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02

  徐寿内心纠结万分,终于松口道:“那……好吧,只给一点点。”
  众人这才集体冲上楼,谷瑞玉更是拿好了烟具,就要开门给张学良送大烟救命。
  “住手!”
  周赫煊不知是什么时候上楼的,出声喝止道:“你们想六帅一辈子当个大烟鬼吗?居心何在!”
  谷瑞玉和徐寿都愣住了,站在书房门口犹豫不定。
  金志铭冲过来,一把揪住周赫煊的领口,面目狰狞道:“姓周的,你算个什么东西?我看你才是想害死六帅!”
  谷瑞玉连忙劝道:“金队长,快把周先生放开。”
  周赫煊面色平静如水,一言不发的跟金志铭对视。
  “哼!”
  金志铭冷哼一声,居然在眼神中败下阵来,气呼呼地把周赫煊放开。
  周赫煊这才喝令道:“开门!”
  徐寿下意识地听从命令,连忙把书房大门给推开。
  张学良此刻被绑在一张雕花紫檀木椅上,沉重的椅身都被他挣扎着挪动了半尺。他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绳子勒破,皮肤因摩擦渗出许多血珠。
  这些皮外伤还没啥,最恐怖的是张学良的状态。双眼通红如同择人而噬的野兽,鼻涕眼泪纵横交错,甚至嘴角还在不停地流口水。
  见众人进屋,张学良双眼冒光道:“鸦片,快给我鸦片!我要死……唔唔唔!”
  却是周赫煊走过去,掐着张学良的腮帮子,直接把一团破布塞进他嘴里,这位少帅再也说不出话来。
  “姓周的,你疯了!”金志铭大怒,因为周赫煊刚才的举动太过冒犯。
  周赫煊理都懒得理他,而是责怪谷瑞玉和徐寿:“你们怎么做事的?不把嘴巴堵住,六帅很可能咬舌自尽!”
  好吧,上门第二天就敢骂张学良的姨太太和副官,周赫煊胆子也是够大的。
  这也得看人,搁在褚玉璞那边,周赫煊绝对不敢这么玩。但张学良却是个例外,这位爷太心软了。
  去年郭松龄叛乱,张学良先是写信劝阻,后来实在不成,又两边说好话希望和解。最后直到郭松龄兵败被抓,张学良都还在替他求情,希望把郭松龄送去国外留学避难。
  张学良对叛徒都如此仁慈,更何况是自己人。周赫煊表现得越正直无私,就越容易取得信任。
  谷瑞玉面对周赫煊的顶撞质问,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自责道:“是我考虑不周,多谢周先生了。”
  张学良虽然说不出话来,但还在疯狂挣扎,眼中尽是哀求之色。猛然间,他把椅子都带翻了,整个人横摔在地上,脑袋不停磕撞着地板,显然是痛苦得想要自杀。
  “六帅!”
  众人齐声惊呼。
  他们似乎把周赫煊当成了主心骨,全都向他看来,等待着周赫煊发布命令。
  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他们都不敢对张学良不敬,只有周赫煊才没有这种顾忌。
  周赫煊大马金刀地坐在沙发上,对金志铭和徐寿说:“把椅子扶起来,什么都不要管。下次捆人别用麻绳,容易磨伤皮肤,换成粗一些的棉绳效果更好。”
  谷瑞玉记下了,立即出门让佣人找棉绳。徐寿和金志铭则把椅子抬起来,一左一右的按住靠背,任由张学良在那儿死命挣扎。
  足足折腾了一个钟头,张学良终于消停下来,周赫煊这才让人松绑。
  张学良已经浑身无力了,摊在椅子上递来感激的眼神,随即便闭眼沉沉睡去。
  金志铭和徐寿尊敬地朝周赫煊点头示意,然后扶着张学良前往卧室。
  等把少帅安顿好,金志铭低声嘀咕道:“老徐,这位周先生胆子够大啊。”
  徐寿说:“周先生也是为了帮六帅戒大烟。”
  金志铭翻白眼道:“我是说他塞进六帅嘴里的那团破布。”
  “那团布怎么了?”徐寿不解道。
  “那他娘是佣人拿来擦桌子的擦桌布!”金志铭说完就走,嘴角忍不住抽抽了几下。
  “啊?”徐寿目瞪口呆。
  待到上午十点多,谷瑞玉才来找周赫煊:“周先生,小爷请你上去。”
  周赫煊拿着两份策划书,随谷瑞玉来到卧房,对床上躺着的张学良道:“六帅可还安好?”
  对张学良的称呼是很讲究的,张作霖叫他“小六子”,外人称他为“少帅”,姨太太唤他“小爷”,世交长辈称字“汉卿”,关系好的尊称“汉帅”,只有亲近下属和身边人能喊“六帅”或“六爷”。
  周赫煊如今算是自家人了,自然该喊“六帅”才显得亲近。
  张学良撑着坐在床沿上,苦笑道:“感觉像是死过一回。还要多亏赫煊,换成别人都不敢对我放肆,今后戒大烟只能仰仗你了。”
  “换成别人我也不敢放肆啊,”周赫煊笑着拍了句马屁,递上手里的策划书说,“六帅请过目,这是我昨晚连夜写的。”
  张学良看着那缺斤少两的行草简体字一阵眼晕,但勉强还是认得出来,当下便仔细阅读起来。
  策划书有两份,一份是重办《大公报》,一份是筹建“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
  穿越到民国已经三个半月了,周赫煊总算能干点实事。
第044章【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干什么呀?”
  “我打算告状!”
  “告状?您告谁呀?”
  “我告我自己!”
  “……”
  相声园子里,两位天津名角儿正说着《卖五器》,下边儿不时发出起哄和大笑声。
  胡政之和张季鸾坐在角落里,一边剥花生喝茶,一边听着相声闲聊。
  “政之,你说那位周先生,没事约我们出来干嘛?”张季鸾捧着茶碗道。
  “谁知道?”胡政之扶了扶眼镜,“他那篇《大国崛起》写得是真不错,我早就想认识认识了。”
  张季鸾道:“我倒是听人说,周赫煊就是那个写《射雕英雄传》的金勇,如今正在褚玉璞的府上当差。”
  “周赫煊就是金勇?”胡政之大为惊讶,“文风一点不像啊,该是搞错了吧!”
  张季鸾摇头笑道:“我怎么清楚?反正都是听人说的。”
  两人都是民国的知名报人,张季鸾曾担任孙中山秘书,负责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他因为反对袁世凯被捕,出狱后便不再从政,一直在各大报纸做编辑和记者。前两年张季鸾在陇海铁路担任会办,因为战事他又丢了饭碗,如今正闲居在天津。
  胡政之同样大名鼎鼎,少年时嫂子卖掉一副金手镯,资助他前往日本勤工俭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通晓四门外语。他曾主持过《大公报》,是唯一出席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他创办的《国闻周报》入不敷出,已经临近倒闭的边缘,只能靠好友吴鼎昌每月出资补贴。
  这两位,就是周赫煊打算请来一起办报的专业人士。
  台上的相声演员已经快把《卖五器》说完,周赫煊才终于姗姗来迟,低声笑道:“两位久等了。”
  “你就是周赫煊?”
  张季鸾和胡政之大为惊讶,他们以为能写出《大国崛起》的,就算不是个老头子,也至少是饱经风霜的中年人。
  “正是周某。”周赫煊笑着坐下。
  胡政之说:“周先生大才,您的《大国崛起》如今已轰动中外了。”
  “些许小文章,不值一提。”周赫煊谦虚道。
  张季鸾好奇地问:“周先生,我听说《射雕英雄传》也是你写的?”
  周赫煊笑道:“正是拙作,难入高人法眼。”
  张季鸾和胡政之相视苦笑,原来周赫煊和金勇真是同一人啊,这消息传出去估计好多人都要跌破眼镜。
  三人互相客气寒暄后,胡政之才问:“周先生今天约我们出来,不知所为何事?”
  周赫煊直奔主题说:“我想盘下已经停刊的《大公报》,请两位专业人士担任报社经理和总编辑。”
  气氛猛然凝重,张季鸾沉声问:“这报纸是给褚玉璞办的?我可不会帮军阀说话。”
  “二位放心,我已经不给褚玉璞当秘书了,”周赫煊拿出一份策划书,摊开道,“两位先生请看。”
  胡政之和张季鸾凑到跟前,只见最前面写着一行大字——《大公报》之办报方针: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