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702

  周赫煊笑道:“或许,这就叫做美国梦。”
  张谋之是又高兴又后悔,高兴自然是因为大赚,后悔则是他没把钱全扔进去,只保守性的投资了1万美元。
  即便如此,张谋之仍旧爆赚17万多美金,折算成银元就是37万。
  37万啊!
  张谋之在九江给人修别墅,一栋高档别墅的总造价,也才两三万大洋,这些钱够他修好几年房子了。
  “贤婿,看样子美股还要跌,不如我们……”张谋之感觉还没赚够。
  周赫煊摇头道:“接下来的情况太复杂,美国大财团已经出手了,我们这种小杂鱼很容易吃亏。”
  如果换做几十年后,以周赫煊的先知先觉,大可以不用杠杆买长期的股指期货,保证稳赚不赔。但问题是,股指期货诞生于70年代,直到80年代才发展成熟,那是半个世纪后的事情了。
  “那我们就这么回去?”张谋之问。
  周赫煊笑道:“好戏才刚开开始呢。爸爸,你要是想开公司办厂矿,那最好再等一段时间。美国的经济危机就要来临了,购买机器、雇佣工人都是白菜价,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张谋之对女婿已经奉若神明,完全不怀疑什么经济危机,他说:“那我就再住两三个月!”
  如今在亚洲开设工厂,即便是日本那边,高级技术人员依旧要聘请白人。而且这些白人雇工,其薪水普遍比同级别的本国人要贵三五倍,若在经济危机后请一批回去,所得的实惠不比购买廉价机器差。
  至于经济危机,好吧,现在还没人愿意相信。
  即便是李费摩尔,也只认为这是一场正常的股灾,缓个两三年就能恢复。
  以至于,李费摩尔在三年后,认为股市已经跌到谷底,很快就能触底反弹。他大肆抄底购入“潜力股”,结果全部被套牢,把股灾中赚的钱赔个精光。
  这段时间虽然股市暴跌,但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各大经济类报纸,纷纷呼吁股民们冷静,说什么股票下跌只是暂时的。每天早晨起床看新闻,都能看到股市回暖的预测。
  然而,就在“黑色星期四”那天,便有11名金融家先后自杀。他们的死法多种多样,有吃药的、有跳楼的、有吞枪的、有上吊的……
  接着还有“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如果交易所星期天也开市的话,估计连“黑色星期天”都能出现。
  翁婿俩从旅店中走出,张谋之笑道:“如果真如贤婿所言,美国要爆发经济危机,正好可以低价买些房子。”
  周赫煊摇头说:“买来住可以,投资就算了,美国经济估计要五六年才能恢复。”
  “那么久?”张谋之惊讶道。
  “所以才叫经济危机,而不仅仅是股灾。”周赫煊表情凝重地说。
  美国的楼市跟股市一样,也在20年代狂飙突进。乡村和小镇还好些,但凡是大城市的房子,那真是连厕所都有人炒,以至于普通房租都涨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周赫煊叫来辆出租车,准备前往麦克·劳尔图书公司。虽然如今不是出书的好时候,但既然把《泰坦尼克号》写出来,总不能一直让稿子藏着发霉。
  汽车驶过一栋写字楼时,突然外面传来阵阵惊呼。
  周赫煊扭头向上看去,只见楼顶站着个人影。那人手里提着酒瓶,身形摇摇晃晃,好几次探头往下看,但都因害怕而退回去。
  “要跳楼?”张谋之忍不住说。
  话刚说出口,只见楼顶那人猛喝两口酒,然后突然从天台跃下。
  “嗙!”
  脑子先着地,就像是西瓜般爆开,红的白的倾洒一地。
  “唉,又一个。”白人出租车司机摇头叹息。
  周赫煊问:“这几天跳楼的很多?”
  “别的城市我不知道,但在纽约,我每天都能看到跳楼的,”司机咬牙切齿地说,“真希望费雪那个混蛋也跳楼,就是因为听了他对股市的预测,我才会把所有积蓄都扔进去!”
  司机口中的费雪,全名叫欧文·费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数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之一、耶鲁大学教授。他在经济学领域贡献很大,提出了货币理论原则,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然而就是这么个牛逼人物,数年来一直鼓吹大牛市。甚至在股灾的前几天,许多投资人都悄悄做空单了,他还在说美国股市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欧文·费雪还真不是故意骗人,因为他自己也在投资看涨。结果几天之内,他损失了数百万美元身家,顷刻间成为穷光蛋,十多年后在穷困潦倒中去世。甚至他后来撰写的《利息理论》、《通货膨胀》、《百分之百的货币》等书,稿费都全部用来偿还银行债务。
  张谋之瞥了那具尸体一眼,叹息着摇摇头。
  美国人玩得太疯狂了,中国那边也有炒股炒跳楼的,但几年下来也见不到一个,哪像美国天天有人因此跳楼。
  出租车在一栋大楼前停下,周赫煊乘坐电梯上楼,结果发现麦克·劳尔图书公司的大门被堵得水泄不通。
  周赫煊上前询问,才知道出版社的两位老板炒股失败,劳尔直接吞枪自杀,麦克准备卷走公司的现金跑路,结果被讨薪的员工给堵在办公室里。
  周赫煊的第一反应是:老子10月份的作品版税还没结算呢!
  就在众人吵嚷的时候,出版社老板麦克抱着一叠美元出来,满脸憔悴的苦笑道:“公司的银行账户已经被冻结了,这里还有2000美元现金,大家拿去分吧。现在我宣布,麦克·劳尔图书公司就此倒闭,永别了,朋友们!”
  麦克说完就把钱放下,然后回到自己办公室把门关好。
  “听他刚才的话,好像是要自杀。”
  “除了自杀还能做什么?Boss不但把钱输光,还欠了银行一大笔。”
  “唉,我们都失业了,赶快找新工作吧。”
  “……”
  员工们议论纷纷,都没有去阻止老板自杀,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麻烦让一下!”
  周赫煊推开那些员工,一脚踹在办公室房门上。
  大门洞开,麦克手持转轮手枪,坐在办公桌后惊讶地看着周赫煊,问道:“先生,还有什么事吗?”
  “我是《大国崛起》和《神女》的作者。”周赫煊说。
  麦克苦笑道:“7月到9月份的作品版税,已经打入你的国际账户了。至于这个月的钱,非常抱歉,我无能为力。”
第319章【好生意】
  周赫煊走过去面对麦克坐下,拉家常般问道:“你有老婆和孩子吗?”
  提起家人,麦克的表情更加痛苦,放下手枪说:“我有个美丽温柔的妻子,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你死了他们怎么办?”周赫煊问。
  麦克说:“我已经写好了遗书,让玛丽带着孩子们改嫁,或许她能找到一个比我更好的丈夫。”
  周赫煊道:“如果你的太太运气不好,找到一个恶棍呢?他或许会毒打你的孩子,甚至把孩子们送去工厂做童工。”
  “不会的。”麦克摇头说。
  “但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几率。”周赫煊笑问。
  麦克沉默不语,一想到妻子以后要投入其他男人的怀抱,一想到自己的孩子有可能被继父虐待,他的心就阵阵抽痛。
  周赫煊又问:“你欠了多少钱?”
  麦克说:“公司的资金被我和劳尔挪用了,现在全部亏得精光。至于我个人,还欠银行和证券公司24万美元。”
  “你觉得自己的后半生,无法赚到24万美元?”周赫煊说。
  麦克摇头道:“出版公司的资金链断了,现在连图书的运输费都出不起。而且我这几天,一直在四处寻找买家,但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图书市场又竞争激烈,像我们这种小出版社根本没人愿意接手,破产已经成为必然。如果我再申请个人破产,那么很难东山再起,一辈子都要背上巨额债务,我不想妻子和孩子跟我一起受苦。”
  周赫煊笑道:“如果我愿意入股你的图书公司呢?”
  “真的?”麦克惊喜道。
  周赫煊问:“你准备要价多少?”
  麦克思索片刻后说:“公司是我跟劳尔合伙创立的,他是大股东,拥有55%的股份,我只有45%的股份。劳尔已经自杀了,如果你选择全部收购的话,必须要和他的家人商量,我想对方肯定愿意答应。至于公司的估价,股灾爆发之前,至少值30万美元。现在嘛……”
  “5万美元,我收购出版社95%的股份,剩下5%留给你。”周赫煊报出黑心价。
  麦克都没心情讨价还价,用哀求的语气问:“能再多一点吗?”
  周赫煊想了想说:“那就6万吧,不能再多了。另外,我可以私人借给你15万美元,用于偿还你的部分个人债务。”
  麦克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咬牙道:“成交!”
  在美国申请破产,大致有5种情况。
  其中个人破产,欠债总数在10万美元以下(后世调整为25万)的,可以向法院提交还款计划,并向法院提交一定数额的钱款,然后分期慢慢进行偿还。
  麦克欠了银行和证券公司24万,远远超过申请个人破产的数额。说白了,他连申请个人破产的资格都没有,如今周赫煊借15万给他,算是真真救了他一命。
  麦克可以拿其中14万去还债,剩下还有10万美元债务,刚好可以申请个人破产。他再交几千保证金给法院,日子勉强可以过得下去,但今后每月的收入都要拿出一部分去还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