报》,富双全准备站起来走走,活动一下身体,突然听到外边嘈杂闹腾起来。
  陈鹤皋推门而入,惊恐地说:“富爷,警……警察局来抓人了!”
  “谁犯事了?”富双全感觉有些不妙。
  陈鹤皋说:“是朱湘,朱湘带人来的,李副秘书长已经被抓了。”
  富双全顿时心慌意乱,反锁房门说:“你快跳窗逃走,给我弟弟拍电报,让他求少帅救我!”
  “好……好!”陈鹤皋笨拙地翻到窗外,正准备慢慢爬下,谁知一脚踩空直接从二楼摔下去。好半天才爬起来,一瘸一拐地逃之夭夭。
  “开门,开门!”
  “轰!”
  办公室房门被警察强行撞开,几个警员将富双全团团围住。
  富双全色厉内荏地大吼:“你们不能抓我,我兄弟是少帅跟前的红人。”
  一个警察不屑地冷笑:“少帅有屁用,现在天津是阎部长说了算,张家早就过时了。”
  朱湘表情冷漠地走进房间,说道:“富秘书长,你贪污教育善款的时候,就该想到有今天。”
  富双全心里那个悔恨啊,朱湘当初查账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在乎,也没把朱湘这个愣头青放在眼里。吃空饷、以次充好,这种事太常见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也不认为有多大过错。
  可看眼前的架势,他富双全这辈子估计就要载到朱湘手上。
  “姓朱的,你不得好死!你等着吧,等少帅把我救出来,老子让你生不如死!”富双全粗红着脖子大吼。
  可朱湘是个浪漫激进的愤青诗人,他不但不怕威胁,反而笑道:“死有什么可怕的?君子舍生而取义,死得其所。更何况,你这种蛀虫,根本就没人来救你。”
  报警抓人之前,周赫煊给张学良写了封长信,派人连夜坐火车送去奉天,把具体情况讲得清清楚楚。
  张学良的电报只回了一个字:可。
  基金会总部已经乱成一团,在总部办公的20多个职员,全部被警察给带走。
  朱湘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大厅,顿生豪迈之情。在他看来,不破不立,只有把这些蛀虫完全清除,才能打造出廉洁、办实事的希望教育基金会。
  就算基金会停止运转几个月,那也只是阵痛而已,一切都是值得的。
  希望教育基金会总部被查封,所有职员被警察带走调查的新闻,很快就被报纸披露出来。
  这种事根本瞒不住,周赫煊干脆先声夺人,他让《大公报》详细报道实情,并用真名发出宣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初衷,乃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今有蛀虫富双全等人,贪污教育善款而私用,涉及人员众多,令我扼腕叹息。但本会绝不姑息养奸,对贪腐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一切以法院判决为基准……在此,鄙人周赫煊代表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向所有捐赠过教育善款的义士道歉,向所有关心教育的同胞道歉。从今往后,本会将加强监督,富双全等人贪污的钱款,无法追回的部分,鄙人将会自掏腰包补偿……另,现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基金会职员,品德高洁者优先录用。招聘地址:天津城东XX巷……”
  此新闻一出,舆论哗然。
  教育善款被人贪污私吞,这种行为自然让百姓愤慨,但大家更震惊于周赫煊的做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