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702

  “我们上当了!”杜兰特愤愤道。
  百老汇最有名的就是音乐剧,融合了戏剧、歌舞等多种形式,深受广大美国中产阶级的喜爱。人们来这里就是看唱歌跳舞的,甚至都不太关注剧情。早期的音乐剧连固定剧本都没有,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注重编剧的,但主要内容仍旧是歌舞。
  当然,外百老汇也有一些主演话剧的剧院,不过并不太受美国人民欢迎。
  杜兰特夫妇对此埋怨不已,好不容易掏钱来看演出,居然是一场无聊的话剧。
  演出时间即将到来,观众席却只坐了一半,跟以前的场场爆满比起来,生意实在太不好做了。
  剧院老板杰瑞尔德·汉斯无奈摇头,他只能寄希望于《泰坦尼克号》演出成功。就像隔壁剧院上演《滑铁卢桥》(《魂断蓝桥》初代舞台剧版)一样,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居然保持着场均90%的上座率。
  “远东巫师,请你再次创造奇迹吧。”汉斯老板在胸前划着十字架。
  后台的男女主演都紧张不已,男主角安德鲁·波克虽然登台好几年,但一直默默无闻;女主角琳达·摩尔曼更是半路出家,她以前是夜总会的歌女,去年才开始转行演话剧。
  请两个小演员来主演《泰坦尼克号》,是话剧导演提出的要求,说是想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剧院老板汉斯之所以答应,也是因为请小演员能省钱,话剧也远远比音乐剧的成本低。这年头生意不好做,能省则省吧,就算演出效果不好,也亏不了那么多。
  “杰克准备登场!”导演喊道。
  安德鲁深吸一口气,这是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千万不能出差错。
  舞台设有双重大幕,前幕缓缓拉开,出现一条大船模型。
  “船上”站着许多群众演员,这些都是音乐剧伴舞们客串的,“岸上”的送行者们同样如此。就在他们挥手道别的时候,画外音响起:“奥林匹克级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是世界上性能最先进、体型最庞大的巨轮,今天它即将迎来自己的首航。”
  女主角和男二号上场。
  男二号仰望着轮船:“它很壮观,不是吗?萝丝。”
  女主角不屑地说:“没什么大不了,比奥林匹克号大不了很多。卡尔。”
  男二号说:“别小看它,萝丝。泰坦尼克号跟其他的客轮不同,它比曼丽丹妮号长一百英尺,而且船速极快,内部非常豪华。”
  “哼!”女主角冷哼着上船,男二号赶紧追上。
  后幕缓缓打开,一张赌桌坐着数人。
  男主角面向观众,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吊儿郎当的坐在板凳上……
  情节一幕一幕地往前推进,即便看过小说原著的观众,也渐渐沉浸于故事当中。
  当男主角杰克站在船头,张开双臂大喊“我是世界之王”时,杜兰特夫人不禁捂嘴自语:“喔,真是个英俊潇洒的家伙。”
  暴发户肥婆出场,她粗鲁直白的言行,引来观众阵阵爆笑,之后每次出现都是笑声一片。
  到第六幕时,泰坦尼克号撞冰山,观众忍不住屏起呼吸,眼睛都不眨地看着舞台。
  话剧不同于小说和电影,必须进行大量删改,比如保持风度礼仪等死的绅士、抱在一起同眠的老夫妻等角色,就完全没有出现。但轮船乐队的戏份还留着,他们站在舞台上当做人肉背景,整整演奏了三幕戏。
  等前台的主角离场,乐手甲放下小提琴:“好了,结束了。再见哈利,祝你好运。”
  “再见,沃纳。”
  “再见。”
  乐手们互相道别,就像在音乐厅演奏结束一样,而周围是慌乱逃命的乘客。
  待众人转身离开,乐手甲再次把小提琴拿起,悠扬的琴声传遍剧院大厅。其他乐手纷纷回头,再次加入了演出行列。
  杜兰特太太已经在开始抹泪了,而直到男女主角再次说出那句台词“You
jump,I
jump”,她的眼泪哗啦啦直往下流。
  “亲爱的,别难过,这只是一出戏而已。”杜兰特递过手绢。
  “我知道,但我忍不住,太感人了。”杜兰特夫人擦拭着眼泪不停抽泣。
  “欧不,快回去救他们!”
  “该死的,那个混蛋居然混进了妇女和小孩儿的救生艇。”
  “上帝,我不想再看了,真是让人难受。”
  “……”
  尤金·奥尼尔的剧本写得很好,没有丝毫拖拉,高潮一个接一个的来,现场观众忍不住爆发出阵阵惊呼咒骂声。
  男主角趴在木板上,用最后的力量说话道:“听着,萝丝。你会得救……活下去。会生好多的孩子……子孙满堂,你会长寿,是死在温暖的床上,不是这里,不是今晚,不是……这么死,你懂吗?”
  “我赢得船票,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我能认识你,是我的幸运,萝丝……我满足了。我还有一个心愿,你必须答应我,要活下去,不要绝望……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有多么艰难,快答应我,一定做到……”
  “我答应你。”
  “一定做到……”
  “我一定做到,杰克……一定做到……”
  女主角神志模糊地哼着歌:“飞吧,约瑟芬,坐上我的飞船……她飞呀飞……她飞上了天……飞吧,约瑟芬,坐上我的飞船……”
  观众席中,杜兰特太太已经泪流满面,那张用来擦泪的手绢完全湿透。
  伴舞演员用蓝色的绸缎,模拟着大海波涛。暴发户肥婆把船员打晕,跟其他女乘客一起开着船回来,将濒临死亡的女主角救起。
  女主角喃喃道:“杰克,我会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多艰难。”
  大幕拉下,演出结束。
  “啪啪啪啪!!!”
  长达五分钟的热烈掌声响起,直到演员谢幕完毕才停止。
  剧院老板汉斯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微笑:“似乎……演出很成功。”
第358章【疯狂】
  《我们走那条路》,是胡适怼国党的最后一篇文章。他在文中提出“五鬼乱华论”,高呼:(中国)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和扰乱五大仇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新月》诗刊被勒令停印,新月书店惨遭查封,胡适灰溜溜地出国“游学”。
  好在胡适跟常凯申夫妇私交不错,国党并没有真正下令抓他。在胡适离开中国以后,《新月》诗刊和新月书店也恢复了正常运转。
  原本胡适准备去欧洲走一趟,不过接到好友张彭春和梅兰芳的电报,他改走太平洋前往美国,中途还在日本逗留了几天。
  梅兰芳的美国巡演依旧没有结束,所到之处观众为之疯狂,天天都能收到各州剧院的演出邀请。
  西雅图,三位老友再次相会。
  “鹤鸣,老九,听说你们在美国搞得风生水起啊。”胡适笑道。
  梅兰芳感谢说:“还要多亏适之先生帮忙。”
  梅兰芳在去美国之前,是专门请胡适谋划过的,帮他介绍美国风土人情、美国民众的欣赏习惯、美国剧院的格局布景等等,甚至连演出剧目的选择都有胡适参与。
  胡适摆手道:“我也就随口说说,真没想到你们会做得这么好。”
  “我们再努力,也没有周先生出风头啊,”张彭春笑着拿出一张报纸说,“适之请看。”
  这是一份《纽约时报》,其中文化版面整版报道《泰坦尼克号》的演出盛况:“《泰坦尼克号》救活了百老汇,萧条的剧院因这出话剧而再度繁荣,人们争相竞赏发生在大船上的经典爱情故事,多家濒临倒闭的剧院就此起死回生。”
  除了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演出评价外,下面还有相关小新闻。比如伟大的美国民族剧作家奥尼尔,一口气状告百老汇六家剧院,要求对方公开道歉并支付编剧费用。
  别以为美国佬尊重版权和专利,这年头侵权的事情层出不穷。其中百老汇就是版权纠纷重地,各种文艺作品被肆意改编,大多数时候根本不会和原作者打招呼。
  胡适快速读完这一版的全部新闻,他哈哈笑道:“明诚确实厉害,人都走了,美国佬还在为他疯狂。这《泰坦尼克号》是他的新作吗?真想去剧院亲眼看看。”
  梅兰芳说:“西雅图这边还没有上演这出话剧,只有去百老汇才行。”
  “我正准备去一趟纽约,”张彭春说,“华美协进社完全可以排演《泰坦尼克号》嘛。”
  “这主意不错。”胡适赞道。他和张彭春都是纽约华美协进社的创立者,旨在增进中美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泰坦尼克号》确实是不错的工具。
  事情很快商定下来,胡适和张彭春一起前往纽约。而梅兰芳则在西雅图结束演出后前往日本,日本那边已经对他翘首以盼了。
  张彭春这几年都不会回中国,他已经接受了芝加哥大学的邀请,夏天便要赴任去当教授。
  说实话,张彭春属于被后世遗忘的民国大师,他的事迹随便拎出来一桩都足以扬名。此君乃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的亲弟弟,他在清华当教务长的时候,促成清华正式升级为大学。他还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老师,曹禺的《雷雨》写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张彭春指点、斧正。
  张彭春到了美国也没有白混,他帮助梅兰芳搞巡回演出,接着又去芝加哥大学做教授,并积极推动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
  1939年的时候,张彭春在美国成立“不参加日本侵略委员会”,成功游说美国国会,促使其通过了《对日经济制裁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委员会主席是罗斯福遗孀埃莉诺(挂名),而张彭春则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唯一副主席(实际负责人),并领导起草《世界人权宣言》。
  知道这些,就知道《世界人权宣言》为什么包含那么多儒家思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