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702

  “阮小姐,一起跳舞吧。”周赫煊笑道。
  阮玲玉摇头说:“我不太会。”
  周赫煊道:“你读的是贵族女校,肯定学过跳舞的。”
  就在阮玲玉犹豫着是否答应时,杨耐梅突然走过来说:“周先生,可以跟你翩翩共舞吗?”
  周赫煊微笑道:“抱歉,我有舞伴。”
  杨耐梅当场就呆住了,居然有男人能拒绝她的魅力,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她尴尬的笑了笑,低头悄悄瞪了阮玲玉一眼,把怨恨都转移到阮玲玉身上。
  阮玲玉被周赫煊牵着步入舞池,她的舞技还不错,就是有些生疏,在周赫煊的引导下渐入佳境。
  周赫煊高大英俊,阮玲玉同样身材高挑。他们这一对跳起舞来,可比张学良跟蒋四小姐更加养眼,让人赏心悦目,在场记者纷纷对着二人疯狂拍照。
  第二天八卦新闻就出来了,一个是名满世界的大学者,一个是当红大明星,受关注度丝毫不亚于张学良那一对。
  “混蛋!”
  看着报纸对阮玲玉的疯狂吹捧,杨耐梅气得摔杯子。前几天蒋四小姐大出风头时,她并不嫉妒,毕竟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但阮玲玉就让杨耐梅很不爽了,她感觉自己影坛一姐的地位不保。
第395章【麻将·市井】
  民国年间,打麻将之风日盛,简直可以称为国粹。
  到20、30年代,无论家中、茶楼、饭店、赌场、妓院……各个地方都备有麻将,沉迷麻将者数不胜数。
  就像联手做鸦片生意一样,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还联手开赌场,旧上海妓院兼赌场的店子至少有1500家,麻将属于主要赌博工具,上海乃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麻将赌博中心。
  天津是继上海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金融中心,也是继上海之后的第二大麻将赌博中心。
  但两地的赌博生态完全不同。
  上海的赌场主要由帮会和财团控制,天津则是混混和洋人勾结,主要客户为下野的政客、官僚、军阀、商人和中产阶级。
  尼古拉同志从苏联回国后,就曾两次建议常凯申下令禁止麻将,但未获得支持。有一次,尼古拉同志亲自带警卫队抓赌,结果查明主持赌局的是四位要员夫人,其中一个还是他手下专署秘书的老婆。
  据民国报纸记载,常凯申统治大陆期间,曾亲自拨款在上海、福州开办麻将工厂,把麻将作为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行销日本、美国、欧洲等重要市场。南京政府的公派留学生中,有一半的人把教打麻将作为谋生副业,每小时收费10美元以上,也算是勤工俭学了吧。
  霞飞路虽然摩登时尚,舞厅、咖啡馆、电影院林立,但同样有许多中国元素,比如茶室和茶馆。
  何阿英提着手袋,照常来到租屋附近的茶室,已经有两个相熟的赌客在等候了。
  “哟,阿英姐,你今天来得早啊。”张太太笑着打招呼,她是一位小商人的外室。
  “两个女儿都不在家,我吃了午饭也没事做。”何阿英从手袋里拿出几份报纸,就这么摊在牌桌上。
  旁边的刘太太阴阳怪气的说:“阿英姐也看报纸?你以前帮工做佣人,主人家难道还教识字?”
  何阿英脸上带着傲气微笑,把报纸翻到其中一版,露出周赫煊和阮玲玉跳舞的照片。她用指头敲着桌子说:“我当然不识字,所以想请你们帮忙看看,这报纸上好像有我女儿的文章。”
  “你女儿又拍什么电影了?”刘太太捡起那份报纸,‘好心’劝道,“阿英姐,不是我说你。电影明星叫起来好听,其实也就是下九流的戏子,等年老色衰时可就难熬了。得趁正当红的时候,好好傍一个大款,为今后留条后路。”
  张太太也说:“是啊,咱们女人家没别的本事,就看能不能嫁对人。”
  何阿英面不改色地笑道:“倒也是,张太太你就嫁得好。对了,张家正房听说得病快死了,你是不是有机会扶正啊?”
  “呵呵。”张太太干笑两声,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她只是个见不得光的外室,就算再死几个正妻,也轮不到她扶正的那天。
  “哟,姐们儿几个都来得早啊。”白太太突然走进来,一身珠光宝气,在座的就数她最光鲜。
  白太太的老公不姓白,而是姓阿纳托利,一个流亡上海的白俄小贵族。阿纳托利在逃难途中与家人失散,后来娶了白太太做老婆,混得还不错,在霞飞路开了一家白俄餐厅。
  众人之所以称呼她为白太太,其实是带着讽刺的,白俄太太嘛。
  张太太搓着麻将说:“来来来,先撮几把!”
  何阿英笑道:“不急,先帮我读读报纸。”
  刘太太无所谓地捧起报纸,念道:“昨日,上海市长张群先生举办舞会,邀请党政要员……”
  念着念着,刘太太就变得惊讶起来,猛地抬头问:“阿英姐,你女儿跟周先生好上了?”
  “什么好上了,你可别乱说,”何阿英得意无比地笑道,“我女儿是个求上进的,她每天都要去周公馆,跟着周先生学说标准的国语。他们两个只是好朋友,周先生还帮阿阮介绍了其他朋友,比如张学良张大帅,比如杨虎杨处长。还有好多大人物,我都没听说过名字的。”
  “嘶!”
  其他三个女人听得倒吸凉气,顿时看向何阿英的眼神都变了。
  张太太巴结道:“我就说阿阮不是一般人,那脸蛋、那身段,怎么也要找个大学者才般配。阿英姐,你后半辈子就等着享福吧,周先生可是一年捐十多万的大富豪啊。”
  “何止是富豪,”刘太太说,“你不看周先生平时都跟什么人打交道?我听说啊,周先生还跟张大帅是拜把子兄弟,啧啧,整个北方都归张大帅管!”
  白太太笑道:“等阿阮跟周先生成了好事,恐怕阿英姐就看不上咱们姐妹了,也不会再来打5角钱的小麻将了。”
  刘太太附和道:“就是啊,阿英姐以后可别忘了咱们。那句话怎么说来者,什么富贵……”
  “是苟富贵,勿相忘!”白太太的国文功底还不错。
  “对对对,苟富贵,勿相忘。”刘太太道。
  何阿英顿时不乐意了:“还狗富贵,你们骂我呢?”
  “哈哈哈哈!”几个太太轰然大笑。
  当天下午,何阿英输了十多块钱,但心情却格外舒爽。她提着手袋慢悠悠回家,买了好些肉食,洗菜时发现自己戴的银镯子已经变色发灰,顿觉该换镯子了,这种低档首饰配不上她的身份。
  不多时,女儿阮玲玉回家,闻到红烧肉的香味说:“妈,今天做好吃的呢?”
  “是啊,给你补补身子,明天我再去买只鸡给你熬汤。”何阿英跟女儿说话时,完全是用讨好的语气。
  阮玲玉道:“明天我中午不回家吃饭。”
  “跟周先生一起吃饭也好,还是阿阮有福气,”何阿英问,“今天跟周先生都玩了些什么?”
  阮玲玉说:“也没什么,就是跟着他一起学说国语。他还夸我学得快,已经把拼音基础都学完了。”
  何阿英问:“就没做点其他什么?”
  “没有啊。”阮玲玉道。
  “唉,你得主动一些。”何阿英有些着急。
  阮玲玉顿时沉默,不知该如何回答。
  说实话,阮玲玉这些天过得很快乐,无忧无虑,什么糟心事都不用去想,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而且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隐隐有上海第一女星的势头,这让阮玲玉有些飘飘然。
  一直以来,中国影坛女星首推杨耐梅,接着便是胡蝶,阮玲玉总是被忽视。这跟性格和背景有关系,杨耐梅和胡蝶更会来事,而阮玲玉则没那么会讨好人。
  两年前,胡蝶、阮玲玉一起合作《白云塔》,做宣传时阮玲玉只能站在靠后的位置,而胡蝶则是中心焦点。她虽然不喜欢争,但被人压着也并不好受,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第二天早晨,何阿英下楼取回几份报纸,笑嘻嘻地对女儿说:“阿阮你看,今天又有你的新闻,你可真是出大名了!”
  阮玲玉本来没当回事,可当看到《晶报》的新闻标题时,瞬间脸色变得煞白。
  那篇报道的关键词是:丫鬟出身、未婚同居、私生女……
第396章【中国报业协会】
  报纸是个很有意思的玩意儿,面对强者时它是弱者,面对更弱者时它却是强者。
  上海属于全国报馆最多的城市,既有《申报》、《新闻报》这样的正规大报,也有《晶报》、《罗宾汉》这样的八卦小报。
  民国时代风气很开放,但思想观念却很守旧,报纸带来的“人言可畏”效果非常恐怖。
  历史上,阮玲玉就是被八卦小报生生逼死的。鲁迅都看不过去,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大骂那些花边报纸,题目就叫《论人言可畏》。
  不仅是阮玲玉,在阮玲玉自杀的一年前,有位叫艾霞的女作家同样受不了舆论而自杀。联华影业还专门改编此事拍电影,而且让阮玲玉饰演艾霞,影片中揭露了八卦小报和记者的丑恶嘴脸。
  然而结果如何?
  上海记者公会联名抗议,认为电影丑化记者,联华影业不得不公开道歉,并且主动删减相关电影内容。
  民国时代一腔热血的报人很多,但尖酸刻薄的报人也不少,而且由于法律和监管不健全,导致那些小报毫无职业底线。花边新闻、桃色绯闻也就罢了,甚至还有把真人当故事编,连床第之事都描写得似模似样。
  甚至在阮玲玉自杀以后,无良报人都还没放过她,因为当时的舆论普遍同情阮玲玉、反感小报记者。这些没有人性的记者,居然在殡仪馆门口发放传单,歪曲阮玲玉自杀的真实原因,并暗指阮玲玉死于曾出演的电影。
  ……
  周公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