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702

  “总会有的。”梅兰芳接话说。
  不管是张谋之还是梅兰芳,二人都是首次来美国,旧金山的繁华完全把他们给镇住了。
  那宽阔的街道、高大的建筑、繁华的市场、数量繁多的小轿车……随便哪方面,都可以把中国甩八条街。
  梅兰芳以前去过日本,他忍不住把旧金山和东京、京都比较,发现完全不能比,东京在旧金山面前就属于城乡结合部。
  最吓人的是汽车,中国流行的是黄包车,而旧金山居然把汽车当出租车!
  旧金山已经如此繁华,那华盛顿和纽约该牛逼成啥样啊?
  随行的中国人,都有种刘奶奶进大观园的感受。
第314章【洪门】
  (前两章时间写错了,说明一下。周赫煊离开上海是在7月底,给张学良写信后几天就离开中国了,抵达旧金山的时间是9月中旬。至于为什么弄错?不是笔误,纯粹是计算错误,老王的数学老师应该背锅。)
  9月20日。
  中国驻美大使馆在华盛顿设宴,专门聘请了中国厨师,热情迎接周赫煊、梅兰芳等人。
  “周先生好!”
  “梅老板辛苦了!”
  一个30岁左右的秃顶青年,笑容满面地跟周赫煊他们握手,此人正是驻美公使伍朝枢。他是知名外交官伍廷芳之子,从小随父在美国读书长大,毕业于伦敦大学,曾在伦敦大律师考试中荣获第一名。
  第一期世界大战期间,不满20岁的伍朝枢,力主中国对德宣战,21岁便有资格参加巴黎和会。
  这几年,伍朝枢还积极促成美国归还中国关税自主权,并在国联会议中,成功说服列强承认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
  伍朝枢身边的驻美副使叫容揆,是容闳的族弟,年龄比较大,已经68岁了。他是晚清留美孩童中,第一个剪掉辫子的,还写信给家人说要改信基督教,后来又娶了个美国老婆,是晚清时期大名鼎鼎的“逆子”。
  大使馆的官员、梅兰芳及梅剧团成员,还有周赫煊、张谋之等人,全部坐下来足足三桌。
  酒菜上齐后,伍朝枢举杯道:“我代表中国驻美使馆,热烈欢迎梅兰芳先生、周赫煊先生、张谋之先生,以及梅剧团的所有成员。祝各位旅途顺利,心情愉快!”
  梅兰芳很会来事,说道:“我也代表梅剧团,感谢诸位大使的热情款待。干杯!”
  周赫煊只举杯微笑,张谋之代他发言说:“他乡遇同胞,鄙人和小婿荣幸之至,感谢伍公使和容副使的款待,也感谢所有使馆成员的接待。祝大家为国争光,步步高升,在下先干为敬!”
  “干杯!”
  众人笑着大喊,宴会气氛颇为热烈。
  伍朝枢亲自帮周赫煊把酒杯满上,接着说:“梅老板的酒,我就不劝了,他晚宴结束还要唱一场。”
  容揆笑道:“梅老板的演出,可谓是一大盛会。老朽闲居美利坚几十年,终于能够大饱耳福了。”
  “还要多亏两位公使从中帮忙联络,”梅兰芳举起装满清水的酒杯说,“我以水代酒,再敬两位一杯!”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洋人虽多,却认为进戏园子是丢身份、不体面的事情。
  直到14年前,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在偶然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大感震惊。后来他离任时,在宴会上说:“如果想加深中美两国的互相了解和彼此友谊,最好请梅兰芳到美国去,把他的艺术呈现给美国人民。”
  如今美国想要扩大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积极和中国政府搞好关系,于是通过外交官正式向梅兰芳发出邀请。
  今天的欢迎晚宴结束后,梅兰芳就要在福特剧院演一场。观众包括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国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各国使节和在美知名华人,足足邀请了六百多人,全都是有身份有脸面的。
  酒足饭饱后,众人移师前往福特剧院。
  这个剧院还是很有名的,废奴总统林肯,当年就是在此看戏时被刺杀。
  到了剧院,梅兰芳和他的梅剧团直接去后台准备,伍朝枢和容揆则带着周赫煊去见大牌观众。
  第一个介绍的是美国国务卿,伍朝枢笑着说:“周先生,这位是美利坚国务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先生。史汀生阁下,这位是中国著名学者周赫煊先生。”
  “国务卿先生你好!”周赫煊好奇地打量对方。
  这个史汀生,在二战期间可活跃得很啊。他担任当时的美国陆军部长,主张支援反法西斯国家,负责监督原子弹研制,建议对日本实施核打击。
  对广岛和长崎的日本人来说,史汀生应该是恶魔般的存在吧。
  史汀生也在观察周赫煊,随即笑道:“周先生,我对你在《大国崛起》中的预言很感兴趣,有机会的话可以聊聊。”
  “荣幸之至。”周赫煊说。
  事实上,美国股市发展成如今这般狂热的情况,稍微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要出事。只不过大家都心存侥幸,觉得今年至少不会崩吧,赶紧趁着股市崩盘前再捞一笔。
  特别是那些大财团和大证券公司,他们明知股市要崩,为了自身利益还在推波助澜。
  美国股市即将崩盘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没人当回事,反正以前又不是没崩过,缓几年就好了。
  至于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种观点则无人赞同。
  史汀生作为美国国务卿,他还是想做正事的,下令出台了许多给股市降温的法案。但毫无作用,就像给一团烈火浇冷水,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助长了火势。
  跟史汀生聊了几句,伍朝枢又带着周赫煊去见其他客人。各国的驻美大使,还有一些美国知名人士,都对周赫煊表现得很热情,这属于国际顶尖学者的待遇。
  反应最强烈的还是中国人,一个个围着周赫煊热情握手。
  直到……
  伍朝枢指着一个戴眼镜的青年介绍道:“周先生,这位是五洲洪门致公总堂监事、《公论晨报》司理,司徒俊葱先生!”
  “司徒先生你好!”周赫煊很想问问对方,到底跟美国洪门老大司徒美堂是什么关系。
  司徒俊葱玩味地看了看周赫煊,突然笑道:“周先生,听说你也是美国洪门中人?”
  周赫煊狂汗,这尼玛李鬼遇到李逵了,机智道:“美洲华人皆出洪门,司徒先生觉得呢?”
  “有意思,”司徒俊葱笑道,“不知周先生如今下榻何处,我改日专程拜访。”
  周赫煊说:“驻美使馆安排的旅店,好像叫什么福斯特公寓。”
  “我记下了。”司徒俊葱点头说。
  演出很快正式开始,周赫煊总算舒了口气。
  美国洪门总堂口设在旧金山,或许是该去拜码头了,把自己随口瞎编的身份给确定一下。
第315章【完美演出】
  舞台上,高力士和裴力士念白结束,六位宫女持符节出场。
  梅兰芳扮演的杨贵妃,人未到、声先至:“摆驾!”
  戴着凤冠的梅兰芳款步莲移,身段和容貌都妖娆至极,根本看不出是个男子。
  二位宫女手持屏扇跟在梅兰芳身后,于舞台后方站定,梅兰芳却甩袖子走到台前,乐队奏起四平调,只听他唱到:“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好!”
  现场的中国观众齐声喝彩。
  洋人观众虽然不知道“叫好”这一看戏传统,但还是跟着奋力鼓掌,不少洋鬼子痴迷地看着台上。
  周赫煊在孟小冬、以及几位朋友的熏陶下,已经渐渐学会欣赏京剧的妙处。他也被梅兰芳超高的技艺给折服,那眼神、那表情、那唱腔、那身段,无不带着一种勾魂夺魄的魅惑,简直能把直男给当场变弯。
  周赫煊唯一想吐槽的是,由于害怕外国佬听不懂,现场有人举着写有英语翻译的纸牌子:“海岛上一轮圆月升腾,啊,又见明月东升。那圆月从海面跃起,天空和大地都格外光明。明月挂在天空,就好像月神离开月之宫殿,我也像月神离开了宫殿。”
  那些手动英文翻译字体不大,周赫煊估计靠后排的观众,根本就没法看清。
  但随着演出的继续,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陷入了对艺术的狂热中。那些外国佬很有意思,刚开始只是鼓掌,很快就学中国人一起叫好。
  “耗!”
  洋人数量毕竟更多,把中国观众的声音都完全压住,“耗耗耗”的叫个不停。
  对西方人而言,京剧实在太神奇了。
  传统歌剧只有演唱,没有对白;而传统话剧只有对白,没有演唱。
  中国的京剧居然又念又唱,而且还附带着微妙的肢体表演。再加上精致华美的戏服,奇奇怪怪的道具,一切都让西方人感到如此新鲜而美妙。
  特别是美国观众,更是看得如痴如醉。
  别看如今的美国非常强大,但却被视为文化艺术的荒漠。西方顶尖艺术家都在欧洲,在美国基本见不到,即便欧洲二流的艺术家赴美演出,也会被美国人当成大师来对待。
  一群没见识的土包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